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水利志

张家港市水利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围垦与成陆、河道治理、农田灌排、防汛抗灾、水政、人物等章。

内容时限: 0000-1986

出版时间: 1995年01月

目录

封面
张家港市水利志
内容提要
编辑人员
《张家港市水利志》编纂机构和编纂人员


图片
-- 张家港市政区图
-- 张家港市成陆示意图
-- 张家港市1986年水系图
-- 张家港节制闸
-- 越闸过船
-- 十一圩节制闸及越闸
-- 杨舍套闸
-- 双孔出江涵洞
-- 公路化江堤
-- 江堤块石护坡
-- 江堤混凝土板护坡
-- 丁坝
-- 坍江区新貌(工厂)
-- 坍江区新貌(新居)
-- 明·弘济桥
-- 古黄泗浦
-- 河道绿化
-- 水利桥梁
-- 喷灌(茶场)
-- 机耕路
-- 吨粮田一斑
-- 排涝站
-- 电灌站
-- 低弹机
-- 磨毛机
-- 张家港市古今建制略图
-- 张家港市地理位置图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岸线
-- 第二节地质·地貌·土壤·植被
---- 地质
---- 地貌
---- 土壤
---- 植被
---- 农业耕作制度
-- 第三节气候
---- 气温
---- 日照
---- 季风
---- 降雨
---- 蒸发
-- 第四节水系
---- 长江过境流程
---- 澄锡虞区
---- 新沙区
-- 第五节水文
---- 长江潮位
---- 内河水位
---- 潮汐
---- 径流量
---- 引排流量
---- 泥沙
-- 第六节水资源
---- 地表水
---- 地下水
---- 水质
---- 水资源利用
第二章围垦与成陆
-- 第一节沙洲积涨
-- 第二节滩地围垦
---- 解放前的围垦
---- 解放后的围垦
-- 第三节夹江成陆
---- 老夹海坝
---- 段山北夹海坝
---- 段山南夹海坝
---- 联珠沙海坝
---- 拦门沙海坝
第三章水旱年与灾害
-- 第一节洪潮·暴雨·台风
-- 第二节干旱
第四章规划
-- 第一节发展过程
-- 第二节历次规划要点
-- 第三节治水策略
---- 上阻
---- 中分
---- 下泄
第五章堤防
-- 第一节海塘
-- 第二节圩堤
-- 第三节江堤
---- 土建工程
---- 石方工程
第六章长江护岸
-- 第一节坍江
---- 坍江索源
---- 坍江过程
-- 第二节工程
---- 单丁坝
---- 丁坝群
---- 平顺抛石
---- 效果
第七章河道治理
-- 第一节治理过程
-- 第二节区域性河道
---- 张家港
---- 盐铁塘
---- 二干河
---- 东横河
---- 南横套
-- 第三节南部市级河
---- 新沙河
---- 杨舍市河
---- 三丈浦
---- 奚浦
---- 西旸塘(港)
---- 华妙河
-- 第四节北部市级河
---- 十字港
---- 天生港
---- 太字圩港
---- 朝东圩港
---- 一干河
---- 三干河
---- 四干河
---- 五干河
---- 六干河
---- 七干河
---- 永南河
---- 老套
---- 北中心河
-- 第五节乡村河道
---- 乡级河
---- 村级河
-- 第六节桥梁
第八章涵闸
-- 第一节节制闸
---- 张家港闸
---- 十字港闸
---- 太字圩港闸
---- 朝东圩港闸
---- 渡泾港闸
---- 一干河闸
---- 十一圩港越闸
---- 十一圩港闸
---- 三干河闸
---- 四干河闸
---- 六干河闸
---- 七干河闸
-- 第二节套闸
---- 南北分级套闸
---- 东西分片套闸
-- 第三节圩区三闸
---- 防洪闸
---- 小套闸
---- 分级闸
-- 第四节涵洞
第九章吨粮田水利
-- 第一节标准
---- 1973年高产稳产农田的六条标准
---- 1975年吨粮田(双纲棉田)的六条标准
---- 达标状况
-- 第二节治理
---- 平整土地·格田成方
---- 田间沟渠建设
---- 沟渠配套建筑物
-- 第三节工程选介
---- 塘桥公社六大队(杨园村)
---- 兆丰公社常丰大队(常丰村)
---- 后塍公社五千亩平整方
-- 第四节农田降渍科研
第十章农田灌排
-- 第一节人畜风力灌溉
-- 第二节机灌
---- 抽水机船
---- 流动小机泵
---- 固定机泵
-- 第三节电灌
---- 固定电灌站
---- 流动电灌
---- 输变电
-- 第四节喷灌
-- 第五节排涝站
第十一章防汛抗灾
-- 第一节防汛防旱
---- 指挥调度
---- 汛情测报
---- 险情处置
---- 经费负担
---- 防汛器材
-- 第二节抗水灾台风纪实
---- 1949年洪潮风涝
---- 1954年洪涝
---- 1956年先涝后风灾
---- 1962年洪潮风涝
---- 1970年涝
---- 1974年潮洪风涝
---- 1977年风灾
---- 1980年潮涝
---- 1981年潮涝风灾
---- 1982年涝风
-- 第三节抗旱灾纪实
---- 1958年伏旱
---- 1959年伏旱
---- 1971年伏旱
---- 1978·1979年伏秋旱
第十二章管理工作
-- 第一节工程建设管理
---- 工程指挥
---- 资金运用
---- 工程验收
---- 科技档案
-- 第二节堤防管理
---- 江港堤日常管理
---- 江堤绿化管理
---- 岁修养护
-- 第三节涵闸管理
---- 水闸管理
---- 涵洞管理
-- 第四节河道管理
-- 第五节排灌管理
---- 三车及自流排灌管理
---- 机电排灌管理
---- 排涝站管理
第十三章综合经营
-- 第一节局属企业
---- 全民所有制企业
---- 大集体企业
-- 第二节乡站办企业
---- 乡水利站工副业
---- 堤滩管理站副业
---- 河道绿化管理站副业
第十四章水政
-- 第一节水利机构
---- 县级
---- 县直属单位
---- 乡级
-- 第二节人事
---- 领导变更
---- 职工构成
---- 科技队伍
---- 技术培训
-- 第三节水利负担政策
-- 第四节水费征收
第十五章人物
-- 第一节事略
---- 刘濞
---- 崔立
---- 范仲淹
---- 赵霖
---- 沈度
---- 周忱
---- 钱洪
---- 姚文灏
---- 傅潮
---- 蔚元康
---- 蔡国熙
---- 耿桔
---- 刘鼎
---- 赵弘恩
---- 蔡澎
---- 庄有恭
---- 严康保
---- 汪坤厚
---- 曾朴
---- 钱召诵
---- 丁祖荫
---- 汤静山
---- 蔡悲鸿
---- 邬志培
---- 虞载石
---- 许育才
---- 陶纪伦
---- 由学绅
-- 第二节县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录
-- 第三节水利科技人员名录
第十六章水利艺文
-- 第一节碑记
---- 政和河港堰闸记
---- 浚奚浦记
---- 重浚三丈浦记
---- 三丈浦碑
---- 张家港节制闸竣工记念碑
-- 第二节诗歌民谣
---- 诗歌
---- 民谣
附录
-- 一、法规
-- 二、沙洲、常熟涨滩地段划界
-- 三、先进单位
-- 四、历史议呈选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