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桥镇志

横山桥镇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遵循“存真求实”的原则,全面客观地记述横山桥镇的历史与现状。 二、本志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上限不限,尽力追溯,下限迄于2007年,重点记述新中国建立后的史事。大事记延至2008年,序、后记、图照等延至搁笔。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

目录

封面
横山桥镇志
题词
--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题词
-- 时任江苏省省长顾秀莲题词
图片
-- 横山风貌
-- 芳茂山下(1982年)
-- 芳茂山下(2007年)
-- 199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全国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参观新安电子设备二厂展区
-- 2001年10月18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视察横山桥镇五一村
-- 与五一村农民亲切交谈
-- 参观五一村
-- 为兰陵集团公司题词
-- 2002年7月4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视察横山桥镇
-- 2001年11月22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视察长青珍珠工艺品厂
-- 1990年4月26日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袁宝华视察横山桥镇并题词
-- 1992年1月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视察横山桥镇并题词
-- 2002年12月时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焕友视察横山桥镇
-- 2001年12月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视察横山桥镇
-- 1999年1月18日时任江苏省代省长季允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德正视察横山桥镇
-- 2007年12月时任中共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在横山桥镇视察工作
-- 2006年7月1日,中共横山桥支部建立80周年之际,武进区人民政府将支部原址(今横山桥东街38号)列
-- 烈士陵园牌楼
-- 澄西烈士陵园纪念碑
-- 1996年澄西烈士陵园被命名为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横山风景旅游区
-- 横山桥镇五一村农民公园
-- 建设中的农业生态园一景
-- 农业生态园蔬菜基地
-- 农业生态园——龙潭湖
-- 工业园南区
-- 工业园北区
-- 工业园芙蓉区
-- 横山桥集镇北区
-- 芙蓉集镇
-- 新安集镇
-- 跨舜河的横山大桥
-- 跨舜河的新安大桥
-- 跨北塘河的郭家大桥
-- 沪宁高速公路横山道口
-- 在建中的京沪高速铁路
-- 232省道横山段
-- 新横芙公路
-- 常州外环东方大道横山段
-- 时任江苏省副省长俞兴德为母校题词
-- 横山桥高级中学教育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 横山桥高级中学晋升省四星级高中揭牌仪式
-- 横山桥初级中学易地分设揭牌仪式
-- 横山桥高级中学全景
-- 横山桥中心幼儿园外景
-- 示范性实验幼儿园
-- 横山桥中心小学新校舍落成典礼
-- 附图
-- 2006年在横山桥中学体育馆举行的美国东西部篮球明星赛
-- 2003年在横山桥镇国瑞宾馆举行的全国象棋县级锦标赛暨中国象棋大师柳大华表演赛
-- 2000年舞蹈“上梁”节目获全国“群星奖”金奖
-- 2003年武进区文化艺术节 “秋之舞”横山桥镇专场演出
-- 中国书法协会会员张泽江书法作品
-- 全国模范村——五一村
-- 荣誉附图
-- 横山桥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合影
-- 横山桥镇政府调研员合影
-- 《横山桥镇志》审稿现场人员
-- 《横山桥镇志》主编、副主编
-- 《横山桥镇志》编纂人员
-- 《横山桥镇志》部分编纂资料
