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正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这里是西南文化教育发源地,早在东汉时期,敢为人先的正安人,就以尹珍为代表,闯出山门,将中原文明带回,润泽一方,让正安成为道德文章教化之地。这里保留着深厚的古代历史文化积淀,蕴藏着丰富的近现代文史遗存。这些丰富的文史信息,散发着穿越时空的古韵古风,展示着遥远时代的美丽画卷,述说着正安历史文化的博大与厚重。
内容时限:
0000-2014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序
目录
第一篇 历史沿革
--
国家一级文物青铜甬钟与錞釪
--
不同历史时期的珍州
--
统治正安近千年的“四大土司”
--
“改土归流”与流官
--
正安由蜀入黔
--
真(正)安州三个州城及几次迁徙
--
流渡和平“古城”之谜
--
国家一级文物“正安州古舆图印版”
--
正安与与道真的两分一合
--
新中国正安县人民政权的建立
--
正安历史的大体分期
--
正安与邻近县辖区的几次调整
--
历史上正安县域各级行政建制及区划的变更
--
正安的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
--
正安的人口增长情况
--
正安的民族构成及民族自治乡
--
正安各乡镇概况
第二篇 政治军事
--
晚唐时期正安的战事
--
珍州“二冉”与合川钓鱼城
--
郑昌孙抗击蒙军
--
南平军抗击蒙军
--
平播大军过境正安
--
太平军过境正安
--
郑光耀与历时29年的抗粮斗争
--
反帝爱国先驱闵肇鲁
--
罗彬与黔北救国义勇军
--
红军战士夏中华
--
正安的抗日救亡运动
--
两架战斗机在县境坠落
--
“国大代表”王作鹏
--
学联健将郑代巩
--
民主人士郑代恩
--
民国县长石勋
--
解放前中共在正安的活动
--
正安解放的曲折经过
--
正安烈士陵园
--
五千民兵会战湘黔铁路
--
数千民兵围捕持枪歹徒
--
曾分别任全国政协常委和委员的两位正安人
第三篇 经济杜会
--
正安的农耕文化
--
古盐道与商品贸易
--
正安蚕桑之父——徐阶平
--
让人回味的正安窖酒
--
正安的第一条公路
--
点亮正安第一盏灯——良坎电站
--
有“天池”美誉的五汇水库
--
正安——中国野木瓜之乡
--
一床难求的正安丝绸被面
--
三百“娘子军”下广东
--
胡锦涛批示与正安“5·23”农民工节
--
上坝茶场与“中国知青部落”
--
“珍稀奇绝”的正安白茶
--
中国特色竹乡——正安
--
谢坝娃娃鱼与“中国大鲵之乡”
--
英雄谭明江
--
“名誉村长”郑传楼与“春晖行动”发源地
--
不领工资的文化站长周明鑫
--
爱心人士冯计
--
正安“药王”骆书胤
第四篇 文化教育
--
首开南域文教先河的尹珍
--
极具地域特色的尹珍文化
--
永不褪色的尹珍精神
--
贵州文化发祥地——务本堂
--
务本堂历次修茸情况
--
“破荒”进士冉从周
--
旦坪“一门四进士”及“四大官厅”
--
正安新学先驱王凤翔
--
乡村教师的摇篮——正安师范
--
正安历代史志编篡始末
--
千乡万村书库——正安农民的精神粮仓
--
正安——中国作家西部历史文化创作生活基地
--
正安何以成为“中国小说之乡”
--
文学导师文志强
--
书法泰斗江定元
--
李正端与“秦皇求仙入海处”
--
李永久与台湾《黔人》杂志
--
建国以前正安教育的发展轨迹
--
正安博物馆——正安人的精神粮仓
--
戏剧活化石——傩戏
--
正安围鼓
--
正安仡佬族滚龙戏
--
中观“黎氏阳戏”
--
正安采茶灯
--
小雅“马马灯”
第五篇 地理凤物
--
正安不同时期的“八大景”
--
正安县城“八大庙”
--
正安新十景
--
芙蓉江畔古村落——祝家坪
--
五百年鱼塘摩崖
--
神秘奇险的龙塘沟摩崖造像
--
黔北第一古石桥——公馆桥
--
正安最高峰——黄沙岩尖峰
--
正安屋脊——天楼山
--
著名的“三界山”——顶菁
--
正安的母亲河——芙蓉江
--
凌霄胜景——石笋峰
--
幽林古刹龙塘寺
--
风水奇观——“青龙白虎”
--
市坪申祐祠
--
小雅风雨桥
--
充满神秘色彩的小雅“八角井”
--
国家级森林公园——九道水
--
最正宗的苗族村寨——华尔山
--
市坪龙桥飞阁
--
“二十五孝”图——孙媳乳祖
--
正安民间年俗(一)
--
正安民间年俗(二)
--
正安民间年俗(三)
--
玩龙灯
--
正安民间求子习俗——“送瓜”
--
正安仡佬族服饰
--
趣味“蔑鸡蛋”
--
正安仡佬族五马棋
--
正安仡佬族的“高台舞狮”
--
正安仡佬族薅草打闹歌
--
正安仡佬族婚俗(一)
--
正安仡佬族婚俗(二)
--
正安仡佬族婚俗(三)
--
正安仡佬族丧葬习俗(一)
--
正安仡佬族丧葬习俗(二)
--
正安仡佬族丧葬习俗(三)
--
正安仡佬族油茶制作技艺
--
正安特色食品
编后语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