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财政志

祁县财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的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传承历史、反映现实、服务当代、益于后世为宗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秉笔直书。本志遵循“横排门类、竖写史实”原则,尽力详细记载祁县财政的历史和现状,力求准确地反映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求准确地反映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求准确地反映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目录

封面
祁县财政志
题词
-- 全国人大原常委、财政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会计学会原会长、世界珠算联合会会长、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会长迟海
--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部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康题词
-- 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石常明题词
-- 晋中市财政局局长武志远题词
图片
-- 祈县财政机构分布图
-- 祈县县城
-- 祁县财政局办公楼(1988年9月迁入)
-- 祁县人民政府县长、《祁县财政志》编纂委员会主任李丁夫
-- 祁县财政局局长、《祁县财政志》编委会副主任、主编何惠忠
-- 祁县财政局领导班子、《祁县财政志编委在研究工作左起:郝汝寿(总会计师)段福(副局长)何惠忠(局长)罗
-- 2008年10月祁县财政局全体职工合影
-- 1948年11月祁县财粮科全体人员(祁县财粮科科长王德广之女王波收藏孙玉龙提供)
-- 1958年8月祁县财政局全体人员
-- 1961年祁县财政局全体人员
-- 1962年祁县财政局全体人员
-- 1988年祁县财政局干部职工合影
-- 全国财政监察工作会议(1988年12月)
-- 县乡财政职工合影(1995年1月)
-- 1997年9月祁县财政局农财股股长郭玉珍(二排右起七)出席全省财政支农工作会议
-- 1999年5月祁县财政局工会主席段云生(三排右起)出席山西省财贸系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
-- 2001年10月祁县财政局副局长郝建勇(后排左起二)、办公室主任翟翔光(后排左起四)出席全省财政后勤
-- 国家税务总局原局长、财政部原部长金人庆在祁县珠算博物馆考察
-- 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左起二)、晋中市委书记王雅安(左起三)在纳税大户——宏艺玻璃厂调研
-- 山西省原省长孙文盛(左起一)、副省长王文学(右起三)、晋中地委书记范堆相(左起二)检查指导财政支持优
-- 2008年6月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左起二)在祁县调研林业
-- 2008年4月山西省副省长范堆相(中)、晋中市委书记李永红(左二)在祁县县委书记尚金华(右二)、县长
-- 2008年8月晋中市市长张璞(中)在财政资金扶持的农业综合开发区调研
-- 2005年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部长助理丁学东(右二)在祁县调研
-- 2004年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石常明(右),由祁县财政局局长何惠忠陪同在祁县纳税大户——大华玻璃厂调研
-- 中国酥梨之乡——祁县,第一届梨花节
--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小麦喜获丰收
-- 财政支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打井现场
-- 三晋养牛第一县——祁县里村奶牛厂
-- 恒兴果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
-- 新开发的花卉产业
-- 里村养牛园区养殖户制作氨化饲料
-- 笼养鸡一角
-- 财政扶持的养殖优质品种——波尔山羊
-- 祁县子洪水库
-- 纳税大户——祁县白酒业龙头老大北京红星六曲香分公司
-- 纳税大户——祁县四大支柱产业之首的玻璃行业代表山西大华玻璃实业有限公司
-- 纳税大户——祁县四大支柱产业碳素龙头企业山西丹源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 山西至正中兴机械有限公司
-- 祁县克代尔啤酒有限公司
-- 恒兴果汁有限公司
-- 山西省第三轴承厂(有限公司)
-- 山西省第二锻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兴国泵业有限公司
-- 祁县纳税大户大华玻璃厂包装车间
-- 祁县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昌源北路
-- 祁临高速公路祁县段
-- 祁县人民政府
-- 祁县国税局
-- 祁县地税局
-- 昭馀广场雪景
-- 古城雄姿
-- 乔家大院——黄金周旅游盛况
-- 渠家大院正门
-- 山西省重点中学——祁县中学校
-- 祁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 祁县示范小学
-- 祁县艺术幼儿园(祁县少儿活动中心)
-- 祁县御景居小区
-- 奖状
-- 祁县1961年出土的古钱币——方足布(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
-- 宣统银元
-- 铜币
-- 铜元
-- 民国23年(1934)晋北盐业银号发行的壹元券
-- 民国25年(1936)山西省银行发行的伍元券
-- 民国28年(1939)晋冀鲁豫根据地冀南银行发行的壹百元券
-- 民国33年(1944)晋绥地方铁路银号发行的伍元券
-- 1958年发行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 1981年发行的国库券
-- 1982年发行的国库券
-- 1989年发行的基本建设债券
-- 1995年发行的国库券
-- 明清时期汇票
