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鹤峰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85-1985
出版时间:
1990年11月
目录
封面
鹤峰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鹤峰县政区图
--
鹤峰县地貌图
--
鹤峰县植被图
--
满山红烈士陵园
--
鹤峰县城全景
--
白肋烟田
--
木林子自然保护区
--
走马茶场
--
王家界人工林
--
高山牧场
--
雕岩公路
--
两凤溪水库
--
绞股蓝(福音茶)
--
百鹤玉雕
--
走马集市
--
县国营磷肥厂
--
拣茶
--
容美镇一小
--
毛竹山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
--
土家风俗歌舞《颂达》(首都演出剧照)
--
县民族电影院
--
古杉银杏(油画)
--
县人民医院
--
白果坪(水彩)
--
走马镇
--
鹤峰旧城
--
燕子坪
--
五里镇
--
下坪镇
--
中营镇
--
太平镇
--
北佳镇一角
--
SRN-540型揉茶机
--
县国营精制茶厂车间
--
走马镇红碎茶厂
--
县国营水泥厂
--
溇水放棑
--
白泉河水电站
--
留驾煤矿
--
民族皮革厂产品
--
回龙观石拱桥
--
风雨桥(屋桥)
--
县客运站
--
山间马帮
--
县邮电局载波室
--
地膜玉米
--
中华蜜蜂
--
本地山羊
--
本地黑猪
--
县鱼种场
--
农村饮水池
--
密植免耕茶园
--
飞播造林
--
容美镇集贸市场
--
民国初年鹤峰市票
--
鹤峰苏维埃货币木版
--
英商泰和茶庄分庄招牌
--
县中学
--
贺英小学
--
走马茶中实验茶园
--
鹤峰县教师进修学校
--
县中医院
--
县直幼儿园
--
南剧《雾漫土王宫》剧照
--
县图书馆
--
运动会
--
贺龙用过的石担
--
民间体育,抵扛子
--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堰垭整编旧址
--
红二军团走马坪收编旧址
--
鹤建巴五特别区农协会通令
--
鹤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
工农革命军邬阳关收编旧址
--
湘鄂边红四军诞生地(梅坪杜家村)
--
贺英旧居(太平洞长湾)
--
红三军军部(麻水红岩坪)
--
中共湘鄂边特委旧址(五里坪洪家村)
--
万人洞——容美土司洞府遗址
--
九峰桥
--
送鞋——土家婚俗
--
茶山锣鼓——土家生产习俗
--
麻寮千户所双兽钮铜钟虎钮饽于 铜铣 编钟 钺
--
书法 郭桂馥
--
话丰年 (上)
--
夸女婿 (中)
--
办嫁妆 (下)
--
民间艺人周文生和他雕刻的耙耙印模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卷一建置
--
第一章位置 面积
--
第二章建置沿革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四章区镇概况
----
第一节容美镇
----
第二节走马区
----
第三节五里区
----
第四节燕子区
----
第五节下坪区
----
第六节北佳区
----
第七节中营区
----
第八节太平区
----
第九节城郊区
卷二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地貌
----
第一节地层、地质构造
----
第二节地貌
----
第三节村域 自然地貌区
--
第二章气候 物候
----
第一节气候特征
----
第二节气候要素
----
第三节地域气候
----
第四节物候
--
第三章水文
----
第一节径流特征
----
第二节河溪
----
第三节伏流 暗河 泉流
--
第四章土壤
--
第五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生物资源
----
第三节矿产资源
----
第四节水能资源
--
第六章自然灾害
----
附:自然灾害纪实
卷三人口
--
第一章历代人口
--
第二章人口结构
--
第三章人口分布
--
第四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政策措施
----
第二节节育技术
卷四民族
--
第一章族源 迁徙
----
第一节土家族
----
第二节苗族
----
第三节蒙古族
----
第四节白族
--
第二章语言
--
第三章民族区域自治
----
第一节自治纪略
----
第二节培养民族干部
----
第三节发展民族经济
------
附:容美土司简介
卷五综合经济
--
第一章国民经济
----
第一节 清末 民国时期
----
第二节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第三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第五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第二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生活
----
第二节 非农业居民生活
卷六农业
--
第一章土地制度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个体农民所有制
----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
