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辽源市中心医院医疗、护理、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建设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47-1999
目录
封面
辽源市中心医院志
《辽源市中心医院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编纂委员会领导下的编辑部人员
题词
--
中共辽源市委书记赵炳辉为本书题词
--
中共辽源市委副书记、辽源市市长刘永新为本书题词
--
辽源市人大主任孙光瑞为本书题词
--
中共辽源市委副书记王俊林为本书题词
--
中共辽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乔凯为本书题词
--
辽源市副市长杨瑞贤为本书题词
--
辽源市政府副秘书长(原市卫生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于海波为本书题词
辽源市中心医院精神
辽源市中心医院职工座右铭
辽源市中心医院院歌
辽源市中心医院赞歌
图片
--
全院职工欢欢送陈市长临别留影
--
1998年前名时期医院门诊楼和庭院
----
1962年6月迁入龙首山东面山脚下新建楼房,占地面积41,63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32平方米,
----
1947年6月,市人民政府利用伪满西安县立医院的房屋设施建立的本院前身,占地面积13,426平方米,
----
1990至1997年间,将院门诊楼前花坛改修成喷水池和白衣天使雕塑。
--
一九九八年改造后的门诊楼和庭院
--
建成园林式庭院
----
动迁院内西北角17户居民住房。图为动迁的住房一角。
----
拓宽西北角庭院,修建花窖,安装上庭院装饰灯。
----
在院曲北角建污水处理站,周围栽花、种草。
----
封闭院两北角住户过往院内的通道,使院路无杂人。图为原市卫生局长周凤海(左二)携大人回辽源时在此院路散
----
医院实行立体绿化,无处不郁郁葱葱,随处可取景留影。
----
在院东南角幼儿园孩子玩耍空地栽种樱桃、李子、杏等果树和刺攻、丁香等花树。
----
在院西侧仿古凉亭周围补栽花树和草坪
----
市委书记赵炳辉、市长刘永新等有关领导到院视察庭院绿化。
--
升旗仪式和焰火晚会庆七·一,献厚礼的门诊楼改造竣工举行
----
升旗手步出门诊楼走向旗台。
----
全院职工在升旗仪式上听院长王绍文讲话。
----
升旗仪式结束,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交谈院楼和庭院进一步改造问题。
----
夜幕降临时,新安装的门诊楼和庭院的装饰、照射灯交相辉映。
----
焰火晚会放焰火。
--
院楼西侧和门诊楼前面一样进行装修
----
整修一新的院楼西侧墙面和雨搭。
----
原院楼西侧墙面和雨搭。
--
楼外改造 楼内装修
----
(1)改造装璜三个大厅
----
(2)改变一条走廊的墙裙
------
新端裙
------
原墙裙
----
(3)对全楼木窗和几处地面的更换
----
(4)对供热设施进行彻底维修和改造
------
工人在改造供热管路
------
更换和维护完的供热管路
--
园林式庭院向公园化发展
----
最大的观赏石正面,上书“拼搏向上”四个红色大字。
----
医院微型香山公园的一角。
--
医疗、教学、科研三结合的综合性医院
----
图(1)为1987年7月白求恩医大领导和市有关领导为小院挂“白求恩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牌子揭彩。
----
图(2)为1999年3月一天,副院长兼所长姜武与研究所的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室的研究人员研究监测发现的问
----
图(3)叶摧光对再障白血病进行病理研究。
----
图(4)1998年10月叶耀光退休后,由研究室副主任李晶主任。这是她和研究人员进行临床观察
--
医院成为全市五大中心
----
1999年2月多寿路小学生于嘉慧玩雪撬被钎子穿透颈部。
----
急牧中心医务人员为于嘉慧拔出钎子,治愈伤口。(这2张照片由冯桂华提供)
----
市临床榆聆中心的检验人员在化验
----
市基因诊断中心的医务人员在检测
----
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监测中心的医务人员在操作。
----
市法医鉴定中心的医务人员热情接待伤残病人。
--
引进的先进诊疗设备
----
(1)这是内窥镜科主任、主任医师孙志刚在用这台胃镜为患者诊治胃病。
----
(2)从美国引进2台SPS550型最新血液透析机,填补全市空白。这是医务人员为患者透析。
----
(3)这是该中心主治医师赵福顺在为病人碎石。
----
(4)图为彩超室医务人员在为病人作彩超检查
