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农场志

大通湖农场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共“十四大”精神为指针,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系统地记述大通湖农场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的统一,达到资治、教化和存史的目的。

出版时间: 1994年04月

目录

封面
大通湖农场志
图片
-- 大通湖农场志
-- 题词
-- 王震同志视察北京农展馆农场展区(一九八七年)毛家槐 摄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农场视察(一九九一年)
-- “湘蔗一号”生长观测
-- 甘蔗新品种——湘蔗二号
-- “益早二号”良种繁育
-- 油菜丰收
-- 鸭群放牧
-- 种猪场
-- 精养鱼池
-- 棉花生长观测
-- 农田鸟瞰
-- 农田林网
-- 糖厂厂区一角
-- 甘蔗调运
-- 纤维板车间
-- 编织袋生产线
-- 电脑煮糖
-- 水稻收割
-- 地膜育秧
--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视察六分场二队(一九八七年)
-- 热电站中央控制室
-- 造纸车间
-- 煮糖罐
-- 纱厂厂区一角
-- 前纺车间
-- 操作表演
-- 漂染车间
-- 色纱检验
-- 操作运动会
-- 酱厂
-- 火柴厂
-- 糖果生产线
-- 葡萄糖生产线
-- 预制构件厂
-- 客车待发
-- 运输船队
-- 大米厂
-- 一中教学大楼
-- 机电公司
-- 河坝镇五一路街景
-- 集贸市场
-- 职工医院住院部
-- 招待所
-- 建筑公司
-- 职工篮球赛
-- 农业职工田径运动会
-- 歌咏会
-- 知识竞赛
-- 农业职工家庭
-- 农业职工住宅
-- 电视塔
-- 糖厂生活小区
-- 三十五年喜相逢(一九八六年)
-- 机关节日夜景
-- 场部小花园
-- 工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 国营大通湖场区域图
-- 历年税利示意图
-- 主要经济指标示意图
-- 投资结构示意图
大通湖农场志编纂委员会
大通湖农场志编委会办公室
《大通湖农场志》审稿
《大通湖农场志》提供资料人员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
-- 第一章 场域
---- 第一节 位置面积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场域变迁
---- 第四节 地名缘由
-- 第二章 区划
---- 第一节 区划演变
---- 第二节 现行区划
第二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貌
---- 第一节 演变
---- 第二节 分布
-- 第二章 水文
---- 第一节 河流、湖泊
---- 第二节 水文特征
---- 第三节 水资源利用
-- 第三章 土壤
---- 第一节 土壤分类
---- 第二节 土地质量
-- 第四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主要气候因素
----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 第五章 生物
---- 第一节 动物
---- 第二节 植物
第三篇 党政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组织建设
---- 第四节 思想建设
---- 第五节 纪律检查
---- 第六节 统战工作
---- 第七节 重大政治活动纪略
-- 第二章 企业管理机构
---- 第一节 总场机关
---- 第二节 职能科室
---- 第三节 生产经营组织
---- 第四节 驻场单位
-- 第三章 职工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初建职代会阶段
---- 第二节 执行“暂行条例”阶段
---- 第三节 “两会合一”新阶段
-- 第四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工人团体
---- 第二节 青年团体
---- 第三节 妇女团体
---- 第四节 其他团体
-- 第五章 人事
---- 第一节 职工结构
---- 第二节 人事管理
---- 第三节 干部编制
第四篇 政法军事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户籍管理
---- 第二节 治安
---- 第三节 消防
---- 第四节 侦察破案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法纪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民事审判
---- 第二节 经济审判
---- 第三节 刑事审判
-- 第四章 司法
---- 第一节 人民调解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律师、公证
-- 第五章 军事
---- 第一节 兵役
---- 第二节 民兵
---- 第三节 经济警察
第五篇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工业产业结构
---- 第三节 第三产业结构