第二章种植业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节 耕作制度
----
第三节 肥料
----
第四节粮食作物
----
第五节 油料作物
----
第六节 蔬菜
----
第七节 作物病虫害防治
--
第三章养殖业
----
第一节 草场
----
第二节 饲料
----
第三节 家畜
----
第四节 家禽
----
第五节 蜜蜂
----
第六节 水产
----
第七节 疫病防治
--
第四章农田水利
----
第一节 农田建设
----
第二节 塘堰水库
----
第三节 排洪排涝工程
----
第四节 渠道
----
第五节 饮水工程
--
第五章农机具
----
第一节 农具
----
第二节 农业机械
--
第六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 行业结构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第七章气象水文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第二节 观测服务
卷七林业
--
第一章森林概况
----
第一节 森林演变
----
第二节 森林分布
----
第三节 古大珍稀树种
--
第二章山林权属
----
第一节 私有山林
----
第二节 集体山林
----
第三节 国有山林
--
第三章人工造林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飞播造林
----
第四节 造林技术
--
第四章林业场圃
----
第一节 国营林场
----
第二节 乡村林场
--
第五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 封山育林
----
第二节 森林防火
----
第三节 制止滥伐
----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卷八土特产
--
第一章茶叶
----
第一节生产概况
----
第二节品种栽培
------
附:国营走马茶场简介
--
第二章药材
----
第一节 生产概况
----
第二节 品种栽培
------
附:国营芹草坪药材场简介
--
第三章烟叶
----
第一节生产概况
----
第二节品种栽培
--
第四章果类
----
第一节生产概况
----
第二节品种栽培
------
附:国营县园艺场简介
--
第五章杂类
卷九工业
--
第一章饮料 食品工业
----
第一节 制茶
----
第二节 酿造
----
第三节 粮油 糕点 肉类加工
----
第四节 卷烟
--
第二章造纸 印刷
----
第一节 造纸
----
第二节 印刷
--
第三章纺织 缝纫
----
第一节 纺织
----
第二节 缝纫
--
第四章冶炼 铸造 机械
----
第一节冶炼
----
第二节铸造
----
第三节机械修造
--
第五章化工
----
第一节磷肥 硫酸
----
第二节硫磺
--
第六章建材
----
第一节砖瓦
----
第二节水泥及水泥制品
----
第三节石灰
----
第四节耐火材料
--
第七章能源工业
----
第一节电力
----
第二节煤炭
--
第八章森林工业
----
第一节采运
----
第二节利用
--
第九章其它工业
----
第一节皮革
----
第二节工艺品
----
第三节日用杂品工业
卷十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
第一章城乡建设
----
第一节城镇建设
----
第二节乡村建设
----
第三节房地产管理
----
第四节建筑业
--
第二章环境保护
卷十一交通
--
第一章道路
----
第一节人行道 驮运路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拖拉机道
----
第四节桥梁 渡口
--
第二章运输
----
第一节陆运
----
第二节水运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 路政管理
----
第二节 运输管理
----
第三节 交通监理
卷十二邮电
--
第一章邮政
----
第一节局所设置
----
第二节邮路
----
第三节投递
----
第四节设备
--
第二章电信
----
第一节电话
----
第二节电报
--
第三章企业管理
卷十三商业
--
第一章市场
----
第一节 集场
----
第二节 商户
----
第三节 商品供求
--
第二章粮油贸易
----
第一节 购进
----
第二节 销售
----
第三节 调运 仓储
----
第四节 企业经营
--
第三章工业品贸易
----
第一节百货
----
第二节 纺织品
----
第三节 五金 交电 化工
----
第四节 糖烟酒盐
----
第五节 药品
----
第六节 农业生产资料
----
第七节 金属 机电 建材
----
笫八节 石油
--
第四章农副产品贸易
----
第一节 猪禽蛋蔬菜
----
第二节 土特产品 废旧物资
----
第三节 中药材
--
第五章饮食服务
--
第六章对外贸易
卷十四工商行政物价管理
--
第一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集市管理
----
第二节 登记管理
----
第三节 私营个体户管理
----
第四节 经营活动管理
----
第五节 合同 商标管理
--
第二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政策实施
