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研究所所志(1964-2004)

林业科学研究所所志(1964-2004)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大兴安岭林业科学研究所隶属于国家林业局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承担着集团公司的生态公益林保护、商品林经营、生态环境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非林非木产品开发等多领域科学研究的重任。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生态示范区建设”在我区的实施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贯彻落实,林科所作为我区唯一的以林业科研为主体的综合开发研究机构,其地位显得十分重要,具有不可替代性,作用将愈加突出。

内容时限: 1964-2004

目录

封面
林业科学研究所所志
《大兴安岭林业科学研究所所志》编辑部
《大兴安岭林业科学研究所所志》编纂委员会
序言
题词
-- 地工委副主任唐庭棣
-- 行署副专员周玉环
-- 原地委副书记林永凯
-- 原地委组织部部长张玉鹏
图片
-- 2004年7月12日大兴安岭林管局林业科学研究所在职人员合影
-- 大兴安岭林业科学研究所办公楼
-- 原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左一)、原林业部部长徐有芳(右一)在实验基地种子因视察
-- 原林业部副部长杨觉(左四)视察种子园
-- 原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王汉忠(右四)在试验现场检查《营造防火林带试验研究》科研课题试验效果
-- 原地委书记杜宇新(左一)和原地委秘书长张赋(右一)在林科所检查工作
-- 原行署专员、林菅局局长王忠林(右二)、副专员周玉环(右一)来林科所看望离退休老科技人员
-- 原行署专员、林菅局局长王忠林(正座左)、原林管局剐局长戴万春(正座右)、行署专员用玉环(左三)来林科
-- 行署副专员用玉环(中)在“林科所2003年工作总结表彰暨2004年工作部署”大会上讲话
-- 原地委副书记、现所顾问林永凯(左二)来林科所指导工作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贺信
-- 加拿大林业咨询公司吉姆·亨特先生发来的贺信
-- 法国ECTI组织多米尼克·苏悌教授发来的贺信
-- 加拿大林业专家弗兰西斯·叶先生发采的贺信
-- 陈永静
-- 李殿民
-- 李尚富
-- 刘永昌
-- 高学贤
-- 王守信
-- 马心海
-- 李尚富
-- 曲洪波
-- 陈永静
-- 张玉鹏
-- 林永凯
-- 张宏俊
-- 魏长虹
-- 单佳玉
-- 田秋明
-- 薛振平
-- 涂春华
-- 王守信
-- 李树生
-- 韩占忠
-- 钱世文
-- 李有祥
-- 李传生
-- 王春生
-- 杜晓光
-- 林科所党委书记闺国荣
-- 林科所党委副书记、所长马文海
-- 党政班子
-- 原林科分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李尚富同志(中)组织科级干部政治学习
-- 林科所第二次党代会全体党员合影(1990)
-- 林科所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体合影
-- 林科所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7周年大会诗歌朗颂
-- 林科所第二届职代会
-- 林科所第三届职代会
-- 林科所第二次党代会
-- 原团地委书记李树铭(中)参加林科所团代会
-- 林科所“三八妇女节座谈会”
-- 林科所开展绿化工作
-- 1989年6月18日林科所实验基地和技术推广站共同组织体育运动会
-- 林科所组织职工野游活动
-- 林科所新年联欢会
-- 地区科委、林科所共同组织的科技联欢会,宋友主任即兴表演
-- 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
-- 林科所和曙光街道进行社区文明共建活动
-- 樟子松种子园
-- 落叶松种子园
-- 长白落叶松引种推广”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全区共推广2万亩,该照片为实验基地2000亩造林地
-- 专家评审会现场
-- 研究报告
-- 国家林亚局项目“大兴安岭药用植物区试与签定”区试栽培
-- 西伯利亚红松幼苗
-- 西伯利亚红松林地
-- “红松引种”造林地
-- “班克松引种”造林地
-- “余火清除机”获国家发明专利,已在我区推广应用
-- “山场纹盘机装车发电照明装置”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创经济效益4200万元,为所创收30万元
-- “羊肚菌生长条件及栽培方式的选择”获地区抖技进步一等奖
-- “东北地区年产百万株容器苗工厂化育苗技术”课题容器苗造林也基地2000亩造林地现场
-- “榨蚕放养引进推广”获得成功
-- “贮木场照明技术”获国家专利,共创经济效益500万元,为所创收10万元
-- “贮木场归装机技术改造架轩机”作业现场
-- 毛尖蘑人工栽培获得成功
-- “食用菌栽培技术”成为立所项目,上图为人工栽培滑菇
-- 所长马文海在每年—次的科技大集上,为群众咨询服务
-- 科学研完硕果累
-- 闫国荣书记在哈洽会字仪式上和法国专家苏悌·多米尼克约祝贺
-- 法国专家苏悌·多米尼克和林科所所长马文海进行约
