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镇志

崇福镇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崇福镇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4年03月

目录

封面
崇福镇志
提词一
沈如洪提词
方艾提词
图片
-- 镇机关大院
-- 镇境鸟瞰
-- 文璧巽塔秋色
-- 宽阔平坦的崇德路
-- 崇德丝厂
-- 化肥厂待运之化肥
-- 医药用品厂厂区
-- 华纶化纤厂车间一角
-- 塑料用品厂
-- 金属丝网厂车间一角
-- 农药厂
-- 蔬菜食品厂小包装车间
-- 油厂车间一角
-- 米厂车间一角
-- 三伏原油(崇福酒厂部优产品)
-- 蓝印花布《百子图》(工艺印染厂出口产品)
-- 织锦缎羔皮女袄(桐乡皮毛厂生产)
-- 五金交化公司营业大厅
-- 崇福百货大楼
-- 建设银行崇福分理处
-- 供销社商场
-- 振兴烟糖商店
-- 崇福旅馆
-- 北门集市边的小茶馆
-- 桐乡第二中学
-- 幼儿园的孩子们
-- 崇福镇小学教学楼
-- 工人俱乐部
-- 桐乡第二医院住院部
-- 崇福电影院
-- 吕 园
-- 棂星门
-- 吕园一角
-- 司马高桥
-- 吕晚村(留良)纪念亭
-- 吕留良画像
-- 吕留良手迹
-- 清·吴子振墨迹
-- 清·吴滔山水扇面
-- 清·徐亚陶画页
-- 崇福镇地图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古镇渊源
-- 第一节镇境变迁
-- 第三节古城兴废
-- 第四节区划变更
---- 附:崇福镇建制沿革一览
---- 清末民初坊巷(弄)与现地名对照
第二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 地貌 地域
-- 第二节气 候
-- 第三节河港水系
-- 第四节自然资源
-- 第五节历代主要自然灾害
第三章镇区建设
-- 第一节河道桥梁
-- 第二节街道巷弄
-- 第三节房屋建筑
-- 第四节供水设施
-- 第五节电力供应
-- 第六节环境管理
第四章工业
-- 第一节解放前的工业概况
-- 第二节解放后工业的改造和建立
-- 第三节工业的发展
-- 第四节主要工厂及其产品
第五章交通 邮电
-- 第一节交通
-- 第二节运 输
-- 第三节邮 政
-- 第四节电 信
第六章商业
-- 第一节商业综述
-- 第二节经营体制
-- 第三节商业活动
-- 第四节特色行业和商业老店
-- 第五节商事行政管理
---- 附:商业杂记
第七章 财税 金融
-- 第一节财税机构
-- 第二节税务管理
-- 第三节金 融
-- 第四节保 险
---- 附: 晚清至民国时期在崇福流通的货币
第八章教育
-- 第一节教育综述
-- 第二节教育行政
-- 第三节幼儿教育
-- 第四节小学教育
-- 第五节中学教育
-- 第六节专业教育
-- 第七节业余教育
第九章文化
-- 第一节文化综述
-- 第二节文化设施
-- 第三节专业文化团体
-- 第四节群众文化社团
-- 第五节民间传统文化
第十章科技 卫生 体育
-- 第一节科学技术
-- 第二节卫 生
---- 附:民间土方
-- 第三节体 育
第十一章党派和群众团体
--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民主党派
-- 第三节群众团体
---- 附: 民国时期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和其他党派在崇福的活动
第十二章政权
-- 第一节政府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附: 崇德沦陷时期的日伪政权
第十三章军事
-- 第一节重大兵事
-- 第二节历代驻军和地方武装
-- 第三节建国后的驻军和民兵组织
-- 第四节兵 役
---- 附: 崇德沦陷时期的日伪武装
第十四章公安 司法
-- 第一节公 安
-- 第二节消 防
-- 第三节司 法
---- 附:建国后崇德县取缔的反动会道门组织
第十五章人 口
-- 第一节人口变动
-- 第二节婚姻与生育
第十六章社会生活
-- 第一节居民生活
-- 第二节社会福利
-- 第三节宗教信仰
-- 第四节方 言
第十七章民间习俗
-- 第一节岁时习俗
-- 第二节礼仪习俗
-- 第三节生活习俗
-- 第四节生产习俗
-- 第五节迷信习俗
-- 第六节病态恶习
第十八章人物
-- 第一节历史名人
---- 陆峻
---- 辅广
---- 吕希周
---- 吕蟆
---- 吕宜忠
---- 吕留良
---- 吴之振
---- 方薰
---- 陈万青
---- 徐宝谦
---- 吴滔
---- 钱祥春
---- 徐乃宣
---- 吴宝骥
---- 徐自华
---- 魏昌裕
---- 李廷华
---- 吕在廷
---- 马昭懿
---- 吴徵
---- 杨圭章
---- 魏金爵
---- 吕逸
---- 蔡光劭
---- 吴浩然
---- 戴麟经
---- 李恺良
---- 褚谨翔
---- 李志云
-- 第二节寓居名人
---- 沈晦
---- 黄宗羲
---- 张履祥
---- 高斗魁
---- 胡镘
---- 钱天任
---- 沈纯常
---- 陈其美
---- 韩澄
---- 林觉民
-- 第三节历代兴镇人士
---- 晋代
------ 许安仁
---- 唐代
------ 吴公约
------ 朱文喜
------ 尉迟恭
---- 宋代
------ 吴伯举
------ 黄杨
------ 爱士达
------ 莫琮
------ 黄元直
---- 元代
------ 庐礼
------ 王雍
------ 吴英
------ 张士诚
---- 明代
------ 郁纶
------ 陈伯琼
------ 李滋
------ 刘宗武
------ 蔡贵易
------ 郭子直
------ 吕炯
------ 陈应坚
------ 蔡本端
------ 胡友松
------ 刘会国
---- 清代
------ 杜森
------ 方维翰
------ 邓廷彩
------ 杨澍恩
------ 林孝恂
---- 民国时期
------ 沈廷浩
------ 曹月江
------ 孟裕通
------ 程振翔
------ 毛皋坤
-- 第四节能工巧匠
---- 连东山
---- 洪师父
---- 丰铖
---- 鲍廷发
---- 滕文奎
---- 褚少南
---- 徐长生
---- 陆永发
---- 钟寿福
---- 田赐珍
---- 施德峰
---- 朱兴发
---- 钟福顺
---- 李锡春
---- 陈文标
-- 第五节革命烈士
---- 王金林
---- 沈林坤
---- 王有法
---- 附: 崇福镇籍高级知识分子名录
------ 寿星录
第十九章名胜古迹
-- 第一节文化遗址
-- 第二节古迹古建
-- 第三节纪念堂园
-- 第四节塔钟坊碑
-- 第五节寺庙庵宫
-- 第六节吴越战址
---- 附:崇福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十章文献杂录
-- 第一节历代县志修纂
-- 第二节历代诗文选录
-- 第三节历代著作存目
-- 第四节近现代要政纪
索引
编后记
《崇福镇志》编纂委员会及编纂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