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存真求实的原则,以改革开放为主线,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真实地反映农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场计民生。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使本志真正能起到“资政、存史、教化”的作用。
内容时限:
1985-2005
目录
封面
大兴农场志
《大兴农场志》(1985~2005)编纂委员会
农场场志编写办公室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史志办公室
农垦建三江分局史志办公室
题词
--
2009年3月18日,农场场长袁海龙题词。
--
2009年3月19日,农场党委书记徐子君题词。
图片
--
农场地理位置图
--
农场管理区位置图
--
农场场部总体规划图
--
1985年12月,总局党委书记王桂林(右四)到农场检查工作时与场长高国荣(右三)、副场长金少安(左三
--
2003年5月,总局党委书记王玉林(左三),在分局党委书记张广勤(左一)、农场场长袁海龙(左四)、农
--
2005年10月,总局局长隋凤富(左二)在分局局长王金会(右三)、场长袁海龙(左一)陪同下到农场检查
--
2002年8月,总局助理巡视员董世明(左二)来农场检查工作时分局副局长周昊旬(左一)、农场场长袁海龙
--
2005年8月,总局工会主席母松华(左二),分局工会主席孙英(右二),副主席邓国峰(右一)到农场检查
--
1995年11月5日,原总局党委副书记邓灿(右三)到农场视察工作时与农场党委书记侯吉亭(左三)等部分
--
1999年5月,原总局纪检委书记王振捷(左一)来农场视察工作,听取场长薛友合(左二)汇报。
--
2004年5月,总局党委委员、宣传部长逢金明(左一)到农场检查工作,场长袁海龙(左二)陪同。
--
2005年4月,分局党委书记王道明(前中)来农场检查工作,农场场长袁海龙(前右)、农场党委书记姜保(
--
2004年5月,分局局长王金会(右)到农场检查工作,场长袁海龙(左)陪同。
--
1985年,农场行政领导及党委班子成员合影。
--
1992年1月,农场场长更迭时,农场党政领导合影。
--
1997年,农场党政领导班子部分成员合影。
--
1998年5月,农场党政领导班子合影。
--
20111年5月,农场部分领导在田间与水稻示范户合影。
--
2008年7月,农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
2009年6月,农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
农场机关办公楼
--
19916年5月,农场党委书记侯吉亭(左二)、离休老干部原副场长王国祥(中)、纪委书记司志忠(右二)
--
2004年8月,农场党委书记姜保(中)、党委副书记朱长富(左)到老职工家中慰问。
--
2005年,农场场长袁海龙(右五)、武装部长徐凤友(右二)、党委副书记朱长富(右三)、副场长李多东(
--
2005年8月,农场副场长李多东(左)在现场讲授甜菜种植技术。
--
刚刚播完种的水稻育秧大棚。
--
水稻人工插秧现场。
--
丰收在望的水稻。
--
玉米育苗移栽现场。
--
整装待发准备投入秋收的收割机。
--
现代化大马力机械正在抢收水稻。
--
丰收的粮食堆成山。
--
飞机航化作业。
--
农场标准化、科学化养殖小区。
--
正在野外放牧的绒山羊。
--
放牧中的牛群。
--
农场养殖专业户饲养的鹅群。
--
农场场直养鸡专业户的鸡舍。
--
农场场直张新龙家饲养的梅花鹿。
--
农场第二十三作业站康贵春家饲养的火龙鸡。
--
农场第二管理区农机园区。
--
农场粮食处理中心。
--
农场场直芦惠林人工栽培的木耳。
--
农场场直蔬菜种植户的蔬菜大棚。
--
1996年5月29日,场长郭仁政(前排右四)宣布农场北部涝区排水站开工剪彩。
--
1993年4月10日,管局在农场召开的挠力河治理囤堰大兴段工程大会战动员大会会场。
--
挠力河围堰大兴段工程大会战工地现场。
--
1995年1月,农场被省科技兴农领导小组授予1994年度实施水利工程建设计划一等奖奖杯。
--
2001年1月,农场被省科教兴农领导小组授予1999年度农田水利建设“黑龙杯”竞赛金杯奖。
--
1995年7月竣工使用的农场南部涝区排水站。
--
农场机械兴修农田水利工地现场。
--
农场人工抢修农田水利工地现场。
--
2008年10月1日,农场学校举行升旗仪式。
--
宽敞洁净的农场学校食堂。
--
农场学校化学实验室。
--
农场职工医院无菌室的医务人员在工作。
--
农场职工医院的医护人员在为患者看病。
--
农场职工医院的医护人员精心护理新生婴儿。
--
2005年3月25日,农场举办农场“建点四十周年”座谈会,图为1965年参加建点的部分人员合影。
--
2000年8月,部分农场领导与回访的城市下乡知青合影。
--
2002年8月,城市下乡知青回访时农场召开的座谈会。
--
农场领导为老干部张殿文(右一)80岁寿辰祝寿。
--
2005年,农场组织老干部观看水稻作物长势情况。
--
1998年“八一”建军节,农场武装部邀请老干部们打靶。
--
农场老干部门球队在分局举行的比赛中获奖时的合影。
--
农场老工人在老工人活动室活动。
--
2004年8月,农场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革命歌曲演唱会结束时为获胜单位授奖。
--
农场工会举办的“纪念母亲节家庭展风采才艺表演赛”的表演现场。
--
2005年7月1日,农场举办的庆祝建党84周年灯光晚会现场。
--
农场工会举办的联欢会上,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表演节目。
--
