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黄冈市工商行政管理专志,史无前笈可据。故编纂仅以多年四处征集的资料为基础,上起周秦,下断公元1997年。溯古详今,少数史料延至1998年。
二、本志以时序为章,横书志事为节,记,志、传并用,图、表、附兼容,共十章。
三、纪年Q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一律采用各历史朝代年号,夹注公元纪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用公元纪年。
目录
封面
《黄冈市工商行政管理志》
题词
图片
--
1994年元月,省委书记关广富(中)在黄冈地委书记田震亚的陪同下,视察我市麻城投资1300万元的大型
--
1997年,原国家工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培青(左三)到我市调研时,在东坡赤壁留影。(左一)何延祺
--
图为省委副书记杨永良为我市红安县新建市场将军城挥毫题字。
--
1997年9月,国家工商局副局长李建中(中)在省局副局长陈六斤(右一)、市局局长王克武(左一)陪同下
--
1996年10月,省委委员、省工商局局长宋育英(左一),在何延祺局长(中)的陪同下,考察我区罗田外商
--
1998年,省委委员、省工商局局长宋育英(右),在王克武局长的陪同下,考察我市红安乡镇企业七里坪毛巾
--
1991年3月,黄冈地区行署专员刘荣礼在全区第三次工商行政管理“双先”表彰会上作重要讲话。
--
省工商局局长李宗柏(中)在我局检查文明创建工作。
--
湖北省工商局副局长王淑芳(左一)在蕲春检查工作时,我局何延祺局长陪同参观李时珍陵园。
--
1991年黄冈地区第三次工商系统表彰大会期间,省工商局副局长李伟才(中)莅临黄冈,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
--
1995年省工商局副局长杨世凯(左),由我局副局长余金良(右二)陪同检查工作时,在蕲春李时珍陵园留影
--
2000年元月,市工商局正式乔迁十字街新址,图为正门掠影。
--
图为市工商局内新建的宿舍搂
--
图为市工商局内绿化草坪
--
图为市工商局生活区羊肠小道
--
图为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大厅
--
图为市工商局计算机中心
--
从1981年至1997年,全市工商系统基本建设总支出8391.8万元,各县(市)工商局、所办公和住宿
--
1997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6周年的局党组会上,党组一班人纷纷畅谈改革开放后的大好形势。左起,副
前言
序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黄冈市工商行政管理概述
第一章 周秦至隋唐之工商管理
--
第一节 市官
--
第二节 管理诸法
--
第三节 古代市场
----
一、坊市制度
----
二、军市
----
三、互市
----
四、草市
----
五、庙市
--
第四节 工商业
----
一、抑末政策
----
二、陶窑业
----
三、冶金业
----
四、造船业
----
五、纺织业
----
六、竹篾业
----
七、榷酤、榷茶、榷盐
----
八、贵族商人
----
九、常平仓
----
十、商业都市
第二章 宋元明清之工商市管
--
第一节 兵马司兼领市司
--
第二节 新法和市律
----
一、熙宁新法
----
二、市律令
----
三、编审铺户
--
第三节 厢坊制度
----
一、坊市变革
----
二、厢坊制度
--
第四节 市集
----
一、市镇
----
二、庙市
--
第五节 团行
--
第六节 官工商和民作务
第三章 晚清和太平天国的工商管理
--
第一节 清末商政
----
一、工商体制
----
二、市镇制度
----
三、工商律法
--
第二节 商会
--
第三节 近代工商业
----
一、手工业作坊和工厂
----
二、买办商业
----
三、采矿业
----
四、金融业
----
五、歇家
----
六、运输业
----
七、官榷盐运
--
第四节 天国管制
----
一、地方机构
----
二、经济衙门
----
三、设立关卡
--
第五节 经济政策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工商管理
--
第一节 工商企业
----
一、官办企业
----
二、民族资本企业
----
三、外资企业
--
第二节 合作社
--
第三节 旧式商业
----
一、商业市镇
----
二、商人团体
--
第四节 登记与管理
----
一、主管机关
----
二、注册登记
--
第五节 市场管理
----
一、市场
----
二、市价管理
----
三、物资管理
----
四、封锁禁运
----
五、度量衡管理
----
六、契约管理
--
第六节 打击投机
第五章 革命根据地的工商管理
--
第一节 经济管理机关
--
第二节 苏区工业
--
第三节 苏区商业
--
第四节 苏区市场
--
第五节 苏区经济政策
--
第六节 工商业登记
第六章 建国初期的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
一、地区工商科
----
二、县级工商科
----
三、区镇工商事务所
----
四、市场管理委员会
--
第二节 政策与法规
----
一、经济工作方针
----
二、工商法规
----
三、市场管理办法
----
四、打击投机政策
--
第三节 工商企业
----
一、五种经济成分
----
二、登记管理
--
第四节 贯彻<六项措施>
----
一、调整公私关系
----
二、组织物资交流会
--
第五节 合同管理
--
第六节 其它管理工作
----
一、平抑物价
----
二、统一度量衡
----
三、整顿旧商会
第七章 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一节 对私改造领导机构
--
第二节 改造的政策和步骤
--
第三节 分行改造
--
第四节 全面改造
--
第五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全面胜利
第八章 大跃进至“文革"时期的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建制
----
一、市场管理委员会
----
二、工商行政管理局
----
三、编制与经费
--
第二节 对私改造善后工作
----
一、安排小商小贩
----
二、对私思想改造
----
三、帮助建立民主管理制度
--
第三节 集市贸易与贫下中农管理市场
--
第四节 商标注册管理
--
第五节 单一的商业体制
----
一、“四清”运动纯洁合作队伍
----
二、割资本主义尾巴
----
三、限制“三弃一流”人员
----
四、国合商业取代集市贸易
--
第六节 打击投机倒把
第九章 新时期的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机构
----
一、体制
----
二、干部及其经费
--
第二节 市场监督管理
----
一、市场变化情况
----
二、集市贸易管理
----
三、专业市场管理
----
四、创建“文明市场”活动
--
第三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一、区别“三小”
----
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
三、个体工商户的管理
----
四、私营企业的管理
----
五、贡献与奉献
--
第四节 企业登记监督管理
----
一、企业登记
----
二、监督管理
----
三、企业档案管理
--
第五节 外资企业登记管理
--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
----
一、推行合同制
----
二、经济合同法
----
三、经济合同管理
--
第七节 商标管理
--
第八节 广告管理
--
第九节 公平交易监管
----
一、清“左”肃毒
----
二、经济投机新特点
----
三、打击走私贩私
----
四、查处假冒伪劣
----
五、反不正当竞争
--
第十节 法制工作
--
第十一节 财务管理
----
一、财务机构
----
二、财务制度
----
三、财务收支
----
四、地改市后的财务管理
----
五、创优评先
--
第十二节 队伍建设
----
一、干部教育培训
----
二、制度建设
----
三、反腐纠风
----
四、开展劳动竞赛
----
五、创建文明单位
----
六、党团组织
----
七、<先进录>
第十章 挂靠单位
--
第一节 消费者委员会
--
第二节 个体劳动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
--
第三节 工商学会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