-- 中德合作项目“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更新”二期约现场,原行署副专员刘静一、原林科所所长王守信参加约仪式
-- 林科所与俄罗斯红松专家丽玛士签订“引种西伯利亚红松”合作意向书
-- 德国专家耶斯塔特在实验基地考察
-- 加拿大林业专家叶祖豪士在实验基地考察
-- 美国小浆果专家查德儿先生在林科所进行学术交流
-- 德国专家胡伯特·席勒在林科所考察交流
-- 加拿大专家珊蒂·史加任来我所考察北美短叶松引种
--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农林及家政学院副院长弗兰西斯·叶祖豪教授(右二)与中国林木引种驯化委员会主任委员王
-- 法国专家、国际林联病虫防治小组副组长——罗克斯博士在实验基地考察森林病虫害
-- 俄罗期小浆果专家玛丽娜博士来我所学术交流
-- 在海外学人创业洽谈会上和俄罗斯专家丽玛教授签署协议
-- A、加拿大国际服务社志愿志家-潘地拉在实验基地考察北美短叶松育苗
-- B、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士杰在林科所进行落叶松综合利用学术讲座
-- C、马文海所长陪同行署副专员钟志山在澳大利亚考察林业工作
-- D、徐永波在加拿大学习考察黑云彬育苗技术
-- E、北京农学院李淑蓉教授与林科所共同进行容器苗科研工作
-- F、所科技人员参加亚太地区兽类国际学术研讨会
-- 甘河建站初期干部参加劳动情况
-- 甘河科研站全体职工欢迎军代表进驻(右二为胨永静同志,背景为科研站办公室)
-- 参加加区学校四届运动会科研站学校全体代表合影
-- 研究、审查林木鼠害鉴定材抖。图为站长陈永静(中)和科技人员在—起看材料
-- 万亩种子团建设初期进行选地、规划工作
-- 全地区第一座太阳能热水器在基地建成使用
-- 种子园建设初期,原营林局局长朱德录、副局长艾春霖视察种子园
-- 老书记李尚富退休,部分科级以上干部留影纪念
-- 东北林学院教授来所调试光珊
-- 万亩种子园建设的主力军——知识青年,21年后摄影留念,后排右七为知青队队长李广胜同志
-- 1985年广西林科所科技人员和“客器育苗及其机械化流水线”课题组成员在古里林场
-- 张玉鹏所长、张宏俊副所长在营造防火林带科研现场
-- 全国人大代表、营林室主任卢喆同志在野外采集植物标本
-- 地区科委检查“人工速生丰产林综合技术研究”试验现场
-- 涂春华(左)、许广岐(中)在呼中进行课题研究
-- 赤杨繁育技术课题工作
-- 北美短叶松造林
-- 基地女职工参加运动会
-- 大火后火烧迹地进行原木害虫熏蒸灭虫工作
-- 原林科所副所长、原地委副书记林永凯回所做科技顾问
-- 容器育苗生物量测定
-- 科技人员野外调查
-- 天然林林地施肥课题标准地调查,图为科技人员雪地午餐
-- 所全体扑火队员在扑火现场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在北京中期评估,徐永波同志汇报项目情况
-- 林科所经常召开离退休人员座谈会,征求林科所发展大计
-- 石家庄农业现代所、广西林科所、兰州林科所、内蒙、辽宁各科研单位的专家汇集实验基地,进行科研工作
-- 所党委中心学习组部分成员在进行例行的政治学习
-- 每周四下午固定的政治学习
-- 关心离退休人员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
-- 整章建制改革创新
-- 领导带头共建文明
-- 表彰先进
-- 中层干部竞聘上岗(1)演讲答辩(2)笔试现场
-- 课题竞标管理创新
-- 科技服务成果转化
-- 联同办公
-- 科技人员进行土壤化验
-- “让青春闪光”演讲会
-- 林科所资料一隅
-- 《所志》编纂人员
概述
大事记
目录
第一章 机构人员
-- 第一节 机构人员发展延革
-- 第二节 人员机构的变化情况
第二章 科学技术试验研究
-- 第一节 科研项目
-- 第二节 科研成果
-- 第三节 科技论文
-- 第四节 科研成果推广应用
-- 第五节 科技交流与合作
-- 第六节 科研条件
-- 第七节 科研管理
-- 第八节 林科所新的发展时期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专业人员培养与成长
-- 第一节 进修、培训情况(脱产、离岗学习)
-- 第二节 在岗学习培养
-- 第三节 对外输出与人才交流
-- 第四节 林科所人员结构现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森林改造建设
-- 第一节 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与管理
-- 第二节 苗木培育
-- 第三节 试验林建设与管护
第五章 附属单位
-- 第一节 实验基地
-- 第二节 林科所科技开发公司
-- 第三节 食用菌开发中心
第六章 财务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财务机构
-- 第二节 财务体制
-- 第三节 财务计划
-- 第四节 科研资金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行政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劳动管理
-- 第三节 基本建设和机械设备
第八章 党政群团
-- 第一节 党建
-- 第二节 工会工作
-- 第三节 共青团工作
附录
-- 一、林科所历年先进、模范工作者统计名录
-- 二、林科所历届规章制度
-- 三、林科所主要文件(2004年)
-- 四、仪器设备明细表
-- 五、求真求实造大势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