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县志

金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金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43-1985

出版时间: 1989年05月

目录

封面
金县志
金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版权页
图片
-- 题词
-- 金县政区图
-- 城区一角
-- 朱德视察八里友谊果树集体农庄
-- 八里苹果园
-- 金州湾夕照
-- 县城鸟瞰
-- 斯大林广场
-- 三十里堡镇老街
-- 街心花园
-- 石河镇新貌
-- 丘陵
-- 登沙河
-- 三十里堡河
-- 水源地
-- 大黑山之秋
-- 簸箕岛风光
-- 城山头
-- 常江澳
-- 黑岛
-- 大连新港
-- 龙王庙海滨
-- 石灰石矿
-- 花岗岩采石场
-- 蔬菜大棚
-- 稻田
-- 玉米田
-- 清云河水库
-- 平塘
-- 引水上山
-- 秋翻
-- 松岚大樱桃
-- 民主葡萄村
-- 友谊昔桃
-- 三十里堡苹果
-- 钓鱼台人造林
-- 大黑山混交林
-- 海珍品育苗室
-- 扇贝养殖
-- 海带丰收
-- 海产品加工
-- 大孤山渔港
-- 养虾场
-- 对虾
-- 扇贝
-- 贻贝
-- 牡(虫历)
-- 海螺
-- 赤贝
-- 海参
-- 文蛤
-- 苏家养鸡场
-- 三八养猪场
-- 专业户的牛群
-- 金洲粮库粮食加工车间
-- 金州无纺布厂
-- 金州服装总厂车间一角
-- 金县曙光绝缘材料厂
-- 登沙河镇通用塑料厂
-- 金县水泥厂
-- 石河轧钢厂
-- 亮甲店化肥厂
-- 得胜无缝钢管厂
-- 金州农牧机械厂生产的铲车
-- 金州重型机器厂
-- 金州纺织厂
-- 金州石棉矿
-- 金州盐场
-- 金州曲酒获「金爵奖」
-- 益昌糕点
-- 金州百货大楼商场一角
-- 金县供销联营公司
-- 农贸市场
-- 金石滩全景
-- 大海之神
-- 恐龙吞海
-- 大鹏展翅
-- 龟裂石
-- 层岩叠彩
-- 大黑山关门寨
-- 大黑山山城
-- 响水观的“青龙吐水”
-- 晌水观后土殿
-- 观音阁
-- 友谊宾馆
-- 金登路一段
-- 水源地铁路大桥
-- 金州火车站
-- 输电网
-- 烽火台
-- 长途电话交换台
-- 邮电大楼
-- 市话室
-- 建筑工地
-- 东山住宅小区
-- 斯大林路
-- 和平路一角
-- 后石文明村建设
-- 县水上公园
-- 登沙河自采水场
-- 环境监测
--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建设中
-- 新港镇
-- 中共金县委办公楼
-- 金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县税务局大楼
-- 工商银行
-- 金县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
-- 金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七顶山满族乡成立大会
-- 革命烈士陵园
-- 金县殡仪馆
-- 乡村敬老院
-- 百花会
-- 周末文艺晚会
-- 太平鼓舞
-- 龙舞
-- 得胜农民铜管乐队
-- 关向应故居
-- 小石棚
-- 挂符桥
-- 大石斧(新石器时期)龙凤白地褐花瓷罐(元)
-- 金州博物馆
-- 陶楼(汉)
-- 青铜短剑(战国)
-- 乡村幼儿园
-- 三十里堡镇中心小学
-- 城内中学
-- 海滨中学教师苏福河在上物理课
-- 金县高级中学
-- 高中生在上化学实验课
-- 专业课
-- 金县职业高级中学
-- 大连陆军学院
-- 金县人民医院
-- 县妇幼保健院
-- 县医院手术室
-- 金县体育大会
-- 世界竞走冠军徐永久
-- 金县荣获的部分体育奖杯
-- 地震观测
-- 气象台
-- 「旅花一号」花生
-- 解放前的:花轱辘车
-- 三十里堡苹果储藏
-- 亮甲店花生外运
-- 金州城南门外牲口集
-- 打场
-- 石磨
-- 解放前的:砖厂
-- 西南窑厂
-- 纺线
-- 制陶
-- 编织
-- 盐工
-- 金县万人坑阶级教育馆
-- 被日寇残害的劳工白骨
-- 清大连湾和尚岛炮台
-- 明刘江抗倭望海埚遗址
-- 徐邦道
-- 甲午战争石门子战场遗址
-- 民兵演习
-- 金州南山 刘氏伯良之章
-- 山水(国画)刘心田(伯良)
-- 台山秋月
-- 书沟心画
-- 莳芘神竹看天和
-- 望北京 (雕塑) 杨为铭
-- 长白枫林 (水粉画) 王钰珉
-- 兰(国画)邹明西
-- 霜着高林万里红 (套色版画)张家瑞
-- 家 (油画) 李树基
-- 果园 (套色版画) 林钧相
-- 古塞万里春(木刻)朱纯一
-- 达尔文 (油画) 周建志
-- 纱厂乳曲(油画)王慎艺
-- 国难(油画)于振立
-- 百鸡图(农民画)徐宗武
-- 大黑山风光(国画)苏国景
-- 承包后的喜悦 (摄影) 姜风翔
-- 鱼中情——一九八二年暴灾记实(摄影)薛家玺
-- 女闯将 (摄影) 薛家玺
-- 宠儿 (摄影) 潘日升
-- 书法 曹肇鹏
-- 书法 孙宝田
-- 书法 张本叉
-- 书法 徐遹文
-- 王永江墨迹
-- 解放前的:金州城内孔庙
-- 城内忠义寺
-- 城内天后宫
-- 城西门外玉皇庙
