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红十字会志

苏州红十字会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按照新一轮地方志编纂要求,起讫时间为1985年至2005年。考虑到苏州市红十字会1982年恢复建会的实际,因此本志把上限提早到1982年。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

目录

封面
苏州红十字会志
《红十字书系》编辑委员会
《苏州红十字会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 图1 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生前为家乡苏州市红十字会题字。
-- 图2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左二)视察苏州红十字事业暨无偿献血工作。
-- 图3 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中)接受苏州市红十字会画册,并对苏州红会工作
-- 图4 时任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顾英奇(右三)视察苏州市红十字会老年康复医院。
-- 图5 时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市红十字会第二任名誉会长梁保华在纪念苏州市红十字会建会75
-- 图7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市红十字会第五任名誉会长王荣在市红十字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讲话
-- 图8 江苏省红十字会会长吴锡军(左一)在市红十字会会长谭颖(左二)陪同下视察昆山市社区红十字工作。
-- 图9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国玲(右四)视察骨髓捐献配型实验室。
-- 图10 时任副市长朱永新(左二)、会长周大炎(右)共同为设在苏州的中华骨髓库配型实验室揭牌。
-- 图11 在市红十字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谭颖和周大炎实现新老会长交接班。
-- 图12 苏州市红十字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2005年6月15日隆重举行。
-- 图13 每年,苏州市、区两级红十字会都开展多场大型宣传纪念活动。这是市区的一次活动场景。
-- 图14 苏州市红十字会举办弘扬人道博爱精神的文艺演出。
-- 图15 苏州市红十字会举办弘扬人道博爱精神的文艺演出。
-- 图16 苏州市红十字会人道法传播和宣传、理论工作居全国领先水平,全国在苏州举办培训班推广。
-- 图17 苏州市红十字会和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合作成立全国首家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 图18 国际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地救护。这是发生在苏州的一场战地救护模拟演练。
-- 图19 以“德善”为龙头的“善字系列救助计划”得到许多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成为一项募捐救助的创
-- 图20 苏州的学校红十字工作居全国全省前列,同学们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题词
-- 图21 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砜云为苏州市红十字会题词。
-- 图22 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生前为市红十字会老年康复医院题词。
《红十字书系》总序
缘起
前记
凡例
目录
第一章 历史沿革
-- 一、创始
-- 二、民国初期
-- 三、抗战时期
-- 四、“复员”时期
-- 五、解放初期
-- 六、“文革”之后
第二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一、复会初期
---- 二、第二届理事会
---- 三、三届理事会
---- 四、四届理事会
---- 五、五届理事会
-- 第二节 县(市)、区红会
---- 一、常熟市红会
---- 二、昆山市红会
---- 三、张家港市红会
---- 四、太仓市红会
---- 五、吴江市红会
---- 六、吴县市(吴中区)红会
---- 七、平江区红会
---- 八、金阊区红会
---- 九、沧浪区红会
---- 十、郊区(虎丘区)红会
---- 十一、相城区红会
-- 第三节 基层组织
-- 第四节 制度
-- 第五节 会议
---- 一、大会、理事会议
---- 二、县(市)、区秘书长例会
---- 三、其他工作会议
-- 第六节 评优
---- 一、先进集体(40个)
---- 二、先进会员(100名)
---- 三、先进志愿者(40名)
第三章 救护
-- 第一节 培训
---- 一、概况
---- 二、师资培训
---- 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
---- 四、水上救护培训
---- 五、电业职工培训
---- 六、学校师生培训
---- 七、其他行业培训
---- 八、竞赛
-- 第二节 救灾防病
---- 一、1991年水灾救护
---- 二、1993年水灾救护
---- 三、1994年风灾水灾救护
---- 四、1996年风灾雹灾救护
---- 五、1999年水灾救护
-- 第三节 捐血·捐髓·捐遗
---- 一、捐血
---- 二、捐髓
---- 三、捐遗
-- 第四节 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
---- 一、红十字急救培训中心
---- 二、红十字中心血站
---- 三、红十字救护站
---- 四、红十字医院(卫生站)
---- 五、公路红十字救护点
第四章 赈济
-- 第一节 自然灾害
---- 一、水灾、风灾
---- 二、震灾
---- 三、疫灾
---- 四、旱灾及其他
-- 第二节 日常救济
-- 第三节 “善”字系列救助计划
---- 一、德善
---- 二、其他
-- 第四节 募捐
---- 一、1988年国际体育援助计化
---- 二、红十字救助基金
---- 三、“招银博爱一卡通”
---- 四、红十字募捐箱
---- 五、医疗救助资金
第五章 宣传
-- 第一节 概况
---- 一、复会初期
---- 二、二大以来
---- 三、三大以来
---- 四、四大以来
-- 第二节 新闻报道
---- 一、通讯员工作
---- 二、用稿情况
---- 三、新闻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 第三节 报刊征订
-- 第四节 专题宣传
---- 一、宣传画廊
---- 二、世界红十字日
---- 三、世界艾滋病日
---- 四、世界献血者日
---- 五、世界急救日
---- 六、周年纪念
-- 第五节 法律法规宣传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宣传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宣传
---- 三、国际人道法宣传
第六章 青少年
-- 第一节 管理
---- 一、制度建设
---- 二、组织建设
---- 三、青少年工作委员会
---- 四、评优
-- 第二节 活动
---- 一、概况
---- 二、统计
---- 三、宣传
---- 四、社会服务
---- 五、卫生救护
---- 六、特色项目
-- 第三节 夏(冬)令营
---- 一、市红会
---- 二、区、县(市)红会
---- 三、选派人员参加上级夏令营
-- 第七章 友好往来
---- 第一节 国内
------ 一、迎来与送往
------ 二、苏州与盐城
------ 三、苏州与内江
---- 第二节 国际
第八章 台湾事务
大事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