-- 横山桥镇在武进的位置图
-- 芙蓉湖全图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区划
-- 第一节 建置
---- 一、宋至清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新中国成立后
---- 四、集镇名考
-- 第二节 区划
-- 第三节 行政村、社区概况
-- 第四节 自然村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山丘
---- 二、圩区
---- 三、河流
-- 第二节 气候与灾害
---- 一、气候
---- 二、灾害
---- 三、地震测报点
-- 第三节 土地物产
---- 一、土地
---- 二、物产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总量与构成
---- 一、人口总量
---- 二、人口构成
-- 第二节 计划生育
---- 一、生育政策
---- 二、节育措施
---- 三、计划生育成果
---- 四、机构设置
-- 第三节 长寿老人
---- 一、百岁人瑞
------ 俞梅玉
------ 杨玉琴
------ 任更生
---- 二、耄耋寿星
第四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一、衣
---- 二、食
---- 三、住
---- 四、行
-- 第二节 收益与消费
---- 一、经济收入
---- 二、消费支出
---- 三、已淘汰的生活用品
-- 第三节 社会保障
---- 一、社会养老保险
---- 二、合作医疗保险
---- 三、失地农民生活保障
---- 四、最低生活保障
---- 五、敬老院
第五章 基础设施
-- 第一节 道路桥梁
---- 一、公路
---- 二、镇村道路
---- 三、桥梁
---- 四、古桥
---- 五、已湮没和改建的部分古桥梁
-- 第二节 交通运输
---- 一、交通
---- 二、运输
---- 三、机构设置
-- 第三节 邮政电信
---- 一、邮政
---- 二、电信
-- 第四节 电力能源
---- 一、电力
---- 二、热能
---- 三、其他能源
第六章 镇村建设
-- 第一节 集镇规划与建设
---- 一、集镇规划
---- 二、集镇建设
-- 第二节 农村建设
---- 一、历史状况
---- 二、农村改造
---- 三、现代化示范村建设
--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
---- 一、开发企业
---- 二、开发项目
---- 三、安置房建设
---- 四、公房管理
-- 第四节 机构设置
---- 一、机构沿革
---- 二、负责人更迭
第七章 环境整治
-- 第一节 环境卫生
---- 一、爱国卫生运动
---- 二、创建卫生镇村
---- 三、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环境保护
---- 一、环境污染
---- 二、环境治理
-- 第三节 绿化造林
---- 一、山地造林
---- 二、平原绿化
---- 三、林木保护
-- 第四节 饮水卫生
---- 一、传统用水
---- 二、水厂建设
---- 三、长江引水工程
第八章 农业
--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 一、土地改革
---- 二、农业合作化
---- 三、人民公社
----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五、股份合作制
-- 第二节 耕作制度和产业结构
---- 一、耕作制度变革
---- 二、产业结构调整
-- 第三节 良种推广
---- 一、水稻
---- 二、三麦
---- 三、油菜
---- 四、良种繁育
-- 第四节 栽培
---- 一、水稻
---- 二、三麦
-- 第五节 施肥
---- 一、肥料种类
---- 二、施肥技术
-- 第六节 病虫杂草防治
---- 一、病虫防治
---- 二、杂草防除
-- 第七节 农业机械
---- 一、发展概况
---- 二、耕作机械
---- 三、植保机械
---- 四、脱粒机械
---- 五、农机管理
---- 六、已淘汰的传统农具
-- 第八节 机构设置
---- 一、农林技术推广站
---- 二、农机管理服务站
---- 三、经营管理办公室
第九章 水利
-- 第一节 芙蓉圩建设
---- 一、围湖造田
---- 二、破堤录
---- 三、圩堤修筑
---- 四、抗洪排涝
---- 五、圩堤管理
-- 第二节 河道建设
---- 一、拓浚三山港(舜河)
---- 二、修筑水库、开挖环山沟
---- 三、开挖镇级河道
---- 四、开挖村级河道
---- 五、支援外地水利工程
---- 六、河道清淤
-- 第三节 圩堤涵闸
