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设机构沿革、科学技术管理、国际及港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农业宏观研究、粮食作物研究、园艺作物研究、农业气象与环境保护研究、农业工程技术研究等十五篇记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发展历史。

内容时限: 1957-1997

出版时间: 2001年12月

目录

封面
中国农业科学院志
版权页
图片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楼)
-- 1957年3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大会
--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40年庆祝大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志编纂委员会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 中国农业科学院大事记(1957—1997)
第一篇 机构沿革
-- 第一章 科研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科研机构沿革
-- 第二章 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
---- 第一节 学术委员会的创建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历届组成人员名单
-- 第三章 院机关党政机构沿革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院直属机关党委中心工作
-- 第四章 工会、共青团、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农业科学院委员会
---- 第三节 民主党派及统战工作
-- 第五章 行政监察与审计监督
---- 第一节 行政监察
---- 第二节 审计监督
第二篇 科学技术管理
-- 第一章 科研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科技规划管理
---- 第三节 科技计划管理
-- 第二章 科技成果管理
---- 第一节 科技成果
---- 第二节 获奖科技成果
---- 第三节 科技成果推广
---- 第四节 国家专利
-- 第三章 科技开发与推广管理
---- 第一节 院科技开发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我院科技开发管理的主要工作
---- 第三节 黄淮海平原区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 第四节 武陵山区科技扶贫
-- 第四章 国家和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质检中心管理
---- 第一节 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 第二节 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建设与管理
---- 第三节 国家昌平综合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第五章 人事管理与队伍建设
---- 第一节 院人事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干部管理工作
---- 第三节 科技干部管理
---- 第四节 劳动工资管理
---- 第五节 离退休人员管理
--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1979—1997年)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组织机构沿革
---- 第三节 研究生院的教学工作
---- 第四节 学位授权点与博士生导师批准
---- 第五节 条件建设
---- 第六节 中国农业科学院历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 第七章 计划财务与后勤服务管理
---- 第一节 财务管理
---- 第二节 基本建设工作
---- 第三节 仪器设备与国有资产管理
---- 第四节 后勤服务管理
第三篇 国际及港台科技合作与交流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友好交往与国家间合作
-- 第三章 与国际机构和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的合作
---- 第一节 与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的合作
---- 第二节 与其他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的合作
---- 第三节 与欧盟、联合国机构、世界银行及其他机构的合作
-- 第四章 参加和组织国际会议
-- 第五章 对外援助
-- 第六章 民间交流
-- 第七章 科技交往与经济合作
-- 第八章 聘请国外人士担任名誉研究员及技术顾问
-- 第九章 我院人员在国际上受聘、获奖
-- 第十章 港台合作
第四篇 农业宏观研究
-- 第一章 农业宏观战略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粮食和经济作物发展研究
---- 第二节 我国粮食产需区域平衡研究
---- 第三节 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
---- 第四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道路与模式研究
-- 第二章 农业科技管理研究
---- 第一节 农业科技管理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管理研究
---- 第三节 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
-- 第三章 农业遗产研究
---- 第一节 科研工作
---- 第二节 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
