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贡县志

福贡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福贡县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2-1986

出版时间: 1999年06月

目录

封面
福贡县志
图 片
-- 福贡县政区图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福贡县委书记蒋万兴题词
-- 中共福贡县委书记赵万才题词
-- 福贡县城全景
-- 一、县城建筑
---- 县委办公大楼
---- 县人大、政协、政府办公大楼
---- 县城镇完小
---- 县电视转播台
---- 远福中学
---- 福贡县影剧院
---- 县文化馆
---- 县卫生院
---- 福贡一中全景
---- 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 二、乡镇建设
---- 邮电大楼
---- 区河乡乡政府
---- 马吉乡乡政府
---- 利沙底乡乡政府
---- 鹿马登乡乡政府
---- 子里甲乡乡政府
---- 架科底乡乡政府
-- 三、交通
---- 石拱桥
---- 人马吊桥
---- 上帕大桥
---- 飞过怒江
-- 四、电站 大理石厂
---- 碧福大桥
---- 施底电站全景
---- 拉马底便桥
---- 木古甲电站(2×1250)千瓦发电机组
---- 大理石厂全景
---- 大理石生产车间
---- 汉白玉工艺品
-- 五、农林牧
---- 老母登良种基地
---- 半山腰农田
---- 墨白94号试种成功
---- 旱犁
---- 试用农基耕作
---- 水稻行栽基地
---- 油菜基地
---- 原始森林
---- 董棕
---- 榧木
---- 秃杉
---- 红豆杉
---- 知子罗人造林
---- 油桐林景观
---- 农技人员培训
---- 珠明林黄连基地
---- 湖北味连试种成功
---- 保护油桐林
---- 喷雾杀虫
---- 加工桐油
---- 油桐果实
---- 漆树林
---- 老母登茶叶基地
---- 茶叶加工
---- 匹河柚子
---- 古当梨
---- 鸡血李
---- 苹果
---- 松茸
---- 力士金竹林
---- 板栗树
---- 亚坪木材
-- 六、市场
---- 独龙牛
---- 黄牛
---- 上帕集市
-- 七、历史遗址
---- 农贸市场一角
---- 密尼玛关卡
---- 福贡设治局旧址
---- 八角楼景观
---- 碧江中学旧址
---- 原碧江县城旧址
-- 八、峡谷风情
---- 马吉峡谷景雾
---- 高山湖泊
---- 月亮山
---- 腊乌岩瀑布
---- 干地衣比湖
---- 云遮雾绕的碧罗雪山
---- 峡谷一角
---- 阿尼布瀑布景脱
---- 子楞业打峰
---- “飞来石”
---- 恰打尼亚峰
---- 县境内最高的嗄拉相山峰
---- 傈僳山寨
---- 境内最长的河——亚莫河
---- 茶独洛温泉度假村
---- 素心兰
---- 蝴蝶兰
-- 九、阔时节风采
---- 军民共餐
---- 酿酒
---- 欢乐的傈僳
---- 织布
---- 剥蔑
---- 编箩
---- 谈心
---- 建造竖房
---- 捞鱼
---- 琵琶
---- 花口袋
---- 河边恋歌
---- “迪里图”情韵
---- 聚会
---- 欢乐的“瓜开”舞
---- 爬杆取物
---- 狩猎之前
---- 情系江畔
---- 饮“川心汹”
---- 较量
---- 看谁射得准
---- 竞渡
---- 欢乐的村寨
-- 十、史志编纂
---- 史志编纂成果
---- 《福贡县志》评审会人员留影
---- 《福贡县志》定稿会人员合影
---- 县志主要编辑人员合影
序 一
序 二
序 三
凡 例
目 录
概 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地 理
-- 第一章 建 置
---- 第一节 疆域区划
---- 第二节 建 置
---- 第三节 县 城
---- 第四节 区 镇
-- 第二章 人 口
---- 第一节 人口变化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第三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山脉 水系
---- 第三节 气 候
-- 第四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动 物
---- 第二节 植 物
---- 第三节 矿 藏
---- 第四节 土 壤
---- 第五节 水
---- 第六节 旅游资源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滑坡 泥石流 连阴雨
---- 第二节 旱涝灾害
---- 第三节 病虫害 兽害
---- 第四节 冰雹 风灾
---- 第五节 低温 霜冻
第二编 政 治
-- 第一章 党 群
---- 第一节 政 党
---- 第二节 群众团体
-- 第二章 参议会 人代会
---- 第一节 县参议会
----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 政 权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政权
---- 第二节 人民政权
-- 第四章 政 协
---- 第一节 历次政协会议简介
---- 第二节 政协工作
-- 第五章 公 安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六章 司法 检察
---- 第一节 检 察
---- 第二节 审 判
---- 第三节 司法行政
-- 第七章 边 务
---- 第一节 划界 勘界
---- 第二节 边境管理
-- 第八章 民 政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拥军优属
---- 第三节 安 置
---- 第四节 社会救济
---- 第五节 农村扶贫
---- 第六节 社会福利
---- 第七节 婚姻登记
---- 第八节 残疾人普查
---- 第九节 烈士陵园
-- 第九章 军 事
---- 第一节 驻 军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第三节 兵 役
---- 第四节 兵事纪略
第三编 经 济
-- 第一章 经济综述
----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二节 经济发展
---- 第三节 经济结构
---- 第四节 人民生活
---- 第五节 经济管理
-- 第二章 农 业
---- 第一节 农业人口 耕地面积
---- 第二节 农作物
---- 第三节 农技农艺
---- 第四节 防治病虫害