-- 日伪时期祁县韩家庄翟氏祠堂被迫缴粮收据
-- 清宣统元年正月初一山西商办保晋矿务有限公司股票
-- 民国时期购置土地、房屋契约
-- 民国时期祁县亿中生记总合账
-- 1951年土地房屋契约
-- 2008年10月16日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评审《祁县财政志》稿
-- 《祁县财政志》编委会成员及工作人员合影(2008)
-- 《祁县财政志》编纂人员在研讨志稿
《祈县财政志》编纂委员会
提供资料单位
提供资料人员
其他单位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编 财政收入
-- 第一章 财政总收入
---- 第一节 收入总额
---- 第二节 收入构成
---- 第三节 上划收入
-- 第二章 农业赋税
---- 第一节 地丁钱粮
---- 第二节 田赋
---- 第三节 农业税
---- 第四节 农业特产税
---- 第五节 耕地占用税
-- 第三章 契税
-- 第四章 工商税收
---- 第一节 盐税
---- 第二节 货物税
---- 第三节 营业税
---- 第四节 所得税
---- 第五节 工商业税
---- 第六节 商品流通税
---- 第七节 工商统一税
---- 第八节 工商税
---- 第九节 产品税
---- 第十节 增值税
---- 第十一节 资源税
---- 第十二节 奖金税
---- 第十三节 建筑税
---- 第十四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
---- 第十五节 屠宰税
---- 第十六节 房产税
---- 第十七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
---- 第十八节 车船使用牌照税
---- 第十九节 印花税
---- 第二十节 交易税
---- 第二十一节 文化娱乐税
-- 第五章 企业收入
---- 第一节 企业收入
---- 第二节 折旧基金
-- 第六章 其他收入
---- 第一节 规费收入
---- 第二节 罚没收入
---- 第三节 专项收入
---- 第四节 其他杂项收入
-- 第七章 基金收入
-- 第八章 上级补助收入
-- 第九章 公债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公债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公债
第二编 财政支出
-- 第一章 财政总支出
---- 第一节 支出总额
---- 第二节 决算支出
---- 第三节 上解支出
---- 第四节 财政平衡
-- 第二章 经济建设支出
---- 第一节 支出概况
---- 第二节 基本建设投资
---- 第三节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 第四节 科技三项费用
---- 第五节 流动资金
---- 第六节 农业支出
---- 第七节 城市维护费
---- 第八节 城镇青年就业经费
---- 第九节 其他经济建设费
-- 第三章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
---- 第一节 支出概况
---- 第二节 文化事业费
---- 第三节 教育事业费
---- 第四节 卫生事业费
---- 第五节 计划生育事业费
---- 第六节 体育事业费
---- 第七节 广播电视事业费
---- 第八节 科学事业费
-- 第四章 社会保障支出
---- 第一节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
---- 第二节 抚恤事业费
---- 第三节 离退休费
---- 第四节 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
---- 第五节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 第六节 其他民政事业费
-- 第五章 行政管理费支出
---- 第一节 支出概况
---- 第二节 行政支出
---- 第三节 公安安全支出
---- 第四节 司法检察支出
-- 第六章 其他支出
---- 第一节 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
---- 第二节 其他部门事业费
---- 第三节 价格补贴支出
---- 第四节 “五七”干校、下放干部经费
---- 第五节 其他支出
---- 第六节 专项支出
第三编 财政管理体制
-- 第一章 县财政管理体制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财政管理体制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财政管理体制
-- 第二章 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第四编 财政管理
--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财政管理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财政管理
---- 第二节 秦汉时期财政管理
---- 第三节 魏晋北朝时期财政管理
---- 第四节 隋唐时期财政管理
---- 第五节 宋元时期财政管理
---- 第六节 明清时期财政管理
---- 第七节 民国时期财政管理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预算管理
----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 第二节 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第四节 第五、六个五年计划时期
---- 第五节 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
---- 第六节 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
---- 第七节 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
---- 第八节 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
-- 第三章 行政事业经费管理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公用经费
---- 第三节 差旅费
-- 第四章 支援农村生产资金管理
---- 第一节 支农资金
---- 第二节 支农周转金
---- 第三节 农业发展专项资金
