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灌阳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的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公元前206-1990
出版时间:
1995年01月
目录
封面
灌阳县志
版权页
彩图
--
灌阳县行政区划图
--
中共中央委员、广西区党委书记赵富林(右三)在桂林地委书记唐正安(右一),县委书记唐开斌(左二)、县长
--
附图
--
县城全景
--
怀念革命烈士,进行传统教育
--
附图
--
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大门楼
--
灌阳汽车站
--
县科技扶贫大厦
--
西山瀑布
--
文市红军亭
--
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月岭石碑坊、文昌阁、步月亭
--
台山卫星地面接收站
--
赤壁山
--
王楼晚渡
--
玉笔山
--
凉伞树
--
洞天仙境
--
水乳交融
--
火焰山下
--
西山林海
--
牧牛晚归
--
江塘蜜蜂山
--
月岩
--
林茂水丰
--
文市灌江大桥
--
本雕镶石工艺家俱
--
蜜枣
--
红枣
--
刮苎
--
雪梨
--
蜜柑
--
禾花鲤鱼
--
大红薯
--
名播遐迩的海洋山天然矿泉水
--
水车水电站
--
水车水电站发电机组
--
水车水库东干渠跨度60米的创新渡槽
--
铁口源水库
--
盐糖水电站
--
冬训
--
全国第一个县级电加温室内游泳池
--
工商银行灌阳县支行
--
出口产品金属硅
--
“三资”企业——灌翔公司
--
县瓷器厂部分产品
--
县电化厂生产的电石产品
--
玉峰洒厂生产的瓶装酒
--
山寨秋色 (黄格胜作)
--
品种齐全的大理石、花岗岩产品:绿松花、红松花、绿紫英、红紫英、广西白、云灰、黑白花、枫叶红、玛瑙红、
--
灌阳独有的蝴蝶花、孔省绿、灌阳黄、木纹花。
灌阳县志编纂委员会
灌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灌阳县志》编纂人员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地理
--
第一章建置
----
第一节区域位置
----
第二节历史沿革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区划
------
康熙四十七年(1708)行政区划表
------
道光二十四年(1844)行政区划表
------
民国21年区划一览表(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民国37年区划一览表
------
1954年区划简表
------
1959年区划一览表
------
1961年区划一览表
------
1963年区划一览表
------
1980年区划一览表
------
1987-1990年区划一览表
------
附:村落分布
----
第二节县城
----
第三节 乡镇
------
洞井瑶族乡
------
观间阁乡
------
西山瑶族乡
------
黄关镇
------
新街乡
------
红旗乡
------
灌阳镇
------
新圩乡
------
水车乡
------
文市镇
--
第三章地质 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附:灌阳地质演变史
----
第二节地貌
------
县内较有名的山峰表
------
县内较大的岩洞一览表
--
第四章气候 物候
----
第一节气候
------
一、气象因素
--------
全县各地界限温度80%保证率的几项指标数目表
--------
1957年至1990年全县历年寒露风一览表
--------
全县各月不同深度地温表
------
二、区域性气候
----
第二节物候
------
几种果树物候期表
------
附:灌阳县气象站简介
--
第五章水文
----
第一节地面水
------
一、河流
------
二、塘
--------
附表
--------
全县在10亩以上的山塘表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三节水质水量
------
一、水质
--------
灌江水质化学分析结果表(单位:毫克/升)
--------
1981~1990年灌江水质检测结果表(单位:毫克/升)
------
二、水量
--------
全县水量情况表
--------
附:灌阳县水文站简介
--
第六章土壤 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全县水田土壤分类及分布表
------
全县旱地(含果园)土壤分类及分布表
------
全县林地荒山土壤分类及分布表
----
第二节植被
------
境内主要作物群落垂直分布情况表
--
第七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矿物资源
----
第三节水资源
------
全县水资源特性表
------
全县各河流水能资源情况表
----
第四节野生植物
------
树木类
------
竹类
------
药材类
------
藤刺类
------
花类
------
草类
------
菌类
----
第五节野生动物
------
兽类
------
鸟类
------
鱼类
------
介类
------
蛙类
------
蛇类
------
虫类
--
第八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水灾
----
第二节旱灾
----
第三节风灾 雪灾 雹灾
----
第四节地震 地陷
----
第五节虫灾
第二编经济
--
第九章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的变革
----
第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
