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哈阳农场志》(1991-2000)

《查哈阳农场志》(1991-2000)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以方志理论为操作规程,系统完整地记述农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内容时限: 1991-2000

目录

封面
查哈阳农场志(1991~2000)
图片
-- 《查哈阳农场志(1991~2000)》编审委员会
-- 黑龙江农垦总局史志办公室
-- 齐齐哈尔分局史志办公室
-- 查哈阳农场场界图
-- 查哈阳农场分布图
-- 查哈阳好地方
-- 1991年,总局局长刘文举(右二)来农场田间视察。
-- 1996年6月,中国农林工会主席李茂(前排右三)在总局工会主席母松华(前排右四)陪同下到农场视察时合
-- 1998年9月抗洪期间,时任总局党委书记申立国(前排右三)到农场察看灾情。
-- 1998年10月抗洪期间,时任总局局长王玉林(左二)到农场察看灾情。
-- 1998年春,时任总局副局长王家旭(右一)到农场太平湖分场慰问贫困职工。
-- 1998年8月抗洪期间,时任总局副局长周茂林(左三)冒险到农场察看灾情。
-- 原农场第四任场长杨清海(左四)为农场建场50周年赠送献词。
-- 1999年8月,齐齐哈尔分局史志工作现场会在查哈阳农场召开。
-- 1997年9月,农场场长姜成国(中)、书记卢林兴(右六)主持召开农场党政班子全体会议,研究第三届水稻
-- 1993年,农场场长韩国柱(中)当选为全国八届人大代表,农场领导和职工欢送他去北京会。
-- 1998年7月,北京大学“百名博士边区行”临走时与农场领导合影。
-- 1996年1月,查哈阳农场五十、五十五、六十七团知青联谊会在北京举行,图为五十团知青。
-- 90年代农场种植的旱育稀植水稻(稻香千里)。
-- 1996年,农场建成中国第一个绿色食品大米基地(标识碑)。
-- 农场绿色食品大米生产标牌
-- 农场丰收的粮食正在入囤
-- 农场丰收的粮食装满粮仓
-- 农场水稻在垦区起到了示范作用,图为来场参观的车队
-- 农场金光分场五队朝鲜族妇女在丰收的稻田里
-- 农场金光分场一队家庭农场在收获
-- 农场喷灌站喷灌机在作业
-- 农场金光分场三队水稻机械插秧
-- 农场武装部组织民兵进行人工高炮降雨
-- 农场稻花香分场标准化农具场
-- 完达山乳业集团查哈阳乳品厂
-- 查哈阳米业有限公司粮食处理中心
-- 查哈阳米业有限公司精米生产线
-- 农场电业局供电所
-- 查哈阳乳品厂生产的雪花奶粉誉满神州
-- 查哈阳米业有限公司金属粮仓
-- 1995年,总局局长刘文举(左三)参观农场长吉岗分场饲养的小尾寒羊。
-- 农场海洋分场职工王凤义家公寓式奶牛场饲养奶牛百头
-- 农场鳞次栉比的商业网点
-- 农场繁荣的农贸市场
-- 农场宛如玉带的查哈阳渠首总干渠
-- 农场气势雄伟的渠首水利工程
-- 锦绣田园:查哈阳灌区鸟瞰
-- 查哈阳总干渠上的一跌水景观
-- 农场场直小学
-- 1999年10月,农场新建的医院大楼。
-- 农场教委举办的幼儿运动会
-- 曾下乡到农场金边分场三队的知青们,向队里35名小学生赠送书包和文具
-- 1996年农场第二届水稻节 秧歌演出。
-- 农场第二届水稻节 舞狮表演
-- 1997年农场第三届水稻节 暨第十三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
-- 农场第三届水稻节 团体操表演
-- 农场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 农场场部夜景
-- 农场场直稻香园公园
-- 农场金光分场五队文化室
-- 1999年,农场召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
-- 农场演出队深入海洋分场为职工群众演出
-- 1997年农场举办的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正在冲刺。
-- 农场团委举办第三届“共青杯”乒乓球赛获奖选手合影
-- 1998年被洪水斩断的农场甘平公路和吞没的海洋分场一队。
-- 1998年8月抗洪期间,农垦农用飞机运送救灾物资。
-- 1998年抗洪期间,农场宣传队进行赈灾义演。
-- 1998年抗洪期间,北京知青“情系第二故乡”签字捐款
-- 农场诺敏河水利枢纽工程
-- 农场十字桥水利交叉工程
-- 农场田间水渠
-- 农场护堤防浪林
-- 农场太平湖水库
-- 太平湖水库北山一角
-- 太平湖水库土坝全景
-- 太平湖水库六孔泄水闸
-- 日伪时期日本开拓团团部遗址(旧名:大烟筒)
-- 60年代农场所建的最大场直商店
-- 80年代农场中心街道
-- 位于农场境内的金界壕遗址
-- 热情服务
-- 执法为民
-- 立誓为公
-- 江海下百川
-- 开拓进取
-- 艰苦创业
-- 艺海
-- 北大荒精神
-- 学贵有恒
-- 宁静致远
-- 淡泊明志
-- 鱼米之乡
-- 江山多娇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
-- 第一章 体制沿革
---- 第一节 农场的创建发展
---- 第二节 农场建置
-- 第二章 场直社区
---- 第一节 场直街道办
---- 第二节 街道居民委
-- 第三章 农业分场
---- 第一节 稻花香分场
---- 第二节 丰收分场
---- 第三节 海洋分场
---- 第四节 太平湖分场
---- 第五节 金边分场
---- 第六节 金光分场
---- 第七节 长吉岗分场
---- 第八节 幸福之路分场
第二编 改革开放