----
(5)图为CT科主任医帅张殿栋(左)在为病人作CT检查。
----
(6)1999年5月13日,医院从日本引进日立MRP-20型永磁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简称MRI)。在C
----
(7)1999年7月未8月初,医院先后从日本引进日立500mA摇控床X光机1台,引进岛津1250mA
------
从日本引进岛津1250mA摇控床X光机。
------
放射科医生王喜刚在用这台新引进的X光机为患者做远距离检查。
------
王喜刚用这台X光机为患者做近距离检查
------
李寅为患者做胸部X光透雠的口立500mAX光机近影。
------
从日本引进的日立500mAX光机
------
从日本引进的岛津700mAx光摄片机
------
从杭州购置的国产HQ-430胶片冲洗机
--
外科手术进入高水平
----
图(1)为开创这一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院长王绍文在主刀做开颅手术。
----
图(2)这样联体双胎,其中一胎又无头的畸形女婴,经剐院长、主任医师姜耀华做分离术(图3)后,有头女婴
----
图(4)这是患者陈有香的断臂和手。
----
图(5)以科主任张权为主的全科人员为陈有香做清创断臂再植手术成功,日常生活基本功能已恢复良好。
--
改善手术室条件保证手术质量
----
图(1)在3疗区东侧翻建成的新手术室楼
----
图(2)原手术间
----
图(3)新手术间
--
实行全面整体护理
----
图(1)护理部以现代护理为指导,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相结合。这是护理部主任艾丽芹(左一)深入病房
----
图(2)五疗区消化、内分泌科护士胡香云在给患者喂水喂饭。
----
图(3)老干部病房护士王健用车推患者散步。
----
图(4)普外科二疗区老护士山田文子以严格的无菌操作带培新护士。
----
图(5)妇产科护士长朴文子为产妇排忧解难。
--
由人工管理进入电脑管理
----
购进微机时院领导检查验收。
----
院微机总控制室人员在操作。
--
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本院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的支持
----
图(1)为院长王绍文在这次现场办公会上,向与会市领导汇报医院进一步发展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市领导当场
----
图(2)市委书记赵炳辉(前左一)、市长刘永新(前左二)在院长王绍文陪同下视察病理科。
----
图(3)市委书记赵炳辉和市长刘水新一行视察庭院绿化
--
开展多种文体活动
----
图(1)机关科室演唱:《歌唱祖国》。
----
图(2)住院部表演三句半:《心愿》。
----
图(3)院演唱团表演舞蹈:《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
图(4)基础科室合唱:《走进新时代》。
----
图(5)内科演出歌伴舞:《中国功夫》。
----
图(6)预防保健科表演:《健身舞》。
----
图(7)外科表演舞蹈:《娜奴湾情歌》
----
图(8)院幼儿园老师表演舞蹈:《天上太阳红彤彤》
----
图(9)在体育活动上,平时因地制宦,按各科室情况,坚持开展篮球赛、登山赛、乒乓球赛等活动,这是199
----
图(10)、图(11)在平时开展各种有益于增强医护人员体质的体育活动基础上,每届都由院领导带队参加市
--
开展专家义诊活动
----
图(1)前排由前至后为主任医师、副院长姜耀华,内聘主任医师、副院长姜武,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淑
----
图(2)右排从前至后:原副院长、CT科业务主任、内聘主任医师张殿栋,内窥镜科主任、主任医师孙志刚,原
----
不断引进新知识
----
把医疗服务延伸到社区。
----
外聘专业知识、技术人才。
--
适应市场经济的二次创业
----
图(1)为院长王绍文作二次创业动员报告。
----
图(2)为二次创业动员大会会场。
--
低职高聘高职低聘退休延聘反聘
----
图(1)这是1998年8月5日召开的院业务骨干职称聘任大会,将2名副主仔医师聘为主任医师,将9名主治
----
图(2)对已到退休年龄医院给以延聘、反聘和即将退休,医院正准备反聘的8名老专家、院长王绍文赠发条幅。
--
以新的领导作风领导二次创业
----
图(2)副院长马兴涛在循环阿科给患者看病中不断发现、总结医务人员的新经验,促进医疗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
图(3)副院长赵兴华在妇产科为患者诊病中了解不同层次患者的不同需求,不断提出改进医疗服务的课题和具体
----
图(4)主管后勤工作副院长金成太围绕医院增强对外竞争力抓紧各项建设,坚持“事下亲查督办制度”。这是他