------
土改前杉木村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表
----
第二节农民土地所有制
----
第三节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
一、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
------
二、初级农业合作社和高级农业合作社
----
第四节农村人民公社
----
第五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一、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与完善
------
二、发展专业(重点)户
------
三、组织经济联合体
------
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
第十章农业
----
第一节耕地
------
1949年至1990年部分年度全县耕地面积统计表(单位:亩)
----
第二节劳动力
------
部分年度全县农村劳动力统计表
----
第三节农机具
------
1968年至1990年部分年度全县农业机械拥有量统计表
----
第四节作物种植
------
民国22年、35年粮食作物种植统计表(单位:亩、万公斤)
------
1949年至1990年全县粮食生产统计表
------
1949年至1990年全县主要经济作物统计表
------
1949年至1990年全县主要园艺作物产量表
----
第五节种植业区划
----
第六节耕作制度
----
第七节土壤改良
----
第八节良种繁育与推广
------
一、选种留种
------
二、提纯复壮
------
三、良种繁殖
--------
1976年至1990年全县杂优制种繁殖情况表
------
四、良种推广
----
第九节农作物保护
------
一、病虫害
------
二、预测预报
------
三、植物检疫
------
四、病虫防治
----
第十节栽培技术
------
一、水稻栽培
------
二、红薯栽培
------
三、小麦栽培
------
四、玉米栽培
------
五、黄豆栽培
------
六、花生栽培
------
七、苎麻栽培
------
八、柑桔栽培
----
第十一节农业经营管理
------
一、组织管理
------
二、计划管理
------
三、劳动管理
------
四、物资财务管理
------
五、收益分配
--------
1963年全县统一口粮分配表(单位:公斤)
--------
全县1983年至1990年农村收益分配表(单位:万元)
------
六、产品成本
--
第十一章林业
----
第一节森林资源
------
一、林种
------
二、森林分布
--------
全县珍稀树种一览表
------
三、面积 蓄积量
--------
1979年全县各大队和县都庞岭林场森林蓄积量一览表
--------
全县几个年度森林资源调查统计表
----
第二节山林权属
----
第三节林业区划
----
第四节育苗造林
------
一、采种
------
二、育苗
------
三、植树造林
--------
1963年至1990年全县造林统计表(单位:亩)
------
四、抚育
----
第五节森林保护
------
一、采伐管理
------
二、封山育林
------
三、护林防火
------
四、病虫害防治
----
第六节采伐运输
----
第七节购销经营
------
全县历年木材产量统计表(单位:立方米)
------
全县历年木材入库及销售统计表 单位:立方米
----
第八节林副产品
------
全县历年主要林产品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公斤)
----
第九节林场 苗圃
------
一、林场
--------
1990年全县500亩以上集体林场一览表(单位:亩、万株)
------
二、苗圃
--
第十二章水利
----
第一节水利投入
------
1950年至1990年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统计表
----
第二节蓄水工程
------
1990年全县水库一览表
----
第三节引水工程
------
1990年全县引水工程统计表
----
第四节提水工程
------
1990年全县主要固定电灌站统计表
----
第五节防洪排涝工程
------
一、防洪工程
------
二、排涝工程
----
第六节人畜饮水
----
第七节水利移民安置
----
第八节水土保持
------
一、水土流失
------
二、治理措施
----
第九节水利管理
--
第十三章畜牧 渔业
----
第一节畜牧
------
全县部分年度畜牧业产值统计表
------
全县历年家畜家禽年末存栏统计表(单位:头、只、匹)
----
第二节渔业
------
1949年至1990年全县渔业生产统计表
--
第十四章土特产
----
第一节灌阳长枣
----
第二节灌阳雪梨
----
第三节灌阳橙
----
第四节灌阳蜜枣
----
第五节红枣糯米酒
----
第六节苎麻
----
第七节红瓜子
----
第八节山苍子
----
第九节桐油
----
第十节陶器
--
第十五章工业
----
1949年至199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统计表
----
第一节工业体制
------
一、国营工业
------
二、集体工业
------
三、个体经营
------
四、“三资”工业
----
第二节工业门类
------
一、电力
--------
1990年全县水电站统计表
--------
1965年至1990年部分年度全县输电线路统计表
--------
1965年至1990年全县发电量统计表(单位:万千瓦小时)
--------
1978年至1990年全县供电收支统计表
--------
1978年至1990年全县用电情况统计表(单位:千瓦小时)
------
二、矿业
--------
1950年至1990年全县采矿人员和采矿产量统计表