-- 大黑山麓的朝阳寺
-- 正月里
-- 放爆竹
-- 二月二打灰囤
-- 端午节包粽子
-- 巫医
-- 出殡
-- 青年时代的关向应
-- 长征时期的关向应
-- 抗日战争时期的关向应
-- 关向应与彭真、聂荣臻、甘泗淇在一起
-- 关向应在山西兴县坤士会议上讲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 关向应与贺龙在冀中前线
--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关向应与红小鬼在一起
-- 关向应在晋西北第二次行政会议上讲话
-- 关向应与贺龙存前线接见记者
-- 1940年天向应任晋察冀作报告
-- 关向应与贺龙、周士弟、甘泗淇在雁门关抗日前线
-- 毛泽东为关向应题写的挽词
-- 朱德为关向应题写的挽词
-- 朱德在关向应安葬仪式上讲话
-- 金县交通图
-- 明代金州卫烽火台驿道图
中共金县委 金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编写县志工作的决定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第一编概述
第二编大事记
第三编行政建置
-- 第一章地方政府
-- 第二章地方政区
-- 第三章县城乡镇简介
---- 第一节县城
---- 第二节乡镇
第四编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岩石
---- 第三节地质构造
---- 第四节地质发展史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特征
---- 第二节山丘
-- 第三章水文
---- 第一节河流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四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植被
-- 第五章海岸 海湾 岛礁
---- 第一节海岸
---- 第二节海湾
---- 第三节岛礁
---- 第四节潮汐
-- 第六章气候
---- 第一节气温
---- 第二节光照
---- 第三节降水
---- 第四节霜期
---- 第五节风
---- 第六节物候
-- 第七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植物
---- 第二节动物
---- 第三节矿产
-- 第八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旱灾
---- 第二节风灾
---- 第三节水灾
---- 第四节地震
---- 第五节寒灾
---- 第六节雹灾
---- 第七节虫灾瘟疫
第五编农业
-- 第一章综述
-- 第二章农作物
---- 第一节作物种类
---- 第二节种植比例
---- 第三节种植区划
-- 第三章农生技术
---- 第一节改土施肥
---- 第二节品种选育
---- 第三节耕作方式
---- 第四节农时操作
---- 第五节保护地生产
---- 第六节植物保护
-- 第四章农田水利
---- 第一节治理河道
---- 第二节挖掘水源
---- 第三节坡地治理
---- 第四节吸水灌溉
---- 第五节水利管理
-- 第五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传统农具
---- 第二节新式农具
---- 第三节农业机械
---- 第四节农机管理
第六编果树业
-- 第一章综述
-- 第二章树种品种
---- 第一节苹果
---- 第二节桃
---- 第三节梨
---- 第四节葡萄
---- 第五节其它果树
-- 第三章栽培 管理
---- 第一节栽培
---- 第二节管理
第七编水产
-- 第一章水产资源
---- 第一节鱼类
---- 第二节虾蟹类
---- 第三节贝类
---- 第四节海珍品
---- 第五节藻类
-- 第二章捕捞
---- 第一节近海捕捞
---- 第二节远海捕捞
-- 第三章养殖
---- 第一节海带养殖
---- 第二节贻贝养殖
---- 第三节滩涂贝类养殖
---- 第四节海珍品养殖
---- 第五节淡水养鱼
-- 第四章海产品加工
---- 第一节腌干制品
---- 第二节制碘
---- 第三节冷冻加工
---- 第四节罐头加工
---- 第五节其它加工
-- 第五章资源繁殖保护与安全生产
---- 第一节水产资源保护
---- 第二节安全生产
-- 第六章渔业基地建设
---- 第一节渔港码头
---- 第二节渔船修造厂
---- 第三节育苗室
---- 第四节人工鱼礁
-- 第七章水产供销
---- 第一节水产品购销
---- 第二节渔需物资供应
第八编林业
-- 第一章林业综述
-- 第二章林种 树种
---- 第一节林种
---- 第二节树种
-- 第三章造林
---- 第一节育苗
---- 第二节栽植
-- 第四章育林
---- 第一节护林
---- 第二节抚育
----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蚕业
---- 第一节柞蚕
---- 第二节家蚕
第九编畜牧业
-- 第一章畜牧业综述
-- 第二章畜禽饲养
---- 第一节家畜
---- 第二节家禽
---- 第三节其它
---- 第四节优良品种
---- 附:新金猪标准
