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民族志

鹤庆县民族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突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团结主题,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目录

封面
鹤庆县民族志
《鹤庆县民族志》编纂工作人员名单
图片
-- 鹤庆县民族分布图
-- 2011年6月鹤庆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人员合影
-- 民族经济
-- 白依火草布
-- 手工土纸
-- 鸱鸺
-- 传统食品
-- 银铜器皿、工艺品加工
-- 民间艺术
-- 民族服饰
-- 民族旅游
-- 领导关怀
-- 民族工作成果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白族
-- 第一节 源流
-- 第二节 社会经济
---- 一 经济形态
---- 二 经济结构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一 民居
---- 二 饮食
---- 三 服饰
---- 四 节日
---- 五 丧葬
---- 六 禁忌
---- 七 风俗
---- 八 社会道德
-- 第四节 婚姻家庭
---- 一 恋爱
---- 二 婚姻
---- 三 家庭
-- 第五节 文化
---- 一 语言文字
---- 二 教育
---- 三 科技
---- 四 文艺
---- 五 体育
---- 六 医疗卫生
-- 第六节 宗教信仰
---- 一 本主崇拜
---- 二 佛教
---- 三 道教
---- 四 巫教
---- 五 祖先崇拜
---- 六 基督教
-- 第七节 人物
---- 一 传略
------ 王嵯巅
------ 赵铎些
------ 高泰慧
------ 高惠直
------ 田节
------ 赵德宏
------ 杨抡
------ 李恒春
------ 赵鹤龄
------ 杨金和
------ 杨金铠
------ 赵尔介
------ 赵文治
------ 赵寅仲
------ 陈兆鹤
------ 杨天禄
------ 李宗黄
------ 王炳章
------ 吴信其
------ 杨加凤
------ 王树森
------ 李梦白
------ 阿十妹
------ 李岳嵩
------ 张伯陶
------ 施菊轩
------ 张印春
------ 田麟勋
---- 二 革命烈士英名录
---- 三 干部
---- 四 领导干部职名表
第二章 彝族
-- 第一节 源流
---- 一 黑话人
---- 二 白依人
---- 三 白彝人
---- 四 利仆人
-- 第二节 社会经济
---- 一 经济形态
---- 二 经济结构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一 民居
---- 二 饮食
---- 三 服饰
---- 四 节日
---- 五 丧葬
---- 六 禁忌
---- 七 社会道德
-- 第四节 婚姻家庭
---- 一 婚姻
---- 二 家庭
-- 第五节 文化教育
---- 一 语言文字
---- 二 教育
---- 三 科技
---- 四 文艺
---- 五 医疗卫生
-- 第六节 宗教信仰
---- 一 黑话人宗教信仰
---- 二 白依人宗教信仰
-- 第七节 人物
---- 一 传略
------ 蒋宗汉
------ 顾富春
------ 子阿成
------ 字芝发
------ 李克相
------ 字双全
---- 二 革命烈士英名录
---- 三 干部职工
---- 四 领导干部职名录
第三章 汉族
-- 第一节 源流
-- 第二节 社会经济
---- 一 经济形态
---- 二 经济结构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一 民居
---- 二 饮食
---- 三 服饰
---- 四 节日
---- 五 丧葬
-- 第四节 婚姻家庭
---- 一 婚姻
---- 二 家庭
-- 第五节 文化
---- 一 方言
---- 二 教育
---- 三 民间文艺
---- 四 医疗
-- 第六节 宗教信仰
-- 第七节 人物
---- 一 传略
------ 陆经
------ 彭富
------ 孙健
------ 梁州彦
------ 孙桐
------ 舒金和
------ 丁槐
------ 程子明
------ 王昌禄
------ 朱靖卿
------ 喻宗泽
------ 粱蒸云
------ 周宗顺
------ 王锡光
------ 张相时
------ 杨西园
------ 李忍涛
------ 李耀庭
------ 郜重魁
------ 黄洛峰
------ 宣伯超
------ 鲍品良
------ 田赋伟
------ 蒋仲明
------ 李笳
------ 李慈
---- 二 革命烈士英名录
---- 三 领导干部职名表
第四章 傈僳族
-- 第一节 源流
-- 第二节 社会经济