-- 第一章 农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从“包定奖”到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节 兴办家庭农场和推进农业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完善家庭农场转轨市场经济
-- 第二章 工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分配制度的改革
---- 第二节 产权制度的改革
-- 第三章 其他行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商业改革
---- 第二节 运输业改革
---- 第三节 建筑业改革
---- 第四节 养殖业改革
-- 第四章 对外经贸活动
---- 第一节 水稻节
---- 第二节 经贸和引资
---- 第三节 农场驻外机构
第三编 农业经济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经济作物
---- 第四节 作物栽培与轮作
---- 第五节 良种繁育与推广
---- 第六节 培肥地力与土壤改良
---- 第七节 化肥使用与发展
---- 第八节 植保与病虫害防治
-- 第二章 水稻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水稻发展
---- 第三节 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
---- 第四节 原种繁育基地与高科技示范园区
---- 第五节 水稻办三产业
-- 第三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发展与管理
---- 第三节 革新与推广
---- 第四节 技术队伍
-- 第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业管理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苗圃建设
---- 第四节 森林防火
-- 第五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畜禽发展
---- 第三节 畜禽改良
---- 第四节 畜禽防疫
---- 第五节 草场资源与饲草种植
---- 第六节 渔业
-- 第六章 农田水利
---- 第一节 灌区发展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三节 河流及其水文特证
---- 第四节 水利工程建设
---- 第五节 工程与投资
---- 第六节 田间工程变动
---- 第七节 水田灌溉
---- 第八节 旱田灌溉
---- 第九节 防涝排水工程
---- 第十节 水政管理
---- 第十一节 水利工程公司
-- 第七章 农业科
----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科研成果
---- 第三节 引进与推广
第四编 其它经济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发展概述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乳制品工业
---- 笫四节 制糖工业
---- 第五节 粮油加工业
---- 第六节 饲料加工业
---- 第七节 砖瓦制造业
---- 第八节 农机修造业
---- 第九节 造纸工业
---- 第十节 其他工业
-- 第二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公路桥梁
---- 第三节 旅客运输
---- 第四节 货物运输
---- 第五节 航渡运输
-- 第三章 通信电力燃气
---- 第一节 通信
---- 第二节 电力
---- 第三节 燃气
-- 第四章 基本建设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建筑管理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保机构
----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治理
---- 第三节 绿色食品
-- 第六章 商业服务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国营商业服务业
---- 第三节 个体私营商业服务业
-- 第七章 粮食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三留
---- 第三节 供应
---- 第四节 上交
---- 第五节 经营(含外贸)
-- 第八章 物资供应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机械设备供应
---- 第三节 生产资料供应
---- 第四节 能源资料供应
第五编 经营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内容
---- 第三节 投资计划
---- 第四节 统计概况
-- 第二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审计与稽查
---- 第二节 资金管理
---- 第三节 生产费用及管理费用管理
---- 第四节 经营情况
---- 第五节 财会队伍
-- 第三章 企业职工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制