----
第二节 差比价
----
第三节 成本调查
----
第四节 价格变化
卷十五财政税务
--
第一章捐税公债
----
第一节 税制实施
----
第二节 地税 契税
----
第三节 工商各税
----
第四节 公债 募捐
--
第二章财政预算
----
第一节 财源划分
----
第二节 财政收支
--
第三章财政监察 审计
----
第一节 财政监督
----
第二节 审计
卷十六金融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货币
--
第三章信贷
----
第一节农业贷款
----
第二节工业贷款
----
第三节商业贷款
--
第四章存款 储蓄 结算
----
第一节存款和储蓄
----
第二节结算
--
第五章基本建设拨款及信用
----
第一节基本建设拨款
----
第二节基本建设贷款及存款
--
第六章保险
--
第七章农村信用合作社
卷十七科技
--
第一章组织 队伍
----
第一节科技组织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第二章科技普及
----
第一节 技术培训
----
第二节 青少年科普活动
--
第三章学术交流
----
第一节学术会议
----
第二节学术论文
--
第四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
----
第二节 工业科技成果
----
第三节 教育 医学 广播科技成果
--
第五章科技管理
----
第一节科技经费管理
----
第二节科技计划管理
--
第六章标准计量
----
第一节机构 设备 经费
----
第二节计量管理
----
第三节计量器具检定
卷十八政党 团体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工作机构和基层组织
----
第二节 组织发展
----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党员教育
----
第五节 统战工作
----
第六节 纪律检查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中国青年党
--
第三章团体
----
第一节 工人团体
----
第二节 农民团体
----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
----
第四节 妇女团体
----
第五节 工商团体
卷十九权力机构 议政机构
--
第一章参议会
--
第二章苏维埃代表大会
--
第三章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四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五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卷二十政府机构
--
第一章县政府
--
第二章区乡行政机构
卷二十一民政劳动人事
--
第一章选举
----
第一节 苏维埃代表选举
----
第二节 国民代表选举
----
第三节 人民代表选举
--
第二章优抚
----
第一节 褒扬
----
第二节 抚恤
----
第三节 群众优待
----
第四节 国家补助
----
第五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三章救灾 救济社会福利
----
第一节 灾害救济
----
第二节 社会救济
----
第三节 扶贫扶优
----
第四节 社会福利事业
--
第四章信访
--
第五章劳动 人事
----
第一节就业
----
第二节人事
----
第三节知青上山下乡
卷二十二治安 司法
--
第一章解放前的司法警务机构与活动
--
第二章人民公安
----
第一节治安
----
第二节消防
----
第三节监所
----
第四节武警
--
第三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律师公证
--
第四章审判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第二节 民事审判
----
第三节 经济审判
--
第五章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法纪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卷二十三军事
--
第一章军事机构
----
第一节 建制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第三节 驻军
--
第二章兵役
----
第一节 募兵
----
第二节 征兵
----
第三节 志愿兵
----
第四节 义务兵
--
第三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训练
----
第三节参军 参战 值勤
--
第四章战事
卷二十四文化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演出活动
----
第三节 业余创作
--
第二章民间文艺
----
第一节舞蹈
----
第二节音乐
----
第三节曲艺
----
第四节口头文学 楹联
----
第五节工艺美术
--
第三章戏剧
----
第一节 剧种
----
第二节 剧团
--
第四章图书
----
第一节图书发行
----
第二节图书借阅
--
第五章档案
--
第六章电影、录像放映
----
第一节电影
----
