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毛郢孜煤矿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毛郢孜煤矿的历史和现状。
二、《毛郢孜煤矿志》两次编写。第一次编写于1987年5月,上限从1970年破土始,下限至1985年底止。第二次编写,上限从1986年始,下限至2006年闭坑止。两次编写合并成一书印刷出版。为避免在文字和内容上重复,凡在第一次编写中记述而后又无变化的.第二次编写中不再重复记述,仅记述有变化的部分。
目录
封面
毛郢孜煤礦志
《毛郢孜煤礦志》编纂委员会名单
《毛郢孜煤礦志》编辑小组名单
题词
图片
--
毛郢孜煤矿交通图
--
毛郢孜煤矿工业广场平面图
--
毛郢孜煤矿乌瞰
--
矿大门
--
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葛家德(左一)在井下与职工亲切交谈
--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王明胜(左二)深入井下检查工作
--
矿长陈兴民(左一)党委副书记王庆领在井下检查质量标准化
--
党委书记芮成群深入井下
--
党委副书记壬厌领(左一)在井下和职工交谈
--
召开党代会
--
召开职工、会员代表大会
--
庄严的周一升国旗仪式
--
会前诵颂集团公司员工训导词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
离退休老同志重温入党誓词
--
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
原煤外运
--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
职工代表巡视安全
--
青安岗巡视安全
--
协安员井下送温暖
--
整装待发
--
矿工们在候车室
--
采煤工
--
掘进工
--
运输工
--
质量标准化
--
-350m大巷
--
地面军事化
--
-550m大巷
--
社区文明化
--
岗位大练兵
--
救护队员技术比武
--
矿工们技术比武
--
严格训练,保卫矿山
--
矿山卫土
--
首届科技大会
--
“企业之星”表彰会
--
合埋化建议表彰会
--
“班队功绩考核”表彰会
--
党风廉政教育培训会
--
安全知识竞赛
--
企业文化知识竞赛
--
普法知识竞赛
--
计生网员新婚人员学习班
--
精细管理、降低能耗
--
节约用水
--
变废为宝
--
廉政歌曲大家唱
--
齐唱“皖煤之歌”
--
毛郢煤矿艺术团赴各矿演出
--
职工书画展
--
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表演
--
元宵灯会
--
“夕阳红”腰鼓队
--
首届职工运动会
--
跨世纪接力赛
--
职工篮球赛
--
拔河
--
矿群一家
--
植树节
--
两姜河一瞥
--
玉瓶园一瞥
--
广场花园一瞥
--
夕阳矿山
--
战友奔赴新的战斗岗位
--
奖状
--
毛郢孜煤矿关井闭坑大会全景
--
矿长陈兴民在关井闭坑大会上讲话
--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瑾在关井闭坑大会上讲话
--
老干部代表周世杰在关井闭坑大会上发表感言
--
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葛家德宣布关井闭坑
--
省安监局局长徐安琨、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王明胜封牌
--
矿工会主席窦德昌讲话
--
关井闭坑文艺演出
--
矿长:陈兴民(任职时间:2005.4—2006.12)
--
原矿长:谢绍颖(任职时间:2004.4—2005.4)
--
原矿长:蔡兆林(任职时间:1998.11—2004.4)
--
原矿长:刘传奇(任职时间:1994.7—1998.11)
--
原矿长:许崇信(任职时间:1991.11—1994.7)
--
原矿长:黄营(任职时间:1986.10—1991.11)
--
原矿长:刘建军(任职时间:1983.4—1986.10)
--
编审委员会合影
--
编辑小组合影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大事记(1970年-1985年)
第二篇 概况
--
第一章 矿区地理概况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矿区概况
--
第二章 矿区地质概况
----
第一节 井田分布
----
第二节 含煤地层及成煤年代
----
第三节 地质构造
----
第四节 煤层及储量
----
第五节 水文地质
--
第三章 煤炭的开发
--
第四章 毛郢孜煤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节 对安徽工业及淮北地区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各地对毛郢孜煤矿的支援
--
第五章 矿工生活
--
第六章 毛郢孜煤矿发展规划
第三篇 生产建设
--
第一章 矿井生产能力
--
第二章 矿井地质测量
----
第一节 地质机构的沿革
----
第二节 地质测量工作
----
第三节 补充勘探
--
第三章 开拓、掘进及其工艺
----
第一节 矿井开拓系统
----
第二节 掘进工艺
--
第四章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沿革
----
第二节 采煤工艺
----
第三节 采煤技术
----
第四节 回采
----
第五节 采场支护
----
第六节 采空区处理
--
第五章 通风
----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的沿革
----
第二节 采区通风
----
第三节 掘进通风
----
第四节 通风工作
--
第六章 排供水
----
第一节 排水
----
第二节 井下供水
--
第七章 运输与提升
----
第一节 井下运输
----
第二节 提升系统
----