--------
全县三家主要选矿厂基本情况统计表
------
三、煤炭
------
四、化工
------
五、机械
--------
全县部分年度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
------
六、建材
------
七、食品工业
------
八、其他
--------
全县部分年度陶瓷产品产量统计表
----
第三节企业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经营管理
----
第四节企业与产品选介
------
一、企业选介
--------
县电化厂1971年至1990年产量产值税利统计表
--------
县水泥厂1970年至1990年产量产值税利统计表
--------
县商业食品总厂1972年至1990年蜜枣产量产值税利统计表
------
二、产品选介
--
第十六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企业形式
----
第二节产业结构
------
1976年至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基本情况表(一)
------
1976年至1990全县乡镇企业基本情况表(二)
------
1976年至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一)
------
1976年至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二)
------
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主要工业企业情况表
----
第三节企业选介
------
灌阳镇建筑队
--------
灌阳镇建筑队完成重点工程一览表
------
西山大垌田电站
------
新圩蜜枣厂
------
玉峰酒厂
--
第十七章交通
----
第一节古道
------
一、古道干线
------
二、古道支线
----
第二节公路
------
一、省道
------
二、县道
------
三、乡道
------
四、机耕道
------
五、养护
----
第三节桥梁
------
一、古桥
------
二、公路桥
--------
1950年至1990年全县修建的主要公路桥一览表
----
第四节渡口
----
第五节运输
------
一、陆路运输
--------
全县部分年度机动车辆统计表(单位:辆、台)
------
二、水路运输
--------
灌江河道商家至两河里程(公里)表
------
三、装卸搬运
----
第六节监理
------
1980年至1990年全县陆路交通事故统计表
--
第十八章邮电
----
第一节邮政
------
一、机构
------
二、邮路邮运
------
三、业务 设备
--------
全县部分年度出口函件计费统计表
--------
1950年至1990年全县报纸发行情况统计表
----
第二节电信
------
一、电报
------
二、电话
--------
全县部分年度电信主要计费业务量统计表
------
三、通讯电源
----
第三节管理
------
一、管理体制
------
二、经营管理
--
第十九章城建 环保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建设规划
------
一、县城规划
------
二、村镇规划
----
第三节县城建设
------
一、建设概貌
------
二、街道
--------
1990年县城主要街道、巷弄一览表
------
三、住宅
------
四、公共设施
------
五、给排水
------
六、电力和邮电通讯
------
七、环境卫生
------
八、园林绿化
----
第四节乡村建设
----
第五节建筑队伍
----
第六节房产管理
------
一、私房管理
------
二、公房管理
----
第七节土地管理
----
第八节环境保护
------
一、污染
------
二、治理
--
第二十章商业
----
第一节个体商业
------
1979年至1990年有证个体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商品零售总额情况统计表
----
第二节公私合营商业
----
第三节集体商业
------
部分年度县供销系统基本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
------
部分年度县供销系统农副土特产品收购情况统计表(单位:担)
------
部分年度全县供销系统生产资料供应情况统计表
------
部分年度县供销系统生活资料供应情况统计表
----
第四节国营商业
------
部分年度县百货公司经营情况统计表
------
部分年度县糖业烟酒公司经营情况统计表
------
部分年度县食品公司购销情况统计表
------
部分年度县医药(或药材)公司商品购、销、利税情况统计表(单位:元)
------
部分年度饮食服务公司营业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
------
部分年度县五金交电化工公司经营情况统计表
------
部分年度县石油公司经营情况统计表
------
1985年至1990年县烟草专卖公司卷烟购销情况统计表
----
第五节集市贸易
------
一、圩场
--------
全县现有圩场一览表
------
二、贸易
----
第六节对外贸易
------
部分年度全县出口商品收购实绩统计表(单位:万元)
----
第七节物资供应
------
一、机构设置
------
二、物资经营种类
------
三、业务活动
--------
部分年度主要物资销售情况统计表
--
第二十一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粮食征购供应
------
一、征购
--------
1950年至1990年全县粮食征购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公斤(贸易粮))
