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方面军长征日志

红一方面军长征日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历史已经证明,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的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翻开了中国革命新的一页,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前途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并将不断证明,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鼓舞中国人民奋勇前进。长征是中华儿女永久的骄傲和记忆。

出版时间: 2006年08月

目录

封面
红一方面军长征志

概述
图片
-- 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
-- 红军一渡赤水河要图
-- 红军二渡赤水河要图
-- 红军三渡赤水河要图
-- 红军四渡赤水河、南渡乌江要图
-- 红军进军云南、抢渡金沙江要图
目录
1934
-- 十月
---- 10月10日 代号“红安”纵队离开瑞金
---- 10月11日 朱德电令各军团严防暴露红军动向
---- 10月12日 中央和项英、陈毅等告别
---- 10月13日 军委对各部代号重新做了规定
---- 10月14日 周恩来对于都河浮桥进行巡视
---- 10月15日 “红安”纵队召开排以上干部会
---- 10月16日 一军团夜渡于都河
---- 10月17日 国民党飞机轰炸于都河浮桥
---- 10月18日 毛泽东等离开于都
---- 10月19日 罗炳辉亲率侦察员上前线
---- 10月20日 《红星》报发表突破敌人封锁线的文章
---- 10月21日 国民党军发觉红军主力突围
---- 10月22日 洪超师长牺牲
---- 10月23日 一、三军团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
---- 10月24日 九军团与国民党军激战
------ 蒋介石
---- 10月25日 大搬家式的战略转移削弱了红军战斗力
---- 10月26日 红军与国民党粤军达成协议
---- 10月27日 国民党军设置第二道封锁线
---- 10月28日 红军先头部队进入湘东南地区
---- 10月29日 军委部署突破第二道封锁线
---- 10月30日 蒋介石察觉红军突围行动是大规模战略转移
---- 10月31日 三、八军团先头部队击溃国民党湘军围攻
-- 十一月
---- 11月1日 军委命令一、三军团攻占城口、汝城
------ 何键
---- 11月2日 一军团先头部队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
---- 11月3日 三军团决定放弃进攻汝城
---- 11月4日 各军团得知战略大转移目的是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 11月5日 总部电令各军团必须进入湘南粤北地域
---- 11月6日 三军团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
---- 11月7日 毛泽东、朱德联名散发《出路在哪里???》传单
---- 11月8日 五、九军团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
---- 11月9日 三军团主力向宜章城进逼
---- 11月10日 三百多筑路工人协助红军攻占宜章城
---- 11月11日 总部通令嘉奖表彰三军团
---- 11月12日 朱德部署各军团13日行动
---- 11月13日 四五百筑路工人集体参加红军
---- 11月14日 红军在宜章县城召开群众大会
---- 11月15日 红军全部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三道封锁线
---- 11月16日 红军先头部队进入九疑山脉
---- 11月17日 军委签发八、九军团改编命令
---- 11月18日 五军团阻击陈济棠部掩护主力西进
---- 11月19日 总政治部发布《关于争取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
---- 11月20日 红四、五团日行军百余里向道县挺进
---- 11月21日 蒋介石部署设置第四道封锁线
---- 11月22日 朱德电令红二师今攻取道县
