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吉利区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78-1988
出版时间:
1991年06月
目录
封面
洛阳市吉利区志
序
前言
编纂说明
图片
--
洛阳市吉利区领导机关办公楼
--
洛阳黄河公路大桥
--
洛职炼油厂
--
洛阳炼油厂 罐区
--
洛阳炼油厂 污水处理
--
洛炼俱乐部
--
洛炼职工家属区
--
洛炼儿童游乐园
--
洛阳市吉利变电所——11万伏变电站
--
洛阳市吉利化工厂
--
中原路石油销售部
--
洛阳市吉利化工厂 球罐
--
洛阳市吉利高中
--
洛阳市吉利区招待所
--
洛阳市吉利区旱冰场
--
吉利区新村——康窑
--
大港路立交桥
--
洛阳市吉利区鱼塘
--
晋柏(转枝柏)
--
春节文娱活动
目录
洛阳市吉利区地图
吉利区地势图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地理
--
第一章 位置 疆域
--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区驻地
----
第二节 办事处和乡
----
第三节 村落
--
第四章 人口
--
第五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貌
----
第二节 地质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水文
----
第五节 资源
----
第六节 土特产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风灾
----
第四节 冰雹
----
第五节 霜灾
----
第六节 病虫害
第二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区建设
----
第一节 工厂企业
----
第二节 政区街道
----
第三节 房屋普查
----
第四节 市政建设
--
第二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农民住宅
----
第二节 公共设施
----
第三节 乡村企业
--
第三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绿化
----
第二节 环境卫生
----
第三节 环境监测
--
第四章 机构与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规划
----
第三节 设计
----
第四节 土地征用
----
第五节 施工管理
--
第五章 建筑队伍
----
第一节 石油部一公司
----
第二节 省建六公司
----
第三节 孟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
第四节 吉利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
第五节 联营建筑防腐公司
第三编 经济
--
第一章 经济综述
--
第二章 工业
----
第一节 炼油
----
第二节 化工
----
第三节 炼钢
----
第四节 机械
----
第五节 建材
----
第六节 印刷
----
第七节 粮食加工
----
第八节 纺织
----
第九节 鞋帽服装
----
第十节 饮食
----
第十一节 矽铁
----
第十二节 玻璃制品
----
第十三节 名优产品
----
第十四节 其它
--
第三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公路
----
第三节 铁路
----
第四节 管道运输
--
第四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电信
----
第三节 邮政
--
第五章 农林水牧
----
第一节 农业区划
----
第二节 所有制改革
----
第三节 农业技术推广
----
第四节 作物 产量
----
第五节 农业机械化
----
第六节 林业
----
第七节 畜牧业
----
第八节 水利
----
第九节 供电
--
第六章 渔业
----
第一节 鱼塘建设
----
第二节 渔业生产
----
第三节 水产品销售
----
第四节 渔政管理
----
第五节 机构沿革
--
第七章 商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网点布局
----
第三节 饮食服务
----
第四节 供销
----
第五节 粮油
--
第八章 财税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支农周转金
----
第五节 财政监督
----
第六节 税务
--
第九章 金融
----
第一节 人行吉利办事处
----
第二节 工商行吉利办事处
----
第三节 建行吉利支行
----
第四节 农行吉利支行
----
第五节 吉利信用社
--
第十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计划
----
第二节 统计
----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四节 物价
----
第五节 审计
第四编 政治
--
第一章 中共在吉利地区的建党活动
--
第二章 中共吉利区委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党代会
----
第三节 组织建设
----
第四节 宣传教育
----
第五节 纪律检查
----
第六节 统一战线
----
第七节 来信来访
--
第三章 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历届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
第四章 区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政务
----
第二节 内务
----
第三节 劳动人事
--
第五章 区政协
--
第六章 政法
----
第一节 政法委员会
----
第二节 公安
----
第三节 检察
----
第四节 审判
----
第五节 司法
--
第七章 群团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联
----
第四节 科协
第五编 军事
--
第一章 兵役制度
----
第一节 志愿兵役制
----
第二节 义务兵役制
----
第三节 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
--
第二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民兵
----
第三节 预备役
----
第四节 军事训练
----
第五节 征兵
----
第六节 政治教育
----
第七节 驻军
--
第三章 军事纪略
----
附 八百诸侯会孟津
----
附 夜袭干沟桥
----
附 孟济战役
----
附 人民武装显神威
第六编 文化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学校
----
第三节 教师
----
第四节 学生
----
第五节 教学
----
第六节 经费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科技活动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社会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四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爱卫会
----
第三节 防疫
----
第四节 医院
----
第五节 合作医疗
----
第六节 公费医疗
--
第五章 群众文化生活
----
第一节 文化馆
----
第二节 广播
--
第六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龙山文化遗址
----
第二节 西周铜爵
----
第三节 钩沉垒
----
第四节 晋柏
----
第五节 浇花井
----
第六节 凤凰寨
----
第七节 清幽观
----
第八节 打石洼
第七编 社会
--
第一章 家庭
--
第二章 姓氏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计生工作
--
第四章 宗教 迷信
----
第一节 耶稣教
----
第二节 烧香敬神
--
第五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基层组织
----
第三节 拥军优属
----
第四节 社会救济
----
第五节 精神文明
--
第六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婚嫁
----
第二节 生育
----
第三节 丧葬
----
第四节 节日
----
第五节 其它习俗
----
第六节 衣食住行用
--
第七章 方言民谚
----
第一节 土字土词
----
第二节 谚语
----
第三节 歌谣
--
第八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职工生活
----
第二节 农民生活
----
第三节 渔民生活
第八编 人物
--
第一章 传记
----
潘岳
----
仇汝瑚
----
李泽生
----
张清河
----
张勋
----
王善周
----
李方
----
席公权
----
陈正邦
----
李勃然
----
张俊
----
席国明
----
席光华
----
程发明
----
张伯华
----
张奇峰
----
郑福庚
--
第二章 英名录
--
第三章 人物表
----
在外工作人物表
----
出席省以上劳模(先进)代表人物表
----
专业技术职称人物
--
第四章 人物介绍
----
席松涛
----
张腾霄
----
高士
----
张绍才
----
张庆恩
----
许林枫
----
张志民
----
张培让
----
许世英
----
陈全瑜
----
权光良
----
主安顺
----
杨正荣
----
王仁和
----
张立平
附录
--
山西洪洞县迁民纪略
--
凶年记二则
--
“民先”事件
--
日寇侵略罪行
--
东杨村惨案
编后记
修志机构及编纂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