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县志

浏阳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209-1990

出版时间: 1994年03月

目录

封面
浏阳县志
浏阳县志编纂委员会
浏阳县志审查领导小组
浏阳县志总编室
浏阳县志人物志研究小组
长沙市地方志编委会审稿人员
湖南省地方志编委会审查验收人员
参加专业编写及采访人员
图片
-- 浏阳县革命老根据地分布图
-- 浏阳县行政区划图
-- 从太空看浏阳
-- 浏阳之夜
-- 县人大、政府、政协办公楼
-- 县委办公楼
-- 长南路街景
-- 城区新貌
-- 烈士公园纪念塔
-- 花炮美神
-- 医药大楼
-- 供销大厦
-- 商业大厦
-- 城区集贸市场
-- 氮肥厂
-- 醴浏铁路浏阳车站
-- 程控电话控制室
-- 株树桥水电站
-- 中心控制室
-- 水库
-- 纺纱车间
-- 苎麻编织厂
-- 医药设备总厂组装车间
-- 原煤采掘
-- 党政领导察看水稻生长情况
-- 水稻专家实地研究结穗情况
-- 科技兴农
-- 农民改造低产田
-- 杉林
-- 竹林
-- 油茶林
-- 茶园
-- 油菜田
-- 金桔
-- 瘦肉型猪
-- 黑山羊
-- 浏阳师范
-- 一中语音室
-- 浏阳一中
-- 黄泥湾小学
-- 机关幼儿园
-- 道吾山电视转播台
-- 首届农民艺术节
-- 体育馆
-- 现代花鼓戏《石榴湾风情》
-- 人民医院
-- 中医医院
-- 文家市全景
--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
--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
-- 楚东山——湘鄂赣边区省委驻地
-- 景寿堂——湖南工农苏维埃政府驻地
-- 狮山庙——县苏维埃政府驻地
-- 沿溪桥——浏东工农暴动遗址
-- 谭嗣同祠
-- 文庙
-- 奎文阁
-- 石霜寺
-- 道吾山引路松
-- 小桥流水人家
-- 培文塔
-- 古樟
-- 绿谷幽潭
-- 隔河相会连理枝
-- 大围山
-- 跳石桥
-- 官渡双桥
-- 红梽木
-- 相思鸟
-- 菊花台雕
-- 土特产
-- 花伞
-- 夏布
-- 抽纱
-- 花炮集锦
-- 竹编
-- 敬老院
-- 新兵入伍
-- 新农居
-- 船家
-- 花炮燃放集锦
-- 孔雀开屏
-- 牡丹盛开
-- 菊花吐蕊
-- 旭日
-- 春雷
-- 红绣球
-- 波光粼粼
-- 飞瀑
-- 蜜蜂采花
-- 绿绣球
-- 剑兰

凡例
目录
卷首
-- 总述
-- 大事记
卷一
-- 建置
---- 第一章沿革
------ 第一节置县
------ 第二节治所
---- 第二章境域
------ 第一节地理位置
------ 第二节县界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明、清区划
------ 第二节民国时期区划
------ 第三节苏维埃区划
------ 第四节解放后区划
-- 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层、岩浆岩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岩浆岩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基本特征
------ 第二节类型及分布
------ 第三节分区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分区
------ 第二节要素
------ 第三节灾害性天气
-------- 附:浏阳县自然灾害年表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耕型土壤
------ 第二节山地土壤
---- 第六章矿产
------ 第一节固体燃料
------ 第二节黑色金属
------ 第三节有色金属
------ 第四节非金属
---- 第七章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野生动物
------ 第二节野生植物
-- 人口
---- 第一章源流、姓氏
------ 第一节源流
------ 第二节姓氏
---- 第二章数量、分布
------ 第一节数量
------ 第二节分布
---- 第三章结构
------ 第一节性别、年龄
------ 第二节文化
------ 第三节民族
------ 第四节职业
---- 第四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措施
------ 第二节效果
卷二
-- 中国共产党浏阳地方组织
---- 概述
---- 第一章党代表大会
------ 第一节执政前
------ 第二节执政后
---- 第二章县委领导机构
------ 第一节执政前
------ 第二节执政后
---- 第三章重大活动
------ 第一节执政前
------ 第二节执政后
---- 第四章组织建设
------ 第一节基层组织
------ 第二节党员
------ 第三节组织整顿
------ 第四节干部工作
---- 第五章宣传教育
------ 第一节理论学习
------ 第二节政策宣传
------ 第三节党员教育
------ 第四节精神文明建设
---- 第六章纪律检查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违纪处理
------ 第三节复查甄别
---- 第七章统一战线
------ 第一节与国民党的两次合作
------ 第二节团结民主人士
------ 第三节团结、教育工商业者
------ 第四节贯彻宗教政策
------ 第五节落实投诚起义人员政策
------ 第六节“三胞”工作
---- 第八章党校、信访、党史
------ 第一节党校
------ 第三节党史资料征集
-- 县权力机关
