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巴林左旗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出版时间:
1985年03月
目录
封面
巴林左旗志
《巴林左旗志》编辑委员会成员
人杰地灵展新容
图片
--
巴林左旗地形图
--
伪满时期巴林左翼旗全图
--
巴林左旗农牧林分佈图
--
林东镇现状图
--
巴林左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林东镇鸟瞰图
--
巴林左旗人民政府
--
中国共产党巴林左旗委员会
--
巴林左旗人民武装部
--
巴林左旗人民检察院
--
巴林左旗公安局
--
巴林左旗人民法院
--
巴林左旗总工会
--
中国人民银行巴林左旗支行
--
巴林左旗基建局
--
巴林左旗人民政府招待所
--
林东旅社
--
林东三利商场
--
林东物资商店
--
林东联营商场
--
巴林左旗粮食局第一粮站
--
巴林左旗粮油厂
--
林东镇上京路大街
--
林东镇临潢路大街
--
林东蜘蛛山大桥
--
林东长途客运站
--
林东供电所
--
林东气象站
--
地方国营巴林左旗林东酒厂
--
地方国营巴林左旗淀粉厂
--
地方国营巴林左旗印刷厂
--
巴林东砖瓦厂
--
巴林东油漆厂
--
巴林左旗肉联厂
--
巴林左旗铅锌矿
--
林东服装厂
--
编织品行销海外
--
鹿茸名驰全国
--
巴林左旗乳品厂
--
巴林左旗民族团结表彰大会
--
巴林左旗计划生育先代会
--
龙腾虎跃庆丰年
--
后召庙桃儿石风光
--
沙那水库远眺
--
载歌载舞
--
欢庆国庆
--
那达慕盛会
--
欢乐的草原
--
巴林摔跤手
--
摔跤出场式
--
胜负难分
--
赛马、射击选手进入会场
--
林东北塔公园
--
革命烈士陵园
--
绵亘起伏的辽上京城墙
--
辽上京之南塔
--
辽祖州风光
--
辽云门寺遗址----东山全景
--
刺线围栏
--
电围栏
--
青储饲料
--
机械割草
--
草原放牧
--
改良绵羊群
--
草原上的马群
--
牛群
--
人工养鹿
--
飞机灭蝗
--
绵羊药浴
--
大面积种植硷草成功
--
机械剪毛
--
巴林左旗良种场
--
农田小景
--
时兴生产责任制以后的第一个秋天
--
家家户户秋收忙
--
科学种田结硕果
--
洞山果园
--
乌兰坝林场的黑松
--
人造用材林
--
巴林左旗文化馆
--
林东电影院
--
巴林左旗乌兰牡骑
--
直属机关幼儿园
--
巴林左旗文物馆
--
老干部之家
--
林东蒙古族师范专科学校
--
林东蒙古族中学
--
林东一中
--
林东二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委发给林东二小的锦旗
--
蒙古族民间歌手
--
民族小学
--
八0三电视转播台
--
巴林左旗新华书店
--
巴林左旗结核病防治院
--
旗医院住院部大楼
--
妇幼保健所
--
著名蒙医------达木林
--
林东镇敬老院
目录
第一编 概 述
第二编 历史沿革
--
新石器时代
--
商朝至秦朝时期
--
汉至晋朝时期
--
南北朝及隋唐时期
--
辽朝时期
--
金朝时期
--
蒙古、元朝时期
--
明朝时期
--
清朝时期
--
中华民国时期
--
伪满洲国时期
第三编 大事记
第四编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形
----
第一节 地形分布
----
第二节 山 峰
----
第三节 隘 口
----
第四节 沙 带
--
第二章 水 系
--
第三章 土壤
--
第四章 气候
----
第一节 全年气候特点
----
第二节 四季气候
----
第三节 气候区划
----
第四节 灾害性天气
--
第五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野生植物
----
第二节 野生动物
----
第三节 矿 藏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 灾
----
第二节 旱 灾
----
第三节 雪 灾
----
第四节 雹 灾
----
第五节 风 灾
----
第六节 虫 灾
----
第七节 地 震
----
第八节 罕见的霜冻
--
第七章 自然生态状况
--
第八章 各公社概况
第五编 经 济
--
第一章 农 业
----
第一节 解放前概况
----
第二节 解放后农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农作物品种自然区划
----
第四节 当地主要农作物品种
----
第五节 耕作制度
----
第六节 良种更新
----
第七节 施 肥
----
第八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九节 农业机具
----
第十节 果树生产
----
第十一节 农业机构
--
第二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解放前概况
----
第二节 解放后畜牧业的发展
----
第三节 饲养方式及管理