-- 第三章饲料与管理
---- 第一节饲料
---- 第二节饲养管理
---- 第三节疫病防治
第十编工业
-- 第一章工业综述
-- 第二章纺织工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机具设备
---- 第三节产品结构
-- 第三章建筑材料工业
---- 第一节水泥 白灰
---- 第二节砖瓦 石材
---- 第三节石棉 水泥制品
---- 第四节平板玻璃 涂料 油毡纸
-- 第四章轻工业
---- 第一节日用陶瓷
---- 第二节服装 鞋帽
---- 第三节造纸 印刷
---- 第四节木器 铁锅
---- 第五节玻璃制品 塑料制品
---- 第六节其它轻工业
-- 第五章食品工业
---- 第一节酿酒
---- 第二节糕点糖果
---- 第三节罐头 冷饮 乳制品
---- 第四节味食品
---- 第五节豆制品 花生制品
-- 第六章机电工业
---- 第一节农业机械
---- 第二节纺织机械
---- 第三节船用机械
---- 第四节汽车机械
---- 第五节电子电器机械
---- 第六节其它机械
-- 第七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化肥
---- 第二节化工
---- 第三节染料 药品
-- 第八章冶金工业
---- 第一节炼铁
---- 第二节轧钢
---- 第三节铸造 锻造
-- 第九章燃料工业
---- 第一节煤炭
---- 第二节焦炭 煤气
-- 第十章盐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产品销售
---- 第三节工具改革
---- 第四节管理机构
---- 附记:国家、省、市属企业
------ 金州纺织厂
------ 金州重型机器厂
------ 金州石棉矿
------ 金州制革厂
------ 大连大理石厂
------ 大连磁带厂
------ 金州肠衣厂
第十一编商业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国营商业
---- 第三节供销合作社商业
---- 第四节集体商业
-- 第二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采购
---- 第二节供应
-- 第三章计划物资供应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购销
-- 第四章集市贸易
-- 第五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旅店业
---- 第三节理发业
---- 第四节浴池业
---- 第五节照相业
---- 第六节信托业
---- 第七节洗染业
-- 第六章粮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购销
---- 第三节储运
---- 第四节加工
-- 第七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外贸机构
---- 第二节出口商品
-- 第八章旅游业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金石滩旅游区
---- 第三节大黑山风景区
第十二编工商行政 物价 计量
-- 第一章工商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市场管理
---- 第三节登记发照
---- 第四节商标 广告 合同 管理
-- 第二章物价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物价管理
---- 第三节物价指数
-- 第三章计量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度量衡制
第十三编交通
-- 第一章公路
---- 第一节公路建设与养护
---- 第二节公路运输
-- 第二章铁路
---- 第一节沈大线
---- 第二节金城线
-- 第三章海运
-- 第四章交通管理
---- 第一节公路交通管理
---- 第二节航政管理
第十四编邮电
-- 第一章邮电综述
-- 第二章邮政
---- 第一节网路设备
---- 第二节邮政业务
---- 第三节报刊发行
-- 第三章电信
---- 第一节电报
---- 第二节电话
第十五编能源
-- 第一章电力
---- 第一节发电
---- 第二节输电 配电
---- 第三节供电站 变电所
---- 第四节供电 节电
---- 第五节维修
---- 第六节管理机构
-- 第二章煤炭 石油
---- 第一节煤炭
---- 第二节石油
-- 第三章其它能源利用
---- 第一节沼气
---- 第二节太阳能
---- 第三节风力发电
---- 第四节节能炕灶
第十六编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房屋建筑
---- 第二节路街建设
---- 第三节园林绿化
---- 第四节县城供水
---- 第五节城镇管理
-- 第二章农村建设
---- 第一节乡镇建设
---- 第二节村屯建设
-- 第三章建筑队伍
---- 第一节私营建筑业
---- 第二节集体与国营建筑业
-- 第四章建设用地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城镇建设用地管理
