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北京林业大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教育教学工作,国际交流,教育行政,科学研究等。
内容时限:
1952-2002
出版时间:
2002年10月
目录
北京林业大学校史1952~2002
版权页
北京林业大学校史编审委员会
北京林业大学校史编辑部
前言
彩图
--
邓小平同志参观本校设计的深圳市仙湖植物园
--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本校北林苑设计院设计的深圳市莲花北居民住宅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参观本校北林苑设计院设计的深圳市中心公园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参观本校北林苑设计院设计的深圳市大梅沙海滨公园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与本校常务副校长尹伟伦教授亲切交谈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向本校常委书记胡汉斌颁发“民主管理先进校”奖牌
--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视察本校
--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姜春云视察本校、听取学校工作汇报
--
校长朱金兆陪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视察本校小汤山花卉基地
--
中共中央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视察本校小汤山花卉基地
--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至立视察本校
--
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为本校题词
--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为本校题词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为本校五十华诞题词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为本校五十华诞题词
--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姜春云为本校题词
--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为本校五十华诞题词
--
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为本校五十华诞题词
--
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为本校五十华诞题词
--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原林业部部长徐有芳为本校五十华诞题词
--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为本校五十华诞题词
--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为本校五十华诞题词
--
陈致生1952.11-1953.3任党支部书记
--
杨纪高1953.3-1955.5任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
--
李相符1956.7-1958.9任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1953.1-1962.12任院长
--
张纪光1957.10-1960.10任党委书记
--
王友琴1960.11-1980.9任党委书记
--
阎树文1986.2-1987.11任党委书记1984.2-1986.2任院长、校长
--
米国元1990.9-1993.7任党委书记
--
顾正平1993.7-1996.12任党委书记
--
胡汉斌1996.12至今任党委书记
--
胡仁奎1961.2-1966.12任院长
--
甄林枫1972.5-1978.2任院长
--
沈国舫1986.2-1993.7任校长
--
贺庆棠1993.7-2000.1任校长
--
朱金兆2000.1至今任校长
--
沈国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学家、林业教育家,全国政协委员
--
关君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水土保持学家、我国水土保持领域的开拓者
--
陈俊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园林学家、我国观赏园艺学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朱之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木育种学家
--
孟兆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风景园林学家
--
北京林业大学
目录
第一章创建与发展时期(1952~1966)
--
第一节创建时期
----
一、建校的历史背景及筹建过程
------
(一)建校的历史背景
------
(二)筹建过程
----
二、艰苦奋斗,团结建校
------
(一)初建时期
------
(二)选定校址建校
--
第二节教学改革及其发展
----
一、建校初期的教学改革及发展
------
(一)建校初期
------
(二)迁入新址后
--------
1.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
--------
2.聘请苏联专家任教,推动教学改革
--------
3.制定十二年发展规划
----
二、教育革命,曲折与发展
------
(一)制定跃进规划
------
(二)下放农村、林区,开展教育革命
------
(三)对教材“五查四化”
------
(四)迁校的酝酿
------
(五)贯彻高教六十条
--------
1.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
--------
2.师生关系的调整
------
(六)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编写教材
------
(七)贯彻毛主席春节讲话,减轻学生负担
----
三、专业设置及办学规模
------
(一)系及专业设置
------
(二)办学规模
------
(三)“园林教育革命”与撤销园林系