------
二、供应
--------
1950年至1990年全县农村粮食供应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公斤(贸易粮))
--------
1953年至1990年全县城镇粮食供应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公斤(贸易粮))
----
第三节油脂统购统销
------
一、统购
------
二、统销
----
第四节粮油议购议销
------
部分年度县粮食部门粮油议购议销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公斤(贸易粮、油))
----
第五节粮油民间贸易
----
第六节饲料供应
----
第七节粮油储运
------
一、仓储
--------
1949年至1990年全县国家粮食保管数量统计表 单位:万公斤
------
二、调运
--------
1950年至1990年全县粮油调出调入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公斤(贸易粮油)
--
第二十二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收入
------
民国22年至34年全县财政收入统计表
------
1950年至1990年全县预算内财政收入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
------
1955年至1990年全县财政预算外收入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
----
第二节财政支出
------
民国22年至34年全县财政支出统计表
------
1950年至1990年全县预算内财政支出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
------
1955年至1990年全县预算外财政支出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
----
第三节财政收支平衡
------
1952年至1990年全县财政结余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
----
第四节财政管理
------
一、财政机构
------
二、管理体制
------
三、财政管理
--
第二十三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农业税收
------
1951年农业税税率
------
1950年至1990年全县农业税生征收情况表(单位:万公斤)
----
第三节工商税收
------
一、清代至民国时期工商税
--------
民国21年至23年全县几种税征收情况统计表(单位:元(桂钞))
------
二、解放后工商税
--------
全县历年工商税收情况表(一)(单位:万元)
--------
全县历年工商税收情况表(二)(单位:万元)
--------
全县历年工商税收情况表(三)(单位:万元)
--------
全县历年工商税收情况表(四)(单位:万元)
----
第四节赋税减免与照顾
------
一、农业税减免
--------
全县部分年度农业税减免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公斤(稻谷)
------
二、农村及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工商税收减免与照顾
--
第二十四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及流通
------
一、货币
------
二、货币管理
--------
1950年至1990年全县货币投放回笼及流通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
----
第三节银行存款
------
一、储蓄存款
------
二、结算存款
--------
全县1950年1990年银行各项存款余额统计表(单位:万元)
----
第四节银行贷款
----
第五节民间借贷和信用合作
------
一、民间借贷
------
二、信用合作
----
第六节利率管理
----
第七节结算管理与联行往来
------
一、结算管理
------
二、联行往来
----
第八节基建资金管理
------
1979年至1990年全县基本建设拨款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
------
1980年至1990年县建设银行审查各单位基建投资工程预算和竣工结算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
----
第九节债券发行
------
1981年至1990年全县国库券推销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
----
第十节保险业务
------
1951年至1958年全县保险业务统计表(单位:万元)
------
1982年至1990年全县保险费收入统计表
------
1982年至1990年全县保险业务统计表(单位:万元)
--
第二十五章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一、机构
------
二、计划编制
------
三、计划考核检查
--------
各个五年计划全县社会经济主要指标增长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
--------
1978年至1990年部分年度全县国民总产值、国民总收入情况表(单位:万元)
--------
1958年至199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表(单位:万元)
----
第二节统计管理
------
一、机构
------
二、专业统计
------
三、统计调查