---- 一 经济形态
---- 二 经济结构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一 民居
---- 二 饮食
---- 三 服饰
---- 四 节日
---- 五 丧葬
---- 六 禁忌
---- 七 风俗
---- 八 社会道德
-- 第四节 婚姻家庭
---- 一 婚姻
---- 二 家庭
-- 第五节 文化
---- 一 语言文字
---- 二 教育
---- 三 文艺
-- 第六节 宗教信仰
-- 第七节 人物
---- 一 传略
------ 贺汝林
------ 贺庭福
------ 兰仕才
---- 二 干部
第五章 苗族
-- 第一节 源流
-- 第二节 社会经济
---- 一 经济形态
---- 二 经济结构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一 民居
---- 二 饮食
---- 三 服饰
---- 四 节日
---- 五 丧葬
---- 六 禁忌
---- 七 社会道德
-- 第四节 婚姻家庭
---- 一 婚姻
---- 二 家庭
-- 第五节 文化
---- 一 语言文字
---- 二 教育
---- 三 文艺体育
---- 四 医药
-- 第六节 宗教信仰
-- 第七节 人物
---- 一 传略
------ 陶长寿
------ 王求保
------ 熊天保
---- 二 干部
第六章 壮族
-- 第一节 源流
-- 第二节 社会经济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一 民居
---- 二 饮食
---- 三 服饰
---- 四 丧葬
---- 五 风俗禁忌
-- 第四节 婚姻家庭
---- 一 婚姻
---- 二 家庭
-- 第五节 文化教育
---- 一 语言文字
---- 二 文艺
---- 三 教育
-- 第六节 宗教信仰
---- 一 多神崇拜
---- 二 端公与“家堂”
---- 三 巫医
-- 第七节 人物
---- 一 传略
------ 伍将军
------ 王康成
---- 二 干部
第七章 纳西族
-- 第一节 源流
-- 第二节 社会经济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一 民居
---- 二 饮食
---- 三 服饰
---- 四 节日
---- 五 丧葬
---- 六 禁忌
-- 第四节 婚姻家庭
---- 一 婚姻
---- 二 家庭
-- 第五节 文化教育
---- 一 语言文字
---- 二 教育
---- 三 文艺
-- 第六节 宗教信仰
---- 一 东巴教
---- 二 道教
---- 三 汉传佛教
---- 四 藏传佛教
-- 第七节 人物
---- 一 传略
------ 赵银棠
---- 二 干部
第八章 其他民族
-- 第一节 傣族
---- 一 源流
---- 二 农业状况
---- 三 语言文字 教育
---- 四 生活习俗
---- 五 宗教信仰
---- 六 干部
-- 第二节 回族
---- 一 源流
---- 一 生活习俗
---- 三 文化教育
---- 四 宗教信仰
---- 五 干部
-- 第三节 藏族
---- 一 源流
---- 二 生活习俗
---- 三 文化教育
---- 四 宗教信仰
-- 第四节 其他少数民族综合介绍
第九章 民族工作
-- 第一节 宣传民族平等 促进社会和谐
-- 第二节 促进民族进步 增进民族友谊
-- 第三节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 第四节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第五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 第六节 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 一 重点扶贫村
---- 二 温饱村
---- 三 小额贷款
---- 四 异地开发移民搬迁
---- 五 劳务输出
-- 第七节 扶持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 一 文化
---- 二 教育
---- 三 卫生
-- 第八节 民族宗教工作机构
---- 一 民族事务委员会
---- 二 民族宗教事务局
第十章 附录
-- 一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条例》摘抄
-- 二 云南省民族乡工作条例
-- 三 关于《云南省民族乡工作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
-- 四 鹤庆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职责及制度
-- 五 地方志中与鹤庆境内各民族有关的资料摘抄
-- 六 元、明、清、民国鹤庆土司袭传名录
-- 七 《鹤庆高土司世系》评介
-- 八 本志主要参考的文献资料
后记
本志审稿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