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古代道路、近代公路、桥梁、恢复和开始建设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国防公路和县级公路同步发展时期、公路建设大发展时期等。
内容时限:
0000-1986
目录
封面
门头沟区公路史
图片
--
1-0-1 峰口庵遗址
--
1—1—1卢潭大路石道
--
1一1—2戒台寺
--
1—1—3王平口遗址
--
1—1—4麻王大路蹄痕
--
1—1—5沿河城敌台
--
1—2—1西峰岭“警备路”
--
2—1—1南雁公路
--
2—1—2大镇公路
--
2—1—3潭柘寺
--
2—1—4拦河闸公路桥
--
2—2—1男同志运料
--
2—2—2女同志运料
--
2—2—3起重吊杆
--
2—2—4运土滑车
--
2—2—5张家庄支线
--
2—2—6京兰公路(三雁段)
--
2—2—7军温公路
--
2—2—8东方红隧道
--
2—2—9青白口大桥
--
2—3—1三石公路
--
2—3—2门头沟支线
--
2—3—3京原公路
--
2—3—4上燕路
--
2—3—5城子立交桥
--
2—4—1三石公路复线
--
2—4—2双峪路
--
2—4—3妙峰山路
--
2—4—4塔岭淘大桥
--
2—4—5三家店大桥维修
--
2—4—6路用材料加工站
--
2—4—7小修维护
--
2—4—8 清水道班
--
2—5—1养路费征收站路检
--
潘琪同志原任交通部副部长,现侨交通部顾问,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
--
贾一平同志原任北京市建工部副部长现任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公路学会理事长。
--
董春生同志系门头沟区区长
--
刘志恒同志原任门头沟区长现任门头沟区政协主席
北京市交运输局公路管理处公路史编审委员会
门头沟公路管理所编史领导小组
《门头沟区公路史》编写组
序
序二
目录
前言
概述
--
门头沟区沿革表
上篇古近代道路史(906-1948)
--
第一章古代道路(906-1911)
----
第一节道路之缘起
----
第二节卢沟桥至潭柘寺大路
----
第三节麻峪至王平口大路
----
第四节西山大路
----
第五节庞村至潭柘寺路
----
第六节妙峰山路
------
一、修建缘起
------
二、路线走向
------
三、道路维修
----
第七节斋堂至沿河城路
----
第八节芹峪至淤白路
----
第九节渡口
------
门头沟地区古代道路、渡口示意图
--
第二章近代公路、桥梁(1912-1948)
----
第一节公路的出现
------
一、京门公路的修建
------
二、历次维修
----
第二节现代化桥梁的兴建
----
第三节日本侵略军修筑的“警备路”
------
一、庞潭路
------
二、卢沿路
------
三、落沿路
------
四、傅龙路
------
五、军沿路
----
第四节青白口大桥的兴建
----
第五节抗日军民的破交斗争
------
民国时期门头沟地区的公路及“警备路”路线示意图
下篇现代公路史(1949-1986)
--
第一章恢复和开始建设时期(1949-1957)
----
第一节平门公路的修复和山区公路的兴建
------
一、平门公路的修复和改善
------
二、山区干线公路的兴建
--------
京门公路历次改线示意图
--------
1、南雁公路
--------
2、大镇公路
------
三、旅游公路的出现
--------
1、潭柘寺和戒台寺简介
--------
2、门潭公路
--------
3、戒台寺支线
----
第二节第一座现代化闸桥——永定河拦河闸公路桥的建成
------
附:1949-1957年门头沟区公路路线示意图
--
第二章初步发展时期(1958-1966)
----
第一节山区公路的进一步发展
------
一、斋堂公路
------
二、潭阳公路
------
三、张家庄支线
------
四、三雁公路
--------
主要技术指标
------
五、军温公路
------
六、安清路
------
七、上清水至孔涧段
--------
主要技术指标
----
第二节本市最长的隧道——东方红隧道问世
------
一、修建经过
--------
附表
------
二、经验教训
----
第三节渣油路面的试验和第一条渣油路的诞生
----
第四节干线公路的改善
------
一、门潭公路
------
二、京门公路
----
第五节渡口的演变和桥梁的新建与改建
