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安宁区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9年11月
目录
封面
兰州市 安宁区志
《安宁区志》第一届编纂委员会
《安宁区志》第二届编纂委员会
《安宁区志》第三届编纂委员会
《安宁区志》第四届编纂委员会
《兰州市安宁区志》终审委员会
序
凡例
图片
--
1958年,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同志在兰州市市长孙剑峰的陪同下,在桃林社(安宁堡乡)视察。
--
1985年4月,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锦涛同志由区委书记白永发,区长陈斌俊陪同在安宁堡视察。
--
1983年建成的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办公楼
--
1995年落成的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办公楼
--
路易·艾黎纪念碑
--
培黎广场路易·艾黎雕像、壁雕
--
区建委综合办公楼
--
安宁城区一隅
--
桃海宾馆
--
商品楼
--
安宁农村新型住宅楼
--
安宁农村旧式堂屋
--
1982年5月11日的雪景
--
培黎广场节日之夜
--
空军兰州医院
--
绿树丛中的安宁堡
--
桃海风韵
--
安宁城郊风光
--
桃园之春
--
观赏品种重瓣桃花
--
仁寿山山门
--
安宁建筑构件预制厂
--
安宁区砖瓦厂
--
刘家堡乡硫璃瓦厂的半成品
--
安宁堡型砂厂
--
兰州桃海钢门窗公司
--
兰州长河焊接材料厂区一角
--
兰州化工原料厂优质产品
--
长风机器厂洗衣机车间
--
安宁东方乐衬衫厂
--
安宁堡罐头厂部分产品
--
河湾村辣子塑料棚
--
孔家崖乡工厂化育苗中心
--
孔家崖塑料大棚规模生产基地
--
国务院奖状
--
九州台绿化区远眺
--
大青山人造平原绿化区一角
--
安宁蜜桃
--
仁寿山杏子
--
巨峰葡萄
--
苹果丰收
--
大棚西红柿
--
安宁堡实验站刺黄瓜
--
优质菜花
--
预备役部队接受检阅
--
民兵高炮团在训练
--
征兵先进锦旗
--
双拥模范奖牌
--
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
--
甘肃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
西北师范大学
--
甘肃政法学院
--
兰州铁道学院一隅
--
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
培黎石油学校
--
兰州电力学校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
西北师大附属中学
--
兰州四十四中教学楼
--
安宁职业中学
--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
安宁堡小学学生在操练
--
孔家崖小学的升旗仪式
--
比利时客人与河湾村幼儿园的小朋友
--
十里店小学
--
幸福的儿童
--
桃园文化中心
--
安宁区游泳池
--
安宁影剧院
--
兰州地震博物馆
--
安宁堡乡文化中心
--
社火队在城区表演
--
舞狮
--
安宁堡乡农民剪纸作品——迎亲(路桂香)
--
陈唯一作品——雕葫芦
--
孔寿彭遗作
--
陈唯一作品
--
戴明善书法
--
孔寿彭遗作《墨牡丹》
--
刘镒涵遗作
--
张大千为李铣作画
--
安宁堡明长城遗址(边墙)
--
大明安宁堡神庙记碑
--
明安宁堡复原图(画)
--
沙井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罐(半山类型)
--
仁寿山出土的彩陶罐(马厂类型)
--
明宣德香炉
--
沙井堡明边墙遗址
--
沙井堡老牌坊(1953年摄)
--
清末民初修建的五辆水车
--
安宁区志办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
兰州市安宁区行政区划图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环境
--
第一章 建置区划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现代行政区划
----
第三节 街道办事处
----
第四节 乡
--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水文
----
第四节 土壤 植被
----
第五节 自然资源
----
第六节 自然灾害
--
第三章 人工环境
----
第一节 城乡规划
----
第二节 市政建设
----
第三节 房屋建设
----
第四节 园林、绿化
----
第五节 环境卫生与市容管理
----
第六节 环境保护
----
第七节 交通
----
第八节 通讯
第二篇 居民
--
第一章 居民数量和素质
----
第一节 总量与变动
----
第二节 密度与分布
----
第三节 人口控制与优生
----
第四节 居民文化程度
--
第二章 居民构成
----
第一节 年龄、性别构成
----
第二节 姓氏、族源构成
----
第三节 民族构成
----
第四节 宗教信仰构成
--
第三章 居民习俗
----
第一节 节俗
----
第二节 婚嫁
----
第三节 殡葬
----
第四节 劣俗与禁忌
----
第五节 生俗寿辰
----
第六节 衣、食、住
--
第四章 居民方言
----
第一节 主要特点
----
第二节 音系
----
第三节 词语
----
第四节 习用成语、谚语、歇后语
--
第五章 代表人物
----
第一节 传略
------
王三祝
------
王福辰
------
柴若愚
------
孔宪武
------
俞方皋
------
袁敦礼
------
林达美
------
孔寿彭
------
韩俊卿
------
彭铎
----
第二节 简介
------
朱辅
------
朱应昌
------
柴万檀
------
梁济西
------
李尚诚
------
梁培元
------
代元奎
------
李铣
------
张发兰
------
王天与
------
王得林
----
第三节 名表
第三篇 农业
--
第一章 农村经济制度
----
第一节 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
----
第二节 经营体制
--
第二章 农业生产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农业结构
----
第三节 作物种类与分布
----
第四节 蔬菜生产
----
第五节 果品生产
----
第六节 农技农艺
--
第三章 林业生产
----
第一节 面积与分布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荒山改造
----
第四节 林木管护
--
第四章 畜牧业生产
----
第一节 畜禽数量
----
第二节 畜禽品种
----
第三节 饲草饲料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五章 农机与水利
----
第一节 农机演变
----
第二节 水利建设
----
第三节 提水灌溉
----
第四节 水利管理与水土保持
----
第五节 农电
--
第六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要行业
第四篇 工商业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机械工业
----
第二节 化学工业
----
第三节 建筑材料工业
----
第四节 食品工业
----
第五节 建筑工业
----
第六节 采掘工业
----
第七节 其它工业
----
第八节 驻区省(部)、市属企业
--
第二章 商业
----
第一节 商业网点
----
第二节 私营商业
----
第三节 商品购销
----
第四节 商业企业
----
第五节 安宁区供销社
--
第三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粮油统购
----
第二节 粮油供应
----
第三节 调运与仓储
第五篇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体制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财政收入
----
第一节 农业各税
