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焦作市委党校志(1957-2007)

中共焦作市委党校志(1957-2007)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是记述中共焦作市委党校源起、演变和发展进程的党校教育专业志书。二、本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继承历史,反映现实,凝聚人心,加快发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纂集翔实的资料、数据,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相统一,系统准确地反映中共焦作市委党校的源起、演变、发展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57-2007

目录

封面
中共焦作市委党校志(1957-2007)
中共焦作市委党校志编纂委员会
序言
凡例
题词
-- 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题词
-- 焦作市委书记铁代生题词
-- 焦作市委副书记、市长路国贤题词
-- 河南省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黄亮宜题词
图片
-- 中共焦作市委党校地理位置图
-- 中共焦作市委党校校园示意图
-- 1979年焦作市委党校办公旧址
-- 1997年竣工的焦作市委党校综合办公楼
-- 焦作市委党校大门外景
-- 2002年1月2日落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塑像
-- 2002年1月2日落成的“实事求是”校训书壁
-- 美丽宽敞的校园
-- 2005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中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孙晓群(
-- 2005年6月6日,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中)在焦作市委党校视察
-- 2006年3月8日,河南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李清林(中)在焦作市委党校视察并与校领导合影
-- 2005年4月9日,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叶冬松(右一)在焦作市委党校视察
-- 2006年9月9日,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叶青纯(中)在焦作市委党校视察
-- 2002年1月13日,河南省副省长、时任焦作市委书记秦玉海(前左一)在焦作市委党校视察
-- 2006年8月16日,焦作市委书记铁代生(左三)在焦作市委党校视察
-- 2007年7月5日,焦作市委副书记、市长路国贤(前左二)在焦作市委党校视察
-- 2001年11月8日,河南省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黄亮宜(中)在焦作市委党校视察
-- 2005年9月20日,焦作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杨树平(右三),焦作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建华(左一
-- 2002年1月20日,省辖市市委党校大专体制规格评委会到焦作市委党校评估验收
-- 2002年1月20日,省辖市市委党校大专体制规格评委会领导和焦作市领导为焦作市委党校“实事求是”校训
-- 2003年8月9日,全省党校校长会议现场会在焦作市委党校举行
-- 2006年1月17日,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安平(右二)在焦作市委党校视察
-- 2005年5月19日,焦作市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在焦作市委党校揭牌
-- 2004年9月28日,焦作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在焦作市委党校揭牌
-- 2007年5月16日,焦作市社会主义学院在焦作市委党校揭牌
-- 2005年1月28日,焦作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在焦作市委党校揭牌
-- 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
-- 校领导与教职工代表探讨党校改革
-- 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
-- 教师深入企业调研
-- 焦作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杨树平(右)为焦作市委党校兼职教授颁发聘书
-- 焦作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杨树平与焦作市委党校首批兼职教授合影留念
-- 焦作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杨树平(右)为焦作市委党校优秀教职工颁奖
-- 定期举办教研论坛
-- 召开科研工作座谈会
-- 河南省委党校领导巡视考场
-- 课件教学
-- 新录用公务员在党校培训时向国旗宣誓
-- 学员模拟面试
-- 在职研究生班结业典礼
-- 2006年12月11日,焦作市文明办检查指导焦作市委党校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 2006年12月1日,河南省建设厅检查验收焦作市委党校省级园林单位创建工作
-- 2007年7月13日,河南省委组织部党校教学水平调研组在焦作市委党校调研
-- 入党宣誓仪式
-- 参加焦作市歌咏比赛
-- 举办书画摄影展
-- 举行篮球邀请赛
-- 恬静的阅览室
-- 温馨的学员楼
-- 多功能学术报告厅
-- 美丽的校园风光
-- 荣誉附图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制沿革
-- 第一节 党组织沿革
---- 校党委沿革
---- 党委办事机构沿革
---- 校纪委沿革
---- 机关党组织沿革
-- 第二节 行政组织沿革
---- 领导体制沿革
---- 内设机构沿革
-- 第三节 编制沿革
---- 编制管理
---- 编制沿革
第二章 校园与校舍
-- 第一节 原校园校舍
-- 第二节 新校园校舍建设
---- 校园规划
---- 基础设施建设
---- 绿化工程
第三章 干部培训
-- 第一节 班次设置
-- 第二节 教学方针与教学方法
---- 教学方针
---- 教学方法
-- 第三节 课程设置与学习内容
---- 课程设置
---- 学习内容
第四章 函授教育
-- 第一节 创办与发展
-- 第二节 教育体制与管理机构
-- 第三节 专业学制课程
-- 第四节 管理
---- 招生管理
---- 教务管理
---- 考务管理