第三节 地面运输
--
第八章 动力与照明
----
第二节 发展情况
--
第九章 地面生产系统
----
第一节 选煤
----
第二节 排矸系统
--
第十章 基本建设
----
第一节 基建机构
----
第二节 基建项目与投资
----
第三节 设计与施工
第四篇 煤矿安全
--
第一章 安监机构与体制
--
第二章 安全监察
----
第一节 规章制度
----
第二节 日常教育
----
第三节 安全生产活动
--
第三章 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执行
--
第四章 五大自然灾害的防治
----
第一节 水
----
第二节 火
----
第三节 瓦斯
----
第四节 顶板
----
第五节 煤尘
--
第五章 安全检查和安全生产
--
第六章 安全设施
----
第一节 安全技措
----
第二节 技术装备
--
第七章 重大事故
第五篇 企业管理
--
第一章 企业整顿
--
第二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的种类和指标
----
第二节 计划的编制与审核
----
第三节 计划的检查与分析
----
第四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第五节 统计工作
--
第三章 生产技术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基本生产过程的管理
----
第三节 技术规程
----
第四节 矿井储量管理
----
第五节 生产调度管理
--
第四章 机电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供电管理
----
第三节 设备管理
--
第五章 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劳动管理
----
第三节 工资管理
----
第四节 奖金和津贴管理
----
第五节 劳动保护
--
第六章 财务管理
----
第—节 财务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固定资产管理
----
第三节 流动资金管理
----
第四节 专用资金管理
----
第五节 成本管理
----
第六节 利润管理
----
第七节 核算体制
--
第七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划、采购、供应管理
----
第三节 消耗、储备定额管理
----
第四节 仓库管理
----
第五节 坑木及坑代品管理
--
第八章 煤质和运输管理
----
第一节 煤质管理
----
第二节 运销管理
--
第九章 房地产管理
----
第—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房产
----
第三节 地产
--
第十章 第三产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集体经济的发展
----
第三节 待业人员的安置及集体职工
----
第四节 编笆厂
----
第五节 选煤厂
----
第六节 机械厂
----
第七节 生产服务行业
第六篇 科教
--
第一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机构及科技队伍
----
第二节 科研项目及成果
----
第三节 推广与应用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机构与基本概况
----
第二节 普通教育
----
第三节 职业教育
----
第四节 在职培训
第七篇 政治
--
第一章 党务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纪律检查工作
----
第三节 组干工作
----
第四节 宣传工作
----
第五节 整党工作
----
第六节 统战工作
--
第二章 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保卫
----
第三节 接待
----
第四节 文书、档案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民兵
第八篇 文卫
--
第一章 文化生活与设施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三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医疗
----
第三节 公共卫生
----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
----
第五节 医疗队伍
--
第四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
第九篇 职工福利
--
第一章 矿区福利管理及生活设施的建设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食堂
----
第三节 澡堂
----
第四节 宿舍
----
第五节 供水
--
第二章 劳动保险
----
第一节 伤病亡家属抚恤
----
第二节 离、退休待遇
----
第三节 生活救济
----
第四节 疗(休)养
第十篇 人物和荣誉
--
第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有重大影响的矿山人物简介
------
纪宗芳
------
杜庆华
----
第二节 县以上党代会、人代会代表、政协委员
--
第二章 先进集体和荣誉
----
第一节 部、省、市、局级先进集体
----
第二节 先进个人
--
第三章 部分领导人简介
----
王彬
----
胡忠枢
----
刘建军
----
陈望龙
----
田友群
附录:领导干部名单
--
一、历任书记名单
--
二、历任副书记名单
--
三、历任矿长名单
--
四、历任副矿长名单
--
五、历任总工程师名单
--
六、正科级干部名单
--
七、副科级干部名单
后记
--
一、矿志编篡领导组名单
