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贵阳市文化艺术事业、广播电视事业、报纸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出版时间:
1992年11月
目录
封面
贵阳市志文化新闻志
贵阳市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
贵阳市工人文化宫
--
贵阳市云岩区少年宫
--
贵阳市青少年交响乐团在排练
--
贵阳市出版的文艺刊物
--
1984年周志英、张璞贞合演的《秦香莲》剧照
--
乌当区下坝乡谷金村苗族花棍舞
--
贵阳人民广播电台成立文艺联欢会
--
贵阳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室
--
1992年建成的贵阳电视塔
--
在贵阳召开的“全国省会城市电视台16届广告联播工作会”
--
《贵阳日报》1958年8月1日创刊号
--
《贵阳晚报》报社领导和各部主任在开编委会
--
《新黔日报》1949年11月28日创刊号。
--
1949年11月中共地下党以江汉军区城工部名义出版的《解放快报》。
--
民国初年出版的《贵州公报》。
--
三十年代出版的《革命日报》。
--
贵阳市京剧团演出的《苗岭风雷》剧照
--
1953年5月贵阳市第一届戏曲工作会议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文化艺术
--
第一章 文化艺术概述
--
第二章 文化行政管理机构
----
第一节 贵阳市文化局
------
附录:一、行政负责人名录
------
二、党组织负责人名录
----
第二节 各区文化(广播电视)局
--
第三章 社会文化设施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设施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文化设施
------
附录:各区的文化馆、少年宫、文化站、文化室
--
第四章 文艺团体
----
第一节 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二节 业余文艺团体
--
第五章 文艺家(文艺工作者)及其作品名录
----
第一节 文学
------
石赞清(1805—1869)
------
杨文照(1810—1870)
------
傅寿彤(1818—1853)
------
陈钟祥(生卒年不详)
------
黄彭年(1823—1899)
------
李端棻(1833—1907)
------
傅梦琼(1834—1900)
------
陈灿(生卒年不详)
------
颜嗣徽(生卒年不详)
------
陈 田(1841—1922)
------
陈 矩(1842—1929)
------
罗文彬(1845—1903)
------
黄国瑾(—1890)
------
李天锡(1849—1920)
------
司炳奎(1851—1931)
------
陈夔龙(1857—1948)
------
乐嘉荃(1871—1932)
------
姚华(1876—1930)
------
任可澄(1877—1945)
------
邢 端(1883—1959)
------
陈昌纹(1888—1905)
------
向 义(1892—1970)
------
柴晓莲(1898—1974)
------
谢六逸(1898—1945)
------
蹇先艾(1906—)
------
李独清(1909—1985)
------
田 兵(1913—)
------
王启霖(1915—1949)
------
胡廉夫(1916—)
------
朱 曦(1923—)
------
赵西林(1930—)
------
鼓钟岷(1933—)
------
弋良俊(1934—)
------
戴明贤(1935—)
------
廖公弦(1937—)
------
谭良洲(1937—)
------
王蔚桦(1938—)
------
刘荣敏(1938—)
------
余未人(1942—)
------
何士光(1942—)
------
罗大胜(1942—)
----
第二节 戏剧
------
黄齐生(1879—1946)
------
魏香庭(1886—1962)
------
肖之亮(1910—1981)
------
黄耀庭(1912—1975)
------
刘芥尘(生卒年不详)
------
高秀藩(1913—)
------
周瑞华(1914—)
------
苗溪春(1914—)
------
马骏骅(1915—1985)
------
罗 军(生卒年不详)
------
林薇(1919—)
------
张彩兰(1920—1979)
------
周志英(1922—)
------
陈 官(1923—)
------
郭定臣(1924—)
------
李世同(1926—)
------
孙月娥(1926—)
------
张璞真(1927—1986)