第二节录像放映
--
第七章文物古迹
----
第一节文物
----
第二节古迹
卷二十五教育
--
第一章书院 私塾
--
第二章幼儿教育
----
第一节幼儿园
----
第二节学前教育
--
第三章初等教育
----
第一节普通小学
----
第二节简易小学
----
第三节苏维埃小学
----
第四节小学简介
--
第四章中等教育
----
第一节普通中学
----
第二节农职中
--
第五章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一节 师范
----
第二节卫校
--
第六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 苏区社会教育
----
第二节 社会民众教育
----
第三节 农民业余教育
----
第四节 职工教育
--
第七章勤工俭学 经费设备
----
第一节勤工俭学
----
第二节经费
----
第三节设备
--
第八章教师 教学研究
----
第一节 教师
----
第二节 教学研究
卷二十六新闻
--
第一章广播
----
第一节事业发展
----
第二节广播宣传
--
第二章电视
----
第一节 差转台站
----
第二节 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
--
第三章报纸与通联
----
第一节 报纸
----
第二节 通联
卷二十七卫生
--
第一章医疗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西医
----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
第四节设备 经费
--
第二章医药
----
第一节中西药品
----
第二节药品检验
----
第三节药政管理
--
第三章医疗制度
----
第一节自费与减免
----
第二节公费医疗
----
第三节劳保医疗
----
第四节合作医疗
--
第四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节 公共卫生
----
第三节 预防接种
----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
第五节 死因调查
--
第五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新法接生
----
第二节 妇女病的防治
----
第三节 儿童保健
卷二十八体育
--
第一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 民间体育
----
第二节 职工业余体育
----
第三节 边界体育往来
----
第四节 业余体校
----
第五节 老年人体育
--
第二章学校体育
--
第三章体育竞赛
--
第四章教练员 裁判员
卷二十九习俗 宗教 帮会
--
第一章方言
--
第二章风尚
--
第三章习俗
----
第一节信仰
----
第二节礼仪
----
第三节婚嫁
----
第四节丧葬
----
第五节喜庆
----
第六节岁时节令
----
第七节生产习俗
----
第八节生活习俗
----
第九节禁忌
--
第四章宗教
--
第五章帮会
--
第六章陋习
卷三十人物传记
--
传记
----
陈连升
----
张佐臣
----
谭良玉
----
洪墨林
----
李德寅
----
陈连振 陈宗瑜
----
黎爱芝
----
彭嗣韩
----
杨揆一
----
部光斗
----
贺英
----
张启康 张启春 张坤山
----
张云亭
----
王炳南
----
李敬吾
----
谷德桃
----
谢文甫
----
朱华生 朱际凯
----
范松之 范辉强 范辉元 范辉久 范辉国
----
袁建章
----
杨国藩
----
唐树勋
----
徐焕然
----
姚玉兰 姚玉蓉 姚玉莲
----
肖海珊
----
徐锡如
----
吴琛
----
徐云谷
----
欧冬英
----
王冬娥
----
胡越强
----
于中 刘介雄
----
李庆成
----
李荫如
----
邱荣
----
王行之
----
龙海谷 项炳然
----
徐玉薇
----
李应龙
----
梅世济
----
谭帮本
----
莫玉华
--
传略
----
王钦丞
----
林紫宸
----
哈太成
----
吕章甫
----
李钟蔚
----
李桐生
----
周云锦
----
罩菊生
----
邵国兴
----
宿远久
----
田章培
----
胡腊姐
----
刘和生
----
李斐然
----
朱桂香
----
何桂香
----
郑长清
----
向成鹏
----
覃相林
----
吴芳良
----
贺德智
----
高任选
----
周德义
----
唐福清 汤志中 唐戌秀
--
革命烈士名录
--
解放初期剿匪牺牲、病故人员名录
--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因公牺牲人员名录
--
解放以后因公牺牲人员名录
--
全国表彰的模范人物名录
--
立功人员名录
附录
--
一、中国共产党鹤峰县委员会、鹤峰县人民政府关于抓紧做好县志编纂工作的通知
--
二、鹤峰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抓紧《鹤峰县志》编纂工作的决议
--
三、旧志序选录
--
四、鹤峰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
五、县志编修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