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文化艺术志

织金县文化艺术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织金县文化艺术志》就要与全县八十多万人民见面了,这是阶段性总结历史,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的事。她的出版,是令人高兴的。织金文化历史发展久远,追根溯源,是祖国大家庭文化瑰宝的一滴水,正是这一滴滴水才汇成了灿烂东方文化的主体。

目录

封面
织金县文化艺术志
织金县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名单
图片
-- 织金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合影。
-- 一、县文化局办公楼,此楼为人民剧场前楼
-- 二、1991年6月,县文化局组织“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后,组织录音送省参加比赛,荣获三等奖。
-- 三、1982年,县文化局由于文物工作实绩突出。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文物先进工作单位称号。
-- 四、县文化馆办公楼,1979年兴建,占地849m²,总建筑面积共485m²
-- 五、1986年,县文工队苗族舞蹈《擀冉情深》参加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荣获丰收奖。
-- 六、1986年,县文工队节目布依族舞蹈《索绣球》参加全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荣获三等奖。
-- 七、1989年,县文工队节目仡佬族舞蹈《花笼舞》参加贵州省首届民族民间艺术节演出,图为剧照。
-- 八、1989年,县文工队节目布依族舞蹈《索绣球》参加贵州省民族民间艺术节演出,图为剧照。
-- 九、1989年,文化馆“以文补文”成绩突出。被省文化厅,省财政厅授予“以文补文”先进单位称号。
-- 十、织金县图书馆馆址,兴建于1990年,占迪1047m2。总建筑面积1426m2
-- 十一、一九八七年七月贵州省农村电影工作会议在织金召开。图为会场情景。
-- 十二、1987年,县电影公司效益突出被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全国电影发行放映系统先进单位称号。
-- 十三、1988年5月,织金县大水沟电影院落成开业,该建筑总面积1426m²,设观众席1000个。
-- 十四、1989年12月,省文化厅授予县电影公司全省先进单位称号。
-- 十五、1992年5月。在建党七十周年献礼影片展映活动中,县电影公司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优胜集体称号
-- 十六、县新华书店店址。该建筑占地500m²,总建筑面积1500m²。
-- 十七、1991年4月,县新华书店荣获毕节地区文化局1991年“三优”竞赛第二名。
-- 十九、新华书店营业室。
-- 二七、织金财神庙一角。1992年整体工程维修完成。织金县文物管理所在这里办公。
-- 二十一、1986年,县文工队组织“鱼山之夏”音乐会。图为演唱比赛现场。
-- 二十二、青山苗族跳花场,是我县最大的花场。图为县民族文工队在花场演出情景。
-- 二十三、县民族文工队深入苗寨演出。
-- 二十四、织金一角
-- 二十五、1990年11月,织金文工队在参加毕节地区录像调演比赛,苗族大型历史传说舞蹈《鼓笙魂》获特别
-- 二十六、1992年,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朝文到织金扶贫。元宵焰火晚会上,王朝文省长发表讲话,与织金
-- 二十七、傩戏《古老三》剧照。
-- 二十八、1993年3月平寨苗族跳花节上,苗族姑娘小伙表演民族舞蹈。
前言
目录
概述
-- 一、古代文化
-- 二、民国时期文化
-- 三、解放后的文化
第一篇 文化机构及文化事业管理
-- 第一章 文化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县文化局
------ 一、组织沿革
------ 二、编制
------ 三、历届负责人
---- 第二节 县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
-- 第二章 文化事业、企业机构
---- 第一节 事业机构
------ 一、文化馆
------ 一、图书馆
------ 三、文物管理所
------ 四、文化市场管理稽查队
------ 五、民族文化工作队
------ 六、文化站
---- 第二节 企业机构
------ 一、电影企业机构
------ 二、图书发行机构
-- 第三章 文化事业管理
---- 第一节 干部队伍管理
---- 第二节 经费使用与管理
---- 第三节 有偿服务及多种经营
---- 第四节 基本建设
---- 第五节 党组织建设
第二篇 群众文化
-- 概述
---- 一、织金“新剧团”与“平民学校
---- 二、织金地下党建立及其活动
---- 三、织金抗日宣传活动
---- 四、“学生寒假工作团”和新场“文艺研究会”
---- 五、织金中学及营上小学等学校的抗日宣传活动
---- 六、《名山恶迹》在织金传播
---- 七、地下党在织金猫场开展的游击武装斗争
-- 第一章 事业机构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
------ 一、建立、发展、终结
------ 二、隶属关系、人员编制
------ 三、经费来源及开支
------ 四、主要活动
------ 五、民众教育馆文诚分馆的建立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川剧演出团及其活动
---- 第三节 文化馆
------ 一、建制、沿革、人员编制、专业结构
------ 二、建馆以来活动情况
------ 三,隶属关系、发展变化
------ 四、历届负责人
---- 第四节 民族文化工作队