---- 一、圩区概况
---- 二、圩堤建设
---- 三、涵闸建设
-- 第四节 农田水利建设
---- 一、渠系配套
---- 二、改田造田
---- 三、格田成方
---- 四、吨粮田建设
---- 五、节水灌溉工程
-- 第五节 机电灌排
---- 一、机电灌溉
---- 二、机电排涝
-- 第六节 水务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经费负担
---- 三、灌溉管理
---- 四、水资源管理
第十章 林牧副渔
-- 第一节 种植业
---- 一、果茶
---- 二、瓜菜
---- 三、其他作物
-- 第二节 养殖业
---- 一、蚕茧
---- 二、家畜
---- 三、家禽
---- 四、成鱼
---- 五、养蚌育珠
---- 六、其他养殖
---- 七、疾病防治
-- 第三节 编织业
---- 一、手工纺织
---- 二、蒲草制品
---- 三、竹柳制品
---- 四、其他制品
-- 第四节 地方土特产
---- 一、横山百页
---- 二、芙蓉鲜螺
---- 三、横山桥芹菜
---- 四、横山肉松
---- 五、横山砂梨
---- 六、芙蓉玉爪蟹
---- 七、芙蓉珍珠
-- 第五节 副业场队和专业合作社
---- 一、副业场队
---- 二、专业合作社
---- 三、武进县横山苗圃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一、多种经营综合服务站
---- 二、兽医站
第十一章 芙蓉鱼苗
-- 第一节 鱼苗繁殖
---- 一、张弶
---- 二、普通鱼苗
---- 三、特种鱼苗
-- 第二节 鱼苗饲养
---- 一、饲养基地
---- 二、饲养方法
---- 三、工具
-- 第三节 销售运输
---- 一、鱼苗销售
---- 二、鱼苗运输
-- 第四节 渔技与援外
---- 一、研究成果
---- 二、渔技推广
---- 三、管理机构
第十二章 工业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工业、手工业
-- 第二节 乡镇工业的发展历程
---- 一、工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社队工业
---- 三、镇村工业
---- 四、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工业行业
---- 一、冶金
---- 二、化工
---- 三、电子电器
---- 四、机械
---- 五、建材
---- 六、纺织服装
---- 七、食品
---- 八、其他轻工
-- 第四节 科技进步
---- 一、科技创新
---- 二、名优产品
---- 三、新产品
---- 四、星火技术密集区
-- 第五节 企业管理
---- 一、质量管理
---- 二、人事工资管理
---- 三、劳动和安全管理
---- 四、财务成本管理
-- 第六节 外向型经济
---- 一、产品出口
---- 二、外商投资企业
---- 三、境外企业
-- 第七节 工业集中区
---- 一、规划与实施
---- 二、入区企业和有关政策
-- 第八节 条线企业
---- 一、校办企业
---- 二、福利企业
---- 三、其他单位办企业
---- 四、县区属企业
-- 第九节 机构设置
---- 一、企业管理服务站
---- 二、建筑管理站
-- 第十节 骨干企业选介
---- 一、江苏江南实业集团
---- 二、常州金阳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 三、常州宏昌电子有限公司
---- 四、江苏兰陵集团
---- 五、江苏亚示照明灯具有限公司
---- 六、常州市武进精细化工厂有限公司
---- 七、常州市赛力木业有限公司
---- 八、常州日盈电器有限公司
---- 九、南京化工学院武进水质稳定剂厂
---- 十、常州奥阳纺织品有限公司
---- 十一、常州大邦化工有限公司
---- 十二、江苏昌力油缸有限公司
---- 十三、江苏华光电缆电器有限公司
---- 十四、常州长青珍珠工艺品厂
---- 十五、常州市武进新中天汽摩配件有限公司
---- 十六、常州市横山耐高温材料厂
---- 十七、常州市腾田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十八、江苏海霸工业涂料有限公司
---- 十九、江苏华耐衬里材料有限公司
第十三章 商贸服务业
-- 第一节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商贸服务业
---- 一、发展概况
---- 二、商号选介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 一、建立
---- 二、发展
---- 三、管理
---- 四、解体
---- 五、负责人更迭
-- 第三节 合作商店