---- 11月23日 湘江成了第四道阻止红军西进的封锁线
---- 11月24日 击落国民党飞机一架
---- 11月25日 中共中央、红军总政治部发布《野战军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抢渡湘江的政治命令》
---- 11月26日 红军分四路纵队向广西境挺进
---- 11月27日 三军团先头部队进抵湘江畔
---- 11月28日 红军两个团与国民党桂军两个师拼杀
---- 11月29日 红军在湘江两岸与各路国民党军殊死血战
---- 11月30日 红军不惜一切代价掩护中央机关和总部抢渡湘江
-- 十二月
---- 12月1日 湘江两岸硝烟弥漫杀声震天
---- 12月2日 红三十四师被阻湘江东岸
------ 董振堂
---- 12月3日 三军团进抵老山界
---- 12月4日 红军总部决定缩编各军团后方机关
---- 12月5日 朱德电示三十四师首长准备开展游击战争
---- 12月6日 红军大部越过险峻的老山界
---- 12月7日 朱德电令各军团严惩纵火奸细
---- 12月8日 红三十四师遭国民党湘、桂军包围袭击
---- 12月9日 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余部殊死突围
---- 12月10日 陈树湘临死不屈壮烈牺牲
------ 薛岳
---- 12月11日 红军西进抵达湘黔边境
---- 12月12日 中央部分领导人在通道举行紧急会议
---- 12月13日 成立中央军委纵队
---- 12月14日 先头部队进占贵州黎平县城
---- 12月15日 军委决定集中主力打击国民党黔军
---- 12月16日 红军总部进驻黎平县城
---- 12月17日 军委通知刘伯承任中央军委纵队司令员
---- 12月18日 中央政治局在黎平红军总部驻地举行会议
------ 邓颖超
------ 王家烈
---- 12月19日 彭德怀传达黎平会议决议并向中央提出建议
---- 12月20日 张闻天主张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
---- 12月21日 一军团进占剑河县城
---- 12月22日 先头部队攻占交通要冲施洞口
---- 12月23日 三军团向施秉县城前进
---- 12月24日 总政治部发出《关于我军沿途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检查的指示》
---- 12月25日 一、三军团会攻新、旧黄平县城
---- 12月26日 红五团攻占施秉县城
---- 12月27日 三军团攻占黄平县城
---- 12月28日 红军总部进驻施秉县城
---- 12月29日 红十三团进逼乌江茶山关渡口
---- 12月30日 九军团进驻余庆县城
---- 12月31日 周恩来派萧劲光到江界河协助工兵连架设浮桥
------ 萧劲光
1935
-- 一月
---- 1月1日 中央政治局在猴场举行会议
---- 1月2日 红军各部强渡乌江
------ 耿(风)
------ 张云逸
------ 杨成武
---- 1月3日 中央书记处责成各军团首长传达猴场会议决定
---- 1月4日 刘伯承向先头部队首长面授机宜
---- 1月5日 深夜智取遵义城
---- 1月6日 九军团攻占湄潭县城
---- 1月7日 红二师进驻遵义
------ 陈光
---- 1月8日 红军总部进驻遵义
------ 潘汉年
---- 1月9日 遵义群众欢迎党和红军领导人进城
---- 1月10日 中央和各军团成立没收征发委员会
------ 林伯渠
------ 毛泽民
---- 1月11日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在遵义开展工作
---- 1月12日 总政治部在遵义召开全县群众大会
---- 1月13日 周恩来通知李卓然、刘少奇来遵义开政治局扩大会
---- 1月14日 总政治部发布《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
---- 1月15日 中央政治局在遵义红军总部驻地召开扩大会议
------ 秦邦宪
------ 周恩来
------ 张闻天
---- 1月16日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继续进行,彭德怀赶赴刀靶水
------ 毛泽东
------ 王稼祥
------ 朱德
------ 陈云
------ 刘少奇
------ 何克全
------ 邓发
------ 刘伯承
------ 李富春
------ 林彪
------ 聂荣臻
------ 彭德怀
------ 杨尚昆
------ 李卓然
------ 邓小平