---- 第一章代表大会
------ 第一节工农兵代表大会
------ 第二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讨论、决定重大事项
------ 第二节监督“一府两院”工作
------ 第三节人事任免
------ 第四节组织代表活动
------ 第五节指导乡镇人大工作
-- 县行政机构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县衙、县政府
------ 第二节县苏维埃政府
------ 第三节县人民政府
---- 第二章领导体制
---- 第三章政事纪要
------ 第一节重点发展农业
------ 第二节全面发展国民经济
------ 第三节发展社会事业
------ 第四节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 第五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
------ 第六节支援外地重点工程建设
-- 县政治协商机构
---- 第一章机构、会议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会议
---- 第二章主要活动
------ 第一节协商监督
------ 第二节工作组、联络组活动
------ 第三节经济咨询服务
------ 第四节协助落实政策
------ 第五节“三胞”联谊工作
------ 第六节整理文史资料
-- 社会团体
---- 第一章工会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历次代表大会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二章农民协会、贫农下中农协会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历次代表大会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历次代表大会
------ 第三节组织机构
------ 第四节团员
------ 第五节主要活动
------ 第六节少年儿童组织
---- 第四章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历次代表大会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五章科协、文联、工商联、侨联
------ 第一节县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二节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三节县工商业联合会
------ 第四节县归国华侨、侨眷联合会
-- 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一章中国国民党浏阳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历次代表大会
------ 第三节组织机构
------ 第四节党员
------ 第五节党内派系斗争
------ 笫六节主要活动
---- 第二章三民主义青年团浏阳分团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团员
------ 第四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党团磨擦
------ 第一节争夺权力
------ 第二节争夺成员
------ 第三节党团合并纠纷
---- 附录
------ 一、县议会
------ 二、县参议会
卷三
-- 军事
---- 第一章地方军事机构
---- 第二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民壮、塘汛及城防营
------ 第二节团练
------ 第三节反共武装
------ 第四节抗日自卫武装
------ 第五节工农革命武装
------ 第六节地下解放武装
------ 第七节县区人民武装
---- 第三章民兵
------ 第一节建制
------ 第二节训练
------ 第三节重要活动
---- 第四章防务
------ 第一节明、清兵防
------ 第二节民国兵防
------ 第三节苏区兵防
------ 第四节解放后战备措施
---- 第五章兵役
------ 第一节清代、民国兵役
------ 第二节苏维埃、解放后兵役
---- 第六章重大兵事
------ 第一节农民起义
------ 第二节民国初期兵事
------ 第三节第一次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兵事
------ 第四节抗日战争时期兵事
------ 第五节解放战争时期兵事
-- 公安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清末、民国警察机构
------ 第二节苏维埃政治保卫机构
------ 第三节人民公安机构
---- 第二章肃反镇反
------ 第一节苏区肃反
------ 第二节清匪反霸
------ 第三节镇压反革命
------ 第四节取缔反动会道门
---- 第三章刑事侦查
------ 第一节清代及民国的刑侦
------ 第二节解放后的刑侦
---- 第四章户籍管理
------ 第一节农村户口管理
------ 第二节城镇户口管理
------ 第三节农业人口转非农业人口
---- 第五章社会治安管理
------ 第一节特种行业管理
------ 第二节禁毒、禁赌、禁娼
------ 第三节交通安全管理
------ 第四节枪支、易爆物品管理
------ 第五节监督改造“四类分子”
---- 第六章消防
------ 第一节组织、设备
------ 第二节消防措施
