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临安市地名志》按照国务院颁发的《地名管理条例》,立足当代,统合古今,详今明古,详近略
远,实事求是反映临安地名的历史与现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服务。
二、全志以临安现行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时间断限上不封顶,下限断至2010年底。锦城、锦北街
道系2011年1月分设,其下限断至2011年底。重大事项记述延至搁笔。
三、采用编、章、节、目结构,首设概述,末设丛录、索引,按地名门类分别设市(县)名考与沿革、
行政区划与居民点、街路里弄、专业部门、地理实体、人工建筑、名胜古迹、地名特产、撤销的区乡镇村、
地名艺文、地名管理11编。编前设无题概述,章前视内容酌设小引。以志为主,兼容述、记、图、表、
录诸体裁。采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书面语表述,使用规范汉字。
四、各镇街道首设十六开彩色地图,直观展示该区域有关地理实体的平面分布,并设若干彩照,形象
反映主要地域特色。
五、所列地名以市(县)人民政府、市(县)地名委员会批准或认可为准。记述要素含标准名称、汉
语拼音、地名由来、历史演变、地理位置、行政归属及经济社会简况。
六、民国及民国以前之纪年,使用中国历史传统纪年,同时括注公元纪年。解放后均使用公元纪年,
志中所称“解放前(后)”指1949年5月临安、於潜、昌化县解放之曰前(后)。1949年10月1日后统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七、特定名称使用约定俗成的简称:初级、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高)级社”,农村人民公
社简称“公社”,生产大队简称“大队”,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市、乡
镇人民政府简称“市、乡镇政府”,浙江省简称“省”。在同一个节、目中首次出现用全称,随后用简称。
八、对具有全局性、影响深远且地方特色突出的重要内容如街路里弄、名胜古迹、撤销的区乡镇村、
地名特产、地名艺文等升格成编。
九、专业部门编所载企业单位是指具有地名意义和有代表性的单位,其中工业企业年销售产值亿元以
上企业均予收录。以地名冠名的农特产品均予收录。
十、地名艺文选录部分为记述、题咏境内历史、地理、景观等涉及有关地名的作品,以彰显和展示丰
富的地名文化。
十一、所列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临安市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土地、森林面积、水利、交通、
电力设施均采用有关部门2010年底数据,其他数据依据乡镇街道提供的资料。计量单位,民国时期及以
前遵从当时通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律按照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量和单位》
执行。所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0年指年销售产值500万元以上。其中锦城、锦北街道按2011年新的
统汁口径以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
十二、方位距离均为直线里程,并以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驻地为起讫点。海拔高度用1956
年黄海高程系。
-卜三、入志所用资料,广征博取于旧县志、1992年版《临安县志》、2010年版《临安市志》、1983年
版《临安县地名志》、地名普查资料和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引用旧志内容,经考证鉴别,详细注明出处。
十四、为方便查阅,正文后附“地名索引”,以各节、目首字(首字相同者按第二字,以下类推)的
笔画以及点、横、竖、撇、折笔顺依次排列。
内容时限:
0000-2011年底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目录
封面
封底
版权
《临安市地名志》编委会
图片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概述
地图
目录
第一编 市(县)名考
--
第一章 市(县)名考与沿革
----
第一节 临安市(县)
----
第二节 於潜县
----
第三节 昌化县
--
第二章 市(县)境界名变迁考
----
第一节 历史县境界名
----
第二节 临安昌化二县合并后的临安县界名
----
第三节 市界勘定
第二编 行政区划居民点
--
第一章 锦城街道
----
第一节 街道概貌
----
第二节 社区
----
第三节 居民区
----
第四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五节 住宅区
--
第二章 锦南街道
----
第一节 街道概貌
----
第二节 行政村门然村
----
第三节 住宅区
--
第三章 锦北街道
----
第一节 街道概貌
----
第二节 社区
----
第三节 居民区
----
第四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五节 住宅区
--
第四章 青山湖街道
----
第一节 街道概貌
----
第二节 居民区
----
第三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四节 住宅区
--
第五章 玲珑街道
----
第一节 街道概貌
----
第二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三节 住宅区
--
第六章 板桥镇
----
第一节 镇情概貌
----
第二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三节 住宅区
--
第七章 高虹镇
----
第一节 镇情概貌
----
第二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八章 太湖源镇
----
第一节 镇情概貌
----
第二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九章 於潜镇
----
第一节 镇情概貌
----
第二节 居民区
----
第三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四节 住宅区
--
第十章 天目山镇
----
第一节 镇情概貌
----
第二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十一章 潜川镇
----
第一节 镇情概貌
----
第二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三节 住宅区
--
第十二章 太阳镇
----
第一节 镇情概貌
----
第二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十三章 昌化镇
----
第一节 镇情概貌
----
第二节 居民区
----