---- 1月17日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四条决定
------ 伍修权
------ 李德
---- 1月18日 周恩来、毛泽东负责军事指挥
---- 1月19日 叶剑英出任总部一局(作战局)局长
---- 1月20日 军委发出北渡长江的作战计划
---- 1月21日 先头部队攻占习水县土城镇
---- 1月22日 中央为红军主力入川致电红四方面军
---- 1月23日 朱德、周恩来电示各军团首长查明赤水河渡河点和地形
---- 1月24日 国民党军刘湘部布防川黔边境并封锁长江沿岸
---- 1月25日 一军团先头部队向赤水县复兴场挺进
---- 1月26日 红一师在黄陂洞与国民党军激战
---- 1月27日 三、五军团与国民党军郭勋祺师于土城青杠坡激战
---- 1月28日 中央决定撤离青杠坡战斗
------ 宋任穷
------ 陈赓
---- 1月29日 红军各军团有序全部西渡赤水河
---- 1月30日 红军各军团进入川南地域
---- 1月31日 军委对一、九军团行动进行部署
------ 任弼时
------ 贺龙
-- 二月
---- 2月1日 二、六军团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分会
------ 王震
------ 关向应
------ 萧克
---- 2月2日 先头部队与国民党军于火烧岩激战
---- 2月3日 红军各部连夜向西疾进
---- 2月4日 中央决定暂缓北渡长江
------ 刘湘
---- 2月5日 中央决定张闻天代替秦邦宪履行总书记职责
---- 2月6日 中央总结土城战斗经验教训
---- 2月7日 彭德怀、杨尚昆建议中央在川黔滇边建立根据地
---- 2月8日 中央书记处拟定遵义会议决议大纲
---- 2月9日 张闻天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研究新的战略方针
---- 2月10日 张闻天向军委纵队干部传达遵义会议决议精神
------ 伍云甫
---- 2月11日 中央批准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及组成成员
------ 夏(曦)
---- 2月12日 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
---- 2月13日 中央关于坚持游击战争问题致电赣南中央分局
---- 2月14日 川南游击纵队指战员向总部领导告别
---- 2月15日 军委部署回师黔北的行动计划
---- 2月16日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发布《告全体红色战士书》
---- 2月17日 工兵连完成在赤水河上架设浮桥任务
---- 2月18日 朱德、周恩来发布《关于我军速渡赤水河的指示》
---- 2月19日 红军主力东渡赤水河
---- 2月20日 聂荣臻向一军团连以上干部传达遵义会议精神
---- 2月21日 各军团全部第二次渡过赤水河
---- 2月22日 朱德电令各军团继续东进
---- 2月23日 总政治部发布《告工农劳苦群众书》
---- 2月24日 红一团攻占桐梓县城
------ 杨得志
---- 2月25日 红十三团攻占娄山关制高点——点金山
---- 2月26日 红军与国民党黔军于娄山关鏖战一整天
---- 2月27日 红军第二次攻占遵义城
---- 2月28日 红军与敌激战于红花岗、老鸦山
------ 邓萍
-- 三月
---- 3月1日 吴奇伟仓皇逃过乌江
------ 吴奇伟
---- 3月2日 红军总部通报遵义战役战绩
---- 3月3日 蒋介石飞抵重庆“督剿”
---- 3月4日 军委特设前敌司令部
---- 3月5日 邓发、李富春、贺诚宴请谌明道
---- 3月6日 红军后续部队撤离遵义城
---- 3月7日 红军主力于鸭溪、白腊坎一带备战、休整
---- 3月8日 中央发布赤化全贵州告全党同志书
---- 3月9日 军委决心与国民党军周浑元部决战
---- 3月10日 林彪、聂荣臻建议攻打打鼓新场(金沙)
---- 3月11日 毛泽东说服周恩来
---- 3月12日 中央成立三人军事小组
---- 3月13日 中央决定目前仍以黔北为主要活动地区
---- 3月14日 前敌司令部决心攻打鲁班场之敌
---- 3月15日 红军主力与国民党军于鲁班场鏖战竟日
---- 3月16日 红军大部第三次渡赤水河
---- 3月17日 先头部队向川南地区前进
---- 3月18日 军委警卫营防空排击落敌机一架
---- 3月19日 先头部队直抵古蔺县镇龙山
---- 3月20日 红军主力秘密、迅速、坚决出敌不备折而向东
---- 3月21日 红军大部第四次渡赤水河
---- 3月22日 红军将国民党军抛在赤水河以西地域
