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行政与事业管理等篇。
内容时限:
0000-1989
出版时间:
2000年11月
目录
封面
成都市志·体育志
版权页
图片
--
成都市郊出土的砖《弋射、收获》,图中上部两人正张弓欲射,它是较早反映成都射箭活动的文物
--
成都市郊出土的汉砖《骑吏》,图中四骑吏驾驱四马的不同飞奔姿势,反映成都在汉代时骑马已有较高的技能
--
成都市郊出土的汉砖《六博》,图中四人分两组,相对博弈
--
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围棋》(1985年)被称为围棋的「百科全书」
--
北门大桥桥栏壁上雕刻的《浣花遨东大游江》,重现了五代时前、后蜀成都浣花溪举行的游江活动
--
1953年建成的成都市人民体育场
--
1956年建成的成都市体育馆
--
70年代在成都市人民体育场田径场举行的运动会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前左三),在中共成都市委书记吴希海(后右二)、副市长贺大经(
--
1957年建成的成都市猛追湾游泳场
--
1980年建成的成都市城北体育馆
--
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聂荣贵(右)接见著名排球运动员梁艳的启蒙教练孙静修(1985年)
--
中共成都市委第一书记廖井丹(中)观看全国少年儿童围棋比赛(1965年)
--
市长米建书(前右一)向获奖运动员颁奖(1964年)
--
中共成都市委书记吴希海(右)向优秀运动员颁奖(1986年)
--
市长胡懋洲(左)接见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网球比赛归来的成都选手李德鹏(1984年)
--
中共成都市委书记熊宇忠(左)在参加越野赛跑(1985年)
--
成都市体委副主任张雨陇(左)向来访的朝鲜网球队赠送礼品(1984年)
--
成都市副市长廖家岷在参观比赛(1965年)
--
市体委副主任高心德在市第五届运动会上(1978年)
--
市体委副主任王兴元(二排左一)、马融(二排左二)同成都市体育学校毕业生合影(1961年)
--
乒乓球国际运动健将陈龙灿(左)在世界乒乓球比赛中多次获得单打、双打和团体冠军
--
国际象棋国际特级大师刘适兰,九次获全国冠军,进入世界八强,还被评为建国以来最杰出的运动员之一,荣获全
--
副市长刘家忠(左)向惟一获世界女排“五连冠”的著名排球运动 员梁艳赠送礼品(1985年)
--
排球运动员张蓉芳是三次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主力运动员,在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期间,带领中国女排获第十届
--
射箭运动员李玲娟(右),多次获全国、洲际冠军和破全国纪录,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获亚军和破5项奥运会纪
--
飞机跳伞运动员杨翼,在1989年第五届世界杯跳伞冠军赛中获两项世界冠军
--
乒乓球运动员杨莹(左),1977年获第三十四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成为四川第一个获世界冠军的运动员
--
围棋选手孔祥明(前左),三次荣获全国冠军,是我国第一个女子围棋八段高手,被棋界称为世界最强的女棋手
--
飞机跳伞运动员赖晓莉,在1989年第五届世界杯跳伞冠军赛中获两项世界冠军
--
飞机跳伞运动员张祖骞,1960年同队友合作,打破两项跳伞世界纪录
--
田径运动员刘兴玉,多次获全国跳远、五项全能冠军,打破跳远、全能和接力的全国纪录。1963年在第一届新
--
体操运动员宁小琳(左),1973年在全国比赛中获3个冠军。在第七届亚运会上获1个冠军2个亚军,代表中
--
花样游泳运动员罗玺,多次在全国花样游泳锦标赛、冠军赛和全运会上获冠军
--
游泳运动员俞平,多次获全国自由泳冠军,在第四届全运会上除获3个冠军外,还四破全国游泳纪录
--
残疾人运动员曹前明(右一、高位截肢),1984年6月参加第三届国际残疾人奥运会获2个第三名
--
武术运动员彭英,在参加全国武术比赛、精英赛和锦标赛中,共获7项全国冠军
--
网球选手郭平,三次荣获全国冠军,1984年、1985年在亚洲网球锦标赛中获两项冠军
--
射击运动员祝长富(右),在1982年、1983年参加第九届亚运会和第五届亚洲射击锦标赛中获两项冠军
--
网球运动员徐润珍,多次获全国锦标赛、全运会网球比赛团体和双打冠军。1963年还获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
--
1964年,成都市举行第二届国防体育运动会。图为摩托车飞越“断桥”表演
--
成都市猛追湾游泳场业余体校跳水班
--
1987年举行的成都市第六届运动会
--
60年代初,成都市航空运动俱乐部举办的滑翔训练班
--
60年代至80年代初,成都市跳伞俱乐部开展业余伞塔跳伞训练。1984年因修建省体育馆,跳伞塔撤除
--
1986年举行的成都国际马拉松赛
--
在全市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的“田径班级赛”活动
--
80年代,成都市举办的“新蓉城”马拉松赛
--
1956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越野赛跑,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
--
80年代在新津县举行的龙舟竞渡
--
四川大学著名教授杨明照和孙子在跑步
--
龙潭乡丛树村村民在进行举石锁锻炼
--
特级体育教师李映明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
素有“棋城”之称的成都,棋类活动活跃。图为棋类赛场一角
--
成都市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十分活跃
--
世界国际象棋分区赛(十一区)在成都举行
--
1988年,成都体育代表团在首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
--