---- 第四节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
-- 第五章 企业财务管理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企业财务管理
----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企业财务管理
-- 第六章 预算外资金管理
---- 第一节 设立预算外资金控制收支范围
---- 第二节 专户储存计划管理
---- 第三节 政府调控财政管理
-- 第七章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一节 体制改革
---- 第二节 财产物资清查
---- 第三节 清产核资
---- 第四节 统计工作体系
---- 第五节 产权登记
---- 第六节 产权界定资产评估
---- 第七节 年检报告
---- 第八节 国有资产拍卖
-- 第八章 会计工作管理
---- 第一节 会计职称
---- 第二节 会计证
---- 第三节 达标升级
---- 第四节 会计委派
---- 第五节 会计集中核算
---- 第六节 会计培训
---- 第七节 账簿监管
---- 第八节 各项赛事
---- 第九节 评优创先
-- 第九章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管理
---- 第一节 项目内容
---- 第二节 项目管理
---- 第三节 项目执行
---- 第四节 项目评价
-- 第十章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 第一节 抚恤、社会福利救济
---- 第二节 公费医疗经费
---- 第三节 失业保险基金
---- 第四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 第五节 养老保险基金
-- 第十一章 国债专项资金管理
---- 第一节 国债资金管理办法
---- 第二节 项目建设
-- 第十二章 政府采购管理
---- 第一节 原则程序
---- 第二节 监督制度资金管理
---- 第三节 规章制度
---- 第四节 运行成果
-- 第十三章 财源建设
---- 第一节 “支帮促”培植财源
---- 第二节 引资上项重点扶持
---- 第三节 蹲点扶贫
---- 第四节 持续发展
第五编 财政监督
-- 第一章 财政监察
---- 第一节 日常监察
---- 第二节 案件查处
---- 第三节 内部监察
-- 第二章 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
-- 第三章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 第一节 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范围、项目
---- 第二节 专控商品
---- 第三节 管理办法
---- 第四节 指标执行情况
---- 第五节 检查
第六编 财政宣传调研
-- 第一章 财政宣传
---- 第一节 宣传教育政策咨询
---- 第二节 财政信息网站宣传
-- 第二章 财政调研
第七编 财政机构队伍组织
-- 第一章 财政机构
---- 第一节 清及以前财政机构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财政机构
---- 第三节 抗日根据地、解放区财政机构
----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财政机构
---- 第五节 机关驻地变迁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财政队伍建设
---- 第一节 人事教育
---- 第二节 规章制度
---- 第三节 档案管理
---- 第四节 文体活动
---- 第五节 后勤保障
---- 第六节 荣誉奖励
-- 第三章 党、群、团组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祁县财政局基层组织
---- 第二节 工会组织
---- 第三节 共青团组织
第八编 财政人物
-- 第一章 人物略传
---- 王德广
---- 乔明远
---- 刘鉴
---- 冀汝成
---- 史效达
---- 王殿选
---- 武替林
---- 刘克明
---- 南岳
---- 许初政
---- 裴成富
---- 贾万林
---- 杨文儒
---- 张尚悦
---- 赵伟
---- 李育元
---- 董志珍
---- 武玉旺
---- 李风楼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袁亚英
---- 李云集
---- 何惠忠
---- 王耑生
---- 段云生
---- 郝力进
---- 张骅
---- 阎慧贞
---- 赵一杰
---- 郝建勇
---- 彭爱莲
---- 罗志刚
---- 李景保
---- 段福
---- 王永刚
-- 第三章 人物名录
-- 第四章 人物搜辑
---- 第一节 清以前人物
----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人物
------ 董志璋
------ 乔晋梁
------ 董伯成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物
------ 孙玉龙
------ 李腊珍
------ 韩玉玺
------ 何景秀
------ 段霞川
------ 李兴
------ 李光庭
------ 许大珠
------ 崔富瑾
------ 阎达五
------ 阎伦睿
------ 颉沛
------ 高有恒
------ 乔清旭
------ 李思温
------ 董传玉
------ 段祥俊
------ 李淑琴
------ 徐天明
------ 赵三虎
------ 程利军
------ 程永康
------ 翟建杰
------ 陈步敏
------ 陈世杰
------ 李安蕊
------ 刘润翠
------ 赵芝勇
------ 程利刚
------ 王忠宁
------ 范广栋
------ 王红卫
------ 段如水
------ 王晓辉
附录
-- 一、文选(摘录)
---- (一)理论探讨
---- (二)通讯报道
---- (三)工作研究
---- (四)工作报告
---- (五)经验交流
---- (六)重要文件
---- (七)史籍辑录
-- 二、度量衡、货币演变简况
---- (一)度量衡演变
---- (二)货币演变
-- 三、各时期税目
---- 各时期税目变动情况说明
大事记
限外辑要
修志始末
主要参考资料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