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县志

平陆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2年10月

目录

封面
平陆县志
平陆县志编纂委员会
平陆县志编纂人员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图片
-- 平陆县在山西省的位置
-- 平陆县行政区划图
-- 中共平陆县委
-- 平陆县人民政府
-- 平陆人民会堂
-- 1.平陆化肥厂
-- 2.活塞环厂产品
-- 3.阀片厂产品
-- 4.河东1号小四轮联合收割机
-- 5.县轴瓦厂产品
-- 6.平陆罐头厂
-- 平陆山地黄牛
-- 跑马道万亩油松林
-- 1.县城新貌
-- 2.平陆宾馆
-- 3.县电影院
-- 4.财政大楼
-- 5.条山市场
-- 6.县广播电视大楼
-- 7.平陆中学教学楼
-- 8.平陆示范小学
-- 1.瑰宝葡萄
-- 2.红富士苹果
-- 3.大久宝桃
-- 4.中华猕猴桃
-- 1.茅津晚霞
-- 2.大河庙水库
-- 3.南沟渡索道桥
-- 4.西沿河公路
-- 1.王安溟书法
-- 2.黄河锣鼓
-- 3.圣人涧出土——唐代鎏金铜造像
-- 4.石膏保健枕
-- 5.冰河抢险彩车
-- 6.陆贤忠书法
概述
卷一建置区划
-- 第一章位置境域
---- 第一节位置
---- 第二节境域
-- 第二章建置沿革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四章县城村镇
---- 第一节县城
---- 第二节乡镇
---- 第三节村庄
卷二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变迁
---- 第二节构造
---- 第三节地层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山地
---- 第二节塬地
---- 第三节沟壑
---- 第四节滩地
-- 第三章气候物候
---- 第一节日照
---- 第二节气温
---- 第三节降水
---- 第四节风向
---- 第五节霜期
---- 第六节物候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五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植被
-- 第六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
---- 第二节植物
---- 第三节动物
---- 第四节矿物
-- 第七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旱灾
---- 第二节水灾
---- 第三节雹灾
---- 第四节风灾
---- 第五节病虫灾害
---- 第六节地震
---- 第七节冻灾
卷三人口
-- 第一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人口数量
---- 第二节人口密度
-- 第二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自然变动
---- 第二节机械变动
-- 第三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民族构成
---- 第二节自然构成
---- 第三节素质构成
---- 第四节职业构成
-- 第四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人员
---- 第二节人口控制
---- 第三节节育绝育
-- 第五章婚姻家庭
---- 第一节婚姻
---- 第二节家庭
-- 第六章姓氏
---- 第一节姓氏统计
---- 第二节姓氏分布
---- 第三节大姓人口
---- 第四节居住特点
卷四农业
-- 第一章耕地劳力
---- 第一节耕地
---- 第二节劳力
-- 第二章土地所有制
---- 第一节私有制
---- 第二节公有制
-- 第三章管理体制
---- 第一节互助组
---- 第二节初级社
---- 第三节高级社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生产责任制
-- 第四章作物种植
---- 第一节种植业
---- 第二节粮食作物
---- 第三节经济作物
-- 第五章品种改良
-- 第六章农田管理
---- 第一节平田整地
---- 第二节耕作制度
---- 第三节栽培技术
---- 第四节施肥灌溉
---- 第五节作物保护
-- 第七章农具农机
---- 第一节农具
---- 第二节农机
---- 第三节农机管理
-- 第八章收益分配
---- 第一节收益
---- 第二节分配
-- 第九章农业区划
卷五林业
-- 第一章林业综览
-- 第二章林地树种
---- 第一节面积
---- 第二节树种
---- 第三节特异树种
-- 第三章植树造林
---- 第一节培育苗木
---- 第二节荒山造林
---- 第三节荒沟造林
---- 第四节荒滩造林
---- 第五节塬面绿化
---- 第六节四旁绿化
---- 第七节防护林带
-- 第四章果树栽培
---- 第一节果类品种
---- 第二节苹果栽培
---- 第三节产品产量
---- 第四节贮藏保鲜
-- 第五章林木管护
