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宣城日报社发展的历史以及各项工作情况等。
内容时限:
1984-2003
出版时间:
2003年06月
目录
封面
《宣城日报》社志
图片
--
方宁题词
--
宣城日报社鸟瞰图
--
同心干
--
前景无限
--
报社全家福
--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学平于2003年3月下旬视察报社,指导工作
--
市委书记、市长方宁亲临报社报业大楼建设工地视察
--
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胡传玲视察报社报业大楼建设工地
--
市委副书记高登榜在报社听取工作汇报
--
市委副书记夏子超视察报社
--
原市委副书记肖超英于2003年4月上旬在本报指导工作
--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刘志祥在报社指导工作
--
《宣城日报》社总编辑、党组书记邓一丁
--
现任报社副总编辑、党组成员方钦榜
--
现任报社副总编辑、党组成员倪欧生
--
现任报社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王安川
--
现任报社助理凋研员、总编办主任于耀武(右)
--
现任报社编委委员、社务办主任
--
总编办
--
记者部
--
经济部
--
政文部
--
双休刊
--
广告部主任
--
群工部
--
新闻研究室
--
财会室
--
校对室
--
资料室
--
照排室
--
印刷厂厂长
--
小车班
--
印刷车间
--
报业大厦效果图
--
职工宿舍效果图
--
2003年2月18日报业园建设如期开工
--
报业大厦建设工地开工第一锹(2003年2月18日)
--
图为1984年初创《宣州报》时报社旧址
--
图为八十年代报社编辑部(局部)内景
--
图为八十年代初报社外墙“评报栏”
--
图为《宣州报》首任总编(地委副秘书长兼)王仲德(1984.11—1986.12)
--
图为时任《宣州报》、《皖东南报》总编汪周水(左一)(1987.8一1990.8)
--
图为1988年8月动工兴建的报社大楼
--
图为时任《皖东南报》总编陈强(图中)(1990.8—1992.3)
--
图为时任《皖东南报》总编项伟君(1992.3—1 994.4)
--
图为时任《皖东南报》、《皖东南日报》、((宣城日报))总编戴经柱(1994.4—2001.10)
--
图为1988年4月报社召开的“宣城地区记者与企业家联谊会”现场
--
1989年元旦,报社召开首届职工家属元旦联欢会、地区领导胡传玲(图中)到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辞
--
1989年元月,《宣州报》更名为《皖东南报》,图为更名大会
--
图为1991年1月5日,报社召开“出版1000期纪念”大会
--
图为1993年春节,时任地委节记的杜诚同志,亲切慰问看望报社职工
--
图为1994年9月,报社召开发行工作会议
--
图为1994年10月1日报社召开创刊十周年纪念大会
--
图为2000年4月,报社在郎溪召开特约记者会议
--
1999年8月,报社领导代表全体职工的心意,前往泾县云岭小学向山区学童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品,勉励孩子们
--
从《宣州报》到((皖东南报》,再到《宣城日报》,这张不断成长的报纸,得到全市人民的喜爱。
--
2000年7月30日,我国“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科学家,我国网院院士任新民回母校宣城中学时,接受本报
--
图为1990年12月24日,瑞士小姐凯思婷作为第一位造访报社的外国人,与本报记者合影。
--
图为语言大师侯宝林在品阅《宣州报》
--
法国著名摄影家、法国《解放报》驻京记者韩石(中文名),品阅《宣城日报》后与该报合影
--
“希望工程大眼晴”的拍摄者解海龙在山东“一品国际摄影节”品阅《宣城日报》,并称赞报纸办的好
--
美国《棕榈滩邮报》图片编辑马克·埃德尔森(右一)在看到《宣城日报》头版刊登的《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我市》
--
1994年9月17日,时任安徽省人大副主任的江泽慧同志为本报题词
--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忠祥、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在宣演出时一同品读((皖东南报》(1993.1
--
中国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耿其昌夫妇认真品读本报星期刊
--
笑星冯巩、刘振华在观看((皖东南报》
--
著名作家叶永烈在品阅《宣州报》
--
马季为本报题字
--
赵本山为本报题字
--
图为1984年10月1日《宣州报》创刊号
--
1994年11月5日《皖东南报》发行1000期,头版为时任地委领导杜诚、杨璞雄撰写的纪念文章
--
图为1996年1月1日出版的首张《皖东南日报》
--
图为2001年2月1日出版的首张《宣城日报》
《宣城日报》社志编纂人员名单
《宣城日报》社志编纂委员会
编辑人员
序言
凡例
版权页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宣州报》前身《芜湖报》
--
第二节 《宣州报》
--
第三节 《皖东南报》
--
第四节 《皖东南日报》
--
第五节 《宣城日报》
第二章 部门与组织
--
第一节 行政部门
--
第二节 采编部门
--
第三节 经营部门
--
第四节 下属单位
--
第五节 党团组织
第三章 干部人事
--
第一节 人员概述
--
第二节 报社历届领导简表
--
第三节 人员变动
--
第四节 人员培训
第四章 编务工作
--
第一节 编委会
--
第二节 编辑部室
--
第三节 审稿制度
--
第四节 版面栏目设置
第五章 广告事业
--
第一节 人员机构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第三节 年度实绩
第六章 发行和群众工作
--
第一节 发行工作
--
第二节 群众工作
第七章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节 1984年创报初期
--
第二节 1988年拆房过渡期
--
第三节 1990~2000年报社振兴期
--
第四节 新世纪快速发展期
第八章 重大改革与创新
--
第一节 1987~2000年的几次改革
--
第二节 新世纪的一系列改革创新
第九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1984~2000年
--
第二节 2000~至今
附录
--
一、报章选辑
--
二、重要文件辑存
--
三、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