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药学校校志(1958-1988)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四川省中药学校,从它的前身峨眉县商业局中药中学创办的时间1958年算起,己经三十年了。“三十而立”,而立之年欣逢盛世,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撰写《校志》、借古鉴今,发挥优势,杨长避短,是改革开放、实现四化的大好形势的要求,也是中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今后发展的需要。
内容时限:
1958-1988
目录
封面
图片
--
校景
--
校门
--
操场一角
--
教学楼
--
中药样品楼
--
图书馆
--
在中药房实习
--
紫外分析
--
显微鉴定
--
化学实验
--
在峨眉山上采集
--
记录
--
压制标本
--
集中认别植物
--
黄连1
--
黄连2
--
慧苡
--
川芎
--
麦冬栽培
--
杜仲环剥
--
科研成果
--
文体活动
--
课余
--
学术交流
--
教学经验交流
--
首届教代会
--
第二届教代会
--
职工中专学生宿舍
--
中专学生宿舍
--
教职工宿舍
--
意大利友好访华团来校参观
--
四川省生药考察团访问日本
--
日本九州汉方研究会来峨眉山考察孙思邈的炼丹洞
--
日本广岛县生药考察团来访
--
美州国际中医学院学员来校参观
--
加拿大代表团
--
日本广岛第二次生药代表团来访
--
日本药膳普及代表团来校参观访问
--
来自报纸的鼓励
《四川省中药学校志》编写领导小组
《四川省中药学校志》编写组
序言
目录
学校概况
第一章 学校的创建和发展
--
第一节 学校创建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学校创建情况
--
第三节 校名校址及隶属关系的变化
--
第四节 学校的发展和变化
----
一、学校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二、学校行政机构设置及变化
----
三、学校领导干部任职变动情况
----
四、学校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五、学校工会和教代会情况
----
六、学生情况
----
七、教职工情况
----
八、学校专业设置、学制变更情况
----
九、附属企业情况
----
十、经费、校舍及教学设备
第二章 学校教学工作
--
第一节 创业时期的教学(1958-1960)
----
一、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
----
二、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
----
三、建立药用植物标本园
----
四、撤销国营蛾眉县黄连种植场,成立校属药物试验场
----
五、迎接全国中西药生产四川现场会议、积极筹组参观现场
----
六、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改为中等专业学校
----
七、充实领导力量,建立科室机构
----
八、加强教学管理,逐步实行计刘教学
----
九、按中专要求,对学生重新编班,延长学制
----
十、开办中药业务职工培训班
----
十一、初步改善教学和生活条件
--
第二节 发展时期的教学(1961-1965)
----
一、成都商业学校医药商品专业学生并入学校
----
二、充实领导力量,充实和调整人员结构
----
三、生产自给,适当压缩药材生产规模,种植蔬菜粮食油料作物
----
四、采取有力措施稳定教学秩序
----
五、提高教学质量
----
六、勤俭办校、自己动手修建药用植物标本园,修建运动场,整修校内道路
----
七、实行半工(农)半读教学制度
----
八、编写教材和教学大纲
----
九、增设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
十、充实教学设备,建立图书室,增设实验室,样品室,温室,建立实验药厂
----
十一、派出人员外出参观,进修学习,开扩眼界,培养师资
----
十二、举办干部业务培训班
--
第四节 恢复发展和改革时期的教学(1977-1987)
----
一、拨乱反正,开展揭、批、查运动
----
二、加快落实政策步伐
----
三、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育质量的轨道上
------
(一)加强教学工作领导力景,增调教师,充实第一线
------
(二)逐步开展教学改革
------
(三)庆祝教师节,开展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组织教师经验交流
------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
(五)评定教师职称及职改工作
------
(六)教材建设
----
四、改善办学条件
第三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一节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能机构
--
第三节 学生工作的规章制度
第四章 科学研究工作及学术活动开展情况
--
第一节 科学研究工作
----
一、科研组织的建立
----
二、开展药材的引种、试种和野生变家种的试验工作
----
三、进行药材栽培田间试验
----
四、开展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
五、课题研究
----
六、开展了科研成果评选工作
--
第二节 学术活动开展情况
----
一、成立学校学术委员会
----
二、创办学校校刊《川药校刊》
----
三、参加四川省药材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审定工作
----
四、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会,协会
----
五、开展学术活动、举办学术报告会
----
六、举办科研成果和进展的汇报展览
----
七、撰写学术论文、科普文章、中药知识小品
----
八、科技情报资料工作
第五章 体育教学、课外活动及军事训练
--
第一节 体育教学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方法
----
三、教师
----
四、体育设备数
--
第二节 课外体育活动
----
一、早操、课间操
----
二、课外体育活动
--
第三节 运动会
--
第四节 军事训练
第六章 外事工作
第七章 生活福利
--
第一节 学生食宿情况
----
一、人民助学金及奖学金
----
二、粮食供应标准的变化及伙食工作
----
三、住宿情况
--
第二节 教职员工工资调整
--
第三节 教职工生活福利
--
第四节 教职工离、退休及子女就业
--
第五节 改善供水设施
--
第六节 计划生育工作
--
第七节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第八章 大事记(1958一1987)
附录一 先后在校工作人员名单(1958-1988)
附录二 各班教学计划
附录三 学术论文奖
附录四 历年来公开发表和在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及研究文章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