第三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四节 住宅区
--
第十四章 河桥镇
----
第一节 镇情概貌
----
第二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十五章 湍口镇
----
第一节 镇情概貌
----
第二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十六章 龙岗镇
----
第一节 镇情概貌
----
第二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三节 住宅区
--
第十七章 清凉峰镇
----
第一节 镇情概貌
----
第二节 行政村自然村
--
第十八章 岛石镇
----
第一节 镇情概貌
----
第二节 行政村自然村
第三编 街路里弄
--
第一章 城区
----
第一节 锦城街道
----
第二节 锦南街道
----
第三节 锦北街道
----
第四节 青山湖街道
----
第五节 玲珑街道
--
第二章 副中心城市
----
第一节 於潜镇
----
第二节 昌化镇
--
第三章 镇
----
第一节 板桥镇
----
第二节 高虹镇
----
第三节 太湖源镇
----
第四节 天目山镇
----
第五节 潜川镇
----
第六节 太阳镇
----
第七节 河桥镇
----
第八节 湍口镇
----
第九节 龙岗镇
----
第十节 清凉峰镇
----
第十一节 岛石镇
第四编 地理实体
--
第一章 山脉
----
第一节 天目山脉
----
第二节 昱岭山脉
--
第二章 山岭谷峰畈
----
第一节 山
----
第二节 岭
----
第三节 坞谷
----
第四节 峰尖
----
第五节 畈地
--
第三章 河流
----
第一节 南苕溪
----
第二节 中苕溪
----
第三节 天目溪
----
第四节 昌化溪
----
第五节 分水江
----
第六节 三口水青坑溪
--
第四章 自然保护区
----
第一节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第二节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第三节 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
第五编 名胜古迹
--
第一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节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
第三节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第四节 市文物保护点
----
第五节 其他古关
--
第二章 旅游景区
----
第一节 天目山名胜旅游景区
----
第二节 青山湖风景旅游度假景区
----
第三节 太湖源风景旅游景区
----
第四节 大明山名胜旅游景区
----
第五节 浙西人峡谷风景旅游景区
--
第三章 革命纪念地
----
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六编 人工建筑
--
第一章 公路
----
第一节 高速公路省道
----
第二节 县(市)道
----
第三节 乡镇道
----
第四节 村道
----
第五节 古道
----
第六节 隧道
--
第二章 桥梁
----
第一节 古桥
----
第二节 杭徽高速公路桥
----
第三节 公路桥与其他道路桥
----
第四节 廊桥
--
第三章 航道
----
第一节 青航道
----
第二节 水上旅游航道
--
第四章 水库山塘
----
第一节 大中型水库
----
第二节 小(一)型水库
----
第三节 小(二)型水库
----
第四节 蓄水5万立方米以上山塘
--
第五章 其他水利工程
----
第一节 防洪工程
----
第二节 堰
----
第三节 渠道
----
第四节 灌溉引水隧洞
--
第六章 水电站
----
第一节 4万千瓦以上水电站
----
第二节 1000千瓦~5000千瓦水电站
----
第三节 960千瓦以下水电站
--
第七章 高层办公建筑大型商贸建筑
----
第一节 高层办公建筑
----
第二节 大型商贸建筑
----
第二节 公园广场
第七编 专业部门
--
第一章 经济开发区工业功能区
----
第一节 浙江省临安经济开发区省级青山湖科技城
----
第二节 东部工业功能区
----
第三节 中西部工业功能区
--
第二章 事业单位
----
第一节 大中院校
----
第二节 小学
----
第三节 幼儿园
----
第四节 成人与特殊教育学校
----
第五节 市属医院与卫生单位
----
第六节 镇(街道)医院
----
第七节 场站所中心
----
第八节 台馆院司
--
第三章 企业单位
----
第一节 工业企业
----
第二节 农业企业
----
第三节 商贸企业
----
第四节 文化企业
第八编 地名特产
--
第一章 农产品
----
第一节 临安山核桃
----
第二节 天目笋干
----
第三节 天日雷笋
----
第四节 天日青顶
----
第五节 昌化山茱萸
----
第六节 於潜白术(於术)
----
第七节 临安白果
----
第八节 天日香薯
--
第二章 水产品
----
第一节 昌化石斑鱼
----
第二节 龙潭甲鱼
--
第三章 副食品
----
第一节 斑竹寿星鸡
----
第二节 昌化小黄牛
----
第三节 天目石蛙
----
第四节 昌化石耳
----
第五节 横畈豆腐干
----
第六节 昌西豆腐干
----
第七节 天目烘青豆
--
第四章 矿产品
----
第一节 昌化石
----
第二节 临安钠基膨润土
----
第三节 昌化萤石
----
第四节 吕化钨铍
第九编 地名艺文
--
第一章 地名诗歌
----
第一节 临安地名诗
----
第二节 於潜地名诗
----
第三节 昌化地名诗
----
第四节 天目山地名诗
----
第五节 十景诗赋
--
第二章 地名散文
----
第一节 临安地名散文
----
第二节 於潜地名散文
----
第三节 昌化地名散文
----
第四节 天目山第名散文
--
第三章 地名故事
----
第一节 临安地名故事
----
第二节 於潜地名故事
----
第三节 昌化地名故事
----
第四节 天目山地名故事
第十编 撤销的区乡镇村
--
第一章 撤销的区乡镇公社
----
第一节 撤销的区
----
第二节 撤销的乡镇公社
--
第二章 撤销的行政村自然村
----
第一节 撤销的行政村
----
第二节 撤销的自然村
第十一编 地名管理
--
第一章 地名管理实施
----
第一节 地名法规建设
----
第二节 地名标准化建设
----
第三节 地名标志设置
----
第四节 地名数据库建设
----
第五节 地名规划
----
第六节 地名公共服务
--
第二章 地名普查补查与资料更新
----
第一节 地名普查
----
第二节 地名补查与资料更新
--
第三章 地名文献编纂
----
第一节 《临安县地名志》
----
第二节 《天目山地名故事》
----
第三节 地名图册
----
第四节 《临安知识词典》政协地名文史小丛书
--
第四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职责范围
丛录
--
一、文件选录
--
二、临安山地名学术论文
--
三、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地名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