----
第二节 工商税收
----
第三节 企业收入
----
第四节 其它收入
----
第五节 国库券
--
第三章 财政支出
----
第一节 支出总量
----
第二节 各项支出
--
第四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银行
----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
----
第三节保险公司
--
第五章 金融业务
----
第一节 货币流通
----
第二节 存款
----
第三节 贷款
----
第四节 银行结算业务
----
第五节 保险
----
第六节 农村信用社业务
第六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计划编制
----
第四节 计划实施
--
第二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物价
----
第三节 价格管理
----
第四节 监督、检查
--
第三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物资
----
第三节 计划外物资
--
第四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国家审计
----
第三节 内部审计
----
第四节 社会审计
--
第五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统计调查制度、方法
----
第三节 普查工作
----
第四节 抽样调查
--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 私营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 个体经济管理
----
第五节 市场管理
----
第六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七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八节 经济监督检查
第七篇 政党 社团
--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安宁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国民党组织
----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组织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安宁地方组织
----
第一节 中共安宁区委员会
----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组织工作
----
第四节 纪律检查
----
第五节 统战工作
----
第六节 宣传工作
----
第七节 党校工作
----
第八节 信访工作
----
第九节 政事纪略
--
第三章 民主党派安宁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民革安宁支部
----
第二节 民盟安宁支部
----
第三节 民建安宁支部
--
第四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工会组织
----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
----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
----
第四节 妇女组织
----
第五节 工商联组织
----
第六节 区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七节 区私营企业协会
----
第八节 区消费者协会
第八篇 政权 军事
--
第一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
第一节 区人民代表和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历届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区人大常委会机构与工作
--
第二章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
第一节 区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
----
第二节 区政府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基层行政机构
--
第三章 政治协商委员会
----
第一节 历届区政协委员会
----
第二节 政协工作
----
第三节 区政协组织机构
--
第四章 政务
----
第一节 民政
----
第二节 劳动
----
第三节 人事
----
第四节 行政监察
--
第五章 政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检察
----
第三节 审判
----
第四节 司法行政
--
第六章 军事
----
第一节 军事建筑与驻军
----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
----
第三节 兵役
----
第四节 民兵
----
第五节 人民防空
第九篇 教育 科技
--
第一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教育督导
----
第三节 教学研究
----
第四节 教育经费
----
第五节 教师
--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课程和教材
----
第三节 幼儿教师培训
----
第四节 幼儿园
--
第三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思想教育
----
第二节 教学工作
----
第三节 小学校选介
--
第四章 普通中等教育
----
第一节 教学工作
----
第二节 学校管理
----
第三节 中学校选介
--
第五章 中等师范教育
----
第一节 学校设置
----
第二节 学校简介
--
第六章 普通高等教育
----
第一节 院校设置
----
第二节 院校简介
--
第七章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学校设置
----
第二节 学校选介
--
第八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农民扫盲教育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第三节 函授电视教育
--
第九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驻区科研单位
----
第三节 科技工作
----
第四节 科研项目与成果
----
第五节 科普活动
第十篇 文化 卫生 体育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化事业单位
----
第三节 群众文化
----
第四节 文艺团体
----
第五节 文学艺术
----
第六节 文物古迹
----
第七节 档案
----
第八节 广播电视
--
第二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卫生单位
----
第二节 医疗制度、药政管理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与红十字会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竞技运动
----
第四节 业余体校
----
第五节 体育设施
附录
--
一、1991年至1997年安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纪略
--
二、安宁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
三、碑文选
--
四、安宁沿革考
--
五、家谱序
--
六、会道门组织
编后记
《安宁区志》办公室资料搜集整理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