----
四、师资队伍建设
----
五、人才辈出
----
六、体育活动
--
第三节科学研究启动与发展
----
一、掀起向科学进军的高潮
----
二、科学研究的发展
--
第四节党政等组织机构
----
一、党政机构
------
(一)领导体制的变更
------
(二)行政机构
------
(三)党的建设
------
图1-4-1 建校初期(1953)学校行政机构设置
------
图1-4-2 1965年学校行政机构设置
------
(四)院党政领导的更迭
----
二、民主党派
----
三、工会、共青团、民兵
--
第五节基本建设
----
一、校舍
----
二、教学科研基地
------
(一)妙峰山教学实验林场
------
(二)苗圃
------
(三)植物园
------
(四)东北红旗林场
------
(五)生产基地
------
(六)森林工业系工厂
------
(七)印刷厂
----
三、图书资料及实验设备
------
(一)图书资料
------
(二)实验设备
--
第六节政治运动
----
一、肃反运动
----
二、整风运动及反右斗争
----
三、“双反”及“向党交心、红专辩论、订跃进规划”运动
----
四、党内“反右倾”运动
----
五、“五反”运动
----
六、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二章动乱与挫折时期(1966~1979)
--
第一节“文革”初期校内的动乱
----
一、动乱伊始
----
二、工作组的进出
------
(一)第一个工作组
------
(二)第二个工作组
------
(三)撤销工作组
----
三、红卫兵运动
----
四、李洪山等“炮打中央文革”
--
第二节造反派夺权和工、军宣队进驻
----
一、造反派夺权
----
二、工、军宣队进驻
----
三、“复课闹革命”
----
四、落实干部政策
--
第三节迁校辗转云南
----
一、迁校云南
----
二、集中丽江
------
(一)“一打三反”用“批清”
------
(二)教育革命综合调查
------
(三)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三、迁校下关
----
四、楸木园建校
------
(一)工宣队进驻
------
(二)招收工农兵学员
--------
表2-3-1 1973~1976年招收工农兵学员情况
------
(四)恢复正规招生
------
(五)编写教材
------
(六)科研活动
------
(七)恢复评定职称
------
(八)基本建设
------
(九)“五一六”平反及政治风波
------
(十)学军活动及学大寨工作
------
(十一)落实党的各项政策
--
第四节返京复校
----
一、复校的酝酿与获准
----
二、收回校产的艰辛努力
第三章复校重建时期(1979~1992)
--
第一节复校重建初期
----
一、校舍的收复和整治
----
二、教职工队伍的充实
----
三、办公及仪器设备的添置
----
四、落实党的各项政策
------
(一)职称评定正常化
------
(二)提高教职工工资
------
(三)改善师生员工的居住条件
------
(四)解决知识分子长期分居问题
------
(五)建立学校基金、实行奖酬金制度
------
(六)实行承包责任制
------
(七)贯彻离退休制度
----
五、整顿秩序,健全管理制度
--
第二节体制机构变化与党群工作
----
一、实行新的领导体制
----
二、健全机构设置
----
三、本校党政领导的更迭
----
四、党务工作
------
(一)党的组织建设
------
(二)党风党纪建设
----
五、思想政治工作
------
(一)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
------
(二)第五、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
------
(三)思想政治教育
----
六、共青团与学生工作
----
七、民主党派
----
八、工会工作与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
第三节教学工作
----
一、普通本科和专科教育
----
二、研究生教育
------
表3-3-1 本校1978~1991年硕士生分专业录取统计
------
表3-3-2 本校1983~1991年博士生分专业录取统计
----
三、成人教育
------
表3-3-3 本校开设县团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简况
----
四、师资队伍建设
------
表3-3-4表 本校专任教师人数及职称结构变化
----
五、教材建设
----
六、林业教育研究
--
第四节科研工作
----
一、科研机构与管理
----
二、科研项目与成果
----
三、科研基地与科研协作
----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五、科技先进人物
--
第五节图书馆及编辑出版工作
----
一、图书馆工作
----
二、编辑出版工作
----
三、本校教职工著作
--
第六节行政总务工作
----
一、行政后勤管理机构的调整
----
二、学校的基本建设
----
三、财务会计工作
----
四、后勤管理改革
----
五、其他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快速发展时期(1992~2002)
--
第一节概述
----
一、国际、国内环境和高校的历史使命
----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本校改革与发展
----
三、本校的目标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
----
四、加快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
五、快速发展的10年
--
第二节教学工作
----
一、教学机构设置与学生规模
----
二、本专科教学
------
表4-2-4 本校2002年专业设置状况
----
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四、成人教育
----
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六、体育教学
----
七、教育教学研究
--
第三节“211工程”和重点学科建设
----
一、本校“211工程”建设历程
----
二、本校“211工程”建设的目标、内容、投资
----
附件1: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部门预审专家组评审意见
----
附件2: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整体专家组审核意见
----
附件3: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
