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测绘志

湖北省测绘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湖北省测绘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大地测量,地形测量,地图编绘与制印,地籍测量,工程测量,测绘仪器,测绘管理等。

内容时限: 1840-1985

目录

封面
湖北省测绘志
前言
凡例
图片
-- 湖北全省舆地总图
-- 湖北图
-- 湖北省行政区划图
-- 湖北省地势图
-- 建国后湖北省境内测设的Ⅰ、Ⅱ等天文、三角锁网示意图
-- 建国后湖北省境内施测的Ⅰ、Ⅱ等水准路线示意图
-- 建国后湖北省境内为测制1∶10000以上大比例尺地形图已进行航空摄影范围示意图
-- 建国后湖北省境内已施测1∶10000地形图范围示意图
湖北省测绘志编纂委员会
《湖北省测绘志》编辑部
版权页
目录
概述
一、测绘机构
-- (一)晚清时期的测绘机构
---- 1、湖北舆图总局
---- 2、武昌亚新地学社
---- 3、后湖清丈局
---- 4、湖北陆军测绘学堂
-- (二)民国时期的测绘机构
---- 1、军事测绘机构
---- 2、水利电力测绘机构
---- 3、土地测量机构
---- 4、公路测量机构
---- 5、测绘教育机构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测绘机构
---- 1、军事测绘机构
---- 2、测绘管理机构
---- 3、省直基本测绘机构
---- 4、城乡建设测绘机构
---- 5、水利电力测绘机构
---- 6、交通邮电测绘机构
---- 7、铁道测绘机构
---- 8、林业测绘机构
---- 9、地质测绘机构
---- 10、冶金测绘机构
---- 11、煤炭测绘机构
---- 12、石油化工测绘机构
---- 13、机械轻纺测绘机构
---- 14、测绘教育机构
---- 15、测绘科研机构
二、大地测量
-- (一)晚清时期的大地测量
---- 1、湖北舆图总局的天文测量
---- 2、外国人在湖北省的天文经纬度测量
-- (二)民国时期的大地测量
---- 1、天文测量
------ (1)“湖北测量局”的天文测量
------ (2)陆地测量总局在湖北的天文测量
------ (3)国民政府海军部在湖北的天文测量
------ (4)中央地质调查所在湖北的天文测量
---- 2、基线测量
---- 3、三角测量
---- 4、水准测量
------ (1)“湖北测量局”的水准测量
------ (2)杨子江水利委员会在湖北的水准测量
---- 5、大地计算
---- 6、平面和高程系统
------ (1)蛇山坐标系统
------ (2)藕池坐标系统
------ (3)其他坐标系统
------ (4)吴淞零点高程系统
------ (5)坎门高程系统
------ (6)其他高程系统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大地测量
---- 1、天文测量
------ (1)“中科院测地所”的天文测量
------ (2)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天文测量
------ (3)“军测”、“国测”在湖北的天文测量
------ (4)“长办”勘测总队在湖北的天文测量
---- 2、重力测量
------ (1)“中科院测地所”对重力测量的研究和应用
------ (2)“地震研究所”对重力测量的研究和应用
---- 3、基线测量
------ (1)“军测”、“国测”在湖北的基线测量
------ (2)“长办”勘测总队在湖北的基线测量
------ (3)野外基线尺长度检定场的建设
---- 4、三角测量
------ (1)一等三角锁测量
------ (2)二等三角锁(网)测量
------ (3)三等及其以下的三角测量
---- 5、水准测量
------ (1)一、二等水准测量
------ (2)三等及其以下的水准测量
---- 6、大地计算
---- 7、平面和高程系统
------ (1)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 (2)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统
------ (3)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 8、卫星多普勒联测定位试验
---- 9、地震监测工作
---- 10、长江西陵峡姜家坡——新滩滑坡的监测工作
---- 11、湖北省测绘科技人员参加国家南极考察
三、地形测量
-- (一)晚清时期的地形测量
---- 1、湖北舆图总局测绘《湖北舆地图》
---- 2、田宗汉实测《汉川县舆图》和勘测《湖北汉水全图》
---- 3、湖北常备军和陆军预备大学堂测绘《武汉略图》和《武昌江夏南乡略图》
---- 4、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测绘班学员测绘地形图
-- (二)民国时期的地形测量
---- 1、“湖北测量局”的地形测量
---- 2、军令部陆地测量总局航测武汉卫戍区地形图
---- 3、国民政府组织航测长江三峡地形图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地形测量
---- 1、中南军区测绘学校在湖北的地形测量
---- 2、“军测”、“国测”在湖北施测1∶5万地形图
---- 3、“长办”勘测总队在湖北的地形测量