---- 第三节 图书情报资料
-- 第四章 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划研究
---- 第一节 主要科研工作
---- 第二节 学术活动与国际学术交流
---- 第三节 其它工作
-- 第五章 农业经济研究
----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研究
---- 第二节 农业区划研究
---- 第三节 农业资源经济研究
---- 第四节 粮食问题研究
---- 第五节 畜牧经济研究
---- 第六节 农业经营管理研究
---- 第七节 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研究
---- 第八节 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
-- 第六章 农业科技信息研究
---- 第一节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
---- 第二节 农业信息网络
---- 第三节 农业图书馆
---- 第四节 农业科技图书出版
第五篇 粮食作物研究
-- 第一章 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
---- 第一节 品种资源收集
---- 第二节 种质保存
---- 第三节 种质评价
---- 第四节 种质研究
---- 第五节 种质创新与利用
-- 第二章 水稻
---- 第一节 水稻遗传育种研究
---- 第二节 水稻栽培研究
---- 第三节 高产、高效、省工、节 水的适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 第四节 高新技术研究
---- 第五节 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 第六节 软科学与标准研究
-- 第三章 小麦
---- 第一节 小麦育种研究
---- 第二节 小麦生理及栽培技术研究
-- 第四章 玉米
---- 第一节 玉米育种研究
---- 第二节 玉米栽培研究
-- 第五章 其他粮食作物研究
---- 第一节 小黑麦
---- 第二节 农产品综合加工研究
---- 第三节 谷物品质与农作物种子质量监测
第六篇 经济作物研究
-- 第一章 棉花
---- 第一节 棉花品种资源研究
---- 第二节 棉花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与全国区域试验
---- 第三节 棉花耕作栽培技术研究
---- 第四节 棉花植保技术研究
---- 第五节 棉花其他研究
-- 第二章 油料作物
---- 第一节 大豆研究
---- 第二节 油菜研究
---- 第三节 花生研究
---- 第四节 芝麻研究
---- 第五节 特种油料研究
-- 第三章 茶叶
---- 第一节 茶树种质资源和育种
---- 第二节 茶树栽培
---- 第三节 茶树植保
---- 第四节 茶树生理生化与综合利用
---- 第五节 茶叶加工
---- 第六节 茶叶机械
-- 第四章 甜菜
---- 第一节 甜菜育种
---- 第二节 甜菜栽培、生理、肥料研究
---- 第三节 甜菜病虫害研究
-- 第五章 麻类
---- 第一节 麻类品种资源研究
---- 第二节 麻类遗传育种
---- 第三节 麻类作物栽培研究
---- 第四节 麻类病虫草害防治研究
---- 第五节 麻类脱胶工程研究
---- 第六节 麻类作物生产机具研究
---- 第七节 麻类宏观研究
-- 第六章 烟草
---- 第一节 遗传育种
---- 第二节 栽培技术
---- 第三节 病虫害与防治研究
---- 第四节 调制分级研究
第七篇 园艺作物研究
-- 第一章 果树
---- 第一节 苹果
---- 第二节 柑橘
---- 第三节 瓜类
---- 第四节 桃
---- 第五节 梨
---- 第六节 葡萄
---- 第七节 猕猴桃
---- 第八节 山楂
---- 第九节 果树种质资源
---- 第十节 果树生物技术
-- 第二章 蔬菜
---- 第一节 蔬菜遗传育种研究
---- 第二节 蔬菜品种资源研究
---- 第三节 蔬菜栽培技术研究
---- 第四节 蔬菜病虫害防治研究
---- 第五节 蔬菜生物技术研究
---- 第六节 食用菌
---- 第七节 蔬菜贮藏与加工研究
-- 第三章 花卉
---- 第一节 新品种选育
---- 第二节 栽培技术
---- 第三节 花卉组织培养
-- 第四章 特种园艺作物
---- 第一节 人参
---- 第二节 西洋参
---- 第三节 其他药用植物
第八篇 土壤肥料与灌溉捧水研究
-- 第一章 土壤肥料研究
---- 第一节 土壤研究
---- 第二节 肥料研究
---- 第三节 微生物研究
-- 第二章 农田灌溉排水研究
---- 第一节 作物灌溉研究
---- 第二节 灌水技术研究
---- 第三节 水利土壤改良研究
---- 第四节 灌溉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研究
第九篇 檀物保护研究
-- 第一章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研究
---- 第一节 粮食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经济作物病虫害
-- 第二章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 第一节 抗性育种
---- 第二节 生物防治
---- 第三节 化学防治
---- 第四节 植物检疫
第十篇 农业气象与环境保护研究
-- 第一章 农业气象研究
---- 第一节 农业气候
----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农业相互作用
---- 第三节 农业气象灾害
---- 第四节 区域农业发展
---- 第五节 农业小气候与环境工程
---- 第六节 作物气象
---- 第七节 畜牧气象
---- 第八节 作物病虫气象
---- 第九节 农业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
-- 第二章 农业环境保护研究
---- 第一节 种植业环保
---- 第二节 养殖业环保
第十一篇 畜牧兽医研究
-- 第一章 畜牧研究
---- 第一节 家畜家禽研究
---- 第二节 饲料与营养研究
---- 第三节 草地与牧草研究
-- 第二章 特种动物研究
---- 第一节 茸鹿研究
---- 第二节 貂类研究
---- 第三节 其他毛皮动物研究
---- 第四节 雉鸡和其他珍禽研究
-- 第三章 蚕业研究
---- 第一节 桑
---- 第二节 家蚕