---- 3月23日 红军主力于遵义、仁怀间寻求机动
---- 3月24日 蒋介石由重庆飞抵贵阳“督剿”
---- 3月25日 军委决定全军向西南行动
---- 3月26日 何长工任九军团政治委员
---- 3月27日 九军团佯装红军主力作北渡长江状
------ 罗炳辉
------ 蔡树藩
------ 何长工
---- 3月28日 一、三军团冒雨进抵乌江北岸
---- 3月29日 红军先遣队乘竹筏渡至乌江南岸
---- 3月30日 红军大部渡过乌江向息烽疾进
---- 3月31日 红军将国民党军甩在乌江以北地域
------ 钱壮飞
-- 四月
---- 4月1日 总部二局副局长钱壮飞被反动民团杀害
---- 4月2日 红军佯装东进
---- 4月3日 先头部队威逼贵阳
---- 4月4日 红军大部急速南下
---- 4月5日 红军继续诱敌东向
---- 4月6日 军委嘉奖九军团在老木孔战斗取得的胜利
---- 4月7日 军委决定西进云南
---- 4月8日 红军日行120里向西疾进
---- 4月9日 红军处于有枪无弹状况
---- 4月10日 总部命令尽快脱离追敌迅速西进
---- 4月11日 九军团在瓢儿井召开群众大会
---- 4月12日 红军主力进至黔西南地域
---- 4月13日 蒋介石发现红军西进慌忙调整部署
---- 4月14日 军委、总政治部规定打土豪归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指挥
---- 4月15日 红军进至镇宁、紫云县地域
---- 4月16日 彭德怀、杨尚昆与陆瑞光签订协定
------ 陆瑞光
---- 4月17日 先头部队开始渡北盘江
---- 4月18日 红军大部渡过北盘江
---- 4月19日 三军团攻克兴仁县
---- 4月20日 一军团攻克安龙县
---- 4月21日 九军团进至盘县地域
---- 4月22日 贺子珍受伤
------ 贺子珍
---- 4月23日 三军团先头部队进入云南省境
---- 4月24日 五军团进至云南省富源地域
---- 4月25日 中央致电各军团首长指出最近时期是争取胜利转变战局的紧急关头
---- 4月26日 红军截获龙云运送军用地图和物资的专车
------ 龙云
---- 4月27日 三军团攻占沾益城
---- 4月28日 中央、军委领导研究北渡金沙江行动部署
---- 4月29日 中央政治局决定迅速渡过金沙江北上川西建立根据地
---- 4月30日 张闻天作抢渡金沙江动员报告
-- 五月
---- 5月1日 红军一天一枪未发连取三座县城
---- 5月2日 军委作出抢渡金沙江的部署
---- 5月3日 干部团巧取皎平渡口
---- 5月4日 红军各部赶赴金沙江边集结
---- 5月5日 军委纵队从皎平渡口全部渡过金沙江
---- 5月6日 三军团速渡金沙江北进
---- 5月7日 五军团在后一边阻敌一边向金沙江边靠近
---- 5月8日 先头部队进抵会理县城郊
---- 5月9日 一、五军团全部渡过金沙江
---- 5月10日 刘伯承决定发给帮助红军渡江的船工每天五块现洋
---- 5月11日 三军团继续于会理城周围进行工兵坑道作业
---- 5月12日 中央于铁场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 5月13日 九军团向宁南县转移
---- 5月14日 军委决定放弃攻打会理向西昌前进
---- 5月15日 三军团于会理城郊监视城内之敌
---- 5月16日 刘伯承写信给德昌守敌许剑霜
---- 5月17日 罗炳辉向团总梅开春等宣传党和红军政策
---- 5月18日 一军团进抵西昌城郊
---- 5月19日 张闻天向九军团干部传达遵义会议精神
---- 5月20日 军委要求各军团迅速北进攻占大渡河渡河点
---- 5月21日 朱德署名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 5月22日 刘伯承和果基约达(小叶丹)结为兄弟
---- 5月23日 冕宁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 5月24日 红军先遣部队攻占安顺场
---- 5月25日 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成功
------ 萧华
---- 5月26日 红军沿大渡河分左右纵队向泸定桥急进
------ 赵章成
---- 5月27日 左右纵队击溃阻敌继续急进
---- 5月28日 左右纵队克服饥饿疲劳昼夜兼程冒雨急行军
------ 刘亚楼
---- 5月29日 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
------ 黄开湘
---- 5月30日 刘伯承、聂荣臻站在泸定桥上说:我们胜利了!