------ 附:特大火灾
---- 第七章羁押管教
------ 第一节羁押、拘留
------ 第二节劳动改造
-- 检察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刑事、经济、森林检察
------ 第一节刑事检察
------ 第二节经济检察
------ 第三节森林检察
---- 第三章法纪、监所和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一节法纪检察
------ 第二节监所检察
------ 第三节控告申诉检察
-- 审判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清代、民国审判机构
------ 第二节解放后审判机构
---- 第二章刑事审判
------ 第一节清代、民国刑事审判
------ 第二节解放后刑事审判
---- 第三章民事、经济审判
------ 第一节民事审判
------ 第二节经济审判
---- 第四章陪审、监督和案件执行
------ 第一节人民陪审
------ 第二节审判监督和案件复查
------ 第三节案件执行
-- 司法行政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法制教育
------ 第一节法律常识普及教育
------ 第二节法学培训
---- 第三章律师、公证
------ 第一节律师
------ 第二节公证
---- 第四章人民调解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调解活动
-- 民政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优抚
------ 第一节抚恤
------ 第二节优待
------ 笫三节烈士褒扬
---- 第三章革命老根据地建设
------ 第一节分布
------ 第二节建设
---- 第四章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一节复员军人安置
------ 第二节退伍军人安置
---- 第五章救济、福利
------ 第一节慈善事业
------ 第二节灾荒救济
------ 第三节社会救济
------ 第四节扶贫工作
------ 第五节“五保户”安置
------ 第六节社会福利生产
------ 第七节收容遣送
---- 第六章婚丧工作
------ 第一节婚姻登记
------ 第二节殡葬改革
-- 劳动人事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人事管理机构
------ 第二节劳动管理机构
---- 第二章人事管理
------ 第一节清代人事管理
------ 第二节民国时期人事管理
------ 第三节解放后人事管理
---- 第三章劳动就业
------ 第一节失业安置
------ 第二节招工
------ 第三节自谋职业
---- 第四章劳动管理
------ 第一节用工制度
------ 第二节计划控制
------ 第三节定员定额
------ 第四节待业管理
---- 第五章工资
------ 第一节供给制
------ 第二节固定工资制
------ 第三节其他工资形式
---- 第六章劳保福利
------ 第一节安全生产
------ 第二节劳动保护
------ 第三节保险福利
---- 附录
------ 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二、城镇人口下放
卷四
-- 经济综述
---- 第一章所有制变革
------ 第一节农业所有制
------ 第二节工业所有制
------ 第三节商业所有制
------ 第四节建筑、运输业所有制
---- 第二章经济发展速度
------ 第一节国民生产总值
------ 第二节社会总产值
------ 第三节国民收入
------ 第四节工农业总产值
------ 第五节工农业产品产量
---- 第三章经济结构
------ 第一节工农业比例
------ 第二节产业结构
------ 第三节劳动力结构
---- 第四章经济效益
------ 第一节社会劳动生产率
------ 第二节农业效益
------ 第三节工业效益
------ 第四节商业效益
---- 第五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民纯收入和粮食占有水平
------ 第二节职工工资收入
------ 第三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第四节人均商品消费水平
------ 第五节城乡住宅
-- 计划管理
---- 第一章机构、体制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体制
---- 第二章计划编制与执行
------ 第一节年度计划
------ 第二节五年计划
------ 第三节长远规划
---- 第三章计划物资、基建投资管理
------ 第一节计划物资管理
------ 第二节基建投资管理
-- 统计管理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定期统计
------ 第一节定期报表
------ 第二节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
---- 第三章统计调查
------ 第一节人口普查
------ 第二节工业普查
------ 第三节房屋普查
------ 第四节抽样调查
------ 第五节其他调查
-- 物资管理
---- 第一章机构、体制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体制
---- 第二章经营
------ 第一节经营范围
------ 第二节收费标准
------ 第三节物资购进
------ 第四节物资供应