----
图(5)竞争在市场,决胜在现场。院党委坚持查房制。这是党委书记于洪源(左三)带领党务人员到病房察看现
----
图(6)图为院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徐雅清(中)和党办主任闫小平(左一)到院中药库实际检查中成药有无
----
图(7)按市场经济规律办院,面临竞争,面临风险。为使院党政领导班子决策不失误,做到谨慎而又科学化,凡
--
在不断改革开放中发展
----
图(1)1999年3月10日医院与河南同济医院肾病研究中心联合建立肾病专科,与河南濮阳慢性气管炎研究
----
图(2)通过引进CT、核磁共振,发展成CT、核磁共振科。这是1999年5月13日医院为核磁共振开机举
目录
序言
第一章综述
--
第一节 日伪侵占时期
--
第二节解放战争时期
--
第三节新中国建立后时期
第二章管理体制
--
第一节军事化管理
--
第二节党支部一元化领导
--
第三节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
--
第四节革委会一元化领导
--
第五节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和院长负责制
第三章医疗
--
第一节门诊
--
第二节病房
--
第三节医技科室
第四章护理
--
第一节护理队伍发展
--
第二节护理工作管理
--
第三节护理技术进步
第五章医疗技术进步管理
--
第一节选派专人进修发展专科
--
第二节与大专院校协作建立专科人才进修基地
--
第三节以对外合作引进专项技术
--
第四节历届领导接力发展
第六章医疗设备
第七章医院设置
第八章规章制度
第九章著名医务人员
--
第一节已故及离退、调走的著名医务人员
----
孙静安
----
麻铁岩
----
宋培芝
----
杨贵芳
----
王承绵
----
尹久毅
----
高长亨
----
孙伯苓
----
杨世庸
----
王韬
----
石庆明
----
楚树正
----
徐志臣
----
杜德忠
----
吕令远
----
田 柏
----
金振仁
----
赵永和
----
王建华
----
于忠德
----
吕 舒
----
王春阳
----
高国栋
----
李文福
----
朱淑芳
----
洪哲明
----
曾毓中
----
赵宗庆
----
陈桂芝
----
董云芳
----
时秀臣
----
石守智
----
刘俊峰
----
张贵忠
----
王长印
----
巨朝汉
----
吕相石
----
苏雨志
----
马景盛
----
韩显瑞
----
崔景龙
----
孙晓峰
----
朴文子
--
第二节副主任医师级的著名医务人员
----
杨洁芹
----
庞午安
----
张铁民
----
李 晶
----
尹为民
----
贾智莉
----
刘杰
----
臧伟峰
----
王立山
----
杨振萍
----
范德权
----
赫 松
----
韩福芹
----
王 杰
----
王绍岩
----
高菊秋
----
于洪源
----
艾丽芹
----
邢秋艳
--
第三节 内聘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部分主治医师级的著名医务人员
----
姜武
----
陈彦
----
张权
----
佟金生
----
张树喜
----
张立臣
----
李旭
----
李高哲
----
王志友
----
赵兴华
----
李 寅
----
崔兴礼
----
马兴涛
----
初成茂
----
宗长利
----
王晨光
----
蔡兴胜
--
第四节 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级的著名医务人员
----
王绍文
----
姜耀华
----
叶耀光
----
李淑珍
----
王贵鹰
----
孙志刚
----
谭福天
----
张殿栋
第十章派出医疗支援人员
--
第一节 派往农村指定乡镇和省内少数民族集居地哲里木盟地区的医疗支援人员
--
第二节派往索马里进行国际主义援助的医疗人员
----
王长印
----
姜耀华
----
李淑珍
----
于忠德
----
王贵鹰
--
第三节派往援藏的医疗人员
第十一章先进工作者
--
第一节1949-1998年个人获院级先进荣誉名录
--
第二节1970-1998年个人获市(区、局)级先进荣誉名录
--
第三节1970-1999年个人获省(厅)级先进荣誉名录
----
李静
----
林农
----
叶耀光
----
董云芳
----
王长印
----
王岱芝
----
高菊秋
----
刘景彬
----
王长印
----
叶耀光
----
王绍岩
----
朴文子
----
李淑珍、艾丽芹
----
李淑珍
----
崔景龙
----
王淑珍
----
朴文子
----
叶耀光
----
王绍文
----
叶耀光、李淑珍、朴文子
----
朴文子
----
姜耀华
----
金成太
----
叶耀光
----
杨会民
----
李淑珍、朴文子
----
王淑珍
----
张 萍
----
