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罗山县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40-1984
目录
封面
罗山县志
封面题字
图片
--
罗山县政区图
--
灵山日出
--
石山口水库大坝
--
鸡笼雄姿
--
纺织
--
山乡风光
--
瓶酒
--
瓷器
--
丘岗茶园
--
县城远眺
--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人同《罗山县志》总纂人员合影
--
红军用过的武器
--
春秋战国铜鉴
--
新石器时代石斧、石镰
--
春秋匜盘
--
宋代瓷瓶
--
商代铜觚
--
商代铜爵
--
战国铜壶
--
商代铜觯
--
商代提梁卣
--
汉代陶罐
--
商代铜鼎
--
西汉铜壶
--
徐向前题词
--
前中共鄂豫边特委书记郭述申题词
--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主任邵文杰题词
--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生物化学家万昕题词
--
中共罗山县委书记张本乐题词
--
罗山县县长张锦中题词
序言
目录
凡例
卷一 概述
卷二 大事记
卷三 地理
--
第一章 政区
----
第一节 位置
----
第二节 建置
----
第三节 区划
--
第二章 城镇 村落
----
第一节 县城
----
第二节 集镇
----
第三节 乡村
--
第三章 地质 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五章 气候 物候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物候
--
第六章 土壤
----
第一节 类型与分布
----
第二节 养分及生产性状
--
第七章 资源
----
第一节 动物
----
第二节 植物
----
第三节 矿物
----
第四节 土地
--
第八章 自然灾害
卷四 党政 群团
--
第一章 中共罗山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县委机构
----
第二节 县党代会
----
第三节 基层组织
----
第四节 统一战线
----
第五节 纪律检查
--
第二章 国民党罗山县党部
----
附:党政军联席汇报室
--
第三章 县(乡)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章 县(区)署 议会
----
第一节 县署
------
附:维持会 伪县政府 盘查总站 民运督导室 谍报队
----
第二节 县议会
----
第三节 县参议会
----
第四节 区署
--
第五章 县(乡)人民政府
----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
--
第六章 县人民政协
--
第七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农民组织
----
第三节 青年组织
----
第四节 妇女组织
卷五 民政 劳动 人事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选民登记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第三节 移民
----
第四节 优抚
----
第五节 复退军人安置
----
第六节 苏区建设
----
第七节 救济 救灾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劳动管理
----
第三节 劳动工资
----
第四节 劳动保护
--
第三章 人事
----
第一节 人员编制
----
第二节 干部状况
----
第三节 干部离休、退休
卷六 公安 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社会治安
----
第三节 保卫工作
------
附:重大案例
----
第四节 消防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检察工作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审判工作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民事调解
----
第二节 法律顾问
----
第三节 公证
----
第四节 法制教育
卷七 军事
--
第一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地主武装
----
第二节 人民武装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募兵与征兵
----
第二节 志愿兵
----
第三节 义务兵
--
第三章 驻军与过境部队
----
第一节 清军
----
第二节 捻军 太平军
----
第三节 北洋军
----
第四节 豫军
----
第五节 国民革命军
------
附:日军 伪军
----
第六节 红军 新四军 解放军
--
第四章 民兵
----
第一节 民兵组织
----
第二节 民兵训练
--
第五章 重大兵事
卷八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经济
----
第一节 计划执行
----
第二节 基本建设
----
第三节 物资供应
----
第四节 统计工作
--
第二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物价演变
----
第三节 物价检查与监督
--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管理
----
第三节 对私工商改造
----
第四节 商标与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章 计量管理
----
第一节 计量改革
----
第二节 检定管理
卷九 农业 畜牧
--
第一章 农业体制
----
第一节 土地制度
----
第二节 体制变革
----