---- 第三节农村建设用地管理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源
---- 第二节保护措施
---- 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第十七编财政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机构
---- 第二节财政体制
---- 第三节财政收支
---- 第四节财政管理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务机构
---- 第二节税制
---- 第三节税种
---- 第四节税额
---- 第五节税收减免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币制
---- 第三节货币流通
---- 第四节城乡储蓄
---- 第五节信贷
---- 第六节基建资金管理
---- 第七节金银收购
---- 第八节保险业务
---- 第九节公债
第十八编党派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中共金县委的建立
---- 第二节县委组织机构
---- 第三节党员代表会议和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党的基层组织
---- 第五节党员发展
---- 第六节党员教育训练
---- 第七节整党整风
---- 第八节纪律检查
---- 第九节统一战线
-- 第二章民主党派及群众团体
---- 第一节民主党派
---- 第二节群众组织 社会团体
-- 第三章中国国民党及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金县党部
---- 第二节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金县分团
第十九编政权
-- 第一章地方权力机关
---- 第一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基层选举
-- 第二章地方行政机关
---- 第一节县级政权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三章县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历届会议
---- 第三节主要活动
第二十编民政劳动人事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战时支前
---- 第二节优抚
---- 第三节安置
---- 第四节社会救济
---- 第五节社会福利
---- 第六节婚姻
---- 第七节烈士褒扬
---- 第八节殡葬改革
-- 第二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工资
---- 第三节职工福利
---- 第四节安全生产
---- 第五节知识青年下乡
-- 第三章人事
第二十一编司法
-- 第一章政法委员会
-- 第二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治安管理
---- 第三节治安活动
---- 第四节消防
-- 第三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人民检察工作
-- 第四章法院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审判工作
---- 第三节申诉复查
---- 第四节人民陪审
-- 第五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民事调解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法律顾问处 公证处
第二十二编军事
-- 第一章机构 驻防 设施
---- 第一节军事机构
---- 第二节驻防
---- 第三节军备设施
---- 第四节人民防空
-- 第二章兵役制度
---- 第一节八旗兵制和募兵制
---- 第二节志愿兵役制
---- 第三节义务兵役制
---- 第四节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
---- 第五节预备役
-- 第三章民兵
---- 第一节民兵组织
---- 第二节民兵训练
-- 第四章兵事纪略
---- 第一节明代兵事
---- 第二节清代兵事
-- 第五章日俄侵略军罪行录
---- 第一节日军罪行录
---- 第二节俄军罪行录
-- 第六章人民反侵略斗争
---- 附(一)清政府宣告中立
---- 附(二)旅大租地条约
---- 附(三)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 附(四)望海埚战事考
第二十三编文化
-- 第一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文艺活动阵地
---- 第三节群众文艺活动
---- 第四节专业文艺表演
---- 第五节群众文艺创作
---- 附:艺文选录
