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所介绍的植物病害包括南药类、外省引入药材类、野生变家种药材类、医用原料药材类等。
出版时间:
1994年08月
目录
封面
广东省栽培药用植物真菌病害志
谨此致谢
广东优秀科技专著出版基金会
广东优秀科技专著出版基金会 顾问、评审委员会
图片
--
1.槟榔炭疽病(叶)
--
2.益智轮纹褐斑病(叶)
--
3.阳春砂仁叶斑病(叶)
--
4.巴戟天枯萎病(病株)
--
5.肉挂叶枯病(叶)
--
6.白豆蔻灰斑病
--
7.胡椒镰刀菌枯萎病(病株)
--
8.檀香煤病(叶)
--
9.大枫子叶枯病(叶)
--
10.丁香藻斑病(叶)
--
11.马钱轮纹褐斑病(叶)
--
12.肉豆蔻穿孔病(叶)
--
13.穿心莲枯萎病(左、中),右为健株
--
14.山药炭疽病(茎及茎根)
--
15.佛手菌核病(果)
--
16.玉竹曲霉病(上)及镰刀菌根腐病(中、下)(根)
--
17.黄皮树疽斑病(叶)
--
18.三七镰刀菌根腐病(病根)
--
19.丹参疫病(病株)
--
20.三七叶腐病(叶)
--
21.党参菌核病(初期的病株)
--
22.佩兰白绢病(病株)
--
23.川芎根腐病(左为病株,右为健株)
--
24.地黄疫病(病株)
--
25.山银花白粉病(叶)
--
26.北沙参黑斑病(叶)
--
27.蔓荆炭疽病(叶)
--
28.凹叶厚朴煤病(叶)
--
29.番木瓜霜疫病(幼苗)
--
30.梅疮痂病(果)
--
31.荔枝霜疫病(果)
--
32.美人蕉瘟病(叶)
--
33.西番莲黑斑病(果)
--
34.菠萝黑腐病(果的剖面)
--
35.番石榴褐斑病(果)
--
36.菠萝灰斑病(叶)
--
37.咖啡褐斑病(叶)
--
38.香草兰茎腐病(茎节)
--
39.西番莲茎腐病(茎基)
--
40.芦荟炭疽病(叶)
告读者
内容简介
版权页
调查研究人员及其主要调查的市县和植物
前言
说 明
目 录
第一章广东省栽培药用植物病害概述
--
一、自然概况
--
二、栽培药用植物病害概述
第二章南药类
--
一、砂仁
--
二、巴戟天
--
三、益智
--
四、槟榔
--
五、白豆蔻
--
六、良姜
--
七、胡椒
--
八、檀香
--
九、肉桂
--
十、丁香
--
十一、大枫子
--
十二、马钱
--
十三、胖大海
--
十四、肉豆蔻
--
十五、儿茶
--
十六、降香檀
--
十七、龙血树
--
十八、大驳骨
--
十九、可拉
--
二十、歪脖子果
第三章一般地道药材类
--
一、何首乌
--
二、广藿香
--
三、山药
--
四、玉竹
--
五、芡
--
六、山柰
--
七、郁金
--
八、姜黄
--
九、穿心莲
--
十、泽泻
--
十一、紫苏
--
十二、使君子
--
十三、黄皮树
--
十四、柑
--
十五、化州桔红
--
十六、佛手
--
十七、枳壳
第四章外省引入药材类
--
一、川芎
--
二、地黄
--
三、党参
--
四、玄参
--
五、丹参
--
六、白术
--
七、薄荷
--
八、三七
--
九、芍药
--
十、射干
--
十一、天门冬
--
十二、灯心草
--
十三、薏苡
--
十四、罗汉果
--
十五、凹叶厚朴
--
十六、杜仲
--
十七、吴茱萸
--
十八、女贞
--
十九、灵香草
第五章野生变家种药材类
--
一、山银花
--
二、广金钱革
--
三、蔓荆
--
四、北沙参
--
五、龙脷叶
--
六、括萎
--
七、草豆蔻
--
八、桔梗
--
九、姜三七
--
十、鸡骨草
--
十一、佩兰
--
十二、旋复花
--
十三、溪黄草
--
十四、白木香
--
十五、栀子
--
十六、水栀子
--
十七、光叶拔葜
--
十八、丝铁线莲
第六章药用果、蔬、花、茶类
--
一、荔枝
--
二、龙眼
--
三、枇杷
--
四、梅
--
五、柚
--
六、柿
--
七、芦笋
--
八、姜
--
九、苦瓜
--
十、丝瓜
--
十一、葛
--
十二、百合
--
十三、大蒜
--
十四、扁豆
--
十五、莲
--
十六、萱草
--
十七、量天尺
--
十八、枸杞
--
十九、慈菇
--
二十、菊
--
二十一、美人蕉
--
二十二、绞股蓝
第七章医用原料药材类
--
一、咖啡
--
二、剑麻
--
三、菠萝
--
四、番石榴
--
五、番木瓜
--
六、西番莲
--
七、香草兰
--
八、芦荟
--
九、长春花
--
十、香茅
--
十一、金鸡纳树
主要参考文献
寄主植物中名索引
寄主植物学名索引
病原学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