------
袁家浚(1927—)
------
李鸿韻(1927—)
------
乔馥兰(1928—)
------
赵师华(1929—)
------
魏新智(1930—)
------
刘巧巧(1931—)
------
陈少卿(1932—)
------
王月芳(1933—)
------
邵文艳(1934—)
------
李云飞(1934—)
------
黄秀卿(1935—)
------
高云娟(1935—)
------
周慧成(1937—)
------
魏益新(1937—)
------
高伦(1939—)
------
刘玉珍(1940—)
------
邵爱兰(1941—)
------
余重骏(1942—)
------
李嘉琪(1943—)
------
陈泽凯(1943—)
------
邹新亚(1944—)
------
张玉龙(1945—)
------
韩桂林(1947—)
------
张晓红(1958—)
----
第三节 音乐
------
肖家驹(1909—)
------
于世沆(1911—1984)
------
李滨荪(1915—)
------
魏岩(1916—)
------
李莪荪(1919—)
------
肖 晴(1919—)
------
储声虹(1920—)
------
李昌荪(1921—1
------
叶俊松(1922—)
------
艾碧珈(1923—)
------
严金萱(1924—)
------
蒋冰杰(1925—)
------
黄祖禧(1926—)
------
李惟白(1927—)
------
黄晓棻(1928—)
------
龚克(1929—)
------
李海涛(1930—)
------
胡启文(1930—)
------
杨汇云(1930—)
------
孙承禧(1931—)
------
黄晓同(1933—)
------
李丁甲(1934—)
------
陈培信(1934—)
------
罗斌(1934—)
------
石应宽(1935—)
------
乔光锦(1935—)
------
舒克(1935—)
------
刘德庸(1935—)
------
黄晓和(1935—)
------
李继昌(1938—)
------
阮居平(1941—)
------
马伯龙(1942—)
------
王恒奎(1942—)
------
王安国(1942—)
------
瞿小松(1952—)
------
胡棵育(1953—)
------
詹曼华(1960—)
----
第四节 美术
------
黄辅辰(1798—1866)
------
孙竹雅(1819—1884)
------
袁思韦毕(1838—1888)
------
陈夔麟(1855—1928)
------
黄干夫(1871—1935)
------
景方桢(1875—1960)
------
桂诗成(1878—1968)
------
张寒彬(1879—1861)
------
阮为藩(1882—1960)
------
李德晖(1883—1957)
------
张云麓(1888—1976)
------
马啸澄(1891—1943)
------
熊自难(1899—1921)
------
宋吟可(1902—)
------
蒋梦谷(1905—1986)
------
谢孝思(1905—)
------
王渔父(1909—1974)
------
方小石(1912—)
------
刘知白(1915—)
------
刘淑华(1915—)
------
王树艺(1917—)
------
孟光涛(1917—)
------
易水寒(1918—)
------
吴 夔(1919—1970)
------
包应钊(1930—)
------
杨国勋(1930—1986)
------
毕永祥(1936—)
------
董克俊(1939—)
------
尹光中(1944—)
------
王忠弟(1950—)
----
第五节 书法
------
王 钥(1791—1857)
------
王履升(生卒年不详)
------
牟思敬(1843—1924)
------
严寅亮(1854—1933)
------
王庆麟(—1926)
------
杨培荫(—1927)
------
王延直(1873—1847)
------
凌云(1876—1943)
------
漆运钧(1879—1974)
------
李仲公(1889—1981)
------
文宗源(1901—1962)
------
萧娴(1920—)
------
张星槎(1906—)
------
陈恒安(1910—1986)
------
王萼华(1917—)
------
王得一(1922—)
------
冯济泉(1924—)
------
周运真(1947—)
------
包俊宜(1956—)
----
第六节 曲艺
------
欧少久(1911—1985)
------
杨林(1923—)
------
曾凤鸣(1924—1983)
------
张文玉(1924—)
------
刘振南(1926—)
------
韦廉舟(1931—)