农场举办的“公民道德”知识竞赛活动。
--
农场工会举行的纪念“三八”妇女节文艺表演。
--
农场妇联举行的学习“妇女权益保法”宣传活动。
--
农场举行的花卉展现场。
--
农场团委开展文明月宣传活动。
--
“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农场学校学生在清理场部文明路“白色垃圾”。
--
农场全民动员,大搞环境治理活动。
--
农场公安干警上街为民服务。
--
2002年8月,农场举办的第三届职工运动会上,运动员们正在入场。
--
1992年5月,农场举行的第三届健身操比赛现场。
--
2002年8月,职工运动会上的拔河比赛。
--
农场老年秧歌队正在扭秧歌。
--
2003年5月,农场中小学运动会开幕式。
--
2001年,农场庆“七一”迎奥运摩托车环场赛现场。
--
农场职工正在进行集体舞表演。
--
2005年,农场举办秧歌汇演中的扇子舞表演。
--
农场小学教学楼。
--
农场学校学生公寓。
--
农场职工医院。
--
中国税务驻农场国税分局办公楼。
--
农场水务局大楼。
--
农行办事处楼。
--
农场公安分局大楼。
--
2005年5月,农场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
--
2004年,农场被总局党委、总局授予创建小康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
1994年5月20日,农场被建三江管局党委、管局授予1993年度双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奖杯。
--
大兴农场场门。
--
农场挠力河畔近年新生的荷花塘。
--
位于农场的湿地——大兴岛。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自然地理与建置
--
第一章 自然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地形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自然资源
--
第二章 建置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基层概况
第二编 体制改革
--
第一章 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改革历程
--
第二章 业改革
----
第一节 兴办家庭农场
----
第二节 农业机械转让
----
第三节 开放开发
----
第四节 利费税的收缴
--
第三章 林业改革
--
第四章 畜牧渔业改革
----
第一节 畜牧业改革
----
第二节 渔业改革
--
第五章 工商运建服改革
----
第一节 工业改革
----
第二节 商业改革
----
第三节 运输业改革
----
第四节 建筑业改革
--
第六章 教育制度改革
--
第七章 卫生系统改革
--
第八章 其他配套改革
----
第一节 人事制度改革
----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三节 保险制度改革
第三编 经济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种植业结构
----
第三节 作物栽培
----
第四节 耕作技术
----
第五节 施肥技术
----
第六节 种子
----
第七节 植物保护
----
第八节 新技术推广应用
----
第九节 自然灾害
----
第十节 农业气象
--
第二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农机发展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四节 田间作业标准化
----
第五节 新技术推广应用
----
第六节 农机更新
----
第七节 保养修理与库场建设
----
第八节 农机监理
----
第九节 机务队伍建设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育苗
----
第三节 造林
----
第四节 绿化
----
第五节 采伐
----
第六节 森林防火
----
第七节 林政管理
----
第八节 湿地保护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畜牧业生产
----
第三节 服务体系
----
第四节 畜牧科技
--
第五章 渔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渔业生产
----
第三节 渔政执法
--
第六章 水利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水利设备
----
第三节 水利工程建设
----
第四节 水利工程管理
----
第五节 防汛
----
第六节 水政管理
--
第七章 土地开发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兴办开发性家庭农场
--
第八章 种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种子扩繁与推广
----
第三节 种子检验
----
第四节 种子加工贮存
----
第五节 生产经营状况
--
第九章 工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砖厂
----
第三节 木材加工厂
----
第四节 修造厂
----
第五节 粮油加工厂
--
第十章 电力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设施设备
----
第三节 供电网络
----
第四节 供电管理