---- 第一节确定林权
---- 第二节经营管理
---- 第三节护林防火
---- 第四节防治病虫害
---- 第五节管理机构
-- 第六章林产品
卷六水利
-- 第一章水利综览
-- 第二章灌溉工程
---- 第一节引水工程
---- 第二节蓄水工程
---- 第三节提水工程
-- 第三章吃水工程
-- 第四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第二节综合治理
---- 第三节小流域治理
-- 第五章治理黄河
---- 第一节护岸工程
---- 第二节开发滩涂
-- 第六章水利管理
---- 第一节水资源管理
---- 第二节工程管理
---- 第三节灌溉管理
---- 第四节水产业
卷七牧业
-- 第一章畜禽品种
---- 第一节家畜
---- 第二节家禽
-- 第二章畜禽饲养
---- 第一节饲料
---- 第二节喂养
---- 第三节繁殖
-- 第三章品种改良
-- 第四章疫病防治
卷八工业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私营
---- 第二节集体
---- 第三节国营
-- 第二章工业门类
---- 第一节煤炭
---- 第二节冶金机械
---- 第三节化学
---- 第四节建材陶瓷
---- 第五节橡胶塑料
---- 第六节皮革纺织服装
---- 第七节造纸印刷
---- 第八节食品酿造
-- 第三章企业管理
卷九电业
-- 第一章发电
---- 第一节机械发电
---- 第二节水力发电
---- 第三节火力发电
-- 第二章输变电
---- 第一节输电工程
---- 第二节变电工程
-- 第三章供电与安全
---- 第一节供电
---- 第二节安全
-- 第四章用电管理
卷十科技
-- 第一章科技队伍
-- 第二章科学普及
---- 第一节科技咨询
---- 第二节科技交流
---- 第三节科技竞赛
---- 第四节科普展览
---- 第五节科技兴农
-- 第三章测报工作
---- 第一节地震测报
---- 第二节气象测报
---- 第三节病虫害测报
-- 第四章科研成果
-- 第五章科技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经费
卷十一交通
-- 第一章陆路
---- 第一节古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桥涵
-- 第二章水路
---- 第一节渡口
---- 第二节航道
-- 第三章运输
---- 第一节陆路运输
---- 第二节水路运输
---- 第三节运输单位
-- 第四章交通管理
---- 第一节公路养护
---- 第二节路政管理
---- 第三节交通监理
---- 第四节港航监督
---- 第五节运价管理
---- 第六节养路费征收
卷十二邮电
-- 第一章驿站局所
---- 第一节驿站(铺递)
---- 第二节局所
-- 第二章邮政
---- 第一节邮路投递
---- 第二节函件包裹
---- 第三节报刊发行
---- 第四节机要通讯
---- 第五节汇兑
---- 第六节邮票发售
-- 第三章电信
---- 第一节电话
---- 第二节电报
卷十三城建
-- 第一章建筑队伍
-- 第二章城乡建设
---- 第一节县城建设
---- 第二节乡镇建设
---- 第三节村庄建设
-- 第三章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土地征用
---- 第二节房产管理
-- 第四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第二节环境治理
卷十四商业
-- 第一章商业体制
---- 第一节私营
---- 第二节合营
---- 第三节集体
---- 第四节国营
-- 第二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购进
---- 第二节销售
---- 第三节商品零售量
---- 第四节计划供应
---- 第五节商业网点
---- 第六节农副产品收购
-- 第三章集市贸易
-- 第四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五章外贸
---- 第一节收购
---- 第二节出口
卷十五粮油
-- 第一章粮食市场
-- 第二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粮食购销
---- 第二节食油购销
---- 第三节议购议销
---- 第四节粮油网点
-- 第三章粮食储运
---- 第一节储藏
---- 第二节调运
卷十六财税
-- 第一章财政体制
-- 第二章财政收入
---- 第一节税收
---- 第二节企业收入
---- 第三节其它收入
---- 第四节财政补助
-- 第三章财政支出
---- 第一节经济建设
---- 第二节社会文卫
---- 第三节行政费用
---- 第四节其它支出
-- 第四章财政监督
---- 第一节审计
---- 第二节财税检查
---- 第三节利润监交
---- 第四节控制监督
卷十七金融
-- 第一章金融机构
---- 第一节钱庄当铺
---- 第二节信用社
---- 第三节银行
---- 第四节保险公司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货币流通
---- 第二节现金管理
---- 第三节金银兑换
-- 第三章信贷