第三节 分配形式
--
第二章 作物种植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章 农业技术
----
第一节 耕作制度
----
第二节 品种选育
----
第三节 植物保护
----
第四节 施肥
----
第五节 栽培技术
--
第四章 农业工具
----
第一节 工具发展
----
第二节 工具作业
--
第五章 国营场
----
第一节 农场
----
第二节 原种场
--
第六章 畜牧
----
第一节 饲养
----
第二节 疫病防治
卷十 林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二章 林业生产
----
第一节 造林
----
第二节 林产品
--
第三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护林防火
----
第二节 封山育林
----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 山林权属
--
第四章 主要林场
----
第一节 董寨林场
----
第二节 园艺场
----
第四节 西湖林场
----
第五节 王鳖凼林场
----
第六节 五姑娘林场
----
第七节 双楼林场
卷十一 水利 渔业
--
第一章 大中型水利建设
----
第一节 石山口水库
----
第二节 石山口灌区
----
第三节 南湾灌区
------
附:栗子岗塌方处理工程始末
----
第四节 拦河枢纽
--
第二章 小型水利建设
----
第一节 一、二类水库
----
第二节 塘湖堰坝
----
第三节 农田水利设施
--
第三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第二节 水土治理
--
第四章 渔业
----
第一节 鱼苗繁殖
----
第二节 养殖水域
----
第三节 捕捞
卷十二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概况
--
第二章 管理体制
----
第一节 国营工业
----
第二节 集体工业
----
第三节 个体手工业
--
第三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电力
----
第二节 矿产
----
第三节 建树
----
第四节 化学
----
第五节 机械
----
第六节 纺织
----
第七节 食品
----
第八节 酿酒
----
第九节 印刷
----
第十节 陶瓷
----
第十一节 造纸
----
第十二节 皮革
----
第十三节 服装
----
第十四节 加工
--
第四章 主要厂矿
----
第一节 化肥厂
----
第二节 齿轮厂
----
第三节 机械厂
----
第四节 金属制品厂
----
第五节 陶瓷厂
----
第六节 床单厂
----
第七节 科技印刷厂
----
第八节 汽车修理厂
----
第九节 食品加工厂
----
第十节 杨垮非金属矿
----
第十一节 砖瓦厂
----
第十二节 酒厂
----
第十三节 皮件厂
----
第十四节 塑料厂
卷十三 交通 邮电
--
第一章 公路
----
第一节 干线公路
----
第二节 县公路
----
第三节 乡村公路
----
第四节 桥梁
----
第五节 公路养护
--
第二章 运输
----
第一节 运输工具
----
第二节 国营运输
----
第三节 集体运输
----
第四节 个体运输
----
第五节 其它运输
--
第三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运输管理
----
第二节 车辆监理
--
第四章 邮政
----
第一节 驿站 递铺
----
第二节 邮电局、所
----
第三节 邮路
----
第四节 邮递
--
第五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话
----
第二节 电报
卷十四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房屋
----
第二节 街道
----
第三节 供水 排水 供电
----
第四节 主要建筑
--
第二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农村建房
----
第二节 集镇建设
--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产权
----
第二节 经营
--
第四章 建筑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设备
----
第三节 建筑技术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卫生
----
第二节 污染治理
----
第三节 城乡绿化
卷十五 商业
--
第一章 管理体制
----
第一节 国营商业
----
第二节 集业商体
----
第三节 私营商业
--
第二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工业品购销
----
第二节 农副产品购销
--
第三章 商品储运
----
第一节 工业品储运
----
第二节 农副产品储运
--
第四章 集市贸易
----
第一节 贸易概况
----
第二节 主要集市
----
第三节 庙会
卷十六 财政税收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务管理
--
第二章 税收
----
第一节 农业税
----
第二节 工商税
----
第三节 其它捐税
----
第四节 税收管理
卷十七 金融
--
第一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钱庄
----
第二节 银行
----
第三节 信用社
----
第四节 保险公司
--
第二章 货币
----
第一节 流通币种
----
第二节 货币流通
--
第三章 储蓄存款
----
第一节 单位存款
----
第二节 居民储蓄
--
第四章 借贷
----
第一节 民间借贷
----
第二节 工业贷款
----
第三节 商业贷款
----
第四节 农业贷款
----
第五节 基建拨款与贷款
--
第五章 债券
--
第六章 保险业务