------ 第五节处理积压
-- 物价管理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市场物价
------ 第一节清末、民国时期物价
------ 第二节解放后物价
---- 第三章政策、措施
------ 第一节政策
------ 第二节措施
-- 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计量管理
------ 第一节度量衡的划一
------ 第二节计量器具管理
------ 第三节计量监督
------ 第四节企业计量定级
---- 第三章标准化管理
--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市场管理
------ 第一节民国时期市场管理
------ 第二节解放后市场管理
---- 第三章工商企业登记
------ 第一节解放前的工商登记
------ 第二节解放后的工商登记
---- 第四章合同、商标与广告管理
------ 第一节合同管理
------ 第二节商标管理
------ 第三节广告管理
-- 财政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清代、民国财政机构
------ 第二节苏维埃财政机构
------ 第三节解放后财政机构
---- 第二章财政收入
------ 第一节清代财政收入
------ 第二节民国财政收入
------ 第三节苏维埃财政收入
------ 第四节解放后财政收入
---- 第三章财政支出
------ 第一节清代财政支出
------ 第二节民国财政支出
------ 第三节苏维埃财政支出
------ 第四节解放后财政支出
---- 第四章财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预算管理
------ 第三节会计管理
------ 第四节收入管理
------ 第五节财政监督
-- 税务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清代、民国税务机构
------ 第二节解放后税务机构
---- 第二章税种税额
------ 第一节清代税种税额
------ 第二节民国税种税额
------ 第三节苏维埃税种税额
------ 第四节解放后税种税额
---- 第三章税务管理
------ 第一节税务登记
------ 第二节税收征管
------ 第三节纳税鉴定
------ 第四节票证管理
------ 第五节税务检查
------ 第六节税务监督
-- 金融保险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当铺、钱庄、钱局
------ 第二节银行
------ 第三节信用合作社
------ 第四节保险公司
------ 第五节其他机构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银两、银元、铜币
------ 第二节法币、关金、金圆券
------ 第三节市票
------ 第四节工农金融票币
------ 第五节人民币
---- 第三章储蓄、存款、侨汇
------ 第一节储蓄
------ 第二节存款
------ 第三节侨汇
---- 第四章信贷
------ 第一节农业贷款
------ 第二节工商信贷
------ 第三节进出口信贷
------ 第四节基建拨款、贷款
------ 第五节“老少边穷”贷款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结算管理
------ 第二节现金收付管理
------ 第三节债券管理
------ 第四节金库管理
---- 第六章保险
------ 第一节保险种类
------ 第二节防灾理赔
-- 审计
---- 第一章审计监督
---- 第二章审计服务
卷五
-- 农业综述
---- 第一章土地、劳动力
------ 第一节土地
------ 第二节劳动力
---- 第二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笫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三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劳动管理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收益分配
---- 第四章产业结构、农业区划
------ 第一节产业结构
------ 第二节农业区划
---- 第五章气象服务、农村生活能源
------ 第一节气象服务
------ 第二节农村生活能源
---- 第六章管理机构
-- 种植业
---- 概述
---- 第一章水稻
------ 第一节稻田种植制度
------ 第二节品种
------ 第三节土壤改良、肥料
------ 第四节栽培技木
------ 第五节病虫害防治
---- 第二章旱粮
------ 第一节红薯
------ 第二节麦类
------ 第三节豆类
------ 第四节其他
---- 第三章经济作物
------ 第一节油菜、花生、芝麻
------ 第二节果、烟、茶
------ 第三节桑、麻、棉
------ 第四节甘蔗、果用瓜及其他
---- 第四章农技推广
------ 第一节体系
------ 第二节方式
-- 林业
---- 概述
---- 第一章资源、权属
------ 第一节森林资源
------ 第二节山林权属
---- 第二章营林
------ 第一节采种育苗
------ 第二节植造抚育
------ 第三节基地建设
------ 第四节封山育林
---- 第三章护林
------ 第一节防火灭火
------ 第二节制止乱砍滥伐
------ 第三节边界护林联防
------ 第四节防治病虫害
-------- 附:大围山自然保护区
---- 第四章采运利用
------ 第一节竹木采伐