------
一、渡口改建桥梁
------
二、下马岭公路桥的兴建
------
三、青白口大桥的改建
----
第六节养路管理机构的建立、健全和养护工作的开展
------
京兰公路担礼至东方红隧洞段交通事帮统计表(1969——1986)
------
附:1958-1966年门头沟区公路路线示意图
--
第三章国防公路和县级公路同步发展时期(1967-1976)
----
第一节国防公路的兴建
------
一、京兰公路通车
--------
京兰公路示意图
--------
附表
------
二、三石公路及门头沟支线的形成
--------
1.三石公路
--------
2.门头沟支线
------
三、京原公路竣工
------
四、潭柘寺支线的易名
----
第二节掀起修建县、乡公路的新高潮
------
一、县级公路建设
--------
1.田芹路
--------
2.水担路
--------
3.王北路
--------
4.大灰厂路
--------
5.潭北路
--------
6.双峪路
--------
7.下清路
--------
8.黄塔路
--------
9.上苇甸路
------
二、乡公路的修建
--------
1.上燕路
--------
2.灵山路
--------
3.涧沟路
------
三、密云会议
----
第三节实现桥梁永久化
------
一、麻峪大桥的新建
------
二、韭园桥的兴修
------
三、军响漫水桥的建成
----
第四节公路立交桥的建设
------
一、城子立交桥
------
二、军庄立交桥
----
第五节养护机构的扩大和调整
------
附:1967-1976年门头沟区公路路线示意图
--
第四章公路建设大发展时期(1977-1986)
----
第一节干线公路的改善
------
一、京兰公路补强、加宽
------
二、三石公路的改建
------
三、京原公路的翻修
------
四、军温公路的拓宽
------
五、三石公路复线(滨河路)的兴建
----
第二节县级公路的兴建与改建
------
一、高沿路的兴建
------
二、军吕路的兴建
------
三、下清路的续建
------
四、双峪路的扩建
------
五、门头沟支线的拓宽
------
六、雁翅火车站路的改建
------
七、水担路的建桥与改建
------
八、潭柘寺支线的翻修
----
第三节掀起修建乡公路的高潮实现村村通汽车
------
一.梯子村路胜利通汽车
------
二.妙峰山路的新、改建
--------
1、修建原因
--------
2、修建经过
附:乡队公路一览表
乡队公路调整统计表
已通客运班车大队统计表
----
第四节桥梁的维修、新建和改建
------
一、塔岭沟大桥的维修
------
二、清水涧桥的扩建
------
三、青自口大桥加固
------
四、下苇甸桥的改建
------
五、三家店大桥焕发青春
------
六、野溪大桥的新建
------
七、下马岭桥的加固
------
附:门头沟区桥梁一览表
----
第五节公路科研的发展和技术革新成果
------
一、试验室的建立
------
二、粉煤灰路基材料的试验成功
------
三、路用材料加工站的诞生
------
四、实现养路机械化
------
五、沥青摊铺机的试制成功
----
第六节养护管理的加强和半机化施工
------
一、调整机构、壮大队伍
--------
门头沟公路管理所
------
二、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
三、道班的一面旗帜
------
四、机械化施工
--------
附表
----
第七节路政管理加强,路况路容一新
------
兹将1981年至1986年所历年的路政工作在取缔违章罚款情况统计如下:
----
第八节公路绿化
------
门头沟区1986年绿化统计表
------
附:1977-1986年门头沟区公路路线示意图
--
第五章专题论述
----
第一节养路费的征收和使用
------
一、养路费征收站的沿革
------
二、养路费的征收
--------
本区每年征收养路费是按市处下达的计划进行征收的,兹将历年征收情况列表如下:
------
三、养路费的使用
--------
兹将1982年至1986年五年间的养路费收支情况列表如下,
----
第二节职工教育与培训
----
第三节门头沟公路管理所历届领导人
------
附:门头沟公路管理所历届领导人一览表
录附:门头沟区公路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