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峰镇志(1900-2001)

宝峰镇志(1900-2001)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立场和方法,力求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述宝峰镇的历史和现状。 二、本志采取略古详今,上限不限,一般追述到有史料记载为据,下限截止于2000年12月,部分延伸至2001年8月。

内容时限: 1990-2001

出版时间: 2001年08月

目录

封面
宝峰镇志(1900-2001)
谨以此书为宝峰撤乡建镇献礼
《宝峰镇志》编委

图片
-- 宝峰镇地图
-- 宝峰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
-- 参加审稿会人员合影
-- 第九次党代会会场一角
-- 镇政府大院一角
-- 宝峰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上方新街
-- 镇政府办公楼
-- 正在扩建中的宝峰中学综合大楼
-- 宝峰中心小学
-- 宝峰中心卫生院
-- 繁荣的农贸市场
-- 宝峰街景一角
-- 昆玉高速公路清水河立交区
-- 进宝二级公路
-- 宝峰小古城火车站
-- 宝峰红砖厂
-- 宝峰变电站
-- 宝峰大沙河商饮娱乐城
-- 大春河干渠清水河U型高架渡槽
-- 韩家营花卉基地
-- 桑叶基地
-- 双龙水库
-- 宝峰黄梨
-- 地方特产——青丝桃
-- 中华八号猕猴桃
-- 早鲜猕猴桃
-- 宝峰土林
-- 茂密的山林(叶箐)
-- 宝峰第三届体育运动会一角
-- 民间斗鸟会
-- 正月民间调子会
-- 民间石刻——大象耕田
-- 青龙彝族妇女服饰
-- 宝峰汉族妇女服饰
-- 清咸丰年间“果毅将军印”
-- 挖矿坡锁水阁
-- 唐朝万水县址——今大古城村
-- 宝峰古冶铁遗址
-- 关坡
-- 通往玉溪的古驿道——铁炉关,今关上村
-- 近年奖牌摘登
-- 参加2001年全县“七—一”建党节歌咏比赛的部分机关干部
-- 小城镇建设规划图
-- 清水河经济区规划效果图
《宝峰镇志》编辑人员
-- 宝峰镇城镇平面示意图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地理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自然概况
---- 二、自然条件
-- 第二节 自然资源
---- 一、植物
---- 二、动物
---- 三、矿产
---- 四、水源
-- 第三节 民族人口
---- 一、民族
---- 二、人口
-- 第四节 建置沿革
---- 一、沿革
---- 二、现行机构
---- 三、村委会及自然村概况
第二章 经济
-- 第一节 农业
---- 一、土地制度
---- 二、土地资源
---- 三、土地管理
---- 四、种植业
---- 五、养殖业
---- 六、农业科技
-- 第二节 林业
---- 一、植树造林
---- 二、护林防火
---- 三、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三节 水利 电力
---- 一、水利
---- 二、电力
-- 第四节 交通邮电
---- 一、交通
---- 二、邮电
-- 第五节 乡镇企业
---- 一、建材业
---- 二、建筑业
---- 三、开采业
---- 四、五金器材
---- 五、副食品加工
---- 六、其它企业
-- 第六节 商业
---- 一、经营体制
---- 二、市场
---- 三、物价
---- 四、市场管理
-- 第七节 金融财税
---- 一、金融
---- 二、财税
第三章 政治
-- 第一节 党群
---- 一、党组织
---- 二、群团组织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一、代表选举
---- 二、历届代表大会
---- 三、代表大会常设机构
-- 第三节 行政机构
---- 一、旧政权
---- 二、人民政府
---- 三、村级行政机构
-- 第四节 民政
---- 一、拥军优属
---- 二、安置复退军人
---- 三、社会救济
---- 四、婚姻登记
---- 五、敬老院
-- 第五节 军事
---- 一、兵役制
---- 二、地方武装
---- 三、战事
---- 四、驻军
-- 第六节 治安保卫
---- 一、公安
---- 二、司法
第四章 文教体卫
-- 第一节 文化艺术
---- 一、文化机构
---- 二、文艺活动
---- 三、广播影视
---- 四、文物古迹
-- 第二节 教育
---- 一、学前教育
---- 二、小学教育
---- 三、中学教育
---- 四、学制课程
---- 五、教育方针
---- 六、教师队伍
---- 七、校舍建设
---- 八、教育行政机构
-- 第三节 体育
---- 一、群众体育
---- 二、学校体育
---- 三、体育运动会
---- 四、体育设施
-- 第四节 医疗卫生
---- 一、卫生防疫
---- 二、妇幼保健
---- 三、疾病治疗
---- 四、麻风病的防治
---- 五、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五节 计划生育
第五章 社会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一、饮食
---- 二、服饰
---- 三、住宅
-- 第二节 岁时习俗
---- 一、节日
---- 二、正月接佛
---- 三、调子会
---- 四、庙会
---- 五、斗鸟会
-- 第三节 礼仪习俗
---- 一、婚嫁
---- 二、丧葬
---- 三、庆贺
-- 第四节 社会风尚
---- 一、尊老爱幼
---- 二、文明礼貌
-- 第五节 迷信陋俗
---- 一、迷信
---- 二、禁忌
-- 第六节 宗教庙宇
---- 一、宗教
---- 二、庙宇
-- 第七节 方言
---- 一、语音语法
---- 二、方言
---- 三、谚语
---- 四、歇后语
---- 五、人物
------ (一)革命烈士英名录
-------- 1.李植
-------- 2.张珠
-------- 3.罗汝详
-------- 4.王家明
-------- 5.王振云
------ (二)历届出席县党代表名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