----
第五节 安全生产
--
第十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公路站
----
第三节 交通运输
----
第四节 安全生产与交通事故
--
第十二章 通讯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通信发展
----
第三节 通信设备维修及收费
--
第十三章 建筑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工程设计及施工
----
第三节 建筑工程
----
第四节 小城镇规划
----
第五节 房产管理
----
第六节 建筑企业
--
第十四章 服务业
----
第一节 劳动服务公司
----
第二节 转运站
----
第三节 水暖站
----
第四节 招待所
--
第十五章 粮贸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粮食管理
----
第三节 加工与储存
----
第四节 流通与外贸
----
第五节 经营状况
--
第十六章 物资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采购与供销
----
第三节 物资管理
----
第四节 物资经营
第四编 经营管理
--
第一章 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场长办公会议制度
----
第三节 文件拟订签发制度
----
第四节 现代化办公制度
----
第五节 机关服务
----
第六节 档案管理
----
第七节 信访接待处理
--
第二章 计划统计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计划
----
第三节 统计
--
第三章 财务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队伍建设
----
第三节 会计核算
----
第四节 财务管理
----
第五节 成本管理
--
第四章 劳动工资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
第四节 工资
----
第五节 劳动管理
----
第六节 劳动保护
----
第七节 安全生产
--
第五章 审计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审计监督与服务
--
第六章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管理职责
----
第三节 清欠工作
----
第四节 资产管理
第五编 政治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历届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历届党委成员
----
第四节 基层党组织建设
----
第五节 党员队伍建设
--
第二章 组织人事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干部队伍
----
第三节 干部聘用及管理
----
第四节 职称评定
--
第三章 老干部工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老干部队伍
----
第三节 老干部待遇
--
第四章 宣传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理论宣传教育
----
第三节 新闻报道
----
第四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五节 统一线战工作
----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五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三节 信访举报受理
----
第四节 案件查处
--
第六章 工会
----
第一节 工会组织
----
第二节 民主管理
----
第三节 生产生活
----
第四节 宣教文体
----
第五节 非国有经济
--
第七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团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组织建设
----
第四节 团的活动
----
第五节 学少工作
--
第八章 妇女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妇代会
----
第三节 基层组织
----
第四节 妇女权益保障
----
第五节 宣传教育
----
第六节 妇女活动
--
第九章 政法委
--
第十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队伍建设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四节 刑事侦察
----
第五节 交通管理
----
第六节 消防
----
第七节 政保警卫
----
第八节 户政管理
--
第十一章 法庭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案件受理及审判
----
第三节 调解工作
--
第十二章 司法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法制宣传教育
----
第三节 人民调解
----
第四节 法律服务
--
第十三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民兵工作三落实
----