----
第三节工商行政管理
------
一、机构设置
------
二、市场管理
------
三、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1965年全县工商企业登记情况统计表
--------
1979年至1990年全县个体工商业户登记概况表(单位:万元)
--------
1985年至1990年全县国营、集体企业登记情况统计表
------
四、个体工商业管理
------
五、经济合同管理
------
六、商标注册管理
--------
1990年末全县注册商标统计表
----
第四节物价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市场价格
------
三、国家价格
------
四、物价检查
--------
1930年至1949年全县工农业产品零售价格表
--------
1930年至1985年部分年度全县稻谷与农副产品交换比价表
--------
1984年至1990年县城市场物价变化情况表(单位:元)
----
第五节计量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度量衡器的演变
------
三、计量管理
----
第六节审计管理
------
1985年至1990年全县审记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
第三编政治
--
第二十六章中国共产党灌阳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一、解放前党组织状况及其活动
------
二、解放后党组织情况及其发展
--------
1952年至1990年全县部分年度党组织发展及党员构成情况统计表
--------
历任中共灌阳县委书记一览表
--------
历任中共灌阳县委副书记一览表
----
第二节工作机构
----
第三节代表大会
----
第四节宣传教育
------
一、宣传形式
------
二、宣传内容
------
三、理论学习
------
四、通讯报道
------
五、党校教育
--------
1962年至1990年全县党员、干部培训统计表
----
第五节统战工作
------
一、吸收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
二、落实国民党起义投诚的军政人员政策
------
三、工商联工作
------
四、宗教工作
------
五、非党知识分子工作
------
六、台、港、澳工作
------
七、少数民族工作
--------
全县少数民族干部情况统计表
----
第六节纪检工作
------
一、组织建设
--
第二十七章中国国民党灌阳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概况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一、组织农民协会,实行“二五减租”
------
二、创办《灌阳民报》,进行反动宣传
------
三、组织清乡委员会,围剿镇压游击队
--
第二十八章群众组织
----
第一节工人组织
------
一、组织建设
------
二、历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三、活动概况
----
第二节农民组织
------
一、解放前农民组织
--------
民国时期全县各乡农会会员数统计表
------
二、解放后农民组织
--------
全县贫下中农协会发展情况表
----
第三节青少年组织
------
一、共青团
--------
全县部分年度各级团组织概况统计表
------
二、少先队
----
第四节妇女组织
------
一、解放前
------
二、解放后
----
第五节工商业组织
------
一、组织状况及其活动
------
二、历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二十九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代表选举
------
一、选举制度
------
二、选举活动
----
第二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全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情况表
----
第三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县人大常委会
------
一、组织机构
--------
灌阳县历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委会领导人一览表
--------
灌阳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领导人一览表
------
二、县人大常委会议
------
三、监督工作
----
第五节代表联系制度
------
一、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
------
二、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系群众
----
第六节议(提)案办理
--
第三十章民国及其以前政权机构
----
第一节清代及其以前政权机构
----
第二节民国时期公署、政府
------
附:县参议会
--
第三十一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一、政府名称演变
------
二、工作机构
----
第二节政绩纪略
--
第三十二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历届委员会议
------
县政协历届委员会议一览表
----
第三节提案工作
------
县政协委员提案受理情况统计表
----
第四节协商监督
----
第五节其他活动
------
一、社会调查
------