------
马筱英(1935—)
------
孙宝奎(1937—)
------
任岷(1939—)
------
刘长声(1941—)
------
叶泽泉(1941—)
------
李桂芬(1943—)
------
甘志荣(1946—)
------
钟丽萍(1947—)
----
第七节 杂技
------
刘增惠(1910—)
------
王 维(1930—)
------
王书元(1940—)
------
杨桂荣(1941—)
------
高振北(1941—)
------
赵惠珠(1947—)
----
第八节 舞蹈
------
唐胜萍(1945—)
------
沈毅(1956—)
------
张扬(1959—)
----
第九节 摄影
------
彭邦卿(1931—)
------
金德明(1937—)
------
王长春(1947—)
------
陆海凌(1956—)
------
郭裕敏(1952—)
------
王正雄(1937—)
------
王亚新(1952—)
----
第十节 民间艺术
------
赵守仁(1905—)
------
丁艺(1921—)
------
李兴才(1923—)
------
王朝珍(1926—)
------
王运元(1943—)
------
许可(1945—)
------
陈秀英(1948—)
--
第六章 布依族苗族的文学艺术
----
第一节 口头文学
----
第二节 音乐舞蹈戏剧
----
第三节 民间工艺
--
第七章 表演艺术
----
第一节 戏剧在贵阳的流传与发展
----
第二节 曲艺、杂技、木偶在贵阳的流传与发展
----
第三节 专业剧团
----
第四节 演员培训
----
第五节 演出场所
--
第八章 电影录像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电影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电影
----
第三节 市、区电影发行放映机构
----
第四节 电影放映场所
----
第五节 录像放映
--
第九章 文艺刊物
----
第一节 综合性文艺刊物
----
第二节 专业性文艺刊物
----
第三节 报纸上的文艺副刊
--
第十章 书店(书局)
----
第一节 清末时期的书店(书局)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书店(书局)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书店
----
附录:
------
一、要事纪略
------
二、贵阳文艺工作者参加省级和全国性文艺创作、演出评比获奖一览表(1980年-1986年)
------
三、诗词选抄
第二篇广播电视
--
第十一章 广播电视概述
--
第十二章民国时期的广播
----
第一节 贵阳广播电台的建立
----
第二节 电台设备
----
第三节 广播状况
----
第四节 收音工具和收听率
----
第五节 解放前夕的护台斗争
--
第十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期的广播
----
第一节 人民广播事业的兴起
----
第二节 广播电台的播音、增音和发射设备
----
第三节 节目的编辑与播出
--
第十四章 贵阳人民广播电台的建立
----
第一节 调频台和中波台的筹建
----
第二节 广播宣传工作
--
第十五章电视广播
----
第一节贵阳电视台的建立
----
第二节 电视台的宣传工作
----
第三节 电视台的人员、机构和队伍建设
--
第十六章 城乡有线广播网的发展
----
第一节 建立收音站和小片有线广播网
----
第二节 建立市、区广播站
----
第三节 设备和线路
----
第四节 宣传工作的改进
----
第五节 技术改造
--
第十七章 贵阳市广播电视局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组织状况
----
第三节 音像事业管理
------
附录:贵阳广播电视局历届负责人名录
第三篇 报纸
--
第十八章 报纸概述
--
第十九章 清末出版的报纸
----
第一节贵州第一种报纸《黔报》
----
第二节《西南日报》《贵州公报》《商报》
--
第二十章民国时期出反的报纸
----
第一节军阀主黔时出版的报纸
----
第二节 国民党主黔时出版的报纸
--
第二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市级报纸
----
第一节《贵阳日报》《贵阳晚报》
------
附录:一、《贵阳日报》负责人名录
------
二、《贵阳晚报》负责人员名录
----
第二节 《健康之友》和其他报纸
------
附录:一、贵阳市出版的市级和市级以下报纸一览表(截至1991年底)
------
二、贵阳市出版的省级报纸简况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