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煤炭工业学校校志

大同煤炭工业学校校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学校发展的历史以及各项工作情况。包括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党群工作、机构设置等。

内容时限: 1950-2000

出版时间: 2000年08月

目录

封面
谨以此书献给大同煤炭工业学校成立50周年暨山西矿业职业技术学院诞生
大同煤炭工业学校校志
《大同煤炭工业学校校志》编纂委员会名单
《大同煤炭工业学校校志》编辑委员会名单
图片
-- 1959年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为学校题词
-- 1959年山西省省长卫恒为学校题词
--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为学校题词
-- 国家煤炭工业局局长张宝明为学校题词
-- 1950年建校时的四老沟矿校舍
-- 1953年兴建的现校舍
-- 1952年全校师生员工在新建成的校舍前合影留念
-- 1959年9月大同矿业学院领导欢送大学部师生并入山西矿院时合影
-- 孙拓夫校长为师生员工作报告
-- 孙拓夫校长为学校教育矿建成剪彩
-- 1960年学校男女排球队分获山西省中专学校排球赛冠军
-- 1978年建成的现办公大楼
-- 1998年新落成的教学大楼
-- 1981年建成的综合实验大楼
-- 1987年扩建的学校运动场
-- 校长张学信(左二)、党委书记李乐群(右四)为新建成的教学大楼剪彩
-- 多媒体教室
-- 语音教室
-- 采机实训基地
-- 学校举行学术报告会
-- 学校教改工作会议
-- 山西省教委在学校举行组建山西矿业职业技术学院考查汇报会
-- 教育部专家组在学校进行实地考查
-- 现任校领导在一起研究学校发展规划
-- 建校40周年庆祝大会
-- 学校田径运动会
-- 学校文艺演出
-- 花园式的校园
-- 徐志远(1950-1952)兼任学校校长
-- 孙拓夫(1952-1966)任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
-- 杨坚(1957-1960)任学校党委书记
-- 周良才(1968-1970)任学校革委会主任(1978-1981)任学校党委书记
-- 高保林(1970-1978)任学校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
-- 刘希亭(1976-1982)任学校革委会主任、校长
-- 江海涌(1981-1992)任学校党委书记
-- 周冠军(1982-1986)任学校校长
-- 朱博文(1986-1995)任学校校长
-- 孙世广(1992-1994)任学校党委书记
-- 李乐群1994年至今任学校党委书记
-- 张学信1995年至今任学校校长
-- 1994年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 1993年学校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 1986年校第4次党员大会确定的校风
-- 1997年校6届1次教代会确定的校训
-- 校旗
-- 校标
大同煤炭工业学校之歌
大同煤炭工业学校平面图

