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志》(1986-2005)

《通渭县志》(1986-200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客观地记述全县20年(1986-2005年)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全县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新成就、新发展、新变化。本志为1990年版《通渭县志》的续修志,但在编目设置上不受前志体例限制,采用新观点、新方法进行编修。本志体例为中编目、门目体,以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为依据,分门别类,设置编目,全志共设24编,按照先自然、后社会,先物质、后精神,先经济基础、后上层建筑的次序编排。另设“概述”、“大事记”及“附录”。

内容时限: 1986-2005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目录

封面
通渭县志
《通渭县志》(1986-2005)编纂委员会
《通渭县志》(1986-2005)编纂人员
图片
-- 通渭县行政区划图
-- 榜罗镇四罗坪战国秦长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锦屏水库
-- 县城南屏山风光
-- 华家岭秋色
-- 山川风貌
-- 通渭八景·锦鸡循界
-- 华家岭大牛沟蛤蟆石
-- 马营峡菩萨楼
-- 箭杆岭古树
-- 石峰堡遗址
-- 通渭八景·中林春晓
-- 平襄镇南河村民居
-- 通渭温泉洗浴中心
-- 通渭古堡(之一)
-- 通渭古堡(之二)
-- 通渭古堡(之三)
-- 什川乡李家坪北宋通渭寨遗址
-- 境内出土的新石器时期尖底瓶
-- 境内出土的宋代画像砖
-- 境内出土的汉完字瓦当
-- 境内出土的新莽钱范
-- 境内出土的汉绿釉陶博山炉
-- 境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铃
-- 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榜罗会议遗址纪念馆
-- 榜罗镇红军长征陕甘支队连以上干部会议遗址(打麦场)
-- 榜罗会议纪念馆馆藏红军标语(国家一级文物)
-- 文庙街小学《七律·长征》诗碑
-- 义岗川镇四沿山红军烈士纪念碑
-- 红一方面军文娱晚会纪念碑
-- 县城北山退耕还林
-- 景木岔“121”雨水集流工程
-- 平襄镇廉家堡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坝
-- 梯田基层
-- 陇阳乡申家山红豆草种植
-- 通渭劳务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摘棉花
-- 义岗川镇东南村早熟马铃薯种植
-- 全覆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
-- 平襄镇宋堡村新农村住宅区
-- 乡村道路
-- 义岗川镇悠江铺桥
-- 北城铺乡石关变电所
-- 通渭县地毯厂生产车间
-- 通渭县粉丝厂包装车间
-- 乐百味食品公司产品
-- 天耀草业生产现场
-- 县城国道口
-- 县公用型汽车站
-- 县一中教学楼
-- 县城西街新貌
-- 县城夜景(2000年除夕)
-- 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证书
-- 全国田径之乡证书
-- 全国体育先进县证书
-- 中国红豆草之乡证书
-- 《通渭书法百米长卷》在兰州东方红广场展出
-- 马营小曲演唱
-- 春节市场
-- 2004年县首届农民书画艺术节在文化广场举行
-- 春节社火表演·跑旱船
-- 县城南园体育场文艺表演
-- 通渭砖雕·墀头
-- 通渭砖雕·龙凤呈祥
-- 通渭秦腔脸谱
-- 通渭皮影人物
-- 附图
-- 高乃温 隶书对联
-- 郑俊清 行书对联
-- 牛忠 草书立轴
-- 刘学信 国画斗方
-- 张兴国 国画立轴
-- 王铭 国画立轴
-- 《通渭县志》(1986-2005)评审会议合影
-- 县上领导与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合影
-- 县上四大班子领导听取县志编纂工作汇报。
-- 《通渭县志》(1986-2005)编务人员合影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自然及资源环境
-- 第一章 自然条件
---- 第一节 水文(水系)
---- 第二节 气候
-- 第二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森林资源
---- 第三节 水资源
---- 第四节 植物资源
---- 第五节 动物资源
---- 第六节 矿产资源
---- 第七节 地热资源
---- 第八节 风力资源
-- 第三章 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植被状况
---- 第二节 水土流失
---- 第三节 水源短缺
---- 第四节 环境污染
-- 第四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气象灾害及病、虫害
----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二编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经营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土地承包和流转
---- 第三节 农村税费改革
---- 第四节 农村财务管理
-- 第二章 农业结构
---- 第一节 生产概况
---- 第二节 粮食作物种植
---- 第三节 经济作物种植
---- 第四节 马铃薯种植
-- 第三章 农业科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
---- 第三节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 第四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农机推广与使用
---- 第四节 农机安全监理
-- 第五章 扶贫开发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扶贫工作
---- 第三节 国家扶贫资金投入
---- 第四节 整村推进
---- 第五节 移民搬迁
第三编 林业畜牧
-- 第一章 林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林业生产
---- 第三节 退耕还林
---- 第四节 全民植树活动
---- 第五节 林木管护
---- 第六节 造林技术
-- 第二章 畜牧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畜禽养殖
---- 第三节 畜禽品种及改良
---- 第四节 草畜产业
---- 第五节 畜禽疫病防治
第四编 水利水保
-- 第一章 水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三节 “121”及集雨节灌工程
---- 第四节 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
---- 第五节 农村改水