------ 第二节竹木运输
------ 第三节竹木经营
------ 第四节综合利用
------ 第五节安全生产
---- 第五章林业资金
------ 第一节林业投资
------ 第二节育林基金
-- 畜牧水产业
---- 概述
---- 第一章畜牧业
------ 第一节畜禽品种
------ 第二节饲养管理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四节技术培训
---- 第二章水产业
------ 第一节品种资源
------ 第二节苗种生产
------ 第三节饲养方式
------ 第四节疫病防治
------ 第五节捕捞作业
-- 水利水电
---- 概述
---- 第一章农田水利
------ 第一节官庄水库及其灌区
------ 第二节中型水库
------ 第三节小型水库
------ 第四节塘坝井圳
------ 第五节河道治理、水土保持
---- 第二章小水电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主要电站
------ 第三节供电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工程管理
------ 第二节灌溉管理
------ 第三节综合经营
------ 第四节移民安置
-- 农业机具
---- 概述
---- 第一章机具种类
------ 第一节排灌机具
------ 第二节耕作机具
------ 第三节插秧机具
------ 第四节植保机具
------ 第五节脱粒机具
------ 第六节加工机具
------ 第七节运输机具
---- 第二章修造供应
------ 第一节机具修造
------ 第二节机具供应
---- 第三章农机管理
------ 第一节机务管理
------ 第二节农机监理
------ 第三节技术培训
------ 第四节油耗管理
-- 乡镇企业
---- 概述
---- 第一章企业
------ 第一节乡(镇)办企业
------ 第二节村办、组办企业
------ 第三节联户办、家庭办企业
---- 第二章行业
------ 第一节种养业
------ 第二节工业
------ 第三节运输业
------ 第四节建筑业
------ 第五节商业、服务业及其他
---- 第三章经营
------ 第一节产品
------ 第二节流通
------ 第三节效益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劳动管理
------ 第二节质量管理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管理责任制
------ 第五节企业整顿
卷六
-- 工业综述
---- 第一章经济成份
------ 第一节国营工业
------ 第二节大集体工业
------ 第三节乡镇工业、个体工业
---- 第二章产业结构
------ 第一节轻、重工业结构
------ 第二节行业结构
---- 第三章技术设备
------ 第一节机械制造设备
------ 第二节采掘设备
------ 第三节纺织设备
------ 第四节造纸、印刷设备
------ 第五节粮油加工设备
------ 第六节其他设备
---- 第四章企业管理
------ 第一节主管局对企业的管理
------ 第二节企业内部管理
---- 第五章机构、队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队伍
-- 轻工业
---- 第一章纺织
------ 第一节棉纺织
------ 第二节麻纺织
------ 第三节丝绸、针织
------ 第四节漂染
---- 第二章造纸、印刷
------ 第一节造纸
------ 第二节印刷
---- 第三章食品加工
------ 第一节制糖
------ 第二节糖粒糕点
------ 第三节粮油加工
------ 第四节肉类加工
------ 第五节饮料加工
------ 第六节调味品加工
------ 第七节其他食品加工
---- 第四章其他轻工业
------ 第一节菊花石雕
------ 第二节陶瓷
------ 第三节服装、鞋帽
------ 第四节抽纱、抽绣
------ 第五节竹木制品
------ 第六节度量衡、小五金
------ 第七节家具油漆加工
-- 重工业
---- 第一章机械
------ 第一节企业
------ 第二节产品
------ 第三节机械修理
---- 第二章电力
------ 第一节发电供电
------ 第二节设备
------ 第三节农电建设
------ 第四节“三电”管理
---- 第三章建材
------ 第一节水泥
------ 第二节水泥预制件
------ 第三节砖瓦、石灰
---- 第四章煤炭
------ 第一节经营体制
------ 第二节采掘
------ 第三节购销
---- 第五章采矿
------ 第一节金属矿
------ 第二节非金属矿
---- 第六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企业
------ 第二节主要产品
-------- 附:化学选矿
-- 鞭炮、烟花
---- 第一章生产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产业效益
------ 第三节产品
------ 第四节工艺
------ 第五节作坊、企业
---- 第二章销售
------ 第一节销售市场
------ 第二节销售方式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质量管理
------ 第三节安全管理
卷七
-- 贸易综述
---- 第一章经济成份
------ 第一节个体、私营商业
------ 第二节集体商业
------ 第三节供销合作社
------ 第四节国营商业
---- 第二章市场、网点
------ 第一节市场
------ 第二节商业网点
---- 第三章经济效益
---- 第四章商业企业管理