-- 第四章 蜂业研究
-- 第五章 动物医学研究
---- 第一节 兽医研究
---- 第二节 中兽医研究
第十二篇 高新技术农业应用研究
-- 第一章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
---- 第一节 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 第二节 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育种
---- 第三节 植物基因工程
---- 第四节 畜禽生物技术研究
-- 第二章 核技术农业应用研究
---- 第一节 核辐射技术农业应用
---- 第二节 核素示踪技术应用与标记化合物研制
---- 第三节 中子辐射应用与中子活化分析
---- 第四节 辐射防护技术研究
---- 第五节 电子显微镜应用研究
-- 第三章 计算机技术与遥感技术农业应用研究
---- 第一节 计算机技术农业应用
---- 第二节 遥感技术农业应用
第十三篇 农业工程技术研究
-- 第一章 农村能源工程研究
---- 第一节 农村沼气技术研究与应用
---- 第二节 大、中型沼气工程、环保工程技术及设计
---- 第三节 厌氧微生物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
---- 第四节 沼气产品及设备质量监督及检测
--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研究
---- 第一节 农业机械
---- 第二节 畜牧业机械
---- 第三节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 第四节 应变电测仪器
---- 第五节 微水电装置和风力机的研制
第十四篇 人物介绍
-- 丁颖
-- 金善宝
-- 陈凤桐
-- 冯泽芳
-- 戴松恩
-- 程照轩
-- 盛彤笙
-- 徐元泉
-- 李竞雄
-- 张维城
-- 鲍文奎
-- 李光博
-- 李博
-- 王绶
-- 顾青虹
-- 孙本忠
-- 路葆清
-- 吴福桢
-- 曾省
-- 程绍迥
-- 曾勉
-- 吕炯
-- 刘春安
-- 祖德明
-- 汤逸人
-- 冯兆林
-- 蔡旭
-- 叶和才
-- 许绶泰
-- 朱祖祥
-- 曹诒孙
-- 唐川
-- 高惠民
-- 陈善铭
-- 潘正方
-- 刘金旭
第十五篇 科技期刊
-- 第一章 《中国农业科学》
---- 第一节 《工作通讯》阶段
---- 第二节 《农业科学通讯》阶段
---- 第三节 《中国农业科学》阶段
-- 第二章 学术类期刊
----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3种
----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7种
----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6种
----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13种
---- 第五节 20世纪90年代3种
-- 第三章 技术类期刊
---- 第一节 20世纪50至60年代4种
----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7种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5种
----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3种
-- 第四章 信息类期刊
-- 第五章 科普类期刊
-- 第六章 综合类期刊
附录
-- 附录1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部管理机构沿革
-- 附录2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沿革
-- 附录3 中共中国农业科学院历届党组书记、副书记和成员名单
-- 附录4 中国农业科学院历届院长、副院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
-- 附录5 中国共产党中国农业科学院各研究所中心、室委员会总支、支部历届书记名单
-- 附录6 中国农业科学院各研究所(中心、室)历届所长(主任)名单
-- 附录7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以来当选的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及中央候补委员名单
-- 附录8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以来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附录9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以来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名单
-- 附录10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以来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 附录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以来当选的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和“三八”红旗手名单
-- 附录12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附录13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 附录14 农业部“神农计划”提名人
-- 附录15 中国农业科学院首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名单
-- 附录16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以来主持的国家、省、部、委及国际合作课题目录
-- 附录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以来获得国家、部(委、省)级奖励的科技成果目录
-- 附录18 中国农业科学院各研究所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