---- 5月31日 中央政治局于泸定县附近召开常委会
------ 刘英
-- 六月
---- 6月1日 三军团全部通过泸定桥
---- 6月2日 张闻天作大渡河的胜利和当前形势与任务报告
---- 6月3日 红十三团越过人迹罕至的泡桐岗
---- 6月4日 九军团撤离泸定县向天全前进
------ 张爱萍
---- 6月5日 三军团沿天全河两岸与国民党军激战
------ 彭雷枫
---- 6月6日 总政治部发布《关于准备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动员工作训令》
---- 6月7日 九军团一部与活动在邛崃、大邑地区的红四方面军一部会合
---- 6月8日 中共中央、军委发出《为达到一、四方面军会合的战略任务指示》
---- 6月9日 周恩来赞扬慰问九军团
---- 6月10日 军委决定向懋功急进
---- 6月11日 陈云奉命赴上海恢复白区党组织
---- 6月12日 一军团先头部队翻越大雪山于懋功县达维与红四方面军一部胜利会师
---- 6月13日 总政治部要求各军团发动与红四方面军联欢与慰问的盛大运动
---- 6月14日 三军团翻越大雪山——夹金山
------ 徐向前
------ 张国焘
---- 6月15日 《红星》报发表《伟大的会合》社论和介绍红四方面军的文章
---- 6月16日 红军总部、总政治部规定各军团到达规定地区后休息三天
------ 陈昌浩
---- 6月17日 红一、四方面军举行庆祝胜利会师大会
---- 6月18日 党和红军领导人会见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政委李先念
------ 李先念
---- 6月19日 中央研究应催促张国焘尽快来懋功
---- 6月20日 军委电告各军团“每天改成两餐一稀一干”
---- 6月21日 红一、四方面军举行联欢会
---- 6月22日 红一、四方面军领导人离开驻地向两河口进发
---- 6月23日 红一、四方面军举行篮球友谊比赛
---- 6月24日 党和红军领导人到达两河口
---- 6月25日 党和红军领导人在两河口镇外欢迎张国焘
---- 6月26日 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 6月27日 张国焘招待彭德怀、聂荣臻
---- 6月28日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
---- 6月29日 张国焘任军委副主席
---- 6月30日 党和红军领导人翻越大雪山——梦笔山
-- 七月
---- 7月1日 中央决议售粮政策
---- 7月2日 先头部队翻越海拔4800米的大雪山
---- 7月3日 中央发布《告康藏西番民众书》
---- 7月4日 各军团在驻地休整筹粮
---- 7月5日 军委、总政治部发出关于筹粮办法的指示电
---- 7月6日 中央派出慰问团赴杂谷垴
---- 7月7日 先头部队翻越第五座大雪山——拖罗冈
---- 7月8日 军委、总政治部再次要求部队筹足过草地的粮食
---- 7月9日 张国焘授意川陕省委致电中央
---- 7月10日 中央领导人于芦花催促张国焘率部北上
---- 7月11日 五军团于懋功连日来与藏骑兵不断作战
------ 陈伯钧
---- 7月12日 一军团继续围攻国民党军李日基部
---- 7月13日 三军团于侧格等地割麦筹粮
---- 7月14日 一军团击溃李日基部
---- 7月15日 朱德电令九军团首长打击番兵向北筹粮
---- 7月16日 张国焘到黑水县上芦花中央驻地
---- 7月17日 红军击落国民党军飞机一架
---- 7月18日 张国焘任红军总政治委员
---- 7月19日 五军团准备离懋功分路北上
---- 7月20日 九军团休整筹粮
---- 7月21日 中央决定组建前敌总指挥部
---- 7月22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于芦花继续进行
---- 7月23日 张国焘率部向毛儿盖地域集中
---- 7月24日 党和红军领导人翻越打鼓大雪山
---- 7月25日 党和红军领导人抵上打鼓宿营
---- 7月26日 张国焘借口“组织问题”未圆满解决
---- 7月27日 军委纵队抵沙窝宿营
---- 7月28日 党和红军领导人进驻毛儿盖
---- 7月29日 军粮奇缺部队待命
---- 7月30日 红十三团奉令为全军筹粮
---- 7月31日 因粮困影响北进灭敌
-- 八月
---- 8月1日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 8月2日 军委纵队留驻毛儿盖
---- 8月3日 党和红军领导人筹备召开政治局会议
---- 8月4日 中央于毛儿盖沙窝举行政治局会议
---- 8月5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继续在毛儿盖沙窝举行
---- 8月6日 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
---- 8月7日 周恩来积劳成疾
---- 8月8日 李富春任三军团政治委员
---- 8月9日 中央印发沙窝会议决议
---- 8月10日 一、三军团驻黑水河一带休整待命