---- 第二节 企业职工
---- 第三节 分配制度
---- 第四节 劳动就业
---- 第五节 安全生产
---- 第六节 社会保险
-- 第四章 工商税收
---- 第一节 工商管理
---- 第二节 税收管理
第六编 党政工作
-- 第一章 党建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历次党代会
---- 第三节 领导人更迭
---- 第四节 职称评定
---- 第五节 宣传工作
---- 第六节 统战工作
-- 第二章 行政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领导人更迭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离退休老干部安置
---- 第五节 来信来访
---- 第六节 民政工作
---- 第七节 文件档案
-- 第三章 纪律检查
---- 第一节 纪检机构
---- 第二节 廉政建设
---- 第三节 立案查处
第七编 群团组织
-- 第一章 工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民主管理
---- 第三节 群众生产
---- 第四节 扶贫解困
---- 第五节 女工工作
-- 第二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各级组织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第八编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农场精神文明指导机构
---- 第二节 基层单位精神文明指导机构
-- 第二章 创建活动
-- 第三章 典型人物
第九编 政法武装
-- 第一章 政法综治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综合治理
-- 第二章 公安保卫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公安工作
---- 第三节 要案侦破
-- 第三章 法庭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案件审理
-- 第四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案件查处
-- 第五章 司法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法律公证
---- 第四节 法律服务与安置帮教
-- 第六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民兵工作
---- 第三节 兵役工作
第十编 文教卫生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广播电视
---- 第二节 电影
---- 第三节 文化生活
---- 第四节 史志编修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普通教育
---- 第三节 职业教育
---- 第四节 职工教育
---- 第五节 幼儿教育
---- 第六节 民族教育
---- 第七节 教师队伍
---- 第八节 教研教改
---- 第九节 教学设施
-- 第三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
---- 第二节 防疫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四章 体育
---- 第一节 比赛活动
---- 第二节 群体活动
---- 第三节 获奖代表队和创纪录运动员
第十一编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分布
---- 第二节 居民素质
---- 第三节 少数民族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宗教传播
---- 第二节 宗教组织
-- 第三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经济收入
---- 第二节 生活水平
-- 第四章 场区建设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小城镇发展
---- 第三节 小康队建设
-- 第五章 驻场单位
---- 第一节 甘南农行金光办
---- 第二节 甘南建行金光办
---- 第三节 国税分局
---- 第四节 地税分局
---- 第五节 邮政支局
---- 第六节 工商物价所
---- 第七节 土地管理科
---- 第八节 风险互助办公室
---- 第九节 社会保险分局
---- 第十节 交通科
第十二编 知识青年
-- 第一章 支边青年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知青典型
------ 王彩云
------ 李凤芹
------ 刘俊生
------ 刁家本
-- 第二章 下乡知青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知青干部名录
-- 第三章 知青联谊回访活动
---- 第一节 联谊活动
---- 第二节 知青回访
-- 第四章 杰出知青人物
---- 第一节 上海工作的知青
------ 丁佩莉
------ 卫文平
------ 王刚
------ 王师勤
------ 任永青
------ 孙连璋
