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序
编史是千秋万代的大事。1985年国家体委决定组织力量编写各单项运动史。各单项运动协会、每个编写小组都要发扬团结拼搏精神投入这项工作。不仅要写得好,还要写得快。
编写中国体育单项运动史,不同于编写一般的史书,不同于民族的、国家的通史,也不是体育大百科全书。我们重点要写各项目运动产生、发展、演变及沿革,不仅反映该项目在我国开展的情况,在人民生活中的影响,以及在世界体育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要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为今后提供历史依据和经验。“国无信
史,士之耻也”。我五千年文明古国有编史修志的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欣欣向荣,盛世修史更有条件。我们有责任编出观点正确、史料翔实、具有权威性的各单项运动史,作为体育教学、业务工具书,这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的。
出版时间:
1990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中国技巧运动史》编 纂委员
代序
图片
目录
第一编 中国古代技巧
--
第一章 秦汉“百戏”的盛行
----
第一节 古代早期技巧动作的产生
----
第二节 秦汉时期“角抵”、“百戏”中的技巧
--
第二章 隋唐时期“百戏”中的技巧
----
第一节 隋朝前后的“百戏”
----
第二节 唐朝“百戏”与技巧的发展
--
第三章 封建社会后期的技巧
----
第一节 宋元时期技巧的演进
----
第二节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戏曲跟斗和杂技中的技巧
第二编 中国近代技巧运动
--
第一章 清末的近代体操和技巧
----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与近代体操的引进
----
第二节 清末的兵操和学校体育
--
第二章 民国初期至抗日战争前的技巧活动
----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体操、技巧活动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体操,技巧的演进(1928年-1937年)
--
第三章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技巧活动
----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技巧活动
----
第二节 日伪统治区的技巧活动
----
第三节 解放区的技巧活动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有技巧内容的著作
----
第一节 各时期的书籍、教材
----
第二节 技巧著作与作者
第三编 中国当代技巧运动
--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技巧活动(1949年-1955年)
----
第一节 社会技巧活动
----
第二节 学校技巧活动
----
第三节 传统性技巧
----
第四节 世界技巧运动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影响
--
第二章 技巧运动的勃兴(1956年-1965年)
----
第一节 我国首次参加国际技巧会议
----
第二节 竞赛制度的建立和规则的制订
----
第三节 全国技巧比赛
----
第四节 运动技术的发展
----
第五节 全国教练员训练班和技巧会议
----
第六节 技巧学术研究与著作
--
第三章 技巧运动的发展(1966年-1979年)
----
第一节 运动队的恢复
----
第二节 竞赛、等级制度与规则
----
第三节 全国技巧比赛和技巧会议
----
第四节 技术发展的高潮
----
第五节 中国技巧协会加入国际技联
----
第六节 国际交往
----
第七节 技巧在团体操中的发展
----
第八节 科学研究与著作
--
第四章 现代技巧运动的崛起(1980年-1987年)
----
第一节 新时期面临的任务
----
第二节 制度与规则
----
第三节 裁判队伍的建设
----
第四节 教练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
第五节 全国技巧比赛
----
第六节 音乐与舞蹈
----
第七节 少年技巧运动的发展
----
第八节 香港技巧运动
----
第九节 科研情报与学术著作
--
第五章 参加世界比赛和国际活动
----
第一节 五星红旗在第四届世界技巧锦标赛上升起
----
第二节 第三届技巧世界杯赛上首夺金牌
----
第三节 第四届技巧世界杯赛上一举夺得10枚金牌
----
第四节 首次在我国举行的第五届技巧世界杯赛
----
第五节 参加第七届世界技巧锦标赛
----
第六节 参加第六届技巧世界杯赛
----
第七节 国际技巧邀请赛与出访表演
----
第八节 为国际技巧运动的发展作贡献
附录
--
一、中国技巧运动大事记
--
二、技巧人物录
--
三、在技巧世界杯赛、世界锦标赛中获得金牌的运动员
--
四、历次全国比赛团体前三名和各单项全能冠军
--
五、历次世界技巧锦标赛、世界杯赛前三名成绩
--
六、国际技联会议简况(1981年后)
--
七、参加世界比赛及出访人名员单
--
八、国际运动健将名单
--
九、运动健将名单(附各项运动健将人数表)
--
十、国际裁判名单
--
十一、国家级裁判名单
后记
《中国体育单项运动史丛书》编纂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