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石油一厂志  第一卷

抚顺石油一厂志 第一卷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抚顺石油一厂建厂以来各时期的建设、改造、生产、管理、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历史事实。

内容时限: 1928-1988

出版时间: 1988年02月

目录

封面
抚顺石油一厂志 第一卷1928—1988
版权页

题词
-- 朱洼题词
-- 宋任窮题词
-- 题词
-- 康世恩题词
-- 李洼生题词
-- 题词
-- 题词
-- 中石化总公司总经理陈锦华题词
-- 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李人俊题词
-- 辽宁省副省长、原副厂长朱家甄题词
-- 抚顺市市长丁兆民题词
-- 中共抚顺市委书记刘振华题词
-- 抚顺市副市长戈彦题词
-- 抚顺石化公司党委副书记、原厂长赵玉鹏题词
-- 抚顺石化公司经理孙忠诚题词
-- 原厂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丁冬放题词
-- 原厂长、石油工业部司长甘宁题词
-- 辽宁省人大副主任、原厂总工程师顾敬心题词
-- 原厂党委书记、胜利油田副指挥李雨轩题词
-- 原厂长、燕山石化公司党委书记兰丕炜题词
-- 中石化总公司部主任、原厂长叶忠贵题词
-- 原副厂长、石油工业部司长薛秀川题词
-- 厂长王庆三题词
-- 厂党委书记时崇光题词
石油一厂地理位置图
图片
-- 石油一厂厂区鸟瞰
-- 厂区概貌
---- 东厂区鸟瞰
---- 西厂区鸟瞰
---- 厂南门
---- 厂办公楼
---- 厂区花池
-- 领导视察
---- 国家经委主任吕东来厂视察
---- 中石化总公司经理陈锦华来厂视察
---- 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孙晓风来厂视察
---- 辽宁省副省长、原副厂长朱家甄来厂视察
---- 中石化总公司副总经理盛华仁来厂视察
---- 中石化总公司副总经理张皓若来厂视察
---- 抚顺市市长丁兆民,市人大主任李盛图来厂视察
---- 原厂长、石油工业部司长甘宁来厂视察
---- 中共抚顺市委书记刘振华来厂视察
---- 辽宁省人大副主任顾敬心来厂视察
-- 友好往来
---- 厂领导同外商进行贸易恰谈
---- 美国专家来厂工作
---- 厂领导出国考察
---- 日本外宾来厂参观
-- 荣誉称号
-- 生产指挥
---- 厂领导研究工作
---- 总工程师办公会
---- 调度中心
-- 民主管理
---- 党代会
---- 职代会
---- 职工议政
-- 炼油装置
---- 页岩干馏装置
---- 西蒸馏装置
---- 东蒸馏装置
---- 延迟焦化装置
---- 微机控制室
---- 热裂化装置
---- 催化裂化装置
---- 催化裂化夜景
---- 催化裂化装置主控室
---- 铂铼重整装置鸟瞰
---- 铂铼重整装置压缩机室
---- 软蜡裂解装置
---- 石蜡加氢精制装置
---- 石蜡立式发汗装置
-- 公用系统
---- 1、装油栈桥
---- 2.输油管道
---- 3.球型贮罐
---- 4.产品外运
---- 1.污水净化场
---- 2.循环水场
---- 3.蒸汽动力站
---- 4.发电机组
---- 配电中心
---- 通讯中心
---- 公路运输
-- 科学研究
---- 电子计算机中心
---- 环保监测
---- 新产品开发
---- 质量检验
-- 工程建设
---- 起吊
---- 机械加工
---- 装置检修
---- 设备安装
-- 文化教育
---- 远航文化宫
---- 文艺演出
---- 职工运动会
---- 电化教学
---- 职工学校
---- 卫星地面接受站
---- 化学实验室
---- 国画
---- 书法
---- 版画
-- 生活福利
---- 生活区远眺
---- 西戈生活小区
---- 后戈生活小区
---- 前戈生活小区
---- 1.远航宾馆
---- 2.医院主楼
---- 3.倒班宿舍
---- 4.老年宫
---- 前戈幼儿园
---- 智力游戏
---- 托儿所
---- 西戈幼儿园
-- 集体企业
---- 1.乙炔生产厂
---- 2.艺术蜡
---- 3.饮料厂
---- 4.食品加工厂
-- 修志人员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 第一章 基本厂情
-- 第二章 突出贡献
-- 第三章 厂区地理
----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第二节 经济地理
-- 第四章 建国前的制油厂(1928~1948年)
---- 第一节 页岩油工业研究与实验(1909~1927年)
---- 第二节 我国第一个页岩油工厂(1928~1942年)
---- 第三节 制油厂的衰落(1943~1948年)
-- 第五章 奋发图强恢复生产(1949~1952年)
---- 第一节 生产恢复过程
---- 第二节 管理体制的初建
---- 第三节 恢复时期的技术进步
-- 第六章 发挥优势增产石油(1953~1957年)
---- 第一节 扩大页岩油生产能力
---- 第二节 提高技术水平
---- 第三节 加强企业管理
---- 第四节 “一五”期间的主要成就
-- 第七章 在发展中调整(1958~1962年)
---- 第一节 发展生产措施
---- 第二节 整顿设备会战
---- 第三节 改革管理体制
---- 第四节 调整组织机构
---- 第五节 “二五”期间主要成就
-- 第八章 在调整中前进(1963—1965年)
---- 第一节 会战成果的巩固
---- 第二节 加工装置的技术改造
---- 第三节 润滑油脂生产的发展
---- 第四节 管理体制的调整
-- 第九章 在艰难中恢复生产(1966~1970年)
---- 第一节 调整后的生产发展
---- 第二节 艰难曲折的三年
---- 第三节 混乱后的发展
-- 第十章 装置改造产量翻番(1971~1975年)
---- 第一节 装置改造
---- 第二节 增产节 约
---- 第三节 整顿管理
-- 第十一章 挖掘内涵增加效益(1976~1980年)
---- 第一节 创办大庆式企业
---- 第二节 继续扩大装置能力
---- 第三节 挖掘生产潜力
---- 第四节 狠抓企业管理
-- 第十二章 整顿改革搞活企业(1981~1985年)
---- 第一节 企业全面整顿
----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节 搞活企业经济