二、文体活动
------
三、“三胞”联谊工作
------
附:民主党派
--
第三十三章重大政治运动
----
第一节清匪反霸
----
第二节镇压反革命
----
第三节抗美援朝
----
第四节土地改革
----
第五节“三反”、“五反”
----
第六节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
------
附:反“地方主义”
----
第七节社会主义教育
--
第三十四章拨乱反正
----
第一节指导思想的扶正
----
第二节平反冤假错案
------
一、改正错划右派
------
二、处理“文革”遗留问题
--
第三十五章民政 扶贫
----
第一节优抚安置
------
一、解放前优抚
------
二、解放后优抚
--------
1966年至1990年部分年度全县三属抚恤、复退军人定补统计表
------
三、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二节救灾治灾
----
第三节社会福利
------
一、供养孤老
------
二、残疾福利
------
三、社会救济
----
第四节婚姻管理
------
一、宣传贯彻《婚姻法》
------
二、婚姻登记
--------
1980年至1990年全县办理婚姻登记统计表
----
第五节扶贫
------
一、组织机构
------
二、扶贫工作
--
第三十六章劳动 人事
----
第一节职工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工人管理
------
三、干部管理
--------
1985年至1990年干部调动情况统计表
----
第二节职工队伍
------
一、工人队伍
------
二、干部队伍
--------
1952年至1990年部分年度全县在职干部基本情况统计表(一)
--------
1952年至1990年部分年度全县在职干部基本情况统计表(二)
----
第三节职工教育
------
一、工人培训
------
二、干部培训
----
第四节职工工资
------
1956年至1990年干部、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工资统计表
----
第五节职工福利
------
一、劳保用品与福利费
------
二、假期待遇
------
三、公费医疗
----
第六节职工离退休(职)
------
一、离休
------
二、退休
------
三、退职
----
第七节机构人员编制
--
第三十七章监察 信访
----
第一节监察
------
一、机构设置
------
二、监察工作
----
第二节信访
------
一、机构设置
------
二、受理来信来访
------
三、落实政策
--
第三十八章公安 司法
----
第一节公安
------
一、机构设置
------
二、治安管理
------
三、户籍管理
------
四、消防管理
------
五、监所管理
----
第二节检察
----
第三节审判
------
一、机构设置
------
二、刑事审判
------
三、民事审判
------
四、经济审判
------
五、行政审判
----
第四节司法行政
------
一、机构沿革
------
二、法制宣传
------
三、人民调解
------
四、公证律师
------
五、调处土地、山林、水利纠纷
第四编军事
--
第三十九章兵役
----
第一节兵役制度
------
一、募兵制
------
二、征兵制
------
三、志愿兵役制
------
四、义务兵役制
------
五、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兵役制
------
六、以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与志愿兵、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
----
第二节兵员征集
------
一、平时征集
------
二、紧急征急
------
三、兵员退伍
--
第四十章过境军队
--
第四十一章地方武装
----
一、砦兵
----
二、旗军、打手、狼兵
----
三、民歌
----
四、绿营兵
----
五、汛兵
----
六、民壮
----
七、团练
----
八、民团
----
九、立田抗日自卫队
----
十、灌阳抗日政工队
----
十一、游击队
----
十二、县大队
----
十三、县人民武装部
----
十四、县武警中队
--
第四十二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军事训练
----
第三节政治教育
----
第四节武器装备
----
第五节主要活动
------
一、清匪反霸
------
二、参政支前
------
三、维护社会治安
------
四、生产建设
----
第六节民兵工作“三落实”和民兵代表大会
------
一、民兵工作“三落实”活动
------
二、民兵代表大会
--
第四十三章军事设施
----
第一节关隘
----
第二节保垒
----
第三节哨所
----
第四节人防
--
第四十四章战事
----
第一节清代及其以前战事
----
第二节民国时期农民起义
------
一、下九堡农民暴动
------
二、瑶民起义
----
第三节红军在灌阳作战
------
一、红六军团西征在灌阳作战
------
二、红一方面军长征在灌阳作战
------
附:新圩阻击战
------
红三十四师后卫战
----
第四节抗击日本侵略军
----
第五节解放战争时期灌阳战事
------
一、全灌人民武装起义
------
二、几次著名战斗
第五编文化
--
第四十五章教育
----
第一节县学 书院 社学 义学 私塾
------
一、县学
------
二、书院
------
三、社学
------
四、义学
------
五、私塾
----
第二节幼儿教育
------
1951年至1990年全县幼儿教育情况统计表
----
第三节小学教育
------
一、发展概况
--------
民国21年全县教育情况统计表
--------