高菊秋
----
崔景龙
----
崔景龙
----
金成太
----
杨会民
----
李淑珍
----
于洪源、高菊秋、杨振萍
----
刘景彬
----
于洪源
----
王绍文
----
马兴涛
----
闫晓萍
----
王绍文
--
第四节 1978-1997年个人获国家级和外国元首授予先进荣誉名录
----
姜耀华
----
田 柏
----
王岱芝
----
王长印
----
叶耀光
----
王长印
----
王长印
----
叶耀光
----
王淑珍
----
崔景龙
----
张铁民
----
姜耀华
第十二章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节1947年6月至1952年7月
--
第二节1952年8月至1956年
--
第三节1957年至1977年5月
--
第四节1977年6月至1989年
--
第五节1990年至1999年7月
第十三章中国共产党在医院的组织
第十四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共青团
第十五章民主党派
第十六章历任院领导简历和部分离休干部名录
--
第一节历任行政领导
----
罗 铭
----
杨贵芳
----
王志昌
----
周培亮
----
麻铁岩
----
杨森
----
储祥瑞
----
曾毓中
----
于经川
----
姜景兰
----
赵宗庆
----
吕凤祥
----
裴振荣
----
李俊贤
----
王长印
----
刘杰
----
陈殿云
----
张玉珍
----
刘玉荣
----
姜耀华
----
王文武
----
姜武
----
孙启发
----
崔景龙
----
金成太
----
王绍文
----
刘英阁
----
马兴涛
----
赵兴华
--
第二节历任党组织领导
----
潘毅
----
张茂林
----
陈守育
----
刘景元
----
张从善
----
孙绍周
----
李志祥
----
于家范
----
宋玉泽
----
赵根元
----
魏子如
----
金益斋
----
傅玉先
----
白文彬
----
李国顺
----
周顺昌
----
曹今
----
郭凤山
----
黄金城
----
于海波
----
张殿栋
----
董云芳
----
刘景彬
----
于洪源
----
徐雅清
--
第三节部分离休干部名录
第十七章工作总结经验选
--
西安市人民医院一九五○年度工作总结
--
挂号员走出窗口 挂号票送到患者手(1958年9月17日)
--
我们是怎样开展共产主义化多面手运动的 (1960年4月20日)
--
辽源市医院政治工作情况(节选)(1962年10月至1963年底)
--
坚持经济计划管理 加快医院建设步伐(1982年5月出席四平地区文教卫生、行政财务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之
--
经济奖惩是医院经济管理控制功能的重要手段(1983年9月出席省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会议材料)
--
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医院管理之中(1986年3月出席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
--
加强指标管理 促进增收节支(1986年7月出席省卫生厅会议材料)
--
在深化医院改革中逐步完善全面质量管理(1990年8月出席全国医院质量管理研讨会材料)
--
建立医院科学化管理的常态运行机制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探讨(1992年3月出席全国医院质量管理
--
以病人为中心 爱岗敬业树新风 ——王绍文院长在1997年元月6日全院综合治理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
转变护理模式 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1997年6月在市整体护理培训班上介绍的经验材料)
--
以病人为中心 深化医院改革 树立行业新风 实行全优服务(1997年10月15日出席全省以病人为中心深
--
辽源市中心医院一九九七年工作总结报告
--
认清形势 深化改革 自强进取 再展宏图——王绍文院长在1998年元月6日深化医院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
抓根立本树形象努力提高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1998年8月4日出席辽源市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
--
我院是怎样抓好增收节支工作的(在1998年8月7日全市卫生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汇报材料)
--