---- 第四节 老厂技术改造
---- 第五节 管理现代化
-- 第十三章 发展振兴再展宏图(1986~1988年)
---- 第一节 工程建设
---- 第二节 深化改革
---- 第三节 企业升级
---- 第四节 奋斗目标
------ 附1:历年荣获国家、省、市、局级先进单位称号录
------ 附2:工厂名称沿革
第二篇 大事记
-- (1948~1987年)
-- 附录(1909~1947年)
第三篇 生产
-- 第一章 基本情况
---- 第一节 生产现貌
---- 第二节 建国前的生产
---- 第三节 建国后生产大发展
---- 第四节 企业由生产型逐步转为生产经营型
---- 第五节 改炼沈北原油
---- 第六节 干馏生产全部停产
-- 第二章 生产指挥系统
---- 第一节 生产组织
---- 第二节 总调度室
---- 第三节 生产会议
------ 附:生产系统图表
-- 第三章 页岩油生产系统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原矿车间
---- 第三节 东原油车间
---- 第四节 西原油车间
---- 第五节 硫铵车间
---- 第六节 轻质油车间
---- 第七节 硫酸车间
---- 第八节 其它干馏装置
-- 第四章 燃料油生产系统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东蒸馏车间
---- 第三节 西蒸馏车间
---- 第四节 热裂化车间
---- 第五节 焦化车间
---- 第六节 铂重整车间
---- 第七节 加氢车间
---- 第八节 催化车间
---- 第九节 其它加工装置
-- 第五章 石蜡生产系统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石蜡生产演变过程
---- 第三节 分蜡车间
---- 第四节 石蜡车间
-- 第六章 特种润滑油脂生产系统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生产演变过程
---- 第三节 合成润滑油的生产
---- 第四节 润滑脂的生产
---- 第五节 制桶和包装
---- 第六节 拆除的设备
-- 第七章 生产辅助系统
---- 第一节 供排水车间
---- 第二节 水净化车间
---- 第三节 锅炉车间
---- 第四节 热电站
---- 第五节 电工车间
---- 第六节 仪表车间
---- 第七节 油品车间
---- 第八节 油库车间
---- 第九节 储运输和运销科、成品车间
---- 第十节 汽车运输和汽车队
---- 第十一节 通讯和通讯科
-- 第八章 生产维修和检修系统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生产检修与维修
---- 第三节 配件加工
---- 第四节 工程公司
---- 第五节 检修大队
---- 第六节 土木大队
---- 第七节 维修一队
---- 第八节 压力容器制造车间
---- 第九节 金工车间
---- 第十节 防腐车间
---- 第十一节 修建工程队
第四篇 经营管理
-- 第一章 基本情况
---- 第一节 领导体制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经营管理
-- 第二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计划的编 制
---- 第三节 计划指标体系
---- 第四节 计划的执行与控制
---- 第五节 原材料消耗定额管理
---- 第六节 统计工作
---- 第七节 工业普查
-- 第三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成本管理
---- 第三节 固定资产管理
---- 第四节 流动资金管理
---- 第五节 专用资金管理
---- 第六节 建国以来企业自有资金的演变
---- 第七节 财务管理制度
-- 第四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物资供应计划管理
---- 第三节 物资采购
---- 第四节 仓库管理
---- 第五节 物资领取与发放
---- 第六节 清仓利库
---- 第七节 物资管理制度
-- 第五章 销售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销售计划
---- 第三节 销售方式
---- 第四节 销售管理制度
-- 第六章 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劳动组织和定员
---- 第三节 劳动定额
---- 第四节 工资管理
---- 第五节 招工与劳动力分配
---- 第六节 劳动纪律
---- 第七节 劳动工资管理制度
-- 第七章 机械设备动力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设备管理
---- 第三节 动力管理
---- 第四节 设备检修管理
---- 第五节 压力容器管理
---- 第六节 设备防腐
---- 第七节 抗震加固与测震
---- 第八节 设备管理制度
-- 第八章 基本建设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基本建设计划与统计
---- 第三节 基本建设施工管理
---- 第四节 基本建设管理制度
-- 第九章 能源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能源构成与消耗
---- 第三节 节 能技术改造及效果
---- 第四节 能源管理制度
-- 第十章 计量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公用计量
---- 第三节 进出厂及厂际计量
---- 第四节 三级计量管理
---- 第五节 计量定级升级工作
---- 第六节 计量管理基础工作
---- 第七节 计量管理制度
-- 第十一章 安全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安全教育
---- 第三节 现场安全管理
---- 第四节 防火管理
---- 第五节 安全检查
---- 第六节 劳动保护管理
---- 第七节 事故处理
---- 第八节 安全规章制度
-- 第十二章 环保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 第三节 环境监测
---- 第四节 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
