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悦来镇志

渝北区悦来镇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序 悦来历史悠久,以“近者悦,远者来”意命名。清朝道光年间已设置悦来场。因紧邻嘉陵 江畔,早年就是重庆通岳池、广安、合川的重要码头。民国十八年(1929年)已建制悦来镇。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海外部、江北县地方法院、江北中学、南京青年会中学(以下简称青 中)、崇敬中学、大夏附中等重要部门和学校均设在境内。一代伟人邓小平于1919年秋经此 赴法勤工俭学,成就光辉的一生。1938年至抗战结束,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在 悦来朱家祠堂居住了7年,期间在青中上学,在离开悦来60年后于2005年重回故里。唐虚 谷、杨袁善烈士合葬墓于2001年、2005年先后被命名为区级、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改革开放以来,悦来镇百业俱兴,经济繁荣,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 上,人民安居乐业,喜逢盛世修志良机。镇党委、政府不失时机,为传承悦来文明、弘扬悦来 精神、服务悦来发展,于2007年7月正式启动了《悦来镇志》编修工作。这一悦来历史上前 所未有的举动,使悦来人民对《悦来镇志》的多年企盼遂了夙愿。 适逢建国63周年、建党91周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悦来镇志》问世,此乃悦来人民 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大盛事。至此.悦来镇情展卷而知,演进轨迹览之即晓,治街兴街有 “镜”可鉴,承前启后有章可循,值得庆贺!

目录

封面
封底
图片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建置
-- 第二节 镇域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四节 地名
-- 第五节 村、居委会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自然资源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植被
-- 第五节 自然灾害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发展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人口控制
第四章 党政群团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政府
-- 第五节 人民团体
第五章 政事记略
第六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基层自治组织
-- 第三节 社会福利优抚安置
-- 第四节 救济救灾
-- 第五节 婚丧管理
第七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场镇建设
-- 第二节 村舍建设
-- 第三节 基础设施
第八章 政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司法
第九章 农业
--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二节 农业发展与农业区划
-- 第三节 粮油生产
-- 第四节 果经生产
-- 第五节 林业发展
-- 第六节 畜牧水产
-- 第七节 水利
-- 第八节 水土保持
-- 第九节 农业机具
-- 第十节 农业管理
第十章 商业
-- 第一节 商业发展
-- 第二节 市场
-- 第三节 工商管理
第十一章 企业
-- 第一节 企业发展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 第三节 企业选介
第十二章 交通邮电
-- 第一节 交通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第十三章 财政税务金融
-- 第一节 财政
-- 第二节 税务
-- 第三节 金融
第十四章 教育
-- 第一节 私塾义学
-- 第二节 学前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六节 教师
-- 第七节 教育管理
第十五章 文化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广播电视电影
-- 第四节 文物古迹
第十六章 卫生体育
-- 第一节 卫生
-- 第二节 体育
第十七章 地方军事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民兵
-- 第四节 军事训练
-- 第五节 人民防空
-- 第六节 战事
第十八章 开放开发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开发规划
-- 第三节 招商引资
-- 第四节 征地拆迁补偿安置
第十九章 社会风俗
-- 第一节 生活风俗
-- 第二节 社会组织
-- 第三节 社会新风
-- 第四节 陋习恶俗
第二十章 传略名录
-- 第一节 传略
-- 第二节 名录
附录
-- 一、文存
-- 二、乡土史料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