------ 孙耀明
------ 朱兵
------ 朱金成
------ 刘铭君
------ 陈明
------ 陈之进
------ 陈积芳
------ 汪大伟
------ 张予回
------ 张丽娟
------ 张持坚
------ 励伟昌
------ 沈伟椽
------ 沈炳荣
------ 麦英明
------ 李明侠
------ 李国海
------ 李哲侃
------ 何国声
------ 杨奇庆
------ 周绍铭
------ 林爱华
------ 林毓利
------ 俞正湖
------ 胡雨芳
------ 胡雨廷
------ 咸慕真
------ 咸慕和
------ 咸慕群
------ 顾龙
------ 徐行
------ 徐小平
------ 徐大威
------ 徐少云
------ 倪永刚
------ 黄乐琴
------ 程敏
------ 谢永来
------ 斯福民
---- 第二节 天津(含河北)工作的知青
------ 马占奎
------ 王小池
------ 王小勇
------ 安胜强
------ 许刚
------ 许育才
------ 任绍敏
------ 刘燕
------ 刘明原
------ 朱光裕
------ 孙志宏
------ 乔宏起
------ 关晨平
------ 李森
------ 李蓉
------ 李冠玉
------ 张强
------ 张寿山
------ 张连和
------ 张新民
------ 严圣传
------ 严志海
------ 宋金山
------ 何庚年
------ 林大力
------ 周玉泉
------ 周思纯
------ 罗和力
------ 翟国庆
------ 谭祝节
---- 第三节 北京工作的知青
------ 王介华
------ 王唏建
------ 冯焕民
------ 江小平
------ 庄正华
------ 刘叔和
------ 许国辉
------ 朱国民
------ 陆晓明
------ 汤黎明
------ 林向东
------ 祖翠花
------ 徐孟先
------ 崔滨
------ 章力建
------ 韩建功
------ 樊荣义
------ 潘炳荣
------ 廖晓琪
---- 第四节 哈尔滨工作的知青
------ 王莉
------ 王铁
------ 王仙美
------ 王忠平
------ 王德章
------ 方存忠
------ 吕玉芝
------ 朱秀华
------ 任振民
------ 刘秀玲
------ 刘连瑛
------ 陈军伟
------ 李洪及
------ 何炳刚
------ 杜庭富
------ 张振蕴
------ 张得宝
------ 孟昭春
------ 杨展云
------ 赵伟
------ 姜坷
------ 姜国平
------ 胡立江
------ 修鹤年
------ 徐荣亮
------ 崔博文
------ 程义为
------ 潘建华
------ 薛伯祥
-- 第五章 知青生活片断
---- 第一节 回忆生活足迹
---- 第二节 回访第二故乡
第十三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李昌
---- 马成林
---- 曹经元
---- 杨玉清
-- 第二章 人物事略
---- 吴占柱
---- 卢时彻
---- 韩国柱
---- 姜成国
---- 朱宪忠
---- 刘振飞
---- 卢林兴
---- 王清芬
---- 李国军
-- 第三章 人物简介
---- 第一节 领导干部
------ 郭进
------ 闫郃
------ 翟慎龙
------ 陈有余
------ 刘永为
------ 李德福
------ 谭文辉
------ 梁卫东
------ 司建成
------ 薛成玺
------ 杨振江
------ 刁家本
------ 于文国
------ 宋爱民
------ 安洪斌
------ 胡雨廷
------ 吴砚
------ 刘喜贵
------ 杨玉杰
------ 武永久
------ 韩文清
------ 辛发友
---- 第二节 先进人物
------ 孙英凯
------ 张福斌
------ 郭炳洙
------ 李柏成
------ 陈砚忠
------ 姜军
------ 解林青
------ 袁军
------ 刘昌贵
------ 齐宝忠
------ 苏江
------ 王彩华
------ 户广范
---- 第三节 人物表录
附录
-- 一、考录
---- 查哈阳地名考
---- 日伪开拓团考
---- “大烟筒”地名考
---- 金光镇金光乡由来考
---- 农场场界的划定考
-- 二、回忆录
---- 归乡
---- 回忆在查哈阳农场的工作
---- 难以磨灭的记忆
---- 糖厂之初并不甜
---- 魂断黑土地
-- 三、文献
---- 农场总局局长刘文举在视察查哈阳农场时的讲话摘录
---- 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强化管理实现扭亏
-- 四、文征
---- 查哈阳农场经济发展战略框架构思
---- 孤岛万人大转移
---- 最早到查哈阳灌区修复工程的人
---- 查哈阳人修建的第一座混凝土工程
-- 五、文荟
---- 50周年场庆外出采访纪行
---- 陪同日本民间旅游团断想
---- 查哈阳大渠
---- 雪夜打狼记
---- 周恩来总理关怀下的三胞胎姐妹
---- 北大荒您在哪里
-- 六、特殊事件
---- 苏联民航客机被劫迫降目击记
---- 惊动朱总理的金边分场“以地顶资”上访事件
-- 七、杂录
---- 为《场志》提供专业志人员名表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