1949年至1990年全县全日制小学情况统计表
------
二、学制与课程
--------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课时表(1963年)
--------
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课时表(1963.8年)
--------
附:灌阳镇中心小学简介
--------
山区教育
--------
1990年全县小学一览表
----
第四节中学教育
------
一、发展概况
------
二、学制与课程
--------
初中教学科目每周课时表(1951年)
--------
1976年“二·二”制中学课程表
--------
1978年上学期中学课程课时表
--------
1990年全日制6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表
------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
1949年至1990年全县中学教育情况统计表
--------
附: 灌阳中学简介
----
第五节人才输送
----
第六节专业教育
------
师范教育
------
县供销合作社职工学校
------
县职业中学
------
县农机机械化学校
----
第七节成人教育
------
一、农民教育
------
二、职工教育
------
三、电大 自学考试
----
第八节教师队伍
------
一、教师的任用
------
二、教师待遇
------
三、教师素质
------
四、师资培训
----
第九节勤工俭学
----
第十节教育经费
------
1950年至1990年全县教育支出情况统计表(单位:元)
----
第十一节行政机构
--
第四十六章科技
----
第一节科技活动
------
一、科技推广
------
二、科普宣传
------
三、科技情报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第三节科技成果
------
一、科学实验
------
二、科技成果
--
第四十七章文化
----
第一节群众文化
------
一、机构
------
二、活动
--------
全县部分年度文艺活动情况统计表
----
第二节文艺团体
------
一、专业剧团
------
二、业余剧团
------
三、其他团体
----
第三节文艺创作
------
一、队伍
------
二、活动
------
三、作品
--------
1973年至1990年文艺作品发表情况统计表
----
第四节民间文艺
------
一、舞蹈
------
二、清唱
------
三、渔鼓
------
四、民歌
----
第五节谜语笑话
------
一、谜语
------
二、笑话
----
第六节民间传说
----
第七节图书报刊
------
一、图书馆
--------
1980年至1990年图书借阅情况统计表
------
二、书店
------
三、报刊
----
第八节档案
------
一、接收整理
------
二、管理利用
------
三、档案馆建设
----
第九节电影
------
一、放映
------
二、管理
----
第十节广播 电视 录像
------
一、广播
--------
全县各乡、镇广播放大站和扩大机输出功率一览表
------
二、电视
--------
县、乡(镇)电视接收转播站、台一览表
------
三、录像
----
第十一节文物
----
第十二节胜迹
------
一、名山
------
二、名洞
------
三、名岩
------
四、其他
------
五、旧八景
--
第四十八章卫生
----
第一节防疫
------
一、机构、设备
------
二、防疫接种
--------
1956年至1990年全县7岁以下儿童“四苗”免疫接种情况统计表
------
三、疾病防治
------
四、公共卫生
----
第二节妇幼保健
------
一、机构、设备
------
二、新法接生
------
三、妇女病防治
------
四、儿童保健
--------
1974年至1990年全县儿童保健普查治疗情况统计表
--------
1974年至1990年全县婴儿死亡及预防接种情况表
----
第三节医药生产及管理
------
一、中药加工
------
二、西药生产
------
三、药政管理
----
第四节医疗
------
一、机构、设施
------
二、医疗技术
------
三、医疗质量
------
四、医疗制度
--------
1971年至1990年全县公费医疗开支情况统计表(单位:元)
--------
1990年农村医生构成情况统计表
--------
附、灌阳县人民医院简介
几个年度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构成表
--
第四十九章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一、课程设置
------
二、竞赛活动
------
三、“劳卫制”和“达标”
--------
全县中小学生“达标”统计表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体育竞赛
----
第四节业余体校
------
1980年至1990年灌阳游泳运动员参加自治区游泳赛成绩统计表
------
全县游泳运动员破全国纪录统计表
------
全县游泳运动员破全区纪录统计表
----
第五节体育设施
------
1990年全县体育场地统计表
------
附:县电热加温游泳馆简介
第六编社会
--
第五十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数量
------
一、解放前历代人口数量
------
二、解放后人口数量
--------
1953年至1990年全县人口发展情况统计表
--------
三次人口普查灌阳与广西、全国人口发展比较表
--------
解放后部分年度全县人口迁移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
