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洛阳市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业区划、农业机具、扶贫开发等。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9年12月
目录
封面
洛阳市志
洛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1年12月~1984年2月)
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84年2月~1987年1月)
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87年1月~1987年10月)
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87年10月~1992年4月)
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2年4月~1995年2月)
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5年2月~1997年3月)
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7年3月~1999年7月)
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9年7月~ )
《洛阳市志》总纂班子(1995年1月~1997年3月)
《洛阳市志》总纂班子(1997年3月~1999年7月)
《洛阳市志》总纂班子(1999年7月~ )
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凡例
《洛阳市志》分卷篇目
第二十一篇 农业志
《洛阳市志·农业志》编纂委员会(1998年6月~1999年3月)
《洛阳市志·农业志》编纂委员会(1999年4月~ )
本卷编纂人员
图片
--
1960年4月20日,国家主席刘少奇视察偃师县东寺庄机井灌区麦田
--
郊区机械化收割小麦
--
偃师县玉米高产开发
--
吉利区旱涝保收麦田
--
伊川县吕店乡谷子高产开发
--
洛宁县优质烟生产基地
--
红花大金元烟长势喜人
--
宜阳县丘陵旱区千亩烟田覆膜
--
汝阳县三屯乡千亩杜仲基地
--
宜阳县油菜花飘香
--
郊区大棚西瓜
--
孟津县白鹤西番茄良种繁育基地
--
市农技站从美国引进的人参果
--
偃师县日光温棚芹菜
--
郊区李楼乡蔬菜大棚
--
市农技站从日本引进的洋香瓜(玉露)
--
偃师县西庞村养猪场
--
偃师奶牛场
--
陆浑水库捕鱼
--
伊川县夏塔兰肉牛养殖场
--
偃师县司马村养鹿场
--
豫西大白山羊
--
新安县亚美鸵鸟养殖场
--
吉利区黄河鲤鱼开发基地
--
陆浑水库网箱养鱼
--
洛宁县荒山造林
--
洛宁竹林
--
嵩县五马寺林场秋色
--
偃师皂角抱刺槐
--
新安县荆紫山下古檀树
--
栾川县飞播造林
--
栾川县十八年生的飞播油松
--
嵩县日本落叶松基地
--
偃师葡萄
--
宜阳大杏
--
孟津梨
--
新安樱桃
--
故县水库
--
汝阳县十八盘微积水工程
--
汝阳县虎盘水库
--
偃师县农田现代化喷灌
--
吉利区千亩机井自流灌溉
--
陆浑水库
--
陆浑西干渠大渡槽
--
孟津黄河大渠
--
汝河大堤加固工程
--
洛宁张湾水电站
--
洛宁噘山电站
--
宜阳高航植物油
--
偃师水泥二厂
--
郊区符家屯硫酸厂
--
栾川县冷水钼矿采矿厂
--
洛阳市涧西变压器厂产品
--
洛阳活塞环厂生产的摩托车
--
洛阳基础工程公司强夯施工现场
--
洛阳空压机厂车间一角
--
宜阳县三乡乡群众欢庆吃水工程竣工典礼
--
汝阳县刘店乡万人供水工程
--
由国家交通部扶贫开发的栾川山区公路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自然条件
--
第一节 土壤
----
一、土壤种类
----
二、土壤肥力
--
第二节 气候
----
一、热量
----
二、降水
----
三、光照
----
四、灾害性天气
--
第三节 水文
第二章 土地所有制
--
第一节 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
--
第三节 农民土地所有制
----
一、土地改革
----
二、互助组
----
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
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二、农村人民公社
----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三章 农业区划
--
第一节 伊、洛、汝、涧河川粮、菜、工副业区
----
一、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
----
二、生产现状
----
三、发展方向
--
第二节 北中部丘陵粮、经、果、牧区
----
一、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
----
二、生产现状
----
三、发展方向
--
第三节 中南部低山林、果、牧、矿、粮区
----
一、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
----
二、生产现状
----
三、发展方向
--
第四节 南部中山林、牧、矿、土特产区
----
一、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
----
二、生产现状
----
三、发展方向
第四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耕作制度
----
一、耕作技术
----
二、立体农业
----
三、旱作农业
--
第二节 粮食作物
----
一、小麦
----
二、玉米
----
三、红薯
----
四、谷子
----
五、大豆
----
六、水稻
----
七、其他
--
第三节 经济作物
----
一、烟草
----
二、棉花
----
三、油料
--
第四节 瓜果蔬菜
----
一、品种
----
二、栽培
----
三、食用茵
--
第五节 种子肥料
----
一、种子
----
二、肥料
--
第六节 植物保护
----
一、病虫草害
----
二、病虫测报
----
三、植物检疫
----
四、天敌利用
--
第七节 牡丹栽培
----
一、生态习性与栽培条件
----
二、栽培技术
----
三、商品牡丹
第五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牧业