---- 4、湖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测量大队的地形测量
---- 5、武汉市勘测院的地形测量
---- 6、湖北省测绘局(含“省测管处”)的地形测量
---- 7、“国测”三分局和四川省测绘局在湖北的地形测量
---- 8、湖北省地质矿产局的地形测量
---- 9、“冶金部武勘”的地形测量
---- 10、“中南冶勘”的地形测量
---- 11、湖北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地形测量
---- 12、湖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的地形测量
---- 13、武汉军区测绘大队在湖北的地形测量
---- 14、其他测绘单位的地形测量
---- 15、施测大比例尺地形图综述
四、地图编绘与制印
-- (一)晚清时期的地图编绘与制印
---- 1、《鄂省绿营汛地全图》
---- 2、《太平军攻打武昌时清军布防图》
---- 3、《皇朝地图志便览》中的《湖北全图》
---- 4、严树森识《湖北舆地图》
---- 5、《大清一统舆图》中的湖北图
---- 6、《黄梅山图》
---- 7、武昌舆地学会的地图编印
---- 8、杨守敬编《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
-- (二)民国时期的地图编绘与制印
---- 1、武昌亚新地学社的地图编印
---- 2、“湖北测量局”的地图编印
---- 3、童世亨编《中华民国全图》中的《湖北省图》
---- 4、曾世英主编《中国分省新图》中的《湖北省图》
---- 5、欧阳缨主编《中国历代疆域战争合图》
---- 6、《湖北省县水灾区域图》
---- 7、新四军第五师制图所编印军用地图
---- 8、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的地图编印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地图编绘与制印
---- 1、《湖北省地图集》的编纂与制印
---- 2、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图制图系的地图编制
---- 3、武汉市勘测院制印队的地图编制
---- 4、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地图编制
---- 5、“长办”勘测总队的地图编制
---- 6、湖北省测绘队的地图编制
---- 7、湖北省测绘局制印厂的地图编制
---- 8、《湖北省经济地图集》的编纂
五、地籍测量
-- (一)晚清时期的地籍测量
-- (二)民国时期的地籍测量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地籍测量
六、工程测量
-- (一)晚清时期的工程测量
---- 1、河(航)道测量
------ (1)田宗汉勘测《湖北汉水全图》
------ (2)测绘《行川峡江必要图考》
------ (3)外国人测绘长江航道
---- 2、矿山测量
---- 3、城镇测量
---- 4、铁道测量
------ (1)大冶专用铁路工程测量
------ (2)芦汉铁路湖北段工程测量
---- 5、驿道测量
------ (1)《湖北郡邑道里图》
------ (2)《鄂省州县驿传全国》
-- (二)民国时期的工程测量
---- 1、农田水利测量
------ (1)胜利渠工程测量
------ (2)民生渠工程测量
------ (3)天惠渠工程测量
------ (4)广润渠工程测量
------ (5)其他农田水利工程测量概况
---- 2、河(航)道测量
------ (1)杨子江水利委员会在湖北的河道测量
------ (2)江汉工程局的河道测量
------ (3)湖北省水利局的河道测量
------ (4)陆地测量总局在湖北的河道测量
------ (5)海军海道测量局在湖北的河道测量
------ (6)日军测绘《扬子江全图》
---- 3、长江三峡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的测量
---- 4、城镇测量
------ (1)辛亥革命至1928年
------ (2)1928年至1938年
------ (3)1943年至1948年
---- 5、铁道测量
------ (1)粤汉铁路湘鄂段工程测量
------ (2)武汉长江大桥工程选址测量
---- 6、公路测量
------ (1)1922年至1927年
------ (2)1928年以后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工程测量
---- 1、农田水利测量
------ (1)荆江分洪工程测量
------ (2)汉江分洪工程测量
------ (3)大、中型农田水利测量
------ (4)地、州、市、县的农田水利测量
---- 2、河(航)道测量
------ (1)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勘察总队在湖北的航道测量
------ (2)长江航道局的航道测量
------ (3)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的航道测量
------ (4)“长办”汉口水文总站河道观测队的河道测量
------ (5)湖北省水文总站的水文测量
---- 3、水利电力枢纽工程测量
------ (1)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测量