----
第四节 草 原
----
第五节 本旗主要家畜品种
----
第六节 家畜改良
----
第七节 疫病与防治
----
第八节 畜牧业机构
--
第三章 林 业
----
第一节 解放前概况
----
第二节 解放后林业的发展
----
第三节 林种分布和林木组成
----
第四节 乡土树种和引进优良树种
----
第五节 种苗情况
----
第六节 护林护场防火
----
第七节 森林病虫害
----
第八节 养鹿事业
----
第九节 林业机构沿革
--
第四章 水 利
----
第一节 水利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水利设施
----
第三节 水土保持
----
第四节 工程量和投资
----
第五节 水利事业机构
--
第五章 工 业
----
第一节 解放前概况
----
第二节 解放初期概况
----
第三节 建国后工业的发展
----
第四节 设备和主要产品产量
----
第五节 机构沿革
----
第六节 采 矿
--
第六章 邮政电信
----
第一节 解放前概况
----
第二节 解放后邮电事业的发展
--
第七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解放前交通
----
第二节 解放后交通运输的发展
----
第三节 公路建设
----
第四节 涵洞桥梁
----
第五节 交通机构沿革
--
第八章 财 政
----
第一节 解放前概况
----
第二节 解放后的人民财政
--
第九章 金 融
----
第一节 解放前概况
----
第二节 解放后金融机构沿革
----
第三节 货币流通
----
第四节 贷款,公债,储蓄和保险事业
--
第十章 商 业
----
第一节 解放前概况
----
第二节 解放后商业的变革与发展
----
第三节 社会商品的购与销
----
第四节 农副产品收购
----
第五节 粮 食
----
第六节 主要物资消费量
----
第七节 饮食服务行业
----
第八节 集市贸易
--
第十一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城镇建设
----
第二节 乡村建设
----
第三节 环境保护
----
第四节 基建施工队伍
第六编 政 治
--
第一章 建治沿革和行政设置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解放初期党的建设
----
第二节 建国后党的建设
----
第三节 机构设置
----
第四节 党员教育训练
----
第五节 干部状况
----
第六节 纪律检查
--
第四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五章 政治协商会议
--
第六章 司 法
----
第一节 公安局
----
第二节 人民法院
----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
--
第七章 民 政
----
第一节 普 选
----
第二节 优 抚
----
第三节 生产救灾和社会救济
----
第四节 侨胞、台胞工作
----
第五节 五保户和敬老院
----
第六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劳动就业
--
第八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建国前的社会团体
----
第二节 工 会
----
第三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
----
第五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九章 军 事
----
第一节 解放前概况
----
第二节 解放后概况
----
第三节 民兵与兵役
第七编 教育科技
--
第一章 教 育
----
第一节 解放前教育概况
----
第二节 解放后普通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教育
----
第四节 师资培训与提高
----
第五节 教育投资和社会办学
----
第六节 勤工俭学
----
第七节 业余教育
--
第二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技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技术的进步
----
第三节 各项普查工作
第八编 文体卫生
--
第一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解放前的文艺概况
----
第二节 解放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宣传工作
----
第四节 业余创作活动
----
第五节 民间文艺
----
第六节 巴林民歌
----
第七节 民间故事
----
第八节 艺文录
------
古代艺术
--------
辽代建筑图案
--------