---- 一、私营商业改造
---- 二、经营管理
---- 三、代购代销店
---- 四、产权制度改革
-- 第四节 集市贸易
---- 一、集市
---- 二、庙会贸易
---- 三、集市贸易管理
-- 第五节 商贸业态
---- 一、商贸市场
---- 二、商店
---- 三、专业市场
-- 第六节 旅游服务业
---- 一、饮食服务
---- 二、观光旅游
-- 第七节 粮油商业
---- 一、粮油管理
---- 二、粮油收购
---- 三、粮油供应
---- 四、粮油储备
---- 五、机构设置
第十四章 财税金融
-- 第一节 财政
---- 一、财政收支
---- 二、管理职责
---- 三、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赋税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税收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税收
---- 三、管理机构
-- 第三节 金融
---- 一、金融货币
---- 二、信用合作社
---- 三、专业银行分支机构
-- 第四节 保险
---- 一、保险机构
---- 二、保险种类
第十五章 党派社团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共组织和活动
---- 一、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二、抗日战争时期
---- 三、解放战争时期
-- 第二节 解放后的中共组织
---- 一、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时期
---- 二、人民公社时期
---- 三、行政体制改革后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员大会和代表会议
---- 一、横山桥镇
---- 二、芙蓉镇
---- 三、新安镇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一、发展新党员
---- 二、整党工作
---- 三、“两先一优”评选
---- 四、党员教育
---- 五、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
---- 六、纪律检查工作
---- 七、统一战线工作
-- 第五节 中国国民党与三青团
---- 一、中国国民党
---- 二、中国三民主主义青年团
-- 第六节 社会团体
---- 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二、中国少年先锋队
---- 三、中国妇女联合会
---- 四、中华全国总工会
---- 五、农民团体
---- 六、工商团体
---- 七、科技协会
---- 八、其他社团
第十六章 政权
-- 第一节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行政机构
---- 一、清末民初
---- 二、民国中后期
---- 三、抗日民主政权
---- 四、解放初期的乡镇人民政府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机构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
---- 二、人民公社时期
---- 三、行政体制改革后
--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 一、横山桥镇
---- 二、芙蓉镇
---- 三、新安镇
---- 四、常设机构
第十七章 军事
-- 第一节 驻军与地方武装
---- 一、驻军
---- 二、地方武装
-- 第二节 兵事
---- 一、新四军薛家坝遭遇战
---- 二、忠义救国军三山狙击战
---- 三、大刀会大败“挺进军
---- 四、大刀会夜袭日军
-- 第三节 革命斗争纪实
---- 一、锄奸除害
---- 二、切断运输线
---- 三、捕杀日伪军
---- 四、示威与破路
---- 五、堡垒村
---- 六、抗丁抗租
---- 七、征粮支前
---- 八、临时后方医院
-- 第四节 兵役与民兵
---- 一、兵役
---- 二、民兵
---- 三、人民防空
第十八章 治安司法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治安
---- 一、治安状况
---- 二、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治安
---- 一、治安管理
---- 二、取缔反动道会门
---- 四、消防