------ 第一节商品计划管理
------ 第二节财务管理
------ 第三节储运管理
---- 第五章团体、机构、队伍
------ 第一节社会贸易团体
------ 第二节贸易管理机构
------ 第三节职工队伍
-- 国内贸易
---- 第一章粮油经营
------ 第一节统购统销
------ 第二节议购议销
------ 第三节市场调剂
------ 第四节合同定购
-------- 附:积谷和储备粮
---- 第二章肉食、副食品经营
------ 第一节肉食品
------ 第二节副食品
---- 第三章日用工业品经营
------ 第一节行业
------ 第二节购进
------ 第三节销售
---- 第四章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 第一节主要生产资料销售
------ 第二节农业生产资料系列化服务
---- 第五章农副产品、废旧物资收购
------ 第一节农副产品收购
------ 第二节废旧物资回收
---- 第六章专卖商品经营
------ 第一节烟草专卖
------ 第二节酒类专卖
------ 第三节食盐专卖
------ 第四节石油专卖
-- 对外贸易
---- 第一章出口商品收购
---- 第二章主要产品运销
------ 第一节鞭炮烟花
------ 第二节夏布
------ 第三节抽纱
------ 第四节小竹器
------ 第五节麻制品
------ 第六节冻猪肉、活大猪
------ 第七节菊花石雕
------ 第八节茶叶
---- 第三章国际贸易交往
------ 第一节出国展销考察
-- 饮食服务业
---- 第一章饮食业
------ 第一节熟食业
------ 第二节冷饮业
---- 第二章服务业
------ 第一节旅社(客栈)
------ 第二节摄影业
------ 第三节理发业
------ 第四节修理业
------ 第五节其他
卷八
-- 交通运输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企业、事业机构
---- 第二章乡村道路及桥渡
------ 第一节道路
------ 第二节民桥
------ 第三节渡口
---- 第三章水上运输
------ 第一节航道
------ 第二节运输
------ 第三节水上安全
---- 第四章公路运输
------ 第一节公路、桥梁
------ 第二节养路
------ 第三节客货运输
------ 第四节车辆监理
---- 第五章铁路运输
------ 第一节铁路、桥梁
------ 第二节客货运输
---- 第六章装卸搬运
------ 第一节搬运工具
------ 第二节搬运业务
------ 第三节劳动管理、收益分配
-- 邮政电信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人员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人员
---- 第二章邮政
------ 第一节业务
------ 第二节邮路
------ 第三节设备
---- 第三章电信
------ 第一节业务
------ 第二节电路
------ 第三节设备
-- 城乡建设
---- 概述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城区发展
------ 第二节街市建设
------ 第三节房屋建筑、房地产管理
------ 第四节给水、排水
------ 第五节环境卫生、绿化
---- 第二章集镇建设
------ 第一节永和市
------ 第二节古港市
------ 第三节文家市
------ 第四节永安市
------ 第五节官渡
------ 第六节大瑶铺
------ 第七节镇头市
------ 第八节普迹
------ 第九节北盛仓
------ 第十节其他集镇
---- 第三章建筑业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设计
------ 第三节质量、安全
------ 第四节机械设备
---- 第四章国土管理
------ 第一节国家建设征地
------ 第二节乡(镇)村建设用地
------ 第三节村民建房用地
------ 第四节非农业户建房用地
-- 环境保护
---- 概述
---- 第一章环境状况
------ 第一节大气污染
------ 第二节水质污染
------ 第三节食物污染
------ 第四节噪音、放射性物质
---- 第二章保护措施
------ 第一节环境监测
------ 第二节行政、经济、法律措施
------ 第三节“三废”治理
------ 第四节大自然保护
卷九
-- 教育
---- 概述
---- 第一章教育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经费
------ 第三节设施
---- 第二章塾馆、书院、学宫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义塾
------ 第三节书院
------ 第四节学宫
---- 第三章学前教育
------ 第一节幼儿园所
------ 第二节学前班
---- 第四章初等教育
------ 第一节清末小学堂
------ 第二节民国小学
------ 第三节苏区小学
------ 第四节解放后小学
---- 第五章中等教育
------ 第一节普通中学
------ 第二节中等专业学校
------ 第三节职业学校
-------- 附:“五·七”学校及“七·二一”大学
---- 第六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业余教育
------ 第二节职工教育
------ 第三节成人学校
------ 第四节广播电视教育
------ 第五节成人自学考试
---- 第七章教师
------ 第二节待遇
------ 第三节培训
---- 第八章教学
------ 第一节教学改革
------ 第二节教学质量
