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辽宁戏曲志》丛书,是我省“六五”跨“七五”的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之一。本丛书是采用方志体裁的专业志书。以1982年底我省市一级行政区划之方域立卷,记一方戏曲的历史与现状。本丛书举凡入志的事,人、艺,均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记述体现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其功能在于有利于我省戏曲的推陈出新和戏曲科研的建设与发展。
出版时间:
1993年10月
目录
封面
丹东市戏曲志
《辽宁戏曲志》丛书编委会名单
图片
--
白玉昆扮演沉思的关羽造型(吴文斌模拟)
--
评剧演员李文华的非舞台照
--
白玉昆扮演的疯僧走路造型(吴文斌模拟)
--
安东诚文信书、局后门遗址
--
雯蒻彧演出之《三上轿》(高咏媛模拟)
--
丹东丝绸一厂职工业余京剧团宋维廉演出的《甘露寺》
--
丹东丝绸一厂职工业余京剧团韩桂云演出的《春秋配》
--
京剧《贾宝玉与林黛玉》“焚稿”一场的舞美设计(设计者万生)
--
京剧《春香传》“爱歌’与“对歌”两场的舞美设计(设计者万生)
--
京剧《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大学”一场的舞美设计(设计者崔殿卿)
--
评剧《神圣的使命》“医院”一场的舞美设计(设计者赵保澄)
--
评剧《尼古拉教堂的钟声》的舞美设计(设计者赵保澄)
--
清代大孤山戏台
--
1953年张贴于街头的宣传海报
--
1954年演出时的海报
--
1957年演出时的海报
--
安东诚文信书局出版的《京剧汇考》一书封面
--
京剧《红楼梦》人物造型(设计者万生)
--
京剧《春香传》人物造型(设计者万生)
--
一九五四午上海戏学书局出版的《京剧锣鼓经谱》封面
--
1935年安东诚文信书局出版的《评剧大观》封面
--
一九八二年《电视与戏剧》增刊封底
--
京剧演员白玉昆在《战马超》中饰马超
--
京剧演员张正芳扮演的杨排风
--
京剧演员雯蒻彧(左侧)演出《花田错》
--
评剧《烟花三月》(左:张艳秋右:宫晓华)
--
京剧《拳打镇关西》『酒楼』一场(左起:齐笑白、吴宝森、吴文斌、雯蒻彧)
--
评剧演员李文华在《新来的副官》中扮演司马玉如
--
评剧《孔雀东南飞》(左起:龚俊亭、筱玉舫、郑丹华、张盛林)
--
“元顺戏社’发起人,评剧演员李金顺
--
京剧演员张正芳与其师荀慧生
--
『元顺戏社』后期主要演员刘鸿霞
--
丹东化学纤维厂职工业余剧团曲文华等演出《打渔杀家》
--
丹东市二轻局职工业余文艺队演出吕剧《逼婚记》
--
“满洲舞台”火灾罹难者慰灵碑
--
孤山戏台后壁左角题壁残迹(上有“三庆班”、“京都顺天府在此一乐”等字)
--
孤山戏台左侧题壁残迹(光绪年同,山东莱州府仁合班在此演出《沙陀国》等剧目)
--
孤山天后宫庙会盛况(中右)稍上处为清代戏台,正在演戏,观众如湖
--
东沟影剧院原址(现东沟文化宫)
--
建于20年代的“七道沟茶园”遗址
--
孤山天后宫戏台与『看棚』遗址
--
宽甸剧场
--
丹东劳动官
--
岫岩影剧院
--
丹东京剧院
--
建于30年代的平安茶园遗址
--
丹东文化官
--
丹东红旗剧场
--
丹东铁路文化官
--
安东人民艺术剧场正门
--
凤城影剧院
序
凡例
目录
一、综述
--
(一)疆域与建制沿革
--
(二)清代的戏曲活动
--
(三)近代戏曲之兴衰
--
(四)社会主义时期戏曲的新生与繁荣
二、图表(大事年表)
三、志略
--
(一)剧种
----
1、河北梆子
----
2、京剧
----
3、评剧
----
4、吕剧
--
(二)剧目
--
(三)音乐
----
1、京剧音乐
----
2、评剧音乐
----
3、吕剧音乐
--
(四)表演
----
1、概述
----
2、表演艺术选例
------
(1)京剧部分
------
(2)评剧部分
--
(五)舞台美术
----
1、脸谱
----
2、扮相
----
3、服饰
----
4、舞美设计选例
--
(六)机构
----
1、科班与团带班
----
2、班社与剧团
----
3、票房与业余剧团
----
4、其他机构
--
(七)演出场所
----
1、早期演出场所
----
2、中期演出场所
----
3、新建与改建的演出场所”
--
(八)演出习俗
--
(九)文物古迹
----
1、大孤山戏台题壁
----
2、“满洲务台”罹难口(者?)慰灵碑
--
(十)报刊专著
--
(十一)轶闻传说
--
(十二)谚语、口诀
----
1、戏诚方面
----
2、戏规方面
----
3、戏德方面
----
4、戏功方面
----
5、戏技方面
四、传记
--
(一)刘子善
--
(二)白玉昆
--
(三)王汇川
--
(四)刘连福
--
(五)刘兆琪
--
(六)喜彩春
--
(七)雯蒻彧
--
(八)筱玉亭
--
(九)陈啸翔
附录
后记
丹东市戏曲志编辑部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