-- 第二章电影电视
---- 第一节电影
---- 第二节电视
-- 第三章图书
---- 第一节图书发行
---- 第二节图书馆
-- 第四章新闻广播
---- 第一节报纸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通讯报道
-- 第五章文物
---- 第一节古迹
---- 第二节文物
---- 第三节文物管理
-- 第六章档案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利用
第二十四编教育
-- 第一章科举教育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儒学
---- 第三节南金书院
-- 第二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第三章职业教育
---- 第一节水雷学堂
---- 第二节师范学校
---- 第三节农业技术学校
---- 第四节工商职业学校
---- 第五节卫生学校
---- 第六节综合职业学校
-- 第四章特殊教育
-- 第五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教育
---- 第二节职工教育
-- 第六章教师队伍
---- 第一节队伍构成
---- 第二节教师进修
---- 第三节社会地位
-- 第七章勤工俭学
-- 第八章教育行政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学校管理
---- 第三节教育经费
第二十五编卫生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综合医疗防治机构
---- 第三节专科医疗防治机构
---- 第四节防疫保健机构
---- 第五节市属厂矿驻军医院
-- 第二章医疗
---- 第一节医疗卫生队伍
---- 第二节医疗装备
---- 第三节医疗服务
---- 第四节医疗制度
-- 第三章预防
---- 第一节防疫
---- 第二节妇幼保健
---- 第三节爱国卫生运动
-- 第四章药品
---- 第一节药品管理
---- 第二节药品供应
---- 第三节药品(材)生产
第二十六编体育
-- 第一章综述
-- 第二章传统体育运动
---- 第一节武术
---- 第二节球类
---- 第三节田径
---- 第四节其它
-- 第三章学校体育
---- 第一节中小学体育
---- 第二节体育学校
-- 第四章体育设施
-- 第五章体育竞赛
第二十七编科技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科研机构
---- 第三节技术推广机构
---- 第四节科技团体
-- 第二章队伍
---- 第一节专业队伍
---- 第二节群众科技队伍
-- 第三章科普与科技活动
---- 第一节科普活动
---- 第二节学术交流
-- 第四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研制成果
---- 第二节技术推广成果
---- 第三节优质产品
-- 第五章测报工作
---- 第一节气象测报
---- 第二节地震测报
第二十八编社会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变迁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第二章民族
---- 第一节民族现状
---- 第二节民族渊源
---- 第三节民族政策
---- 第四节姓氏
-- 第三章家庭 亲属
---- 第一节家庭
---- 第二节宗亲
-- 第四章宗教 结社
---- 第一节宗教
---- 第二节结社
-- 第五章风俗 习惯
---- 第一节生活习俗
---- 第二节岁时习俗
---- 第三节礼仪习俗
---- 第四节陋俗
---- 第五节新风
-- 第六章方言
---- 附(一)谚语
---- 附(二)歇后语
第二十九编人物
-- 第一章传记
---- 关向应
-- 第二章传略
---- 吕永发
---- 董秋农
---- 辛培源
---- 王福清
---- 董明兴
---- 韩德礼
---- 赵志杰
---- 傅仁源
---- 滕玉钱
---- 印立东
---- 王有振
---- 邱立业
---- 孔昭芬
---- 张红
---- 石冬红
---- 赵喜昱
---- 常忠树
---- 寇吉运
---- 单继荣
---- 黄玉兰
---- 隋汝龄
---- 乔德秀
---- 唐克深
---- 刘心田
---- 王永江
---- 曹正业
---- 李西
---- 李鸿禄
---- 李福年
---- 李寿年
---- 曹德麟
---- 曹世科
---- 邵尚勤
---- 胡裕忠
---- 贵铭常
---- 刘佩芝
---- 赵德新
---- 李应生
---- 裘吉庭
---- 张镇中
---- 巴树声
---- 潘忠国
---- 卢元善
---- 牟广信
---- 阎传绂
---- 韩云阶
-- 第三章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四章省府以上部门劳模名录
附录
-- 一、乡土文献简介
-- 二、碑记
-- 三、轶闻
-- 四、传说
-- 五、编纂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