-- 科学技术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队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队伍
---- 第二章科学普及
------ 第一节科技宣传
------ 第二节科技示范户
------ 第三节学术交流
------ 第四节科技扶贫与技术承包
---- 第三章技术培训
------ 第一节工业技术培训
------ 第二节农业技术培训
------ 第三节花炮技术培训
---- 第四章科技管理
------ 第一节情报管理
------ 第二节计划管理
------ 第三节成果管理
------ 第四节专利管理
------ 第五节技术市场管理
---- 第五章获奖科技成果
------ 第一节省奖励成果
------ 第二节地、市奖励成果
------ 第三节县奖励成果
-- 文化事业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机构、设施
------ 第二节活动
---- 第二章电影
------ 第一节放映
------ 第二节发行
------ 第三节管理
---- 第三章戏剧
------ 第一节剧种
------ 第二节场院
------ 第三节演出管理
---- 第四章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一节书刊、印刷管理
------ 第二节娱乐活动管理
------ 第三节文物市场管理
-- 文学艺术
---- 第一章文学创作
------ 第一节作者、作品
------ 第二节文艺刊物
---- 第二章民间艺术
------ 第一节曲艺
------ 第二节舞蹈
------ 第三节歌曲
------ 第四节器乐
------ 第五节美术
------ 第六节歌谣
------ 第七节民谚
-- 新闻
---- 第一章广播电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设施
------ 第三节广播节目
------ 第四节器材供应
---- 第二章报刊
------ 第一节早期革命报刊
------ 第二节苏维埃报刊
------ 第三节民国报刊
------ 第四节解放后的《浏阳报》
---- 第三章通讯员队伍
-- 图书、档案
---- 第一章图书
------ 第一节图书阅览
------ 第二节图书发行
---- 第二章档案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收集
------ 第三节馆藏
------ 第四节利用
-------- 附:事故
-- 文物、名胜
---- 第一章文物
------ 第一节革命文物
------ 第二节历史文物
------ 第三节文物管理
---- 第二章名胜
卷十
-- 医药
---- 第一章组织、机构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机构
---- 第二章生产、管理
------ 第一节中药资源
------ 第二节药材种植
------ 第三节药品加工
------ 第四节药品管理
------ 第五节技术培训
---- 第三章经营
------ 第一节个体经营、私营
------ 第二节国营、集体经营
-- 卫生
---- 第一章机构、团体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事业机构
------ 第三节医药卫生团体
---- 第二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慢性病防治
------ 第三节公共卫生
---- 第三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妇女保健
------ 第二节幼儿保健
---- 第四章医疗
------ 第一节行医方式
------ 第二节医疗设备
------ 第三节医疗技术
------ 第四节医疗制度
---- 第五章药政药检
------ 第一节药政管理
------ 第二节质量监测
-- 体育
---- 第一章机构、设施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设施
---- 第二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民间传统体育
------ 第二节职工体育
------ 第三节农民体育
------ 第四节伤残人体育
------ 第五节老年人体育
------ 第六节幼儿体育
---- 第三章学校体育
------ 第一节师资、课程
------ 第二节体育竞赛
---- 第四章县运动会
------ 第一节民国时期运动会
------ 第二节解放后运动会
---- 第五章纪念性体育活动
------ 第一节火炬接力活动
------ 第二节参加湘鄂赣边区运动会
------ 第三节“七·一六”游泳活动
---- 第六章队伍建设
------ 第一节培训
------ 第二节选拔输送
卷十一
-- 方言
---- 第一章语系
------ 第一节四乡方音概况
------ 第二节音标符号
---- 第二章语音分析
------ 第一节声母
------ 第二节韵母
------ 第三节声调
------ 第四节声韵配合关系
------ 第五节文白异读
---- 第三章浏阳话与北京话对照
------ 第一节声母对照
------ 第二节韵母对照
------ 第三节声调对照
---- 第四章语法特点
------ 第一节词尾“崽”、“唧”、“哩”
------ 第二节助词“咑”、“得”
------ 第三节量词“只”
------ 第四节形容词构词特点
-- 风俗习惯
---- 第一章生产劳作
------ 第一节农圃
------ 第二节手艺
------ 第三节采伐
------ 第四节捕捞
---- 第二章衣食住行
------ 第一节服饰
