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项城市土地利用、地籍管理、土地监察、土地规划、土地开发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8
出版时间:
1999年06月
目录
封面
周口地区土地志 项城卷
《河南省土地志》丛书编纂委员会
《项城市土地志》编纂领导小组
《项城市土地志》编纂人员
图片
--
项城市政区图
--
项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
项城市土地管理局领导研究工作
--
项城市土地志编纂领导组全体成员
--
项城市土地志编辑组工作人员
--
周口地区县、市土地志评审验收委员会成员
--
河南省土地管理局局长卫斌来项城市土地管理局视察工作
--
周口地区地改工作现场会在项城市召开,与会领导合影留念
--
项城市土地管理局干部职工坚持“6·25”土地日走上街头宣传《土地管理法》
--
项城市土地管理局干部职工奔赴乡镇宣传《土地管理法》
--
项城市土地管理局办公楼
--
荣誉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土地条件
--
第一节 社会条件
----
一 建置
----
二 政区
--
第二节 自然条件
----
一 地质地貌
----
二 气候
----
三 水文
----
四 土壤
----
五 植物动物
第二章 土地制度
--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
一 奴隶主阶级国家所有制
----
二 封建土地所有制
----
三 农民个体所有制
--
第二节 土地公有制
----
一 氏族公社公有制
----
二 集体土地所有制
----
三 国家土地所有制
--
第三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一 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二 国有土地出让、转让
----
三 盘活存量土地
第三章 土地价格赋税(费)
--
第一节 地价
----
一 城(市)区土地地价评估
----
二 国有企业土地资产评估
--
第二节 土地赋税(费)
----
一 田赋农业税
----
二 农林特产税
----
三 土地占用使用税
----
四 规费
第四章 土地利用
--
第一节 土地人口
----
一 土地
----
二 人口
----
三 土地与人口
--
第二节 耕地利用
----
一 耕作与种植
----
二 农业生产水平
----
三 耕地效益
--
第三节 园林用地
----
一 园地
----
二 林地
----
三 园林效益
--
第四节 城镇村及独立工矿用地
----
一 城区用地
----
二 建制镇用地
----
三 农村居民点用地
----
四 独立工矿用地
--
第五节 交通用地
----
一 公路
----
二 农村道路
----
三 铁路
--
第六节 水域
----
一 河流水面、堤防、滩涂
----
二 沟渠、坑塘
----
三 水域利用
--
第七节 特殊用地
----
一 文化古迹
----
二 其它特殊用地
--
第八节 未利用土地
第五章 地籍管理
--
第一节 土地分等定级
--
第二节 土地调查
----
一 查田定产
----
二 土壤普查
----
三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四 地籍调查
--
第三节 土地登记
----
一 农村宅基地申报登记
----
二 乡镇村企事业用地登记
----
三 城镇国有土地登记
----
四 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
----
五 土地变更登记
--
第四节 土地统计
第六章 建设用地管理
--
第一节 乡镇村建设用地管理
----
一 农村宅基地管理
----
二 乡(镇)村企事业用地管理
--
第二节 城镇居民住宅用地管理
----
一 审批原则及权限
----
二 审批程序
--
第三节 国家建设用地
----
一 审批权限
----
二 审批程序
--
第四节 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和无地少地农民农转非
----
一 建设用地计划管理
----
二 无地少地农民农转非
第七章 土地监察
--
第一节 监察组织
--
第二节 法制建设
----
一 法规政策
----
二 思想建设
----
三 执法责任
--
第三节 执法监察
----
一 土地违法案件查处
----
二 非农业用地清查
--
第四节 信访和权属纠纷调处
----
一 信访
----
二 土地权属纠纷调处
--
第五节 土地案件的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
--
第六节 开展“三无”乡村活动
第八章 土地规划
--
第一节 农业区划
----
一 谷北黄潮土粮棉农桐间作区
----
二 中部灰潮土粮棉油林网区
----
三 洪南砂姜黑土粮油农田林网区
--
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一 编制的依据、目的和原则
----
二 土地利用分区
----
三 土地利用调整指标
----
四 人粮发展规划
----
五 城镇规划
--
第三节 村庄规划
--
第四节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第九章 土地开发整治与保护
--
第一节 土地复垦
--
第二节 沟河治理
----
一 大型河流治理
----
二 中小型河沟治理
----
三 开挖长虹运河
----
四 拆除边界围
--
第三节 湖洼治理
----
一 湖坡治理
----
二 建立排涝片
--
第四节 荒低资源调查与开发
----
一 三荒、四低分布
----
二 改造措施
----
三 荒废地开发
--
第五节 低产田改造
----
一 分区
----
二 改造
--
第六节 土地污染整治
----
一 污染源
----
二 污染治理
第十章 宣教科技
--
第一节 宣传教育
----
一 宣传组织与活动
----
二 教育培训
----
三 土地文艺作品
--
第二节 科技成果
----
一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二 汾泉河流域砂姜黑土区梨树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三 村庄地籍调查
----
四 市区土地定级估价
----
五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
六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十一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县级机构
--
第二节 乡(镇)级机构
--
第三节 管理队伍
----
一 县政府主管部门领导更选
----
二 县土地管理局职工队伍
----
三 乡(镇)土地管理职工队伍
--
第四节 机关管理
----
一 人事管理
----
二 文秘管理
----
三 财务管理
----
四 后勤管理
----
五 档案管理
第十二章 人物与先进单位
--
第一节 人物
----
一 人物简介
------
张礼堂
------
傅勇
------
李炳文
------
靳其松
----
二 先进工作者
--
第二节 先进单位
附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