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努力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出版时间:
2007年10月
目录
封面
厦门水利志
《厦门水利志》编纂、审定人员
题词
--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题词
--
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市、民政府副市长詹沧洲题词
图片
--
参加《厦门水利志》(送审稿)审查会议的编纂委员会、审查组、编写小组成员合影
--
厦门市水系分布示意图
--
溪东水库坝区
--
汀溪水库大坝全景图
--
竹坝水库大坝全景图
--
石兜水库坝区
--
杏林湾水库坝区
--
上里水库大坝
--
小坪水库大坝
--
古宅水库坝区
--
小坪二级水电站
--
小坪三级水电站变电站
--
西柯海堤南堤
--
东坑海堤坝内坡条石网络护坡
--
瑶浦海堤达标建设纪念碑
--
高集海堤纪念碑
--
石崎海堤纪念碑与纪念亭
--
后溪水闸
--
瑶江橡胶坝
--
集美水闸
--
右浔水闸
--
东西溪舫洪体系工程
--
后溪流域治理工程
--
官浔溪治理工程施工场面
--
九龙江北溪引水左干渠工程(厦门段)高崎渡槽
--
一支渠供水暗涵
--
大嶝供水工程纪念碑
--
汀溪干渠
--
大嶝供水工程——大嶝海堤
--
抗旱大井
--
畲厝立体农业
--
青田节水灌溉示范片
--
洪塘自来水厂
--
城东泵站蓄水池
--
舫山(马巷)自来水厂
--
新圩自来水公司营业厅
--
技术人员在进行径流台沙量测量
--
集美区水土保持试验站
--
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市水利局旧办公楼
--
建成于2004年的市水利局新办公楼
--
荣誉
序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 水系水资源
--
第一章 水系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湖泊
----
附:史志上有关河流的记载
--
第二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陆地水
----
第二节 海水
----
附:水污染防治
第二篇 水利建设
--
第一章 蓄水工程
----
第一节 中型水库
----
第二节 小(Ⅰ)型水库
----
第三节 小(Ⅱ)型水库
----
附:池塘
--
第二章 引水工程
----
第一节 灌溉万亩以上引水工程
----
第二节 灌溉千亩至万亩引水工程
----
第三节 水闸工程
----
附:陂坝
--
第三章 海堤工程
----
第一节 跨海海堤工程
----
第二节 保护千亩以上海堤工程
----
附:堤埭
--
第四章 流域治理
----
第一节 东西溪流域治理工程
----
第二节 后溪流域治理工程
----
第三节 九溪流域治理工程
----
第四节 官浔溪流域治理工程
--
第五章 城乡供水工程
----
第一节 同安城区供水工程
----
第二节 大嶝岛供水工程
----
第三节 杏林供水工程
----
第四节 乡镇供水工程
--
第六章 水电工程
----
第一节 装机500千瓦以上水电工程
----
第二节 其他小水电工程
----
附:西藏东久水电站工程(援建)
--
第七章 提水工程
----
第一节 装机100千瓦以上提水工程
----
第二节 其他小型机电排灌工程
--
第八章 节水灌溉工程
----
第一节 喷灌工程
----
第二节 井灌工程
第三篇 防汛抗旱
--
第一章 指挥机构
----
第一节 市级指挥机构
----
第二节 区级指挥机构
--
第二章 防灾减灾
----
第一节 防汛制度
----
第二节 通讯联络
--
第三章 重大抗灾纪实
----
第一节 1954年抗旱
----
第二节 1956年抗击第26号台风
----
第三节 1958年抗风抗洪
----
第四节 1959年抗击第3号台风
----
第五节 1963年抗击历史大旱
----
第六节 1990年抗风抗洪
----
第七节 1991年抗旱
----
第八节 1999年抗击第14号台风
----
第九节 2003年、2004年抗旱
----
第十节 2004年抗击第18号台风
----
第十一节 2005年抗风抗洪
----
附:史志上有关抗灾的记载
第四篇 水土保持
--
第一章 指挥机构
----
第一节 市级指挥机构
----
第二节 区级指挥机构
--
第二章 水土流失
----
第一节 水土流失分布
----
第二节 水土流失成因
----
第三节 水土流失危害
--
第三章 水土流失监测与试验
----
第一节 水土流失监测
----
第二节 水土保持试验
--
第四章 水土流失防治
----
第一节 重点防治区划
----
第二节 预防与监督
----
第三节 水土流失治理
------
附:史志上有关水土保持治理的记载
第五篇 水利管理
--
第一章 水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水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业务机构
----
第三节 水政监察
----
第四节 法制建设
--
第二章 工程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三节 检查观测
----
第四节 维修养护
----
第五节 调度运行
----
第六节 质量管理
--
第三章 供水管理
----
第一节 用水情况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
第三节 水质管理
----
第四节 节水工作
--
第四章 综合经营
----
第一节 种植业
----
第二节 养殖业
----
第三节 建筑业
----
第四节 加工业
----
第五节 商业服务业
--
第五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计划与财务管理
----
第二节 水利负担政策
----
第三节 收费与投资
第六篇 技术基础
--
第一章 水文测验
----
第一节 水文站网
----
第二节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
第三节 测验技术及设备
----
第四节 水文调查分析
--
第二章 水质监测
----
第一节 监测水系、站点、采样点
----
第二节 监测项目与采样频率
--
第三章 规划
----
第一节 城乡水利发展规划
----
第二节 流域综合治理规划
----
第三节 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
----
第四节 城市防洪防潮规划
----
第五节 水资源保护与合理配置规划
--
第四章 勘测
----
第一节 测量
----
第二节 地质勘察
--
第五章 设计
----
第一节 堤防设计
----
第二节 大坝设计
----
第三节 水闸设计
第七篇 科研与教育
--
第一章 科研基地与成果
----
第一节 科研基地
----
第二节 科研成果
--
第二章 科普宣传与交流
----
第一节 学术团体
----
第二节 科普宣传
----
第三节 对外技术交流与援助
--
第三章 教育培训
----
第一节 水利技术培训
----
第二节 脱产或函授
----
附:同安县水利电力学校
第八篇 人物与荣誉
--
第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古代人物
------
一、刘日新
------
二、苏颂
------
三、朱熹
------
四、石(敦山)
------
五、郑公显
------
六、赵崇贡(广)
------
七、叶允昌
------
八、蔡献臣
------
九、熊汝霖
------
十、唐孝本
----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
一、黄奕住
------
二、陈嘉庚
------
三、林平凡
------
四、陈国清
----
第三节 人物表
--
第二章 集体荣誉
附录
--
第一章 主要水旱灾害年表
----
第一节 洪涝灾害
----
第二节 旱灾
--
第二章 文件选辑
--
第三章 历史文论
----
第一节 历代志书水利志序
----
第二节 历代水利文论摘录
----
第三节 摩崖石刻
----
第四节 碑文
----
第五节 诗词
参考书目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