王绍文院长代表院领导班子和个人作述职报告(1998年10月22日)
--
辽源市中心医院一九九八年工作总结报告
--
二次创业 面向新世纪 走进市场 迈出新步伐——王绍文院长在1999年元月6日医院二次创业动员大会上的
--
面向市场经济发展 转变医院管理模式(1999年3月15日出席全省医院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
思想准则 行为规范——辽源市中心医院职工形象工程(1999年3月院党委制定)
第十八章报刊发表的新闻报道选
--
从死神嘴里夺下生命的人——记辽源市青联常委王绍文(转自1985年第10期《全国青联通讯》)
--
高尚的医德 执著的追求——记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长印 (转自中共辽源市委组织部编的《辽源组工通讯》
--
改革使辽源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机勃勃(转自《吉林医学》杂志1988年第9卷第5期
--
病归故里人依旧 乡情依依暖寸心(转自1990年《辽源日报》)
--
似海的深情——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农民患者杨贵侧记(转自1990年5月26日《辽源日报》)
--
市第一医院首例自体头部取皮左足背部植皮术成功(转自1990卑6月19日《辽源日报》)
--
市第一人民医院领导带头端正行业风气(转自1990年8月《辽源日报》)
--
科技之星在这儿闪烁——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技消夏活动散记(转自1990年9月2日《辽源日报>)
--
白衣天使奏呜曲(转自1990年7月28日《辽源日报》)
--
朴文子,你善良而美丽(星期日特写)(转自1991年7月14日《辽源日报》)
--
党旗下的春秋岁月——记市中心医院院长共产党员崔景龙(转自1991年7月30日《辽源日报》)
--
市中心医院开展自身血光量子充氧疗法(转自1992年1月30日《辽源日报》)
--
市中心医院胸外科结肠代全食道手术又获成功(转自1992年2月20日《辽源日报》)
--
年度考评 优延劣停吉林对目标责任制有新规定(转自1992年3月29日《健康报》)
--
拼搏一年半 争创二级甲等医院——辽源市中心医院轰轰烈烈创“二甲”(转自1992年10月9日《吉林卫生
--
市中心医院一例脑外手术填补我市空白(转自1992年10月29日《辽源日报》)
--
辽源市中心医院新的一年新起色 实行三项制度改革(转自1993年2月5日《吉林卫生报》)
--
靠质量求生存 重管理增效益市中心医院重奖突出的QC小组(转自1993年7月13日《辽源日报》)
--
“恩人们,再为您鞠躬”——一位母亲的诉说(转自1993年7月5日《辽源日报》)
--
奇迹在这里诞生——市中心医院抢救脑出血患者刘杰纪实(转自1993年9月《辽源日报》)
--
无影灯下父子平安(转自1994年4月29日《吉林卫生报》)
--
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李淑珍(转自1994年5月3日《辽源日报》)
--
辽源市中心医院积极支援下级卫生院(转自1994年10月7日《吉林卫生报》)
--
人们一份爱 白衣一片情 ——辽源市中心医院成功地为一男童切除罕见的左眶部巨大复发性横纹肌肉瘤(转自
--
市中心医院近日通过了国家、省三项工作检查(转自1994年12月8日《辽源日报》)
--
要正确认识r刀——访市政协委员、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兼神经外科主任、副教授王绍文 (转自1995年3月2
--
自强是人之魂——记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副教授王绍文(转自1995年4月22日《辽源日报》)
--
市中心医院向社会承诺做到“四不一公开”(转自1996年7月19日《辽源日报》)
--
市中心医院推出新的便民措施(转自1996年7月26日《辽源日报》)
--
农民陈风亮的两鞠躬(转自1996年9月7日《辽源日报》)
--
面对轻生少女(转自1996年12月24日《辽源日报》)
--
抓三风 整两纪辽源市中心医院重振雄风为病人(转自1997年1月31日《吉林卫生报》)
--
真心待患的医生——记辽源市中心医院老干部病房主任王立山(转自1997年2月21日《吉林卫生报》)
--
院长的第一张黄牌(转自1997年3月2日《吉林卫生报》)
--
一百元的委屈奖转自1997年3月10日《辽源日报》)
--
谢谢救命恩人(转自1997年3月24日《辽源日报》)
--
母女泪洒编辑部 声声感谢好心人(转自1997年4月2日《辽源日报》)
--
辽源市拔尖人才录姜耀华(转自1997年4月17日《辽源日报》“人才天地”专栏第20号专稿)
--
辽源市拔尖人才录李淑珍(转自1997年4月24日《辽源日报》“人才天地”专栏第21号专稿)
--