---- 第一节农业贷款
---- 第二节工业贷款
---- 第三节商业贷款
---- 第四节基建贷款
-- 第四章存款储蓄
---- 第一节存款
---- 第二节储蓄
-- 第五章债券
卷十八经济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宏观调控
---- 第二节机构设置
---- 第三节计划编制
---- 第四节基建投资
-- 第二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统计机制
---- 第二节统计报表
---- 第三节统计分析
---- 第四节资料汇编
---- 第五节统计改革
-- 第三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企业登记
---- 第三节商标管理
---- 第四节合同管理
---- 第五节广告管理
-- 第四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自由价格
---- 第二节指令价格
---- 第三节指导价格
---- 第四节物价检查
-- 第五章计量标准管理
---- 第一节计量管理
---- 第二节标准管理
卷十九党派社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党员教育
---- 第三节历届党代会
---- 第四节纪律检查
---- 第五节统一战线
---- 第六节重大活动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
-- 第三章社会团体
---- 第一节经济团体
---- 第二节政治团体
---- 第三节学术团体
---- 第四节宗教
---- 第五节帮会
---- 第六节会道门
卷二十政权
-- 第一章权力机构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人大常委会
-- 第二章行政机构
---- 第一节县政权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三章参政议政机构
---- 第一节参议会
---- 第二节人民政协
卷二十一治安司法
-- 第一章治安体制
---- 第一节治安机构
---- 第二节检察机构
---- 第三节审判机构
---- 第四节司法机构
-- 第二章社会治安
---- 第一节治安管理
---- 第二节案件侦破
---- 第三节监督改造
---- 第四节消防管理
---- 第五节户籍管理
-- 第三章人民检察
---- 第一节刑事检察
---- 第二节经济检察
---- 第三节法纪检察
---- 第四节监所检察
-- 第四章案件审理
---- 第一节审判
---- 第二节复查
-- 第五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法制宣传
---- 第二节民事调解
---- 第三节公证业务
---- 第四节律师事务
卷二十二民政
-- 第一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灾害救济
---- 第二节社会救济
---- 第三节福利事业
---- 第四节农村扶贫
-- 第二章拥军优属
---- 第一节拥军
---- 第二节优抚
---- 第三节复退安置
-- 第三章婚姻登记
-- 第四章移民安置
-- 第五章信访接待
卷二十三人事劳动
-- 第一章人事
---- 第一节干部队伍
---- 第二节干部编制
---- 第三节干部管理
---- 第四节岗位职责
-- 第二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劳动保护
---- 第三节劳动管理
-- 第三章工资福利
---- 第一节工资
---- 第二节福利
-- 第四章退离制度
---- 第一节退职退休
---- 第二节离休
-- 第五章老干部管理
---- 第一节政治待遇
---- 第二节生活待遇
卷二十四军事
-- 第一章兵役制度
-- 第二章驻军防务
-- 第三章地方武装
-- 第四章民兵建设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训练
---- 第三节活动
-- 第五章重大兵事
卷二十五文化
-- 第一章著述
-- 第二章文学创作
---- 第一节创作队伍
---- 第二节文学作品
-- 第三章戏剧曲艺
---- 第一节戏剧
---- 第二节曲艺
-- 第四章音乐舞蹈
---- 第一节音乐
---- 第二节舞蹈
-- 第五章美术书法摄影
---- 第一节美术
---- 第二节书法
---- 第三节摄影
-- 第六章民间社火
-- 第七章电影幻灯
---- 第一节电影
---- 第二节幻灯
-- 第八章新闻通讯
---- 第一节报纸
---- 第二节广播电视
---- 第三节通讯
-- 第九章图书档案
---- 第一节图书
---- 第二节档案
-- 第十章文化网络
---- 第一节文化馆
---- 第二节文化站
---- 第三节文化室
---- 第四节宣传网
卷二十六文物胜迹
-- 第一章古遗址
-- 第二章古墓葬
-- 第三章古建筑
-- 第四章石刻
-- 第五章纪念地
-- 第六章其它文物
-- 第七章名胜
-- 第八章文物保护
卷二十七教育
-- 第一章儒学教育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书院