全县耕地人口承载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一、自然区域分布
------
二、行政区域分布
--------
1953年县辖行政人口统计表
--------
全县三次人口普查各行政人口统计表
------
三、城乡分布
--------
全县三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表
----
第三节人口构成
------
一、民族构成
--------
全县四次人口普查各民族人口统计表(单位:人)
------
二、性别、年龄构成
--------
全县几个年度男女性别比例情况统计表
--------
民国时期全县人口年龄基本构成表
--------
三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年龄基本构成表
------
三、文化程度构成
--------
民国23年全县人口分布、文化构成情况表
--------
民国31年与解放后三次人口普查全县受教育人数对照表
------
四、职业构成
--------
1982年、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全县在业人口职业构成表
------
五、农与非农的构成
--------
全县历年人口基本情况表
--------
附:百岁以上寿星
--
第五十一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政策措施
------
一、节育绝育免费
------
二、奖励规定
------
三、限制措施
------
四、处罚条款
----
第三节工作成效
------
全县1980年至1990年计划生育情况统计表
------
全县1981年至1990年已婚育龄夫妇节育绝育情况统计表
--
第五十二章民族
----
第一节族源及分布
----
第二节姓氏
--
第五十三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民生活
------
民国23年全县农民食、穿、住情况调查比较表
------
全县农民历年人均口粮、人均纯收入情况统计表
------
1981年、1990年全县农民家庭生活抽样调查统计表
------
1987年至1990年全县农村家用电器拥有量统计表(单位:台、只、个)
----
第二节职工生活
------
县城历年公建、公买职工住宅面积结构表(单位:平方米)
----
第三节城镇一般居民生活
------
1990年全县城镇居民每月粮食供应表(单位:公斤)
------
县城居民私建住房面积、结构情况表
--
第五十四章习俗
----
第一节婚嫁
----
第二节丧葬
----
第三节添口
------
催生
------
报喜
------
三朝
------
取名
------
满月
------
周岁
------
认寄爷(娘)
----
第四节祝寿
----
第五节服饰
----
第六节饮食
------
主食
------
菜肴
------
油茶、姜茶
------
饮酒
------
宴席
----
第七节交际
----
第八节居住
----
第九节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忌日
------
二月八
------
清明节
------
立夏节
------
四月八
------
端午节
------
六月六
------
乞巧节
------
中元节
------
中秋节
------
九月初一
------
重阳节
------
小年
------
大年
----
第十节称呼
----
第十一节陋习
------
一、禁忌
------
二、迷信
------
三、其他
--
第五十五章语言 歇后语 谚语
----
第一节语言
----
第二节歇后语
----
第三节谚语
------
一、生产生活谚语
------
二、农事谚语
------
二、卫生保健谚语
------
四、气象谚语
------
五、其他
--
第五十六章宗教 寺庙
----
第一节宗教
----
第二节寺庙
------
慧明寺
------
大觉寺
------
定林寺
------
鼎慈寺
------
鹿苑寺
------
真觉寺
------
高草庵
--
第五十七章会馆 祠堂 会场
----
第一节会馆
----
第二节祠堂
----
第三节会场
--
第五十八章重大事故
----
第一节失火
----
第二节触电
----
第三节交通事故
第七编人物
--
第五十九章烈士
----
第一节烈士传
------
蒋赤魂
------
文良儒
------
郑高
------
全宝藏
----
第二节英名录
----
第三节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
共产党领导的部队
------
国民党领导的部队
--
第六十章名人
----
第一节名人传
------
杨鏊
------
孙志圣
------
卿祖培
------
唐景崧
------
唐景崇
------
蒋士奇
------
蒋培英
------
蒋元
------
唐现之
------
凤福山
------
唐砚臣
------
何福煦
------
唐超寰
----
第二节名人录
------
一、解放前历代名人
------
二、解放后名人
----
第三节自治区(省)部委办厅局及其以上机关授予荣誉称号的先进人物名录
附录
--
一、进士、举人和大学专科以上的毕业生名录
--
二、评聘为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名录
--
三、行政干部中获得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名录
--
四、行政干部中获得高级政工师、政工师的人员名录
--
五、诗词 楹联 标语 文告 碑文
--
六、奇闻异事
--
七、编写部门志为本志提供资料的人员名录
--
八、赞助印刷出版本志的单位和个人名录
编后记
审稿验收单位和人员
--
灌阳县审稿小组
--
桂林地区审稿小组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