---- 第五节 农业机具
---- 第六节 机构沿革
-- 第三章 水 利
---- 第一节 水利建设
---- 第二节 人畜饮水
---- 第三节 筑提治河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牧草资源
---- 第二节 畜禽品种
---- 第三节 渔 业
---- 第四节 饲养管理
---- 第五节 畜疫防治
---- 第六节 机构人员
-- 第五章 林 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第二节 经济林木
---- 第三节 油 桐
---- 第四节 造林护林
---- 第五节 林业生产投资
---- 第六节 山林权属管理
---- 第七节 林业开发
---- 第八节 机构人员
-- 第六章 工 业
---- 第一节 电力
---- 第二节 建筑建材
---- 第三节 轻手工业
---- 第四节 农机修造
---- 第五节 矿业开发
---- 第六节 县城乡镇企业局供销公司
-- 第七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交 通
---- 第二节 运 输
---- 第三节 交通管理
-- 第八章 邮 电
---- 第一节 邮 政
---- 第二节 电 信
---- 第三节 邮电管理
-- 第九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建筑工程
---- 第三节 设计施工
---- 第四节 县镇建设
---- 第五节 乡村建设
---- 第六节 管 理
-- 第十章 财政 税务
---- 第一节 财 政
---- 第二节 税 务
-- 第十一章 金 融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货 币
---- 第三节 业 务
-- 第十二章 商 业
---- 第一节 市 场
---- 第二节 体制 经营
---- 第三节 物 价
---- 第四节 服务业
---- 第五节 物资供应
---- 第六节 边民互市
---- 第七节 经营事故
-- 第十三章 粮 油
---- 第一节 粮油购销
---- 第二节 加工储运
---- 第三节 机构沿革
第四编 文 化
-- 第一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第二节 文艺创作
---- 第三节 民间文艺
---- 第四节 文物名胜
-- 第二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收音站
---- 第二节 新闻报道
---- 第三节 电 视
-- 第三章 教 育
---- 第一节 学校教育
---- 第二节 业余教育 职工教育
---- 第三节 教师队伍
---- 第四节 教育管理
-- 第四章 卫 生
---- 第一节 机构人员
---- 第二节 医 药
---- 第三节 防疫保健
---- 第四节 公共卫生
---- 第五节 卫生行政
-- 第五章 科 技
---- 第一节 机构人员
---- 第二节 科技成果普及推广
-- 第六章 体 育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第二节 运动项目
---- 第三节 体育竞赛
---- 第四节 群众体育运动
---- 第五节 学校体育
第五编 民族 宗教
-- 第一章 傈僳族
---- 第一节 源 流
---- 第二节 家庭 社会组织
---- 第三节 婚 丧
---- 第四节 时令 年节
---- 第五节 行为规范
---- 第六节 食衣住行
---- 第七节 语言文字
-- 第二章 怒 族
---- 第一节 源流 族称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婚 丧
---- 第四节 语言文字
-- 第三章 其他民族
-- 第四章 民族事务
---- 第一节 民族关系
----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
---- 第三节 扶持民族经济文化
-- 第五章 宗 教
---- 第一节 原始宗教
---- 第二节 基督教
第六编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墨阿夺
---- 任宗熙
---- 保维德
---- 普文堂
---- 孙模
---- 托阿所
---- 曲扒仁
---- 施国英
---- 和文龙
---- 马导民
---- 富禄
---- 此付页
---- 邓付迪
---- 王花英
-- 第二章 历任职官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历任职官表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物表
---- 第三节 受州以上机关表彰的先进模范人物表
-- 第三章 人物名录
---- 第一节 1935年福贡县农民起义骨干名录
---- 第二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 陈世华
------ 褚老五
------ 蔡第清
------ 和学尚
------ 和立远
------ 义三益
------ 和润先
------ 那南
------ 和综瑞
------ 李绍金
------ 九贵才
------ 波洛才
------ 和文斗
------ 海瑞礼
------ 和世高
------ 徐海森
------ 孙文胜
------ 普钱局
------ 聂其贵
------ 和香
------ 和栓
------ 谷林才
------ 谷学云
------ 此路哈
------ 七阿哈
------ 李诚有
------ 普阿保
------ 周静
---- 第三节 其他名录
------ 李学忠
------ 王增伍
------ 安志红
------ 邓付华
------ 吴家林
------ 张忍
------ 李国林
------ 虎德光
------ 陆庆芳
------ 此扒吾
------ 张权
------ 李文光
------ 和永胜
------ 段克安
------ 胡继光
------ 候玉宝
------ 沈有生
------ 邓付迪
------ 波扒更
------ 杨画民
------ 邓命恒
附录
-- 一 碑文
-- 二 重要文献 电文 书信 讲话(摘录)
-- 三 中央访问团在福贡调查资料(摘录)
-- 四 县委政府文件(摘录)
-- 五 历界人代会议决议(摘录)
《福贡县志》编纂委员会主要成员名单
《福贡县志》编辑人员
《福贡县志》各编章分纂人员
《福贡县志》评审会审稿单位和评审人员
《福贡县志》定稿会人员名单
《福贡县志》提供资料人员
《福贡县志》提供照片单位和人员
《福贡县志》部门志章节评审人员
《福贡县志》审查验收单位及人员名单
编纂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