---- 学籍管理
---- 教材管理
---- 教学管理
---- 班级管理
---- 党性教育
-- 第五节 联合办学
第五章 师资队伍建设
-- 第二节 师资培养
---- 知识更新
---- 学术砺练
---- 社会实践
---- 课堂练兵
---- 师德培养
-- 第三节 考核晋级
-- 第四节 尊师重教
---- 政治尊重
---- 工作支持
---- 生活关心
---- 职称评定
第六章 教学管理
-- 第一节 体制机构职能
---- 管理体制
---- 教管机构
---- 管理职能
-- 第二节 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
---- 教学计划的编制
---- 教学计划的组织实施
---- 教学计划内容
-- 第三节 管理制度
---- 主体班任课制度
---- 专题申报制度
---- 备课制度
---- 试讲制度
---- 听课制度
---- 评教制度
-- 第四节 学员管理
---- 管理机构
---- 入学管理
---- 考勤考绩
---- 学籍管理
第七章 科研校刊
-- 第一节 机构
---- 科研处
---- 学术委员会
-- 第二节 制度建设
-- 第三节 科研活动
---- 理论研讨会
---- 科研成果展评
---- 市情科研
---- 科研讲座
-- 第四节 科研成果
-- 第五节 校刊
---- 创办
---- 栏目设置
---- 作用发挥
---- 发行
---- 社会影响
第八章 图书资料
-- 第一节 图书管理机构
---- 机构沿革
---- 主要负责人
-- 第二节 设施
-- 第三节 馆藏
---- 图书
---- 资料
---- 报刊
---- 经费
-- 第四节 读者工作
---- 借阅制度
---- 资料信息服务
---- 服务方式改进
-- 第五节 专业队伍建设
第九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
---- 形势政策教育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 第二节 第二教育课堂的建设和利用
-- 第三节 创文明校园活动
第十章 人事工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人员概况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干部流动
---- 干部考核
---- 竞争上岗
-- 第四节 专业技术职务管理
-- 第五节 工人管理
-- 第六节 离休退休管理
-- 第七节 工资福利
---- 工资调整
第十一章 后勤保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历史沿革
---- 收支情况
---- 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方式
---- 制度建设情况
----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 财务档案工作
-- 第三节 校舍管理
-- 第四节 水、电、暖管理
---- 供水
---- 供电
---- 供暖
---- 水、电、暖管理
-- 第五节 服务设施管理
---- 公用浴室管理
---- 茶炉房管理
---- 闭路电视管理
---- 液化气管理
---- 自行车棚管理
-- 第六节 设备物品管理
---- 物品设备的配置
---- 物品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 第七节 食堂管理
---- 历史沿革
---- 伙食管理
---- 设备购置
---- 设施建设
---- 伙食财务管理
---- 伙食管理工作的改革
-- 第八节 车辆管理
---- 车辆的购置和使用
---- 车辆及驾驶人员的管理
-- 第九节 通讯管理
-- 第十节 医疗保健
---- 机构设置
---- 医疗卫生工作
---- 教职工保健工作
---- 医疗费管理
---- 医药费报销
-- 第十一节 卫生管理
-- 第十二节 后勤队伍建设
---- 人员状况
---- 队伍建设
第十二章 校办产业
-- 第一节 校办工厂
-- 第二节 校办经济实体及机构
第十三章 人物
-- 第一节 历任校领导简介
---- 孙平
---- 尉延芳
---- 张自如
---- 赵登堂
---- 黄瑜璋
---- 邢宪和
---- 李必成
---- 沈明莹
---- 李俊彦
---- 刘洪欣
---- 高玉柱
---- 顾国
---- 李志立
---- 邱仁旺
---- 陈宗林
---- 常安民
---- 申政
---- 王子林
---- 程学纪
---- 杨家卿
---- 苗培恩
---- 张瑞生
---- 王晓葆
-- 第二节 各处、室、部领导简介
---- 刘健珍
---- 李琦
---- 买银鹏
---- 张喜科
---- 皇甫幼洪
---- 毕康健
---- 冯立新
-- 第三节 教授、副教授、专家简介
---- 张秀枝
---- 武瑞玲
---- 黄瑜璋
---- 陈毅民
---- 陈海英
---- 赵先海
---- 余学文
---- 吴希贤
---- 高广福
---- 吴希章
---- 李必成
---- 王国祺
---- 李建伟
---- 张晓琴
---- 雒嘉年
---- 李东育
---- 李松泉
---- 胡百兰
---- 贾三学
---- 皇甫幼洪
---- 苗培恩
---- 江长顺
---- 秦有德
---- 唐江莉
---- 毕康健
---- 张喜科
---- 刘世安
---- 张瑞生
---- 王国忠
---- 杨胜利
---- 亢保平
---- 张艳莉
---- 卢有枝
---- 郑冬生
---- 秦待见
---- 杨家卿
---- 冯立新
---- 邢文利
---- 秦月季
---- 刘健珍
---- 杨继红
---- 范沁河
---- 余青
---- 徐毅
---- 张小雨
---- 皇甫宝霞
---- 李全意
---- 赵国松
---- 任耀杰
---- 刘国重
---- 申玉臣
---- 秦红霞
-- 第四节 省市级先进人物简介
---- 杨家卿
---- 苗培恩
---- 张瑞生
---- 张秀枝
---- 李琦
---- 李建伟
---- 秦有德
---- 甄福贵
---- 申伟杰
---- 马长安
---- 刘国营
---- 买银鹏
---- 韩长明
---- 郑冬生
---- 皇甫幼洪
---- 张艳莉
---- 张喜科
---- 杨继红
---- 李咏玲
---- 卜莲玉
---- 亢保平
---- 武瑞玲
---- 范沁河
---- 卢有枝
---- 张小雨
---- 张红聪
附录:文献资料
--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
-- 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
--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
-- 关于焦作市委党校机构规格的通知
-- 关于李俊彦同志任职的通知
-- 焦作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共焦作市委党校(焦作市行政学院)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
-- 关于杨家卿等五位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