辽庆陵壁画人物图
--------
辽墓壁画
--------
辽代花边纹样
--------
辽代石刻艺术
--------
辽代风景画
--------
辽代石刻菩萨像
--------
辽代石刻金刚像
--------
辽代石刻凤凰纹
--------
铸铁人像
--------
辽代瓷玩具
--------
后召庙建筑图案
--------
当代绘画
--------
昭君入胡图(年画)
--------
蒙古族民间刺绣
--------
沙海新春
--------
草原春曲
--------
琴声
--------
民间剪纸
--------
书法
--------
篆刻
--
第二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解放前文物概况
----
第二节 解放后文物工作概况
----
第三节 古文化遗址
----
第四节 出土文物
------
扣盖梅瓶及铁锈花罐
------
冥盘
------
鸡冠壶
------
仓廪式骨灰罐
--
第三章 新闻、广播
----
第一节 新闻事业
----
第二节 广播事业
--
第四章 档案事业
--
第五章 体育
----
第一节 体育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体育运动取得的成绩
--
第六章 卫 生
----
第一节 解放前概况
----
第二节 解放后卫生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地方病与传染病防治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爱国卫生工作
----
第六节 职工保健与公费医疗
----
第七节 蒙 医
----
第八节 医药行业
----
第九节 卫生机构
--
第七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概况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
第九编 社 会
--
第一章 民族与人口
--
第二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
第二节 汉族生活习惯
----
第三节 回族的生活习俗
--
第三章 宗教信仰
----
第一节 辽代本地宗教概况
----
第二节 喇嘛教
----
第三节 其他宗教
--
第四章 方言、谚语
----
第一节 语 音
----
第二节 方言词语
----
第三节 谚 语
--
第五章 兵灾匪害
第十编 人 物
--
第一章 革命烈士
----
第一节 陵园内诸烈士
------
乔希智
------
顾培仁
------
鲍海良
------
夏守好
------
王玉彬
------
萧宝善
------
魏岩吉
------
谢云峰
------
巨克水
------
纪海忠
----
第二节 陵园外诸烈士
------
刘永凤
------
云旦仲乃
------
李怀德
------
郑喜文
----
第三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二章 人物传
----
第一节 历史人物
------
小哥、花哥、斯奴古
------
耶律窝斡
------
苏巴海
------
满珠习礼
------
岭·吉克梅特罗古罗思嘉木措
------
沙格德尔
------
色丹那木札勒旺宝
------
花代
----
第二节 现代人物
------
马德先
------
王宣芝
------
崔兴武
------
陈玉凯
------
许振起
------
张聘三
------
和子章
------
崔海三
------
密希格拉布坦
------
马真吾
------
马德昌
------
阿民布和
------
巴雅尔
------
阿由尔布尼雅
------
好日劳
------
隋国武
------
阿拉坦格日乐
------
丹比札拉僧
------
穆林
------
郭俊卿
第十一编 历史大事年表
第十二编 附 录
--
一、重要文献资料辑存目录
--
二、《巴林左旗志》编写始末
--
三、协助《巴林左旗志》编审单位和人员
--
四、《巴林左旗志》办公室工作人员分工表
曾在本旗工作过的自治区部分领导同志
王铎同志(中)听取修志工作汇报后访问农民
《巴林左旗志》审稿会议会场
赤峰市政协副主席、市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苏赫(中)与《巴林左旗志》编委会名誉主任业兴高利布(左)、中共
中共巴林左旗委员会书记孙永(左)、旗长吴谦(中)、副书记宋魁元(右)在研究修志工作
巴林左旗人大常委会主任、《巴林左旗志》编委会主任冯顺(左)和副旗长布和(右)在会议上听取修志的汇报
《巴林左旗志》编委会名誉主任业兴高利布(右)和旗财政局长马玉(左)在研究解决修志经费问题
《巴林左旗志》初次审稿会议全体成员
自治区、市、旗三级联合审稿会议全体成员
《巴林左旗志》编辑办公室成员
巴林左旗行政区划图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