----
一、畜牧生产
----
二、饲草饲料
----
三、品种与改良
----
四、饲养管理
----
五、疫病与防治
--
第二节 渔业
----
一、渔业资源
----
二、鱼苗鱼种
----
三、养殖
----
四、渔业供销
--
第三节 蚕业
----
一、桑树品种与栽培技术
----
二、蚕的品种与饲养技术
----
三、经营管理
第六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一、森林分布
----
二、林木构成
----
三、森林植物
----
四、野生动物
----
五、古树名木
--
第二节 绿化造林
----
一、采种育苗
----
二、植树造林
----
三、平原绿化
----
四、重点工程
--
第三节 经济林
----
一、资源与分布
----
二、种类与品种
----
三、经营与管理
--
第四节 林场与自然保护区
----
一、国营林场
----
二、乡村林场
----
三、自然保护区
--
第五节 森林保护
----
一、林政管理
----
二、森林防火
----
三、病虫害防治
----
四、毁林案件查处
--
第六节 林产品加工
----
一、木材采伐
----
二、竹木加工
----
三、果品加工与贮藏
第七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情
----
一、河流水系
----
二、水资源
----
三、水旱灾害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一、大型水库
----
二、中型水库
----
三、小型水库
----
四、塘堰坝
--
第三节 自流灌区
----
一、渠道工程
----
二、重点灌区
--
第四节 农用井
----
一、水井建设
----
二、井型结构
----
三、凿井机具
----
四、提水机具
--
第五节 提灌站
----
一、机灌站
----
二、电灌站
----
三、水轮泵站
--
第六节 喷灌滴灌管灌
----
一、喷灌
----
二、滴灌
----
三、管灌
--
第七节 农村人、畜饮水
----
一、缺水地区分布
----
二、解决情况
----
三、工程措施
----
四、降氟改水
--
第八节 河防工程
----
一、洛河中游堤防
----
二、伊河上中游堤防
----
三、伊、洛河下游堤防
----
四、黄河堤防
----
五、北汝河堤防
----
六、新安县山洞河堤防
----
七、除涝
----
八、盐碱地治理
--
第九节 水电站
----
一、水能资源
----
二、开发规划
----
三、水能利用
----
四、重点水电站
--
第十节 水土保持
----
一、水土流失状况
----
二、水土流失治理
----
三、效益
--
第十一节水利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工程管理
----
三、水费征收
----
四、水利综合经营
----
五、水政
第八章 移民
--
第一节 移民机构
--
第二节 陆浑水库移民安置
----
一、库区淹没范围及移民规模
----
二、迁安措施和赔偿标准
----
三、开发型移民安置
----
四、存在问题
--
第三节 故县水库移民安置
----
一、淹没区范围
----
二、移民规划
----
三、迁移安置
----
四、乡镇迁建
----
五、库底清理
----
六、移民经费的安排与使用
--
第四节 小浪底水库移民安置
----
一、淹没范围
----
二、移民规划与施工区迁安
--
第五节 中小型水库移民安置
第九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行业门类
----
一、农业企业
----
二、工业企业
----
三、建材和建筑企业
----
四、交通运输业
----
五、商业饮食服务业
--
第二节 产品结构
--
第三节 企业管理
--
第四节 企业选介
第十章 农业机具
--
第一节 农具演变
--
第二节 农业机械
----
一、动力机械
----
二、种收机械
----
三、排灌机械
----
四、植保机械
----
五、运输机械
----
六、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
第三节 农机经营与供应
----
一、农机经营
----
二、农机供应
--
第四节 农机管理
----
一、机务管理
----
二、农机维修
----
三、教育培训
----
四、安全管理
第十一章 烟草
--
第一节 烟草种植
----
一、烟田分布
----
二、品种
----
三、栽培技术
----
四、烟田管理
--
第二节 采收与调制
----
一、采收
----
二、调制
--
第三节 烟叶购销
----
一、收购
----
二、复烤加工
----
三、销售
----
四、仓储
--
第四节 烟草专卖
----
一、专卖政策
----
二、专卖凭证
----
三、市场管理
第十二章 扶贫开发
--
第一节 扶贫资金
--
第二节 扶贫措施
----
一、指导思想
----
二、对口扶贫
----
三、发展支柱产业
----
四、技术培训
--
第三节 扶贫成效
第十三章 科研
--
第一节 农业科研
----
一、粮食作物新品种研究
----
二、经济作物新品种研究
----
三、蔬菜新品种研究
----
四、农作物耕作技术研究
----
五、土壤与施肥技术研究
----
六、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研究
----
七、旱作农业研究
--
第二节 畜牧科研
--
第三节 林业科研
----
一、林果良种选育研究
----
二、黄河中游水土保护林研究
----
三、林业化控技术研究
----
四、林果病虫害防治研究
----
五、其他研究
--
第四节 水利水产科研
----
一、水产科研
----
二、水土保持研究
----
三、灌溉技术试验研究
--
第五节 烟草科研
--
第六节 农机科研
--
第七节 园林科研
----
一、果树新品种研究
----
二、果树栽培技术研究
----
三、果树病虫害防治研究
第十四章 机构
--
第一节 洛阳市农业委员会
--
第二节 洛阳市农牧局
--
第三节 洛阳市林业局
--
第四节 洛阳市水利水产局
--
第五节 洛阳市乡镇企业管理局
--
第六节 洛阳市农业机械管理局
--
第七节 洛阳市烟草专卖局(洛阳烟草分公司)
--
第八节 洛阳市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
--
第九节 洛阳农业科学研究所
--
第十节 洛阳林业科学研究所
--
第十一节洛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洛阳市综合农业区划图
版权说明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