附件4:国家林业局对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的评价报告
----
附件5: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验收专家组评价意见
----
三、重点学科建设
----
四、重点建设学科简介
----
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
第四节科学研究工作
----
一、科技管理与制度建设
----
二、科研项目
------
表4-4-1 林校1992~2002年科研经费年度一览 单位:万元
----
三、科技成果奖励及论著
----
四、科技英才
----
五、科技推广与科技扶贫
--
第五节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
一、基层组织建设
----
二、干部队伍建设
----
三、宣传思想工作
----
四、纪检监察工作
----
五、学生工作
----
六、共青团工作
----
七、工会及教代会工作
----
八、离退休干部工作
----
九、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
第六节人事制度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
----
一、人事制度改革
----
二、师资队伍建设
--
第七节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一、引进国外智力资源
----
二、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研究
----
三、多渠道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
四、加大留学生培养力度
----
五、举办和承办国际学术会议
----
六、成立国际学院
--
第八节办学条件建设
----
一、教学条件建设
----
二、科研条件建设
----
三、校园网络建设
----
四、图书馆建设
----
五、妙峰山林场建设
----
六、报刊出版
----
七、基本建设
------
表4-7-1 1992年、2002年学校各类校舍面积对比 单位:m2
----
八、财务工作
------
表4-7-2 1992~2001年本校财务收支情况 单位:万元
------
表4-7-3 1997~2002年中央财政专项修购经费情况 单位:万元
------
表4-7-7 本校自筹基建资金情况
----
九、保卫工作
--
第九节后勤社会化改革与产业开发
----
一、后勤社会化改革
----
二、产业开发
第五章学校“十五”发展蓝图
--
第一节“十五”规划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
1.人才培养
----
2.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
----
3.学科建设
----
4.队伍建设
----
5.教学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
----
6.学生素质教育
----
7.后勤服务社会化与校办服务性产业
----
8.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实现规划的措施体系
----
1.转变观念,深化改革
----
2.以德治校,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
3.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
----
4.依法治校,民主办学,严格管理
----
5.积极开展联合办学,争取多方支持
校史大事记(1952~2002)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附 录
--
附录一北京林业大学历任党政负责人
----
一、历届党委负责人
------
(一)历任党委书记
------
(二)历任党委副书记
------
(三)历任纪委书记
----
二、历任正副院校长
------
(一)历任院校长
------
(二)历任副院校长
----
三、历任副校级调研员
--
附录二北京林业大学历年正高职
--
附录三北京林业大学历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
----
(一)北京林业大学历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
(二)北京林业大学历年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
附录四北京林业大学教职工历年获全国、部省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一览
--
附录五北京林业大学校工会、教代会执委会历届负责人
----
一、工会负责人
----
二、教代会执委会负责人
--
附录六北京林业大学各民主党派组织机构负责人
----
一、中国民主同盟北京林业大学支部
----
二、九三学社北京林业大学支社
----
三、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林业大学支部
----
四、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北京台盟
--
附录七北京林业大学教师在全国一级学会、研究会、协会及国际林业组织任职一览
----
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二、中国林学会
----
三、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
四、中国园艺学会
----
五、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
六、中国林业经济学会
----
七、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
八、中国林业教育学会
----
九、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
----
十、中国期刊协会
----
十一、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
----
十二、中国花卉协会
----
十三、中国插花花艺协会
----
十四、中国农学会
----
十五、中国植物学会
----
十六、中国昆虫学会
----
十七、中国测绘学会
----
十八、中国高校校报研究会
----
十九、国际林联林区作业与环境组
----
二十、国际杨树委员会(罗马)
----
二十一、国际杨树委员会(美国)
--
附录八北京林业大学处级机构沿革及主要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