------ (2)陆水蒲圻水利枢纽工程测量
------ (3)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测量
------ (4)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前期的勘测工作
---- 4、电力建设工程测量
---- 5、资源勘探测量
------ (1)地质矿产普查和详查测量
------ (2)冶金地质勘探测量
------ (3)煤田地质勘探测量
------ (4)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建设测量
------ (5)核工业地质勘探测量
------ (6)林业资源勘测
---- 6、工业厂区测量
------ (1)“武钢”的工程测量
------ (2)武汉重型机床厂等四厂的厂址测量
------ (3)“二汽”的工程测量
------ (4)大冶钢厂的工程测量
------ (5)鄂城钢铁厂的工程测量
---- 7、矿山测量
------ (1)铁矿矿山的工程测量
------ (2)铜矿矿山的工程测量
------ (3)石膏矿的工程测量
------ (4)磷矿的工程测量
------ (5)煤矿的工程测量
------ (6)乌龙泉石灰石白云石矿的工程测量
---- 8、城镇测量
------ (1)武汉市的城镇测量
------ (2)湖北省测绘局的城镇测量
------ (3)湖北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城镇测量
------ (4)其他地、市、县的城镇测量
---- 9、铁道测量
------ (1)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工程测量
------ (2)铁路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
------ (3)铁路施工、抢修的测量
------ (4)既有铁路复测、改造测量
---- 10、公路测量
------ (1)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的公路测设
------ (2)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的公路测量
------ (3)各地、市、县的公路测量概况
---- 11、非地形近景摄影测量的应用
------ (1)“长办”勘测总队非地形近景摄影测量的应用
------ (2)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非地形近景摄影测量的应用
------ (3)葛洲坝工程局非地形近景摄影测量的应用
---- 12、湖北境内测绘单位在国外的工程测量
------ (1)援助越南民主共和国太原钢厂的工程测量
------ (2)援助越南地质矿产测量
------ (3)援助越南铁路勘测设计工作
------ (4)援助阿尔巴尼亚富士斯克鲁亚水泥厂扩建工程测量
------ (5)援助阿富汗帕尔旺水利工程干、支渠的工程测量
------ (6)援助柬埔寨地质矿产勘探测量
------ (7)援助越南等六国公路建设测量
------ (8)援助加纳阿菲费水库及灌区测量
七、测绘仪器
-- (一)测绘仪器制造
---- 1、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仪器厂的仪器制造
---- 2、“武测”光学仪器系光学仪器厂的仪器制造
---- 3、“中科院测地所”的仪器制造
---- 4、武汉光学仪器厂的仪器制造
---- 5、武汉市红旗光学仪器厂的仪器制造
-- (二)测绘仪器修理
---- 1、“长办”的仪器修理
---- 2、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的仪器修理
---- 3、湖北省测绘队的仪器修理
---- 4、湖北省测绘局综合队的仪器修理
---- 5、武汉市勘测院的仪器修理
---- 6、“武测”的仪器修理
-- (三)测绘单位现有测绘仪器概况
八、测绘管理
-- (一)晚清时期的测绘管理
-- (二)民国时期的测绘管理
---- 1、基本测绘管理
---- 2、土地测量管理
------ (1)管理机构
------ (2)行政法规、计划和技术规范
---- 3、地图出版管理
---- 4、经济建设工程测量管理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测绘管理
---- 1、管理机构
------ (1)湖北省人民委员会测绘工作管理委员会
------ (2)国家测绘总局湖北省测绘管理处
------ (3)湖北省测绘局
------ (4)十堰市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处测绘科
------ (5)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城市勘测设计管理处
------ (6)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测绘科
---- 2、行政法规
---- 3、测绘资料和测绘档案管理
------ (1)建立省测绘资料、档案库和机构
------ (2)编制测绘资料目录集
------ (3)保密检查和归口管理
---- 4、技术管理
------ (1)大地控制测量的平面、高程基准
------ (2)测绘技术规范
------ (3)测绘计划项目及其技术设计的审批
---- 5、测绘经济体制及其改革