1987年在成都举行的第三届“七星杯”中国象棋国际邀请赛
--
1987年,大邑金鸡酒厂和成都市体工队联办男子网球队,开创了企业与运动队联姻的先河
--
80年代,美国大学生男子篮球队访问成都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审查验收小组
《成都市志》总编室
《成都市志体育志》编纂委员会
总序
凡例
序
编纂说明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学校体育
--
第一章 体育教学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
----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
--
第二章 课外体育
----
第一节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
第二节 课外体育活动
--
第三章 学校体育组织
----
第一节 中小学校体育组织
----
第二节 大专院校体育组织
--
第四章 体育师资培训
----
第一节 建国前体育院校、科系
----
第二节 成都体育学院
第二篇 社会体育
--
第一章 传统体育活动
----
第一节 越野赛跑
----
第二节 冬季百日长跑活动
----
第三节 夏季百日游泳活动
----
第四节 田径班级赛
----
第五节 排球活动月
----
第六节 “幼芽杯”棋类赛
--
第二章 民办竞赛
----
第一节 “蓉城杯”足球赛
----
第二节 “芙蓉杯”乒乓球赛
----
第三节 “神枪手杯”射击赛
----
第四节 “飞燕奖”航空模型赛
----
第五节 “新蓉城”马拉松赛
--
第三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职工体育
----
第二节 农民体育
----
第三节 居民体育
----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
----
第五节 幼儿体育
----
第六节 残疾人体育
----
第七节 其他群众体育
第三篇 体育运动项目
--
第一章 田径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
----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
--
第二章 水上运动
----
第一节 游泳
----
第二节 跳水
----
第三节 水球
--
第三章 棋牌
----
第一节 围棋
----
第二节 中国象棋
----
第三节 国际象棋
----
第四节 桥牌
--
第四章 球类
----
第一节 足球
----
第二节 篮球
----
第三节 排球
----
第四节 网球
----
第五节 乒乓球
----
第六节 羽毛球
----
第七节 棒球、垒球
----
第八节 门球
----
第九节 毽球
----
第十节 地掷球
--
第五章 体操
----
第一节 体操、技巧
----
第二节 健美
--
第六章 重竞技
----
第一节 举重
----
第二节 摔跤
--
第七章 骑射
----
第一节 骑马
----
第二节 摩托车
----
第三节 自行车
----
第四节 射击
----
第五节 射箭
--
第八章 航空、航海
----
第一节 滑翔
----
第二节 伞塔跳伞
----
第三节 航空模型
----
第四节 航海模型
--
第九章 通讯
----
第一节 无线电收发报
----
第二节 无线电工程制作
----
第三节 无线电测向
--
第十章 武术
----
第一节 民间组织
----
第二节 门派
----
第三节 比赛、表演
--
第十一章 民间体育项目
----
第一节 钓鱼
----
第二节 龙舟竞渡
----
第三节 风筝
----
第四节 毽子
----
第五节 信鸽
----
第六节 其他民间体育项目
第四篇 竞赛
--
第一章 市级竞赛
----
第一节 市运会
----
第二节 其他市级竞赛
--
第二章 参加运动会
----
第一节 参加省运动会
----
第二节 参加省以上运动会
--
第三章 承办竞赛
----
第一节 承办省级竞赛
----
第二节 承办全国竞赛
第五篇 体育行政与事业管理
--
第一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成都市体育运动委员会
----
第二节 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
----
第三节 成都市国防体育协会
----
第四节 区(市)县体委
----
第五节 体育行政经费
--
第二章 体育场馆
----
第一节 市属体育场馆
----
第二节 区(市)县属体育场馆
----
第三节 省属体育场馆
--
第三章 人才培训
----
第一节 体育干部
----
第二节 运动员
----
第三节 教练员
----
第四节 裁判员
--
第四章 事业单位
----
第一节 体工队、市直属场馆
----
第二节 体育学校、俱乐部
--
第五章 体育社团组织
----
第一节 成都市体育分会
----
第二节 四川省体育总会
----
第三节 成都市单项运动协会
----
第四节 四川省单项运动协会
----
第五节 行业体协
----
第六节 民间体育组织
--
第六章 体育交往、体育宣传
----
第一节 体育交往
----
第二节 体育宣传
----
第三节 出版物
--
第七章 体育科研、体育器材
----
第一节 体育科研
----
第二节 体育器材
大事辑要
体育人物
--
向志钧
--
喻德安
--
马融
--
郑怀贤
附录
--
一、文献
----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的意见
----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成都市体育事业五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
清政府学部为邓莹诗呈请设立体操学堂札
--
二、有关体育的传说
--
三、成都市不同时期的体育运动成绩最高纪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