---- 第五节 环保管理制度
-- 第十三章 现代化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管理方法现代化
---- 第三节 管理手段现代化
---- 第四节 经济责任制
-- 第十四章 全面质量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
---- 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教育
---- 第四节 群众性质量管理
---- 第五节 产品质量创优
---- 第六节 质量信息管理
---- 第七节 用户服务
---- 第八节 标准化管理
---- 第九节 质量管理制度
第五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科学技术发展基本情况
---- 第一节 科学技术管理系统
---- 第二节 科技发展概况
---- 第三节 目前科技人员的数量及素质
-- 第二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科技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长远发展规划
---- 第三节 工艺技术管理
---- 第四节 技术措施管理
---- 第五节 技术革新的管理
-- 第三章 科技服务
---- 第一节 总图规划管理
---- 第二节 科技情报
---- 第三节 科技档案
-- 第四章 科学研究
---- 第一节 科研机构
---- 第二节 科研计划管理
---- 第三节 科技成果管理
---- 第四节 科技成果及其它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 第五节 科研协作与交流
---- 第六节 科研管理制度
-- 第五章 设计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设计任务及设计程序
---- 第三节 设计成果
---- 第四节 设计现场服务
---- 第五节 设计管理制度
-- 第六章 产品质量检验
---- 第一节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 第二节 产品质量的技术标准
---- 第三节 产品质量技术检验
---- 第四节 产品质量检查
---- 第五节 剧毒药品的管理
---- 第六节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 第七章 科技队伍及活动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第二节 科协、技协及学会活动
---- 第三节 历届科技大会简介
---- 第四节 科技咨询
第六篇 党政工作
-- 第一章 党委组织及工作综述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党委工作部门的设置
---- 第三节 党委主要工作
---- 第四节 党委自身建设
---- 第五节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 第二章 党的组织工作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党的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发展新党员工作
---- 第四节 基层党支部建设
---- 第五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三章 党的宣传理论工作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宣传鼓动工作
---- 第三节 党员教育工作
---- 第四节 职工思想教育工作
---- 第五节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 第六节 党校
---- 第七节 党的统战工作
-- 第四章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三节 纪律检查工作
-- 第五章 干部工作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干部来源
---- 第三节 干部管理工作演变
---- 第四节 后备干部的培养与考察
---- 第五节 退居二线干部工作
---- 第六节 离休干部工作
-- 第六章 信访、落实政策、人民调解工作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信访工作
---- 第三节 落实政策工作
---- 第四节 人民调解工作
-- 第七章 职工代表大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历次职工代表大会
---- 第三节 民主管理
-- 第八章 工会工作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工会组织工作
---- 第三节 工会宣传工作
---- 第四节 劳动竞赛
---- 第五节 技术协作活动
---- 第六节 职工生活工作
---- 第七节 女工工作
---- 第八节 职工退休管理工作
-- 第九章 共青团工作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团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团的组织工作
---- 第四节 团的宣传工作
---- 第五节 共青团有较大影响的活动
-- 第十章 民兵、人防工作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民兵组织
---- 第三节 民兵武器装备管理
---- 第四节 民兵军事训练及表演
---- 第五节 民兵工作“创先”活动
---- 第六节 人民防空组织
---- 第七节 人民防空工程
-- 第十一章 治安保卫工作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保卫机构
---- 第三节 治保组织
---- 第四节 生产要害保卫
---- 第五节 治安管理
---- 第六节 守卫工作
---- 第七节 经济民警工作
---- 第八节 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 第十二章 档案、保密工作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文书档案