九、测绘教育
-- (一)晚清时期的测绘教育
---- 1、湖北舆图总局培训测绘人员
---- 2、湖北武备学堂设置测绘课程
---- 3、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测绘班
---- 4、湖北陆军测绘学堂
---- 5、湖北派赴日本学习测绘的学生
------ 附录: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中的测绘战士
-- (二)民国时期的测绘教育
---- 1、湖北陆军测量学校
---- 2、“湖北测量局”附设助理员养成班
---- 3、土地清丈人员养成所
---- 4、城镇土地测量和登记培训班
---- 5、湖北省地政局土地测量训练班
---- 6、鄂豫边区的测绘教育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测绘教育
---- 1、中南军区测绘学校
---- 2、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 3、湖北省测绘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 4、湖北省内大专院校测绘教育概况
---- 5、湖北省内专科、中专测绘教育概况
---- 6、各测绘单位的培训班
---- 7、培养测绘人员统计
十、测绘科学技术
-- (一)晚清时期的测绘科学技术
-- (二)民国时期的测绘科学技术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测绘科学技术
---- 1、测绘科研机构
------ (1)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2)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科学研究所
------ (3)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4)各测绘单位的科研机构
---- 2、主要测绘科技成果
------ (1)“冶金部武勘”的主要科技成果
------ (2)“中科院测地所”的主要科技成果
------ (3)“武测”的主要科技成果
------ (4)“地震研究所”的主要科技成果
------ (5)“长办”勘测总队的主要科技成果
------ (6)湖北省测绘局的主要科技成果
------ (7)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的主要科技成果
------ (8)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的主要科技成果
------ (9)中南电力设计院勘测处的主要科技成果
------ (10)湖北省测绘队的主要科技成果
------ (11)湖北勘察研究院的主要科技成果
------ (12)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的主要科技成果
------ (13)湖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测量大队的主要科技成果
------ (14)武汉市勘测院的主要科技成果
---- 3、国际测绘科技交流
------ (1)参加国际测绘学术活动
------ (2)去国外考察、访问和工作
------ (4)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 4、测绘科技情报工作
------ (1)湖北省测绘科技情报站
------ (2)湖北勘察科技情报站
------ (3)“中科院测地所”图书情报资料组
------ (4)“地震研究所”情报资料室
------ (5)“冶金部武勘”情报组
------ (6)“武测”科研处
------ (7)“长办”勘测总队情报组
------ (8)湖北省测绘队科技情报组
------ (9)湖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测量大队
------ (10)武汉市勘测院
十一、测绘学会
-- (一)晚清时期的武昌舆地学会
-- (二)民国时期的湖北测量学会
---- 1、第一届湖北测量学会
---- 2、第二届湖北测量学会
---- 3、恢复湖北测量学会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的测绘学会
---- 1、湖北省绘学会
---- 2、地(州)、市的测绘学会
------ (1)宜昌市测绘学会
------ (2)黄石市测绘学会
------ (3)十堰市测绘学会
------ (4)沙市市测绘学会
------ (5)鄂西自治州测绘学会
------ (6)襄樊市测绘学会
十二、测绘人物
-- 胡林翼
-- 邹氏舆地世家(邹世诒、邹代钧、邹永煊、邹兴钜、邹新垓,附:欧阳缨)
-- 杨守敬
-- 田宗汉
-- 蔡锡勇
-- 高桐岗
-- 朱次璋
-- 张瑞麟
-- 王风清
-- 方兴
-- 李翊东
-- 徐世安
-- 唐骏如
-- 彭果
-- 金通尹
-- 刘述文
-- 李仲谔
-- 晏勋甫
-- 万煜斌
-- 汤执中
-- 陈模
-- 张琏
-- 王猷
-- 郭铁荪
-- 陈济坤
-- 鲜于明极
-- 顾葆康
-- 夏坚白
-- 叶雪安
-- 白敏
-- 陈适
十三、测绘大事记
-- (一)历代王朝时期(1154~1911年)
-- (二)民国时期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