---- 8月11日 周恩来任一方面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 叶剑英
---- 8月12日 叶剑英传达沙窝会议决议
---- 8月13日 一、三军团四处筹粮
---- 8月14日 叶剑英讲解打敌骑兵战术要领
---- 8月15日 中央致电张国焘目前应专力北上
---- 8月16日 中央研究右路军北上问题
---- 8月17日 毛泽东说:我们偏要走敌人认为不敢走的路
---- 8月18日 右路军先遣部队开始进入茫茫大草地
---- 8月19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常委会每周至少开一次
---- 8月20日 中央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
---- 8月21日 陈赓任担架队队长负责护卫周恩来过草地
---- 8月22日 右路军在渺无人烟的水草地艰难行进
---- 8月23日 朱德、张国焘率左路军北上
---- 8月24日 右路军先遣队走出广袤水草地
---- 8月25日 彭德怀下令杀骡子解决断炊问题
---- 8月26日 一军团首长电告三军团首长沿途负责掩埋红军遗体
---- 8月27日 党和红军领导人走出大草地抵班祜
---- 8月28日 右路军走出大草地
---- 8月29日 陈昌浩电催张国焘
---- 8月30日 左路军在阿坝地区按兵不动
---- 8月31日 包座战斗王友钧师长不幸牺牲
-- 九月
---- 9月1日 党和红军领导人催促左路军向右路军靠拢
---- 9月2日 中央在若尔盖县巴西村召开政治局会议
---- 9月3日 朱德提出与右路军会合共同北上张国焘不理睬
---- 9月4日 周恩来电告林彪、聂荣臻特别注意改善给养恢复体力
---- 9月5日 张国焘决定转移阿坝补粮改道灭敌
---- 9月6日 右路军集结巴西俄界,左路军向阿坝集结
---- 9月7日 中央期望左路军向巴西地域靠拢
---- 9月8日 党和红军领导人强调左路军如向南行动前途将极端不利
---- 9月9日 张国焘要彻底开展党内斗争,毛泽东等连夜研究对策
---- 9月10日 徐向前说:“天下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
---- 9月11日 右路军统归周恩来指挥
---- 9月12日 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
---- 9月13日 中央率陕甘支队离俄界北上
---- 9月14日 中央再次电令张国焘立即取消南下决心及命令
---- 9月15日 张国焘提出“红军南下行,要打成都城”
---- 9月16日 红四团攻取四川通往甘肃重要隘口——腊子口
---- 9月17日 中央率陕甘支队通过腊子口进入甘肃省境
---- 9月18日 彭德怀任陕甘支队司令员
---- 9月19日 毛泽东等领导人抵达哈达铺
---- 9月20日 中央决定派谢觉哉、毛泽民赴新疆打通国际关系
---- 9月21日 党中央和陕甘支队驻哈达铺休整
---- 9月22日 毛泽东向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作报告
---- 9月23日 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北上
---- 9月24日 陕甘支队向渭河上游挺进
---- 9月25日 一、二纵队进入武山县境
---- 9月26日 一、二纵队不费一枪一弹渡过敌人精心设防的渭水封锁线
---- 9月27日 榜罗镇会议决定党和红军落脚点放在陕北
---- 9月28日 毛泽东向陕甘支队连以上干部传达榜罗镇会议决议
---- 9月29日 陕甘支队离榜罗镇进驻通渭城
---- 9月30日 陕甘支队政治部发布《会合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在陕北创立根据地讨论大纲》
-- 十月
---- 10月1日 陕甘支队在渭河滩举行军人大会
---- 10月2日 陕甘支队向西兰公路前进
---- 10月3日 中共中央机关进驻界石铺
---- 10月4日 陕甘支队缴获国民党十余辆军车
---- 10月5日 朱德说:要我这个“朱”去反“毛”,我可做不到
---- 10月6日 毛泽东随一纵队进驻张义铺
---- 10月7日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 10月8日 强渡乌江战斗英雄毛振华壮烈牺牲
---- 10月9日 陕甘支队二、三纵队向洪德城东进
---- 10月10日 刘志丹派员接应中央红军
---- 10月11日 陕甘支队继续向东疾进
---- 10月12日 红军不顾敌机狂轰滥炸和骑兵追袭直向陕北
---- 10月13日 陕甘支队二、三纵队通过河莲湾
---- 10月14日 陕甘支队分两路纵队向东北行进
---- 10月15日 中央率一纵队经曹家河驻耿家湾
---- 10月16日 陕甘支队尽力改善给养
---- 10月17日 毛泽东说:走下山去,我们就进入第十一个省——陕西省了
---- 10月18日 中央于铁边城重申在陕北创造苏区的决定
---- 10月19日 中共中央、陕甘支队全部胜利到达吴起镇
结束语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