------ 一、建立、人员、编制、发展、隶属关系
------ 二、历届负责人
------ 三、人才培养
---- 第五节 业余文化组织和少儿文化艺术
------ 一、民间文艺社、团、队
------ 二、少儿文化艺术
---- 第六节 文化站
-- 第二章 会演、调演
-- 第三章 经费与设施
---- 第一节 经费来源和使用
---- 第二节 基本建设和投资
---- 第三节 “以文补文”
---- 第四节 演出场所
第三篇 图书馆事业
-- 第一章 民国以前及民国时期的图书馆
---- 第一节 民国以前的图书馆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图书馆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图书馆事业概述
---- 第一节 县图书馆
------ 一、建置、沿革、人员编制、专业结构
------ 二、隶属关系,发展变化
------ 三、历届负责人
---- 第二节 机关、学校图书室
---- 第三节 重要藏书
-- 第三章 图书馆事业管理
---- 第一节 借阅、流通服务成果
---- 第二节 经费使用及管理
---- 第三节 人员培训及业务辅导
------ 一、人员培训
------ 二、业务辅导
---- 第四节 县图书馆的基建、设施
---- 第五节 少年儿童校外活动中心及其活动
第四篇 文物管理事业
-- 第一章 文物管理所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隶属关系
---- 第三节 历届负责人
-- 第二章 文物简介
---- 第一节 文物概况
---- 第二节 管理体制和制度
---- 第三节 文物藏品
-- 第三章 文物管理事业
---- 第一节 文物法规宣传
---- 第二节 文物普查及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节 文物保护工作
---- 第四节 文物征集
---- 第五节 文物维修
------
-------- 文物管理地方性法规
-------- 织金县文物概况一览表
第五篇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一章 文化市场管理稽查队
---- 第一节 建制、沿革
---- 第二节 人员编制、隶属关系
---- 第三节 历届负责人及工作分工
-- 第二章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一节 文化市场管理概况
---- 第二节 “扫黄”、“打非”工作
----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地方性法规
第六篇 电影事业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电影
-- 第二章 新中国的电影事业
---- 第一节 县电影公司的建立和发展
------ 一、简述
------ 二、建制、沿革、人员、编制、专业结构
------ 三、隶属关系 发展变化
------ 四、历届负责人
---- 第二节 农村电影事业及个体放映队
------ 一、农村电影事业
------ 二、个体放映队
-- 第三章 电影事业管理
---- 第一节 发行放映管理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经费投资和设备改造
---- 第四节 电影放映场所
第七篇 图书发行事业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织金县新华书店建立的历史根源
---- 第二节 新华书店的优良传统
------ 一、牺牲精神
------ 二、开拓精神
------ 三、服务精神
---- 第三节 新华书店的性质、方针和任务
------ 一、新华书店的性质
------ 二、新华书店的方针
------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 五、勤俭办事业的方针
------ 六、社会主义新华书店的基本任务
---- 第四节 织金县新华书店体制
------ 一、建制、沿革、人员、编制、部门设置
------ 二、隶属关系、发展、变化
------ 三、历届负责人
-- 第二章 图书发行业务管理
---- 第一节 进货原则与措施
---- 第二节 门市供应工作
---- 第三节 城乡流动供应工作
---- 第四节 专业类图书
---- 第五节 图书宣传
---- 第六节 库房图书管理
-- 第三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财务机构与体制
---- 第二节 记帐规则
---- 第三节 固定资产
---- 第四节 流动资金的管理
---- 第五节 专用基金管理与形成
---- 第六节 综合概况
第八篇 民族民间文化
-- 概述
-- 第一章 传统文化
---- 第一节 节日、集会
------ 少数民族习俗
---- 第二节 组织形式
---- 第三节 传统活动场地
-- 第二章 民族文艺
---- 简述
---- 第一节 民族音乐
---- 第二节 民族舞蹈
---- 第三节 工艺美术
---- 第四节 民间文学
---- 第五节 其它文化品种
-- 第三章 搜集整理与出版
---- 第一节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织金县卷》
---- 第二节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织金县卷》
---- 第三节 文艺资料的整理与出版
------ 一、《织金文艺》
------ 二、《织金歌声》
------ 三、《小说选》
------ 四、《文化交流》铅印本
------ 五、《织金县少数民族画册》
------ 六、油印《文化交流》
------ 七、《织金文物》
第九篇 大事记
艺人小传
-- 苗族歌手、乐手杨永忠
-- 石雕艺人黄玉才
-- 雕刻艺人孔令训
创作队伍及成果(含人才培养)
后记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