新芜区志

新芜区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新芜区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反映本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和重要史实。力求达到政治性、科学性和史料性相统一。二、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是主旋律,其触角已触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作为市辖区,在改革开放的宏观决策上主导性不强,因此除经济体制改革采用专章记述外,其他改革的内容采用分散记述的方法,这样,更便于反映各行各业在改革开放中所走过的历史轨迹。

目录

封面
新芜区志
新芜区政区图
芜湖市新芜区志编纂委员会
新芜区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目录

凡例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区划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节 街道概况
第二章 通商口岸
-- 第一节 港渡航运
-- 第二节 芜湖海关
-- 第三节 芜湖租界
-- 第四节 芜湖米市
第三章 环境土地人口
-- 第一节 环境
-- 第二节 土地
-- 第三节 人口
第四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旧城改造
-- 第二节 市政建设
-- 第三节 公用事业
-- 第四节 房地产
-- 第五节 建筑业
-- 第六节 市容管理
第五章 交通邮电
-- 第一节 对外交通
-- 第二节 市内交通
-- 第三节 邮政
-- 第四节 电信
-- 第五节 移动通信
第六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产权制度的改革
-- 第二节 经营方式改革
-- 第三节 企业劳动制度改革
-- 第四节 企业划转
第七章 工业经济
-- 第一节 工业发展综述
-- 第二节 轻纺工业
---- 专记:芜湖纺织工业园
-- 第三节 汽车与机械制造业
-- 第四节 水泥制品工业
-- 第五节 食品工业
-- 第六节 塑料制品工业
第八章 商贸经济
-- 第一节 商贸经济综述
-- 第二节 商贸市场
-- 第三节 商品经营
--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
---- 专记:芜湖凤凰美食街
-- 第五节 旅游业
第九章 农业经济
-- 第一节 农业
-- 第二节 乡镇企业
第十章 财政税务金融
-- 第一节 财政
-- 第二节 税务
-- 第三节 金融
第十一章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节 计划
-- 第二节 统计
-- 第三节 工商
-- 第四节 审计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区委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纪检监察
-- 第四节 组织工作
-- 第五节 宣传工作
-- 第六节 统战工作
第十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人大机构
--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
-- 第四节 依法监督
-- 第五节 人事任免
-- 第六节 议案建议办理
-- 第七节 换届选举
第十四章 政府
-- 第一节 政府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区政府常务会议
-- 第三节 政府工作制度
-- 第四节 政务记略
-- 第五节 依法行政
-- 第六节 人民来信来访
第十五章 政协
-- 第一节 政协机构
-- 第二节 全体会议
--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议
-- 第四节 民主监督
-- 第五节 提案办理
-- 第六节 委员视察
-- 第七节 调查研究
第十六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工会办事处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工商联
第十七章 军事
-- 第一节 军事机构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节 政治教育
-- 第四节 兵役
-- 第五节 国防教育
-- 第六节 民兵预备役
-- 第七节 拥政爱民
第十八章 政法
-- 第一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二节 公安
-- 第三节 检察
-- 第四节 审判
-- 第五节 司法行政
第十九章 科学
-- 第一节 科技
-- 第二节 科协
-- 第三节 档案
-- 第四节 史志编纂
第二十章 教育
-- 第一节 旧制教育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初中教育
-- 第五节 高中教育
-- 第六节 职业技术学校
-- 第七节 特殊教育
-- 第八节 成人教育
-- 第九节 高等教育
-- 第十节 教育行政管理
第二十一章 文化 新闻
-- 第一节 机构文化机构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文化市场
-- 第四节 文物
-- 第五节 报刊
-- 第六节 广播电视
-- 第七节 电影
第二十二章 卫生 体育
-- 第一节 卫生机构
-- 第二节 疾病防治
---- 附:区境医疗机构选介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附:抗击“非典”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群众体育
-- 第六节 学校体育
第二十三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工资福利
-- 第三节 劳动管理
-- 第四节 人事管理体制
-- 第五节 公务员管理
-- 第六节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 第七节 人才交流
-- 第八节 编制
第二十四章 民政
-- 第一节 优抚安置
-- 第二节 赈济帮扶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四节 社会保障
-- 第五节 区划与基层政权建设
-- 第六节 民政事务管理
第二十五章 民俗宗教方言
-- 第一节 民俗
-- 第二节 宗教
-- 第三节 方言
第二十六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收入水平
-- 第二节 生活消费
-- 第三节 居住条件
第二十七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刘希平
---- 戴安澜
---- 王稼祥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朱龙妹
---- 王秀芝
---- 孙启胜
---- 窦永海
---- 王勇
---- 俞灿芳
---- 马琼
---- 王琴仙
---- 陈邦龙
---- 毕道群
---- 季业保
---- 胡玉洁
---- 张先道
---- 李天亮
---- 罗壮翼
-- 第三节 人物表
附录
-- 附录一:新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 附录二: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 附录三:老街古巷
-- 附录四:芜湖市历史地理概述(节选)
编纂始末
新芜区志纂稿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