-- 第二章 发展速度
---- 第一节 建场创业阶段
---- 第二节 徘徊曲折阶段
---- 第三节 调整恢复阶段
---- 第四节 改革开拓阶段
-- 第三章 经济效益
---- 第一节 投资效益
---- 第二节 社会效益
---- 第三节 实现利税
---- 第四节 职工收入
第六篇 农林牧渔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耕地利用
---- 第二节 耕作制度
---- 第三节 作物布局
---- 第四节 良种选育与推广
---- 第五节 土壤改良与肥料
---- 第六节 植物保护
---- 第七节 栽培技术
-- 第二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业资源
---- 第二节 林业生产
---- 第三节 营造管理
-- 第三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牲猪
---- 第二节 耕牛
---- 第三节 蛋鸭
---- 第四节 其他
-- 第四章 水产业
---- 第一节 水产资源
---- 第二节 渔业生产
---- 第三节 其他水产
---- 第四节 水产管理
第七篇 水利机电
-- 第一章 水利
---- 第一节 堤防建设
---- 第二节 水利设施
-- 第二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机设施
---- 第二节 使用与修理
---- 第三节 机构与人员
---- 第四节 农机管理
-- 第三章 电力
---- 第一节 电力设施
---- 第二节 用电管理
第八篇 工业交通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制糖工业
---- 第二节 纺织印染
---- 第三节 粮油加工
---- 第四节 副食品加工
---- 第五节 建材工业
---- 第六节 造纸、印刷
---- 第七节 机械工业
---- 第八节 化学工业
---- 第九节 其他工业
-- 第二章 交通邮电
---- 第一节 陆路交通
---- 第二节 水路交通
---- 第三节 交通管理
---- 第四节 邮电设施
笫九篇 农场建设
-- 第一章 基建投资
---- 第一节 投资结构
---- 第二节 固定资产
-- 第二章 场地建设
---- 第一节 筑堤围垦
---- 第二节 农田建设
----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 第四节 环境保护
-- 第三章 集镇建设
---- 第一节 集镇形成
---- 第二节 公共设施
-- 第四章 房屋建设
---- 第一节 生产用房
---- 第二节 非生产用房
-- 第五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建筑管理
第十篇 商业供销
-- 第一章 商业
---- 第一节 商业沿革
---- 第二节 场办商业
---- 第三节 集市贸易
-- 第二章 供销
---- 第一节 物资供应
---- 第二节 产品销售
第十一篇 经营管理
-- 第一章 管理体制
---- 第一节 农垦经济政策
---- 第二节 企业经营管理
-- 第二章 管理监督
---- 第一节 计划与统计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劳动工资
---- 第四节 产品、物资管理
---- 第五节 审计监督
---- 第六节 计量与物价
第十二篇 文教卫生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学前教育
---- 第二节 初等教育
---- 第三节 中等教育
---- 第四节 成人教育
---- 第五节 师资
---- 第六节 经费及设施
-- 第二章 文化
---- 第一节 图书报刊
---- 第二节 通讯报道
---- 第三节 广播影视
---- 笫四节 档案
---- 第五节 群众文化
---- 第六节 体育
---- 第七节 文物古迹
-- 第三章 卫生
---- 第一节 防疫
---- 第二节 医疗
---- 第三节 保健
---- 第四节 血吸虫病防治
---- 第五节 队伍与经费
第十三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科研机构
---- 第三节 科技团体
-- 第二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科普活动
---- 第二节 主要成果
---- 第三节 科技应用
-- 第三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人员管理
---- 第二节 成果管理
---- 第三节 经费管理
第十四篇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源流
---- 第二节 人口结构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人口控制
---- 第二节 节育措施
-- 第三章 福利事业
---- 第一节 幼托事业
---- 第二节 退休养老
---- 第三节 优抚安置
---- 第四节 困难救济
-- 第四章 民情风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婚姻家庭
---- 第三节 喜庆丧葬
---- 第四节 传统节日
附录
-- 回忆录
-- 文献摘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