----
第一节 险种
----
第二节 保额保费
----
第三节 理赔
卷十八 教育
--
第一章 学塾 书院
----
第一节 私塾 社学
----
第二节 儒学 书院
--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三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学生
----
第二节 学制 课程
--
第四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学生
----
第二节 学制 课程
--
第五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专业教育
----
第二节 业余教育
--
第六章 教育经费
--
第七章 教师
----
第一节 师资队伍
----
第二节 待遇地位
卷十九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科研组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二章 科研成果
----
第一节 工业科研
----
第二节 农业科研
----
第三节 林业科研
----
第四节 电子科研
----
第五节 医药科研
--
第三章 科普活动
----
第一节 宣传
----
第二节 培训
卷二十 文化
--
第一章 文学
----
第一节 小说 散文 诗歌
----
第二节 民间文学
--
第二章 艺术
----
第一节 美术
----
第二节 剪纸
----
第三节 摄影
----
第四节 书法
----
第五节 民歌
----
第六节 民间舞蹈
--
第三章 戏曲
----
第一节 京剧
----
第二节 豫剧 曲剧
----
第三节 皮影戏 花鼓戏
----
第四节 鼓书 评书
--
第四章 电影 幻灯
----
第一节 电影
----
第二节 幻灯
--
第五章 新闻 广播 电视
----
第一节 新闻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
第六章 图书 档案
----
第一节 图书
----
第二节 档案
卷二十一 文物
--
第一章 遗址
----
第一节 古村窑遗址
----
第二节 古城址
----
第三节 革命纪念地
--
第二章 墓葬 建筑 名胜
----
第一节 墓葬
----
第二节 建筑
----
第三节 名胜
--
第三章 碑刻 器饰
----
第一节 碑刻
----
第二节 器饰
卷二十二 卫生 体育
--
第一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卫生保健
----
第二节 地方病
----
第三节 传染病
----
第四节 恶性肿瘤调查
--
第二章 卫生医疗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中医
----
第三节 西医
--
第三章 药政管理
----
第一节 药品检验
----
第二节 药品管理
--
第四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运动会
卷二十三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记
----
费祎
----
李思齐
----
黎世序
----
郑元善
----
丁振铎
----
王朗轩
----
尚优如
----
胡日新
----
郑新民
----
余范文
----
陈孤零
----
尚伯华
----
李堃
----
毕太昌
----
黄中岳
----
刘志敏
----
杨厚益
----
张霁辰
----
熊桐柏
----
桂干生
----
李雨膏
----
桂悦耕
----
廖政国
----
王方我
----
万晋
----
徐大宽
----
张轸
----
尚铖
----
郑汝骊
----
张丹生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叶桂芳
----
蔡慕章
----
杨厚德
----
桂思桥
----
张文德
----
陈家柱
----
余友民
----
章家胜
----
张以宽
----
谢家庆
----
张振中
----
严西安
----
吕重
----
陈奇
----
伍德安
----
陈诚友
----
何善本
----
李学祥
----
马杰
----
周建国
----
王克律
--
第三章 烈士名录
卷二十四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二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生活
----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
第三节 职工生活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生育观
----
第二节 生育与死亡
----
第三节 节育工作
--
第四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伊斯兰教
----
第三节 基督教
--
第五章 风俗
----
第一节 生活
----
第二节 礼仪
----
第三节 节日
----
第四节 陋习
--
第六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词汇
----
第三节 语法
--
第七章 帮会
----
第一节 青帮
----
第二节 红枪会
----
第三节 一贯遭
----
第四节 瑶池道
----
第五节 东震道
卷二十五 乡镇概况
--
城关镇
--
东铺乡
--
尤店乡
--
高店乡
--
楠杆乡
--
龙山乡
--
竹竿乡
--
庙仙乡
--
莽张乡
--
子路乡
--
潘新乡
--
青山乡
--
周党乡
--
定远乡
--
山店乡
--
铁铺乡
--
彭新乡
--
涩港乡
附录
--
一、地方文献
--
二、旧志序
--
三、县志编纂始末
编后记
罗山县志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成员与工作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