第三节 征兵复转
----
第四节 以劳养武
--
第十四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婚姻管理
----
第三节 拥军优属
----
第四节 优抚赈恤
----
第五节 最低生活保障
----
第六节 殡葬管理
----
第七节 社会福利彩票
----
第八节 移民安置
第六编 科教文卫
--
第一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科技普及
----
第三节 科技项目及成果
----
第四节 科技园区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教师队伍
----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
----
第四节 成人教育
----
第五节 教研成果
----
第六节 幼儿教育
--
第三章 文化体育
----
第一节 广播电影电视
----
第二节 文艺体育
--
第四章 卫生
----
第一节 卫生科
----
第二节 医院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计划生育
----
第六节 基层卫生所
第七编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民族
----
第一节 人口构成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三节 民族
--
第二章 民俗
----
第一节 节日
----
第二节 婚丧
----
第三节 衣食住行
--
第三章 语言
--
第四章 驻场机构
----
第一节 农行
----
第二节 建行
----
第三节 工商
----
第四节 地税
----
第五节 国税
----
第六节 邮电
----
第七节 社保
----
第八节 人寿保险
----
第九节 阳光保险
----
第十节 信用社
----
第十一节 国土资源所
第八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曹德福
----
王金山
----
周长美
----
张云
----
安福
----
赵宝成
----
毛有训
----
吴宝銮
----
马守骥
----
高忠云
----
金少安
----
赵品良
----
王登礼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第一节 农场老干部
------
陈欢喜
------
王国祥
------
陶明辰
------
贾贵歧
------
魏培友
------
林茂生
------
刘林胜
------
张殿文
------
李凤林
------
曲运福
------
胡春芳
------
汤树田
------
汤四海
------
杜三宝
------
耿万君
------
王世兴
------
孙洪珍
------
翁庆祥
----
第二节 农场场级领导
------
高国荣
------
李明武
------
靳德秀
------
郭仁政
------
薛友合
------
袁海龙
------
邵光喜
------
刘湘重
------
孟宪英
------
侯吉亭
------
胡宝玉
------
姜保
------
赵志远
------
罗宝泉
------
于洪松
------
朱振铎
------
许传宗
------
王玉宝
------
司志忠
------
李多东
------
党爱河
------
郜勇
------
谢守府
------
任策
------
崔振江
------
冀勇威
------
张义
------
孙鹏
------
朱长富
------
张荣富
------
鲁建华
------
徐凤友
------
康百赢
--
第三章 人物事迹
----
门广亮
----
陈桂华
----
朱振铎
----
班成文
----
潘喜才
----
徐洪勇
----
高艳霞
----
刘玉华
----
郭士亮
----
付盈昌
----
周殿举
----
王德龙
----
刘桐领
--
第四章 人物名录
----
第一节 人大代表
----
第二节 政协委员
----
第三节 建国前老工人
----
第四节 留场知青名单
--
第五章 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
第一节 先进单位
----
第二节 先进个人
附录
--
一、文献
----
黑龙江省大兴农场关于全面体制改革工作中若干问题的规定
----
黑龙江省大兴农场1995年深化改革方案
----
黑龙江省大兴农场2005年深化改革实施方案
--
二、领导讲话
----
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建设和谐农场、开创社会主义新大兴而努力奋斗——在大兴农场十届三次职
----
实践“三个代表”加快发展步伐开创二十一世纪农场两个文明建设新格局——在农场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
--
三、回忆录
----
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应用发展历程的回顾
----
大兴农场财务工作回顾
----
治挠工地彩旗飘飘
----
我的体会
----
农场水稻发展过程
----
难忘的一天——记大兴农场建点第一天
----
落马湖捞车
----
冬天用推土机修路
----
我去天津接青年
----
开荒建点时难忘的记忆
--
四、文征
----
丰收之后的选择——大兴农场部分农户心态录
----
满江红
----
我爱大兴农场
《大兴农场志》(1985~2005)撰稿人员名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