---- 五、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司法调解
---- 一、普法教育
---- 二、民事调解
---- 三、法律服务
---- 四、机构设置
---- 五、法庭审判
-- 第四节 交通安全
---- 一、交通管理
---- 二、机构设置
第十九章 政务
-- 第一节 民政
---- 一、乡镇人民代表选举
---- 二、婚姻登记
---- 三、拥军优属
---- 四、信访工作
---- 五、社会救助
---- 六、知青“上山下乡”
---- 七、老龄工作
---- 八、澄西烈士陵园
---- 九、殡葬
-- 第二节 劳动保障
---- 一、劳动力就业
---- 二、劳动监察
---- 三、劳动仲裁
---- 四、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土地管理
---- 一、基本农田保护
---- 二、住宅用地
---- 三、建设用地
---- 四、土地复垦与整理
---- 五、机构设置
--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
---- 一、企业登记
---- 二、商标管理
---- 三、市场管理
---- 四、机构设置
-- 第五节 统计与审计
---- 一、统计报表
---- 二、统计调查与分析
---- 三、审计
---- 四、机构设置
-- 第六节 物价管理
---- 一、物价演变
---- 二、物价检查整顿
-- 第七节 城管监察
---- 一、城镇管理
---- 二、整治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
第二十章 教育
-- 第一节 书院私塾
---- 一、书院
---- 一、私塾
-- 第二节 学前教育
---- 一、概况
---- 二、主要幼儿园简介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一、概况
---- 二、主要小学简介
---- 三、各村小学简介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一、概况
---- 二、中学简介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民众教育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扫盲识字
---- 三、农业技术培训
---- 四、职工岗位技术培训
---- 五、职高班和高考补习班
---- 六、成人教育中心校
第二十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民间娱乐
---- 一、掉龙灯
---- 二、舞狮子掉白象
---- 三、荡湖船
---- 四、蚌舞
---- 五、踩高跷
---- 六、掮轮车
---- 七、舞马叉
---- 八、耍流星火球
---- 九、掉马灯
---- 十、抬台阁
---- 十一、掉小鬼
---- 十二、三十六行队
---- 十三、茶酒担
---- 十四、打腰鼓
---- 十五、扭秧歌
-- 第二节 民间文艺
---- 一、滩簧与锡剧
---- 二、京戏与乐苏
---- 三、宣卷与唱春
---- 四、文艺活动
---- 五、文艺创作
-- 第三节 电影
---- 一、电影放映
---- 二、影剧院
-- 第四节 广播电视
---- 一、有线广播
---- 二、电视
-- 第五节 社区文化
---- 一、文化茶座
---- 二、家庭文化
---- 三、图书阅览
---- 四、通讯报道
---- 五、民间文化整理
---- 六、书画和文博收藏
---- 七、社区重大文化活动
-- 第六节 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
---- 一、文物保护
---- 二、王洛墓群发掘
---- 三、其他文物
-- 第七节 管理机构
---- 一、文化体育站
---- 二、广播电视站
---- 三、电影放映队和影剧院
---- 四、文化中心
第二十二章 艺文
-- 第一节 诗
-- 第二节 词
-- 第三节 文
---- 一、流芳记
---- 二、游三山记
---- 三、横麓山居记
---- 四、芳茂山庄记
---- 五、道源草亭记
---- 六、芙蓉湖记
---- 七、纪横山古砖
---- 八、月下散步
---- 九、中秋赏月感言
---- 十、清明山之晨
-- 第四节 楹联
-- 第五节 民歌民谣
---- 一、民歌
---- 二、民谣
---- 三、儿歌
---- 四、唱春词
---- 五、匠人歌
第二十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一、武术
---- 二、篮球
---- 三、其他项目
---- 四、健身活动
---- 五、农民运动会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一、篮球