编写凡例
目录
第一篇概述
-- 第一章地理环境
-- 第二章历史沿革与现状
---- 第一节学校的创建
---- 第二节学校的发展变迁
---- 第三节学校的现状
第二篇机构设置
-- 第一章学校的领导体制
---- 第一节学校领导体制的沿革变迁
---- 第二节校长工作条例
---- 第三节党委工作条例
---- 第四节教工代表大会制度
-- 第二章学校党组织机构设置
---- 第一节学校党组织机构沿革
---- 第二节学校历届党支部党总支党委成员组成情况
---- 第三节党委工作部门的设置及职责
-- 第三章学校行政管理机构
----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的沿革及发展变化
---- 第二节主要行政科室基本情况
---- 第三节各职能科室岗位职责
第三篇教学组织与专业设置
-- 第一章教学组织机构
---- 第一节采煤科发展与现状
---- 第二节机电科发展与现状
---- 第三节经济科发展与现状
---- 第四节基础科发展与现状
---- 第五节马列教研室发展与现状
---- 第六节体育教研室发展与现状
---- 第七节实验科发展与现状
---- 第八节爆破研究所发展与现状
-- 第二章专业设置
---- 第一节建校初期的专业设置
---- 第二节60年代的专业设置
---- 第三节70年代的专业设置
---- 第四节80年代的专业设置
---- 第五节90年代的专业拓宽
-- 第三章实习与技能实训
---- 第一节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 第二节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 第三节学生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
-- 第四章培训工作及成人教育
---- 第一节工人培训
---- 第二节干部培训
---- 第三节电化教学
第四篇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 第一章教研机构沿革
---- 第一节教学研究机构设置
---- 第二节教育研究室成员
-- 第二章教研活动
---- 第一节教学研究
---- 第二节课题研究
-- 第三章教学改革
---- 第一节建校初期
---- 第二节教育大革命期间
---- 第三节“文革”期间
---- 第四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第四章CBE教学改革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第一轮CBE教改
---- 第三节第二轮CBE教改
---- 第四节第三轮CBE教改
-- 第五章教材编著
第五篇学校管理
-- 第一章教学管理
---- 第一节教学管理系统
---- 第二节教学计划管理
---- 第三节教学质量管理
-- 第二章教育评估
---- 第一节专业教育评估
---- 第二节办学水平评估
---- 第三节课程教学评估
---- 第四节实验室工作评估
-- 第三章教师队伍建设
---- 第一节师资队伍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提高
---- 第三节师资队伍的管理
-- 第四章学生管理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学生思想教育管理
---- 第三节学生行政管理
---- 第四节助学金与奖学金
-- 第五章图书资料工作
---- 第一节机构设置演变情况及现状
---- 第二节图书期刊的管理
---- 第三节科学情报资料建设
-- 第六章人事劳动管理
---- 第一节机构演变及任职人员
---- 第二节人事调配制度
---- 第三节工资管理
---- 第四节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 第五节职工队伍的培训和建设
-- 第七章安全保卫工作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治安
---- 第三节消防
-- 第八章财务管理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财会人员岗位责任
---- 第三节会计核算
---- 第四节拨款
---- 第五节固定资产
---- 第六节材料及低值易耗品
---- 第七节资金
---- 第八节人民助学金
---- 第九节现金
---- 第十节会计报表和会计档案
-- 第九章总务管理
---- 第一节机构演变情况
---- 第二节房产管理
---- 第三节固定资产管理
---- 第四节物资管理
---- 第五节水暖电管理
---- 第六节生活福利设施管理
-- 第十章伙食管理
---- 第一节伙食管理机构
---- 第二节就餐制度的变化
---- 第三节伙食管理工作
---- 第四节生活福利工作
---- 第五节伙食管理改革实践
-- 第十一章校园校貌管理及建设
---- 第一节管理机构更变
---- 第二节卫生工作网络
---- 第三节校园校貌的建设与管理
---- 第四节环卫绿化获荣誉称号及达标情况
第六篇基本建设
-- 第一章基建部门机构演变
-- 第二章建设规划与实施
-- 第三章修缮与抗震加固
-- 第四章校内道路与围墙
第七篇党群工作
-- 第一章党的组织工作
---- 第一节党组织自身建设
---- 第二节干部工作
-- 第二章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宣传与思想教育
---- 第二节教职工主要政治理论学习
---- 第三节校政研会工作
---- 第四节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三章统战工作
---- 第一节综述
---- 第二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 第三节民主党派
---- 第四节归侨及台属工作
-- 第四章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 第五章政治运动
-- 第六章工会工作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历届教代会
---- 第三节学校民主管理
---- 第四节劳动竞赛
---- 第五节职工文化工作
-- 第七章共青团工作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共青团工作
---- 第三节学生会工作
第八篇体育卫生工作
-- 第一章体育教学工作
-- 第二章职工群体工作
---- 第一节体育场所
---- 第二节职工体育活动
-- 第三章医务卫生工作
---- 第一节医务机构沿革
---- 第二节医疗防疫工作
-- 第四章计划生育工作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计划生育工作成效
第九篇校办产业
-- 第一章校办产业的沿革与现状
---- 第一节校办产业各实体单位的建立
---- 第二节学校校办产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第三节校办产业现状
-- 第二章学校机械厂
---- 第一节学校机械厂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学校机械厂现状
-- 第三章学校印刷厂
---- 第一节学校印刷厂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学校印刷厂现状
-- 第四章学校劳动服务公司
---- 第一节学校劳动服务公司的发展
---- 第二节学校劳动服务公司现状
-- 第五章学校新事业开发公司
-- 第六章其他实体单位
---- 第一节学校科技开发公司
---- 第二节大同市城建爆破公司
---- 第三节锅炉修理中心
附录一建校以来教师编著情况统计
附录二建校以来教师发表论文统计
附录三建校以来历任校领导任职情况
附录四大同煤炭工业学校通讯名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