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县志

和政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和政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5

出版时间: 1993年03月

目录

封面
和政县志
图片
-- 和政县行政区划图
-- 和政县行政区划沿革图(一)
-- 和政县行政区划沿革图(二)
-- 和政县行政区划沿革图(三)
-- 和政县县城全景
-- 鬶--县内齐家文化型遗址发现
-- 县内齐家文化型遗址出土的陶罐
-- 县内寺洼文化型遗址出土的陶罐
-- 城关镇麻藏川
-- 松鸣岩风光
-- 卜家庄乡山台地梯田
-- 农历正月十三日县城秧歌会一角
-- 农历正月十三日县城赛马
-- 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松鸣岩花儿会
-- 牙塘蚕豆
-- 新营盐渍蕨菜
-- 县内产中药材:党参、当归、黄芪、(艹皋)艽、羌活、柴胡、防风、猪苓、黄柏
-- 和政县太子山清真食品厂蚕豆食品
-- 和政旱酥梨
-- 和政县铜套厂产品--各种柴油机铜套
-- 和政县后寨子酒厂产品
-- 罗家集乡福利饮料厂产品
-- 和政县手工业社民族制鞋厂产品
-- 金剑城遗址
-- 1958年香子城遗址出土的铁锅
-- 金剑城遗址出土的钱币
-- 齐家文化型遗址马家保乡杨台村出土的石凿石锛
-- 香子城遗迹
-- 1975年金剑城遗址出土的石磨
-- 城关镇后寨子大古堆川烽火堆遗迹
-- 1919年坠落在南阳山的陨石
-- 清嘉庆建于和政驿西街
-- 通会关遗迹
-- 蚕豆田间管理
-- 康家坪电站
-- 咸蕨菜、蚕豆出口产品荣获荣誉证书
-- 一九八四年全县赛畜会
-- 上市的栲栳、簸箕等柳编产品
-- 上市的竹编产品--背斗等
-- 县一中教学楼
-- 县医院门诊楼
-- 县影剧院竣工开业
-- 滴珠山公园移风亭
-- 中国共产党和政县第三次代表大会
-- 和政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和政县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
《和政县志》编纂部组成人员

新修《和政县志》题记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行政建置
-- 第一节 建置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节 县城
-- 第四节 乡镇概况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山脉 河流
-- 第四节 土壤 植被
-- 第五节 气候
-- 第六节 自然资源
-- 第七节 自然灾害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演变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和政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中共和政县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共党的基层组织
-- 第三节 建党整党
-- 第四节 中共党代表大会
-- 第五节 纪律检查
-- 第六节 干部管理
-- 第七节 宣传
-- 第八节 统一战线
-- 第九节 档案
-- 第十节 党校教育
-- 第十一节 信访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重要政事记略
第六章 政权
-- 第一节 权力机关
-- 第二节 行政机构
-- 第三节 政治协商会议
第七章 公安 司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审判
-- 第三节 检察
-- 第四节 司法行政
第八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普选
-- 第三节 优抚
-- 第四节 生产救灾
-- 第五节 社会救济
-- 第六节 安置
-- 第七节 婚姻登记
第九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劳动人事管理
-- 第二节 待业安置
-- 第三节 劳动保护
-- 第四节 劳动工资
第十章 党派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和政县地方组织
-- 第二节 工会组织
-- 第三节 农民组织
-- 第四节 共青团与少先队组织
-- 第五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六节 工商团体
第十一章 军事
-- 第一节 机构 设施 驻军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第三节 兵役
-- 第四节 民兵
-- 第五节 重要战事
第十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
-- 第三节 区划
-- 第四节 耕作制度
-- 第五节 粮食作物
-- 第六节 经济作物
-- 第七节 种籽
-- 第八节 肥料
-- 第九节 栽培技术
-- 第十节 植物保护
-- 第十一节 农机具
-- 第十二节 农田基本建设
第十三章 畜牧
-- 第一节 畜牧业生产
-- 第二节 畜禽改良
-- 第三节 畜禽饲养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第十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
-- 第三节 林业资源
-- 第四节 植树造林
-- 第五节 林木管护
-- 第六节 果树
第十五章 水利 电力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水利
-- 第四节 人畜饮水
-- 第五节 水土保持
-- 第六节 水电
第十六章 工业 手工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工业
-- 第三节 手工业
第十七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发展简况
-- 第二节 企业
-- 第三节 传统工副业
第十八章 交通 邮电
-- 第一节 交通
-- 第二节 运输
-- 第三节 邮电
第十九章 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
-- 第三节 国营、集体商业企业
-- 第四节 私营商业
-- 第五节 集市
-- 第六节 农副产品收购
-- 第七节 销售
第二十章 物资、物价、工商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物资供应
-- 第三节 物价管理
-- 第四节 工商管理
第二十一章 财政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务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财政监督
-- 第六节 公产管理
第二十二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货币流通
-- 第三节 信贷
-- 第四节 储蓄 存款
-- 第五节 债券发行
第二十三章 教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社学 书院 义学 私塾
-- 第三节 幼儿教育
-- 第四节 初等教育
-- 第五节 中等教育
-- 第六节 考试 教学 教研活动
-- 第七节 其它教育
-- 第八节 教师
-- 第九节 经费
第二十四章 文化
-- 第一节 民间文化
-- 第二节 专业文艺团体
-- 第三节 学术著作与文艺创作
-- 第四节 图书发行
-- 第五节 文化馆(站)
-- 第六节 电影
-- 第七节 广播 电视
-- 第八节 文物古迹
-- 第九节 名胜
第二十五章 卫生 医药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医疗
-- 第三节 防疫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卫生经费与公费医疗
--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七节 医药
第二十六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与经费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第二十七章 民族 宗教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民族构成
-- 第三节 民族工作
-- 第四节 民族习俗
-- 第五节 宗教
第二十八章 方言
-- 第一节 方音
-- 第二节 地方语汇
-- 第三节 谚语 歇后语
-- 第四节 方言语法
第二十九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黎世祥
---- 买五哥
---- 肋巴佛
---- 朱亮
---- 牙克新
---- 杨万祥
---- 马周
---- 马有录
---- 马恕
---- 杨华
---- 朱勗我
---- 张玉润
---- 白瑛
---- 马全良
---- 马五十一
---- 乔玉泽
---- 张英杰
---- 牙含章
---- 石瑞
---- 陈兰英
---- 马得胜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马明德
---- 魏玉润
---- 李自明
---- 田栓柱
---- 王生华
---- 马进忠
---- 周希贤
---- 赵琏
---- 董廷元
---- 海澜
---- 白廷弼
---- 白光弼
---- 祁成德
---- 丁占海
---- 潘瑗
---- 马飞龙
---- 王成文
-- 第三节 人物表
第三十章 杂录 杂记
-- 第一节 杂录
-- 第二节 杂记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