--
二、收集矿志资料单位和人员名单
--
三、初稿抄写人员名单
--
四、矿志编篡人员名单
--
五、编后话
第一篇 大事记(1986年-2006年)
第二篇 概况
--
第一章 毛郢孜煤矿矿区地理概况
----
第一节 矿区地理概况
----
第二节 矿区行政区划
----
第三节 矿区交通
----
第四节 矿区人口
--
第二章 矿区地质概况
----
第一节 井田分布
----
第二节 矿井储量
----
第三节 矿井储量开发利用情况
----
第四节 矿井涌水量与矿区供给水源
----
第五节 其它技术特征
第三篇 生产建设
--
第一章 矿井生产能力
--
第二章 矿井地质测量
----
第一节 地测机构的沿革
----
第二节 地质测量工作
--
第三章 开拓掘进及其工艺
----
第一节 矿井开拓系统
----
第二节 掘进工艺
----
第三节 巷道维修
--
第四章 采煤技术
----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沿革
----
第二节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
第三节 回采
----
第四节 支护
----
第五节 采空区处理
--
第五章 通风
----
第二节 矿井通风系统的沿革
----
第二节 技术改进
----
第三节 采区通风
----
第四节 掘进通风
----
第五节 通风工作
----
第六节 防突管理
--
第六章 排供水
----
第一节 排水
----
第二节 井下供水
--
第七章 运输与提升
----
第一节 井下运输
----
第二节 提升系统
----
第三节 地面运输
----
第四节 矿车与轨道管理
--
第九章 地面生产系统
----
第一节 选煤
----
第二节 排矸系统
----
第三节 修旧利废
--
第十章 基本建设
----
第一节 地面基建项目与投资
----
第二节 井下基建项目与投资
----
第三节 井下设计与施工
--
第十一章 手指口述、平行作业法与班队长安全质量功绩考核
----
第一节 “手指口述”操作法
----
第二节 平行作业法
----
第三节 班队长安全质量功绩考核
第四篇 煤矿安全
--
第一章 安监机构与体制
--
第二章 安全监察
----
第一节 规章 制度
----
第二节 安全文化与教育
----
第三节 安全生产活动
----
第四节 安全检查
----
第五节 矿山救护
--
第三章 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与执行
--
第四章 煤矿自然灾害的防治
----
第一节 防治水
----
第二节 防灭火
----
第三节 瓦斯
----
第四节 顶板自然灾害的防治
----
第五节 煤尘
--
第五章 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
--
第六章 安全设施
----
第一节 安全技措
----
第二节 技术装备投入
--
第七章 重大事故
第五篇 企业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的基本原则及职能
----
第二节 计划的种类和指标
----
第三节 计划的编制与审核
----
第四节 计划的检查与分析
----
第五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第六节 统计工作
--
第二章 生产技术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基本生产过程的管理
----
第三节 技术规程
----
第四节 矿井储量管理
--
第三章 生产调度管理
----
第一节 调度组织
----
第二节 调度管理制度
----
第三节 生产调度
----
第四节 井下干部管理
----
第五节 通讯管理
--
第四章 供用电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制度
----
第二节 供电管理
----
第三节 用电管理
----
第四节 设备管理
----
第五节 抽风系统
----
第六节 压风系统
--
第五章 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劳动管理
----
第三节 工资管理
----
第四节 奖金与津贴管理
----
第五节 劳动保护
----
第六节 职业病的管理
--
第六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固定资产管理
----
第三节 流动资金管理
----
第四节 专用资金管理
----
第五节 成本管理
----
第六节 利润管理
----
第七节 核算体制
----
第八节 关井闭坑时资产情况
--
第七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划、采购、供应管理
----
第三节 消耗、储备、定额管理
----
第四节 仓库管理
----
第五节 坑木和坑代品的管理
--
第八章 煤质和运销管理
----
第一节 煤质管理
----
第二节 运销管理
--
第九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地产
----
第三节 工农关系
----
第四节 房产
--
第十章 能源管理、计量管理
----
第一节 能源管理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计算机管理
第六篇 党政工团
--
第一章 中共毛郢孜煤矿委员会
----
第—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党的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党员发展工作
----
第四节 党建活动与民主评议党员
--
第二章 党的组织工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工作职责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三章 宣传工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沿革