---- 二、田径
---- 三、乒乓球
---- 四、排球
---- 五、射击
第二十四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医及药店
---- 一、民间中医与名中医
---- 二、中药店铺
-- 第二节 联合诊所与卫生院
---- 一、联合诊所
---- 二、卫生院
-- 第三节 合作医疗与公费医疗
---- 一、合作医疗
---- 二、公费医疗
-- 第四节 疾病防治与妇幼保健
---- 一、疾病防治
---- 二、妇幼保健
-- 第五节 传染病与职业病防治
---- 一、传染病防治
---- 二、职业病防治
---- 三、血吸虫病防治
第二十五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一、革命烈士
------ 王玉如
------ 刘金林
------ 刘国林
------ 丁月林
------ 刘洪云
------ 刘惠生
------ 是惠叙
------ 周云兴
------ 吴玉全
------ 任茂金
------ 宋银焕
------ 俞荣苟
------ 刘洪儒
------ 陈道生
------ 任荣凯
------ 任玉金
------ 梅金德
------ 丁焕度
------ 朱林初
------ 陈洪富
------ 俞玉产
------ 顾宝洪
------ 苏良元
------ 吴祥生
------ 陈根海
------ 吕振昌
------ 蒋海大
------ 黄产大
------ 堵浩金
------ 胡产明
------ 张保根
------ 梅大林
------ 朱洪达
------ 韩茂荣
------ 何金生
------ 王玉桂
------ 朱满贯
------ 舒逸中
------ 蒋菊林
------ 周国勋
------ 陈焕鑫
------ 宋欣荣
------ 谢万民
------ 是鹤
------ 丁亦新
------ 任进红
---- 二、历史人物
------ 刘师勇
------ 包圭
------ 刘完
------ 谢应芳
------ 周忱
------ 徐问
------ 韩景琦
------ 刘国柱
------ 张新
------ 赵增泉
------ 李涤红
------ 殷晓浦
------ 是鉴清
------ 杨焕昇
------ 包焕赓
---- 三、党政军干部
------ 陈元度
------ 姚中玉
------ 时国强
------ 林树贵
------ 丁映竹
------ 姚兴初
------ 顾凤英
------ 刘敏
------ 韩绍根
------ 胡凯锡
------ 童益民
------ 金保霖
------ 许君豪
------ 杨大年
------ 刘金才
------ 张有成
------ 朱灿金
------ 谢善兴
---- 四、科教文卫人员
------ 张赞臣
------ 章公亮
------ 刘立群
------ 刘大众
------ 朱兴中
---- 五、当代知名人士
------ 杨博良
------ 李笠夫
------ 李晓秾
------ 单养和
------ 李南勋
------ 张丽斋
------ 刘凤梧
------ 陆生贵
------ 杨乃挺
------ 刘济农
------ 梅鹤征
------ 宋一清
------ 张芳山
------ 陈人金
------ 是三行
------ 刘鸿儒
------ 李伯棠
------ 汤永宽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一、先进模范人物
------ 任阿金
------ 岳阿奇
------ 陈国生
------ 王进焕
------ 任竹君
------ 朱才云
------ 李红
------ 周银妹
------ 梅鹤康
------ 是蓉珠
---- 二、科技人员、党政军干部
------ 刘揆初
------ 张绍良
------ 张仁迪
------ 刘鹏
------ 张也平
------ 方志英
------ 陈人元
------ 刘祖培
------ 陈怀仁
------ 陈连植
------ 章兼中
------ 周国璋
------ 包永新
------ 包凯元
------ 王国忠
------ 朱国芳
------ 刘文
------ 梅鹤钧
------ 陆德康
------ 岳和勤
------ 陈人亭
------ 杨铁勋
------ 张振德
------ 刘汉范
------ 刘祥春
------ 包定员
------ 童华光
------ 刘洪标
------ 高永明
------ 曹志浩
------ 刘汉慈
------ 刘生祥
------ 陈荀大
------ 刘时霖
------ 刘玉树
------ 韩才元
------ 夏静芬
------ 孙庆鸿
------ 沈行中