---- 第六节 防汛抗旱
-- 第二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基本概况
---- 第三节 梯田建设
---- 第四节 小流域综合治理
---- 第五节 水土保持工程
第五编 工业交通电力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工业企业改革
---- 第四节 非公企业
-- 第二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企业概况
-- 第三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交通建设
---- 第三节 运输
-- 第四章 电力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农村电网改造
第六编 商贸流通
-- 第一章 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流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商业
---- 第二节 供销
---- 第三节 粮食
---- 第四节 物资
---- 第五节 石油
---- 第六节 煤炭
-- 第三章 商业经营
---- 第一节 国有商业
---- 第二节 私营、个体商业
-- 第四章 农村集市贸易
---- 第一节 市场建设
---- 第二节 农村集市
---- 第三节 物资交流大会
-- 第五章 烟草专卖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烟草专卖
-- 第六章 盐业盐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盐业经营
---- 第三节 盐务管理
-- 第七章 医药购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医药经营
第七编 财政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政体制改革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财务管理
---- 第六节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制改革
---- 第三节 税种和税源
---- 第四节 税收征管
第八编 金融保险
-- 第一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金融业务
---- 第三节 金融管理
-- 第二章 保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险种
---- 第三节 管理
第九编 邮政通讯
-- 第一章 邮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网络建设
---- 第三节 业务管理
-- 第二章 通讯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电信
---- 第三节 移动
---- 第四节 联通
第十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节 供排水工程
---- 第二节 供暖城市照明
---- 第三节 道路建设
---- 第四节 城市绿化
-- 第三章 小城镇建设
---- 第一节 农村小城镇改造
---- 第二节 整体易地搬迁
-- 第四章 城市建筑
---- 第一节 城市规划
---- 第二节 建筑企业
---- 第三节 城市重点建筑物
-- 第五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房地产管理
---- 第二节 房地产交易
第十一编 计划统计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执行情况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统计执行情况
---- 第三节 国家普查
第十二编 政党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通渭县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县委职能部门
---- 第三节 党务工作
-- 第二章 中国民主同盟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参政议政
-- 第三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五节 残疾人联合会
---- 第六节 科技协会
第十三编 政权政协
-- 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政府机构
---- 第二节 基层政权
---- 第三节 乡镇概况
-- 第三章 县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 县政协委员会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第十四编 民政劳动人事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救灾救济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四节 优抚安置
---- 第五节 社会事务管理
---- 第六节 地名勘界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三节 社会保障机制
---- 第四节 劳动力转移与培训
-- 第三章 人事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三节 机构与编制管理
---- 第四节 工资管理与工资制度改革
第十五编 政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刑侦预审
---- 第四节 户政管理
---- 第五节 公安交通
---- 第六节 公安消防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检察工作
---- 第三节 民事检察
---- 第四节 经济检察
---- 第五节 行政检察
---- 第六节 反贪污贿赂
---- 第七节 控告申诉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审判监督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普法宣传
---- 第三节 人民调解
---- 第四节 法律服务
---- 第五节 安置帮教
第十六编 行政执法
-- 第一章 审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经济责任审计
---- 第三节 建设项目审计
---- 第四节 财务收支审计
-- 第二章 监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监察工作
---- 第三节 专项治理
--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企业登记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 第四节 商标、广告、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四章 物价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商品价格管理