----
第二节 理论教育
----
第三节 新闻报道
----
第四节 普法教育
----
第五节 统战工作
--
第四章 党的纪律检查及行政监察工作
----
第—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工作职责
----
第三节 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
第四节 党风党纪教育
----
第五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六节 违纪案件的查处
----
第七节 审计工作
--
第五章 行政
----
第—节 机构设置与沿革
----
第二节 党政办公室
----
第三节 人民武装
----
第四节 矿山保卫
--
第六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第七篇 文明创建与企业文化
--
第一章 文明创建
----
第一节 文明创建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文明创建活动
----
第三节 创建文明环境
----
第四节 广场文化
--
第二章 企业文化
----
第一节 企业文化形式与发展
----
第二节 企业理念
----
第三节 矿徽、矿歌与升旗
----
第四节 行为规范
----
第五节 企业文化建塑工作
----
第六节 创建学习型单位
--
第三章 集团公司企业文化
第八篇 科教文卫
--
第一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机构及科技队伍
----
第二节 科研项目及成果
----
第三节 环境保护
----
第四节 矿污水净化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机构及沿革
----
第二节 普通教育
----
第三节 幼教
----
第四节 职业教育
----
第五节 职工培训
--
第三章 文化生活与设施
--
第四章 体育
--
第五章 社团
----
第一节 文联
----
第二节 书画协会
----
第三节 集邮协会与摄影协会
----
第四节 关心下—代工作委员会
----
第五节 老年学校
--
第六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医疗
----
第三节 公共卫生
----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
----
第五节 医疗队伍
--
第七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
第九篇 职工福利
--
第一章 矿区福利管理及生活设施的建设
----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沿革
----
第二节 食堂
----
第三节 职工浴池
----
第四节 职工宿舍
----
第五节 职工住宅
----
第六节 社区建设与管理
----
第七节 供水
----
第八节 供热
--
第二章 劳动保险
----
第一节 保险基金及筹集
----
第二节 工伤死亡、非因公死亡遗属待遇
----
第三节 离退休人员养老金
----
第四节 病假、病保人员待遇
----
第五节 离岗、内养人员待遇
----
第六节 生活救济
----
第七节 职工疗休养
第十篇 非煤产业
--
第一章 多经公司
--
第二章 雪纳公司
--
第三章 印刷厂
--
第四章 其它
第十一篇 人物和荣誉
--
第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历任矿长个人简介
------
陈兴民
------
谢绍颖
------
蔡兆林
------
刘传奇
------
许崇信
------
黄营
------
刘建军
----
第二节 历任党委书记个人简介
------
芮成群
------
李乐连
------
王荣胜
------
李玉明
------
周云天
------
王学义
------
田友群
----
第三节 历任副矿级领导干部个人简介
------
李兴龙
------
侯克礼
------
张启庆
------
郭忠华
------
王庆领
------
郑立江
------
许家满
------
钱晓虎
------
吴贤文
------
窦德昌
------
杨永林
------
王德纯
------
高传书
------
陈兴华
------
王宗群
------
王志明
------
王洪叶
------
王春国
------
赵殿卿
------
冯玉启
------
孙志远
------
采克忠
------
金昌国
------
王德顺
------
周盘法
------
穆汤才
------
卞正纲
----
第四节 历任副总名录
----
第五节 正科级名录
----
第六节 副科级名录
----
第七节 车间工会主席名录
----
第八节 高级职称名录
----
第九节 中级职称名录
--
第二章 荣誉
----
第一节 获市、局级及以上荣誉的先进集体
----
第二节 获市、局级及以上荣誉的先进个人
--
第三章 县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
第一节 县级以上党代表
----
第二节 县级以上人大代表
----
第三节 县级以上政协委员
附录
--
一、毛郢孜煤矿关井闭坑大会上刘瑾、陈兴民、周世杰三同志的讲话
----
(一)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瑾的讲话
----
(二)毛郢孜煤矿矿长陈兴民的工作汇报讲话
----
(三)毛郢孜煤矿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周世杰的感言
--
二、《毛郢孜煤矿志》编审委员会名单
--
三、《毛郢孜煤矿志》编辑小组名单
--
四、《毛郢孜煤矿志》主要撰稿人员名单
编后记