------ 第二节饮食
------ 第三节居住
------ 第四节行旅
---- 第三章婚丧喜庆
------ 第一节婚姻
------ 第二节丧葬
------ 第三节添婴
------ 第四节寿辰
---- 第四章岁时节日
------ 第一节传统节日
------ 第二节农事节气
---- 第五章迷信禁忌
------ 第一节语言禁忌
------ 第二节婚丧喜庆禁忌
------ 第三节时节禁忌
------ 第四节其他禁忌
-- 宗教
---- 第一章道教
---- 第二章佛教
------ 第一节僧尼
------ 第二节居士
---- 第三章天主教、基督教
------ 第一节天主教
------ 第二节基督教
-- 杂志
---- 第一章会党
------ 第一节哥老会
------ 第二节征义堂
------ 第三节洪江会
------ 第四节洪福会
------ 第五节青、洪帮
---- 第二章会道门
------ 第一节金丹门
------ 第二节同善社
------ 第三节紫霞教
------ 第四节三期普渡
------ 第五节宗教哲学研究社
------ 第六节一贯道
---- 第三章迷信职业
------ 第一节儒教
------ 第二节巫祝
------ 第三节风水相命
------ 第四节其他迷信
卷十二
-- 人物传
---- 欧阳玄
---- 邱之稑
---- 谭嗣同
---- 唐才常
---- 唐才忠
---- 师中吉
---- 谭继洵
---- 丁静庵
---- 李兴锐
---- 姜守旦
---- 龚春台
---- 欧阳中鹄
---- 娄仁庆
---- 焦达峰
---- 陈作新
---- 余昭常
---- 李德镛
---- 黎尚雯
---- 萧乐天
---- 刘善涵
---- 陈作为
---- 黄建中
---- 田波扬、陈昌甫
---- 陈清和
---- 徐骐
---- 汤采芝
---- 易维五
---- 赵自选
---- 邵振维
---- 贝允昕
---- 孔昭绶
---- 陈昌
---- 张启昌、胡玉蓉
---- 刘大荣
---- 苏先骏
---- 潘虎
---- 朱建盛
---- 李玖铭
---- 潘心源
---- 黄徵
---- 黄仁
---- 彭招姑
---- 李梦弼
---- 周晓汲
---- 陈绍常
---- 何振吾
---- 王德文
---- 罗锡卿
---- 王初长
---- 张通
---- 袁德生
---- 黄小山
---- 易荡平
---- 寻淮洲
---- 刘建中
---- 徐洪
---- 唐有壬
---- 彭建新
---- 张兰
---- 秦庆武
---- 罗介夫
---- 萧国生
---- 罗梓铭
---- 张正坤
---- 郭陆顺
---- 焦达人
---- 彭士量
---- 张梅村
---- 吴子炳
---- 张春林
---- 宋寿梅
---- 刘善泽
---- 李白
---- 谭影竹
---- 焦达悌
---- 伍薏农
---- 黎盛先
---- 唐蟒
---- 周海文
---- 刘瑞骧
---- 邱蔚
---- 彭庆六
---- 舒邦镇、李秋声
---- 欧阳予倩
---- 张秉文
---- 陈熹
---- 罗振湘
---- 易南坡
---- 黎先诚
---- 张和
---- 汤平
---- 朱宜风
---- 徐绍清
---- 李辉高
---- 邓洪
---- 曾涤
---- 贺华元
---- 高光友
---- 苏鳌
---- 张维
---- 赵超山
---- 谢文光
---- 刘子奇
---- 苏鲁
---- 欧阳明
---- 黄曹龙
---- 罗振坤
---- 王觐
---- 潘裕昆
---- 戴文彬
---- 杨勇
---- 欧阳寿庭
---- 江术吾
---- 李信
---- 陈先礼
---- 黄霖
---- 杨世明
---- 王肇勋
---- 陈桂香
---- 唐亮
---- 慕容楚强
---- 王人美
---- 张启龙
---- 李桂林
---- 罗其南
---- 戴清升
---- 李志民
---- 赵振湘
---- 戴朝震
---- 罗若遐
---- 萧友庆
---- 胡耀邦
---- 李贞
---- 张翼翔
---- 石敬平
---- 雷敢
-- 各界已故人物表
-- 烈士英名录 (另出专辑)
附录
-- 回忆选录
---- 回忆当年革命斗争情况
---- 浏阳苏区妇女工作回忆
---- 浏阳农民运动的片段回忆
---- 解放浏阳县城之回忆
---- 山西省平定、定襄县南下工作队组建和进入浏阳县工作的情况
---- 回忆浏阳县“三反”整风学习
---- 浏阳民工参加整修南洞庭湖情况
---- 回忆浏阳县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
---- 浏阳县60年代初期包产到户的回忆
---- 浏阳民兵参加湘东铁路和湘化专线建设情况
---- 在怀化参加枝柳铁路建设的日子里
-- 烈士遗作
---- 狱中题壁
---- 临刑壮语
---- 戊戌八月感事
---- 临刑题壁
---- 人地两平权
---- 为“双侠图”照片题辞
---- 赠成邦杰、阎幼甫联
---- 书愤
---- 悼同学某君
---- 歌词六首
---- 诗歌七首
---- 囚歌
---- 对江娥
---- 诗一首
---- 题狱
---- 临刑自挽
---- 就义诗
---- 题壁
---- 堂联
---- “马日事变”感言两则
---- 狱中给妻子的信
---- 狱中给子女的信
---- 绝命书
---- 对妇女界勉言
---- 感时七律
---- 题影
---- 挽留法同学朱子文
---- 代达浒区工会挽张炳南烈士
---- 满江红·西望长沙
---- 为达浒乡农协会成立大会撰联
---- 对黄仁烈士赞语
---- 题扇
---- 寄内人
---- 告将士书
---- 给妻子的信
---- 狱中吟
-- 奇闻趣事
---- 隔河相会的连理枝
---- 龙凤树
---- 石蛙
---- 牛王
---- 鹞子伤人
---- 田螺孕珍珠
---- 喜鹊驯化
---- 家、野猪交配产仔
---- 四月结柚
---- 五腿牛
卷末
-- 修志梗概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