---- 第三节 人事干部档案
---- 第四节 保密工作
-- 第十三章 政工部门
---- 第一节 党委办公室
---- 第二节 组织部
---- 第三节 宣传部
---- 第四节 纪委
---- 第五节 工会
---- 第六节 团委
---- 第七节 武装部
---- 第八节 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办公室
---- 第九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十节 公安分处
---- 第十一节 老干部科
---- 第十二节 机关党总支
-- 第十四章 行政科室
---- 第一节 厂长办公室
---- 第二节 总工程师办公室
---- 第三节 计划科
---- 第四节 机械动力科
---- 第五节 基本建设科
---- 第六节 财务科
---- 第七节 劳动工资料
---- 第八节 安全技术监察科
---- 第九节 安全生产监察委员会办公室
---- 第十节 干部科
---- 第十一节 环境保护科
---- 第十二节 计量管理科
---- 第十三节 企业管理办公室
---- 第十四节 电子计算机中心站
---- 第十五节 质量检查科
---- 第十六节 供应科
---- 第十七节 运销科
---- 第十八节 房产科
---- 第十九节 行政科
---- 第二十节 计划生育办公室
第七篇 文化教育
-- 第一章 文化教育基本情况
-- 第二章 职工教育
----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沿革
---- 第二节 教育组织系统
---- 第三节 业余文化教育
---- 第四节 职工中高等专业教育
---- 第五节 职业高中
---- 第六节 技工学校
---- 第七节 专业培训
-- 第三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子弟中学
---- 第三节 幼儿教育
-- 第四章 职工文化娱乐活动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业余文娱活动
---- 第三节 业余文艺创作
---- 第四节 俱乐部及远航文化宫
---- 第五节 图书馆
---- 第六节 老年官
-- 第五章 职工体育活动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运动会
---- 第三节 职工体育活动
-- 第六章 新闻通讯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通讯报道工作
---- 第三节 石油一厂报
---- 第四节 广播站
---- 第五节 印刷所
-- 第七章 闭路电视
---- 第一节 电化教学
---- 第二节 有线电视台
第八编 职工福利
-- 第一章 概况
-- 第二章 职工住宅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职工住宅增建
---- 第三节 住宅管理
---- 第四节 住宅供暖、供水、供电
---- 第五节 住宅修缮
---- 第六节 职工宿舍
-- 第三章 液化石油气供应及管理
---- 第一节 燃料气车间
---- 第二节 液化石油气灌装、发放程序
---- 第三节 液化石油气的应用
-- 第四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职工医院
---- 第二节 预防
---- 第三节 医疗
---- 第四节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五章 计划生育工作
-- 第六章 职工福利设施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职工食堂
---- 第三节 托儿所、幼儿园
---- 第四节 浴池、理发
---- 第五节 招待所
---- 第六节 远航宾馆
---- 第七节 职工通勤客车
-- 第七章 农副业
-- 第八章 住宅区总体规划及实施
---- 第一节 规划制定
---- 第二节 规划布局
---- 第三节 规划实施
第九篇 集体企业
-- 第一章 集体企业发展基本概况
---- 第一节 现状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集体企业“七五”发展规划
-- 第二章 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建筑安装
---- 第四节 自营生产
---- 第五节 劳务
---- 第六节 经营管理
---- 第七节 职工教育
---- 第八节 党群工作
-- 第三章 生活服务公司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自营服务网点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 第五节 职工教育
---- 第六节 党群工作
-- 第四章 福利综合厂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现状
第十篇 友好往来
-- 第一章 外事工作概况
-- 第二章 历年参观石油一厂的外宾、港澳同胞
---- 第一节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 第二节 党的创建人和领导人
---- 第三节 省部委级
---- 第四节 经济、贸易、技术考察代表团
---- 第五节 党政军代表团
---- 第六节 新闻、文艺、体育代表团
---- 第七节 华侨、港澳同胞团体及个人
---- 第八节 友好人士团体及个人
-- 第三章 来厂工作的外国专家
-- 第四章 出国人员
第十一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杨伟
---- 唐海
-- 第二章 人物录
-- 第三章 人物表
第十二篇 杂记
-- 第一章 政治、经济、科技专著及文艺作品
---- 第一节 出版书籍
---- 第二节 各类专业会议发表的论文及获奖论文
---- 第三节 各类杂志发表的论文
---- 第四节 文艺作品
-- 第二章 专文特载
-- 第三章 修志始末
-- 《抚顺石油一厂志》编纂委员会
-- 《抚顺石油一厂志》编纂办公室
-- 《抚顺石油一厂志》编辑人员
《抚顺石油一厂志》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