------ 姚惠珠
------ 奚涌江
------ 张荣祥
------ 胡国金
------ 丁兴中
------ 邹江石
------ 刘兴法
------ 是度芳
------ 章兼植
------ 刘进海
------ 陆元法
------ 梅洪如
------ 张剑平
------ 黄俊度
------ 俞兴德
------ 盛松柏
------ 刘仁俊
------ 盛文静
------ 张惠英
------ 刘锦萼
------ 陆兴荣
------ 陈人贞
------ 任荣法
------ 张保法
------ 时云林
------ 包立民
------ 刘汉中
------ 丁峰
------ 钱祖兴
------ 刘伯欣
------ 陈人羽
------ 单国斌
------ 包德诚
------ 张炳元
------ 任才方
------ 盛兴产
------ 张钟元
------ 丁仁耀
------ 陈国钧
------ 沈笑烈
------ 刘互起
------ 高茂良
------ 杨大伟
------ 殷仁方
------ 张克宁
------ 刘建平
------ 张杰
------ 沈中立
------ 陆勤夫
------ 朱未易
------ 包嘉树
------ 朱尧方
------ 顾国忠
------ 陆勤丰
------ 黄星奕
------ 刘国政
------ 刘尧兴
------ 王主光
------ 张致文
------ 许重远
------ 周唯奇
-- 第三节 人物名录
---- 一、先进模范人物
---- 二、科技人员、党政军干部
第二十六章 社会
-- 第一节 民情风俗
---- 一、节日
---- 二、民间习俗
---- 三、庙会(节场)
-- 第二节 社会新风
---- 一、精神文明建设
---- 二、新风尚
-- 第三节 宗教
---- 一、宗教信仰
---- 二、寺庙观庵
-- 第四节 宗族
---- 一、祠堂
---- 二、家谱
---- 三、姓氏溯源
-- 第五节 文物古迹
---- 一、大林寺
---- 二、白龙观
---- 三、福寿庵
---- 四、三圣禅寺
---- 五、双庙禅寺
---- 六、半山庵
---- 七、雪浪庵
---- 八、曹横墓
---- 九、谢应芳墓
---- 十、王洛墓
---- 十一、李余庆墓
---- 十二、包圭墓
---- 十三、刘完墓
---- 十四、玉泉
---- 十五、高氏父子泉
---- 十六、一壶泉
---- 十七、金鸡洞
---- 十八、仙人桥、仙人塘、仙人井、草鞋墩
---- 十九、十八楞桥
---- 二十、八仙台
---- 二十一、紫霞峰
---- 二十二、飞云岭
---- 二十三、阚泽故居
---- 二十四、横山堂
---- 二十五、道源草亭
---- 二十六、刘屏山祠
---- 二十七、西崦杨氏宗祠
---- 二十八、楠木厅
---- 二十九、省庄古柏
---- 三十、岘阳书院
---- 三十一、待渡亭
---- 三十二、常武地区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
---- 三十三、壁虎街
-- 第六节 民间传说
---- 一、白龙娘娘
---- 二、大林禅寺的传说
---- 三、曹横斩蛇
---- 四、哨令关
---- 五、三义庙神马
---- 六、金鸡洞
---- 七、凤凰地的传说
---- 八、周忱之死
---- 九、薛家村
---- 十、蓬桅荡
---- 十一、周孝子
---- 十二、兰雪祠的传说
---- 十三、横档山的无殿寺
---- 十四、天官禅寺的传说
---- 十五、猛将
---- 十六、金摇车
---- 十七、短凳桥
---- 十九、癞哈潭
---- 二十、玉田螺
---- 二十一、没屁股的螺蛳
---- 二十二、五十个砂锅
---- 二十三、贾宝玉出家大林寺
---- 二十四、白鱼朝王
---- 二十五、刘伯温破戒鲤鱼地
---- 二十六、玉泉和玉泉庵
---- 二十七、王洛卒葬鲤鱼地
---- 二十八、王大郎成仙
---- 二十九、“迎龙镇”和“遥龙桥”
---- 三十、三分田难煞周半城
-- 第七节 轶事
---- 一、李兆洛中举受师训
---- 二、刘四顺龙轶事
---- 三、孙传芳妾何桂英
---- 四、竞选乡董
---- 五、张芳山竞选参议员
---- 六、大力士刘炳洪
---- 七、钢琴大师殷承宗和他的故里情结
---- 八、王洛棺椁开棺狂风大作
---- 九、陈东夫献计智救莫斯科人质
---- 十、从西周桥走出去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
-- 第八节 方言谚语
---- 一、方言
---- 二、俗语
---- 三、谚语
---- 四、歇后语
附录
-- 政策文选
-- 先进集体名录
-- 碑文
后记
《横山桥镇志》编纂委员会名录、审定单位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