---- 第三节 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
---- 第四节 经营性收费管理
-- 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质量监督与特种设备监察
-- 第六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土地管理
---- 第三节 资源管理
-- 第七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环境质量监测
---- 第三节 综合治理
---- 第四节 环境卫生
-- 第八章 安全生产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安全监督
---- 第三节 专项治理
-- 第九章 食品药品监督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食品监督
---- 第三节 药品监督
-- 第十章 行政执法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执法责任制建立与推行
---- 第三节 规范性文件管理
第十七编 军事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驻军与驻防
-- 第三章 兵役
-- 第四章 民兵预备役建设
-- 第五章 全民国防教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教育活动
---- 第三节 国防教育基地
-- 第六章 军民共建
---- 第一节 抢险救灾
---- 第二节 双拥活动
第十八编 教育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教育结构
---- 第一节 普通教育
----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三节 幼儿教育
---- 第四节 成人教育
---- 第五节 特殊教育
---- 第六节 扫盲与农科教培训
-- 第三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教师结构
---- 第二节 师资培训
---- 第三节 教师资格认定
-- 第四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学校管理
---- 第三节 教育评估与督导
-- 第五章 教育教学改革
----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
---- 第二节 教学方法改革
---- 第三节 素质教育
-- 第六章 教育经费及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节 教育经费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七章 社会捐资助学
---- 第一节 希望工程
---- 第二节 社会捐助
---- 第三节 地方力量办学
第十九编 文化书画艺术旅游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艺创作
---- 第三节 民间艺术
---- 第四节 文物古迹
-- 第二章 书画艺术
---- 第一节 组织及队伍
---- 第二节 书画创作
---- 第三节 重要展览活动
---- 第四节 书画交流
---- 第五节 书画产业
-- 第三章 旅游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旅游资源
---- 第三节 旅游服务
第二十编 广播电视科技体育
-- 第一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广播电视宣传
---- 第三节 基础设施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推广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竞赛活动
---- 第四节 场馆设施建设
第二十一编 医疗卫生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医疗机构
-- 第二章 医疗
---- 第一节 中、西医治疗
---- 第二节 外援医疗
-- 第三章 疾病预防与控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儿童计划免疫和相关传染病控制
---- 第三节 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
----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妇女儿童保健
---- 第三节 婚前医学检查
-- 第五章 乡镇卫生院建设
---- 第一节 队伍建设
---- 第二节 基础设施改造
第二十二编 人口和计划生育
-- 第一章 人口分布
---- 第一节 人口密度
---- 第二节 农业和非农业人口
---- 第三节 流动人口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性别构成
---- 第二节 年龄构成
---- 第三节 文化构成
---- 第四节 职业构成
---- 第五节 家庭规模和类型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生宣传和服务
---- 第三节 扶助和奖励
第二十三编 社会
-- 第一章 民俗
---- 第一节 衣食住行婚嫁丧葬
---- 第二节 民俗礼节民间游艺岁时节日
---- 第三节 忌俗
-- 第二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语法
---- 第三节 词语
---- 第四节 特殊词组
---- 第五节 固定词组(含成语)
---- 第六节 俗语
---- 第七节 农业、气象、时令谚语
---- 第八节 歇后语
---- 第九节 方言中保留的古代词语例释
-- 第三章 民族宗教姓氏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宗教
---- 第三节 姓氏
第二十四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简介
---- 第一节 英烈
------ 党长来
------ 马雷
---- 第二节 党政军职类人士
------ 丁寿亭
------ 牛兴民
------ 牛元璋
------ 牛斗文
---- 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才
---- 第四节 文化体育人才
---- 第五节 先进模范人物
---- 第六节 民营企业家
---- 第七节 地方知名人士
-- 第二章 人物补遗
---- 第一节 英烈补录
---- 第二节 人物补录
附录
-- 一、重要历史文件辑录
-- 二、艺文选录
-- 三、1986-2005年通渭籍作者著述作品名录
索引
-- 表目索引
-- 人物索引
后记
《通渭县志》历届编篆委员会
《通渭县志》各承编单位撰搞人名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