中心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取得佳绩(转自1997年6月3日《辽源日报》)
--
浅议医院改革(转自1997年6月17日《辽源日报》)
--
明查暗访 结论一样省检查团高度评价中心医院工作(转自1997年6月20日《辽源日报》)
--
以病人为中心 促进“三优”发展辽源市中心医院开展综合治理活动成效显著 (转自1997年7月4日《吉
--
兴艰苦朴素之风 为医院当家理财市中心医院开展“三个一”、“三节约”活动(附“编后”)(转自1997年
--
贴在墙上的嘉奖令(转自1997年7月30日《辽源日报》)
--
“矫外科”的连班日(转自1997年8月6日《辽源日报》)
--
新招管理显成效——辽源市中心医院实行院长晨交班制度(转自1997年8月29日《吉林卫生报》)
--
对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看法(转自1997年9月8日《辽源日报》)
--
向好人道一声“谢谢”(转自1997年10月6日《辽源日报》)
--
红包奖给奉献者(附“编后”)(转自1997年10月27日《辽源日报》)
--
在改革中崛起的辽源市中心医院(转自1997年10月27日《辽源日报》)
--
以病人为中心 创全省“十佳”医院——辽源市中心医院患者心声(总共6篇)(转自1997年11月20日《
--
带上心脏BP机 搭起患者救命桥市中心医院首家开通院外心脏病集群监护系统(转自1997年11月27日《
--
医海显风流(转自1997年12月6日《关东周末》)
--
弘扬“十六字”精神 重塑中心医院形象(转自1997年12月11日《辽源日报》)
--
奖罚分明 纪律严明辽源市中心医院纠风整纪再现成果(转自1997年12月12日《吉林卫生报》)
--
针对病人心理 进行换位思考市中心医院“对症下药”走活一盘棋(转自1998年2月6日《辽源日报》)
--
设身处地想患者 真心实意待患者——市中心医院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患者”大讨论发言摘要(转自1998年3
--
辽源市中心医院在改革中崛起(转自1998年5月1日《吉林卫生报》宣传“省十佳医院”专刊材料)
--
市中心医院全面实施整体护理受到全社会认可和赞扬(转自1998年5月11日《辽源日报》)
--
实施名医战略、内聘职称和专家培带业务骨干并举中心医院在培养人才上下功夫(转自1998年5月26日《辽
--
市中心医院成立“院规执行委员会”建立党委查房制度(转自1998年6月16日《辽源日报》)
--
赵炳辉、刘永新深入中心医院现场办公(转自1998年9月29日《辽源日报》)
--
耕耘在红十字王国里的人——记辽源市中心医院手显外科主任张权和他的伙伴们(转自1998年9月《关东周末
--
“老人参”姜耀华(转自1998年11月24日《视听导报》辽源电视版)
--
中心医院实行降价服务受欢迎(转自1998年12月3日《辽源日报》)
--
而今迈步从头越 市中心医院掀起二次创业高潮(转自1999年1月11日《辽源日报》)
--
略谈市场经济下的医院二次创业(转自1999年1月21日《辽源日报》)
--
二次创业塑辉煌——记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院长王绍文(转自1999年1月红旗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共产党人
--
主动参与医改 拓宽三优工程辽源市中心医院依靠科技兴院推进医改进程 (转自1999年2月5日《吉林卫
--
新的播种 新的收获——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发展变化写真(转自1999年2月19日《吉林卫生报》)
第十九章大事记选
附表
--
一、1999年8月医院组织机构设置图表
--
二、1950年以前-1998年医院职工队伍状况变化表
--
三、1955-1998年医院财务收支结余变化情况表
--
四、1961-1998年医院固定资产增减变化情况表
--
五、1949-1998年医院主要医疗指标完成情况表
--
六、1979-1999年医院获省(厅)级以上先进奖励情况表
--
七、1958-1999年医院获市(区、局)级先进奖励情况表
--
八、1976-1998年医院科室(党、团支部)获市(区、局)级先进奖励情况表
--
九、1960-1998年医院科室(党、团支部)获院级先进奖励情况表
--
十、1980-1998年医院获国家、省、市级科技成果奖情况表
--
十一、1980-1999年医院在省级以上书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表
--
十二、1978-1999年医院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的学术论文情况表
--
十三、1984-1999年医院著书情况表
关于《辽源市中心医院志》中建院月日认定的决定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