---- 第三节义学
-- 第二章学前教育
-- 第三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小学教育
---- 第二节中学教育
-- 第四章专业职业教育
-- 第五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教育
---- 第二节干部教育
---- 第三节职工教育
-- 第六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队伍
---- 第二节教师待遇
---- 第三节教师培训
-- 第七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教学管理
---- 第三节教育经费
卷二十八医药卫生
-- 第一章医疗
---- 第一节医疗设施
---- 第二节医疗队伍
---- 第三节医疗水平
---- 第四节医疗制度
-- 第二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职业病防治
---- 第四节公共卫生
-- 第三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新法接生
---- 第二节幼儿保健
---- 第三节妇女保健
-- 第四章医药
---- 第一节药品经营
---- 第二节药政管理
卷二十九体育
-- 第一章学校体育
---- 第一节体育课
---- 第二节课外活动
---- 第三节锻炼标准
---- 第四节业余训练
-- 第二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农民体育
---- 第二节职工体育
-- 第三章体育设施
---- 第一节场地
---- 第二节器械
-- 第四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运动会
---- 第二节项目成绩
卷三十艺文
-- 第一章文
-- 第二章诗
-- 第三章楹联
-- 第四章碑文
卷三十一民俗
-- 第一章民情民性
-- 第二章衣食住行
---- 第一节服饰
---- 第二节饮食
---- 第三节居室
---- 第四节交往
-- 第三章婚丧喜庆
---- 第一节婚配
---- 第二节丧葬
---- 第三节喜庆
-- 第四章时令节日
---- 第一节时令
---- 第二节节日
-- 第五章良风美德
---- 第一节孝亲敬老
---- 第二节尊师重教
---- 第三节拾金不昧
---- 第四节发挥余热
---- 第五节精神文明
-- 第六章陋习
-- 第七章禁忌
卷三十二方言谣谚
-- 第一章方言
---- 第一节语音
---- 第二节词汇
---- 第三节语法
-- 第二章谣谚
---- 第一节民谚
---- 第二节民谣
---- 第三节儿歌
-- 第三章歇后语
卷三十三故事趣闻
-- 第一章传说故事
-- 第二章奇闻轶事
卷三十四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记
---- 张端
---- 郝广胜
---- 员佩琏
---- 赵高节
---- 李新月
---- 荆启荣
---- 柳乃夫
---- 冯子健
---- 王宿人
---- 马勤动
---- 李端甫
---- 常守义
---- 解文奎
---- 祁荣
---- 薛勤
---- 段结仁
---- 张良臣
---- 卫峨
---- 李纯孝
---- 赵永泰
---- 员克宽
---- 员灏
---- 解守义
---- 王定帮
---- 关祥
---- 文庆云
---- 李忠寅
---- 梁恒足
---- 梁重民
---- 陈义学
---- 荆楚材
---- 张籁
---- 刘茂田
---- 曹福喜
---- 刘红娃
---- 王安
---- 乔寿山
---- 史占道
---- 祁大海
---- 宋石庵
---- 李文辉
---- 杨仁义
---- 杨李敬
---- 陈平
---- 范宏亮
---- 杨润荣
---- 杨熙瑞
---- 赵善卿
---- 胡玉莲
---- 景随便
---- 令狐兴中
---- 崔晓涛
---- 关善绍
---- 石云程
---- 关绳武
---- 李晓峰
---- 任宏
---- 刘汉忠
---- 赵万忠
---- 张同文
-- 第二章人物简介
---- 关士选
---- 任象贤
---- 刘翻身
---- 马维周
---- 贾保善
---- 郝广武
---- 史正谊
---- 刘占彪
---- 裴清荣
---- 吴东奎
---- 刘千伍
---- 关培宏
---- 马振清
---- 薛克信
---- 刘晓波
---- 冯会文
---- 曹治泽
---- 尚文仪
---- 关有情
---- 张祖廉
---- 邓有智
---- 史清哲
---- 王志新
---- 王俊
---- 王克收
---- 毛希端
---- 翟凤堂
---- 景太和
---- 晋兆平
---- 员学增
---- 赵军
---- 樊留成
---- 仝挺臣
---- 裴焕章
---- 董俊德
---- 杨子才
---- 吕南轩
---- 张隗初
---- 王从龙
---- 曹文奎
---- 张承辕
---- 李颜敏
---- 高随太
---- 牛永新
---- 祁金龙
---- 姜望公
---- 梁广征
-- 第三章烈士名录
大事记
附录
志余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