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港史

重庆港史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中国水运史丛书包括以下若干门类的史书; 1.综合性史书:包括《中国海港史》、<中国内河航运史》、《中国运河史》等部。 2.内河航运史:包括各省、市、自治区的内河航运史和《长江航运史》。

出版时间: 1990年09月

目录

封面
重庆港史
图片
-- 重庆港区中心全景
-- 蓝家沱港埠公司一隅
-- 猫儿沱港埠公司码头和货场
-- 九龙坡港埠公司鸟瞰
-- 客运总站嘉陵江客运码头
-- 江北港埠公司梁沱锚地
-- 轮驳公司船舶基地
-- 九龙坡180吨大浮吊
-- 九龙坡港埠公司码头
-- 蓝家沱港埠公司桥吊装尿素
-- 猫儿沱港埠公司皮带机装磷矿
-- 江北港埠公司锚地装卸作业
-- 锚地装卸作业使用防雨篷
-- 猫儿沱综合码头卸成组尿素
-- 客运总站三码头仓库内装车
-- 重庆港布局示意图
-- 重庆港固定资产吞吐量 职工人数客运量变化图
-- 重庆港水陆空交通示意图
内容提要
中国航海史研究会
长江航运史编写委员会
《重庆港史》编写委员会
《中国水运史》丛书总序
出版说明
前言
目录
概述
-- 一 港区分布和地势地貌
-- 二 港区的水文和气象
-- 三 港口腹地的交通和资源
-- 四 港口所在城市
-- 五 港口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一章 重庆古港的形成和发展(远古——1840年)
-- 第一节 江州古港的形成
---- 一 古人类在港区的活动
---- 二 巴国建都江州发展水运
---- 三 张仪筑江州城促进港口形成
-- 第二节 古港战略地位的确立
---- 一 “结舫水居五百余家”的港口城市
---- 二 联结汉沔和荆襄的港口
---- 三 西晋的水师基地
-- 第三节 兴盛的渝州港口
---- 一 繁荣的港城
---- 二 停泊“万斛船”的良港
---- 三 出川物资的集运港
-- 第四节 重庆港在民族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 一 南宋防御体系的战略要地
---- 二 明夏政权的交通中心
-- 第五节 水运交通在港口的发展
---- 一 四川水驿网的中心
---- 二 四川粮盐的重要集散地
---- 三 滇铜黔铅运输的中转港
第二章 列强对重庆港的入侵与民族航业的兴起(1840——1921年)
-- 第一节 重庆被迫开埠
---- 一 开埠前的港口状况
---- 二 开埠的经过
---- 三 第一艘轮船进港始末
-- 第二节 港口主权的丧失
---- 一 列强通过海关控制港口
---- 二 列强在港区内设立租界霸占码头
---- 三 列强舰船入侵港口
---- 四 掠夺港口腹地资源
---- 五 通过港口倾销洋货
-- 第三节 港口的民族航运业
---- 一 “挂旗船”和“厘金船”
---- 二 早期兴办的民族轮船业
---- 三 应运丽生的港口报关行
---- 四 民族航业在重庆港的发展和困境
第三章 港务管理和港航事业的发展(1921——1936年)
-- 第一节 轮船运输业的发展促进港务管理
---- 一 港口第一个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
---- 二 川江航务管理处对港口的管理
---- 三 港口的码头建设与管理
-- 第二节 港航事业在斗争中前进
---- 一 军阀内战笼罩下的港口
---- 二 港口的爱国反帝斗争
---- 三 港口民族航运业日益兴旺
-- 第三节 抗日战争前夜的港口面貌
---- 一 水陆空交通网的形成
---- 二 进出港口的木船与轮船的消长
---- 三 三家分割的港航管理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及战后重庆港的变化(1937——1949年)
-- 第一节 港口战略地位的上升
---- 一 西南大后方的交通枢纽
---- 二 港口条件逐步改善
---- 三 港口出现特殊变化
-- 第二节 战时繁忙的港口
---- 一 港口在抗战中的作用
---- 二 港口轮船业在战火中奋进
---- 三 港口木船运输业的回升
---- 四 港口管理的强化和演变
-- 第三节 战后萧条的港口
---- 一 港口运输从繁忙转向衰落
---- 二 港口工人的苦难与抗争
第五章 社会主义港口的起步与成长(1949——1957年)
-- 第一节 建立新的港口体制
---- 一 军事接管与管理体制的演变
---- 二 全民所有制经济实体的逐步扩大
-- 第二节 码头工人成为港口的主人
---- 一 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 二 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初步改善
---- 三 建立港口装卸工人队伍
-- 第三节 恢复时期的港口运输生产
---- 一 解放初期复航和装卸作业
---- 二 支援修筑成渝铁路
---- 三 支援抗美援朝和川粮东运
-- 第四节 参照苏联经验改革港口生产管理
---- 一 推行计划管理
---- 二 以调度为中心的全面生产管理改革
---- 三 改革装卸工人的劳动工资制度
-- 第五节 港口运输生产的大发展
---- 一 进行港埠设施的基本建设
---- 二 挖掘港口潜力吞吐量成倍增长
---- 三 克服困难扭转港口被动局面
第六章 重庆港口生产的大起大落(1958——1965年)
-- 第一节 “大跃进”中港口发生的变化
---- 一 重庆港下放地方管理
---- 二 吞吐量剧增与应急措施的冒进
---- 三 技术革新与装卸机械化
---- 四 整治港池航道与建设码头
-- 第二节 港口贯彻“八字”方针
---- 一 调整与压缩基本建设和生产规模
---- 二 恢复与建立规章 制度
---- 三 调整工作初见成效
---- 四 吞吐量大幅度下降及其原因
第七章 重庆港运输生产在低水平上徘徊(1966——1976年)
-- 第二节 港口基建的大发展及其利弊
---- 一 码头的技术改造与扩建
---- 二 新港区的建设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港口生产的局部成就与整顿
---- 一 承担特大件运输支援国家重点建设
---- 二 发展成组装卸运输
---- 三 港口整顿的两起两落
第八章 重庆港在改革开放中开创新局面(1977——1985年)
-- 第一节 恢复性整顿与对外开放
---- 一 港口生产秩序的恢复
---- 二 排除“左”的影响调动积极因素
---- 三 重庆港成为外贸港口
-- 第二节 新时期的港口体制改革
---- 一 重庆港在长江全线率先进行体制改革
---- 二 港口政企初步分开
---- 三 调整各级组织的领导干部
---- 四 调整与改革港口费收制度
-- 第三节 港口生产的回升与困境
---- 一 港口企业由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
---- 二 襄渝铁路通车大量分流重庆港货源
---- 三 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
-- 第四节 港口改革和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完善
---- 一 “一城一港”体制向纵深发展
---- 二 逐步完善港口企业机制
---- 三 港口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局部实施
---- 四 改善职工的生活福利设施
结束语
附录
-- 一 重庆港大事记
-- 二 重庆港历届党组织领导人一览表
-- 重庆港历届行政领导人一览表
-- 三 重庆市港口管理暂行规定
中国水运史丛书已出版书目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